1.赞美灯光的诗词杂咏 灯(南北朝·谢朓) 发翠斜溪里.蓄宝宕山峰. 抽茎类仙掌.衔光似烛龙. 飞蛾再三绕.轻花四五重. 孤对相思夕.空照舞衣缝. 秋灯(唐·王建) 向壁暖悠悠,罗帏寒寂寂. 斜照碧山图,松间一片石.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观灯(唐·张萧远) 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 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 星宿别从天畔出,莲花不向水中芳. 宝钗骤马多遗落,依旧明朝在路傍. 咏灯(唐·李昪) 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 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 灯(唐·郑谷) 雨向莎阶滴未休,冷光孤恨雨悠悠. 船中闻雁洞庭宿,床下有蛩长信秋. 背照翠帘新洒别,不挑红烬正含愁. 萧骚寒竹南窗静,一局闲棋为尔留. 咏灯(唐·韩偓) 高在酒楼明锦幕,远随渔艇泊烟江. 古来幽怨皆销骨,休向长门背雨窗. 灯光谣(宋·李新) 梦过漆园胡蝶入,月落松窗烟雾湿. 晓凉却恐老儿寒,惊起薪床穿破褶. 土壁萧条室如水,贷粟何人借甘旨. 金莲驾象得得来,华灯一滴祥光开. 彩晕收还香火寂,门外尘空镜天碧. 桂树残花苍影沉,玉娥扫彻云中魄. 2.带有灯火的诗句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王安石 (灯火已收正月半)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3.描写灯光的诗红烛 开放分类: 文学、诗词、书籍、诗集、汉语词典 hóng zhú ①红色的蜡烛。 多用于喜庆:寿星像前,点着一对红烛|洞房内,红烛高烧。 ②诗集。 闻一多作。1923年9月7日出版。 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构思精巧,想象奇新,语言形象生动。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底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底梦, 烧沸世人底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底花儿, 结成快乐底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4.泰戈尔的《灯火》诗词内容灯火, 灯火在哪里呢? 用熊熊的渴望之火把它点上罢! 灯在这里, 却没有一丝火焰,------- 这是你命运吗? 我的心啊! 你还不如死了好! 悲哀在你门上敲着, 她传话说你的主醒着呢, 他叫你在黑的黑暗中奔赴爱的约会。 云雾遮满天空, 雨也不停地下。 我不知道我心里有什么动荡,------- 我不懂得它的意义。 一霎的电光, 在我的视线上抛下一道更深的黑暗, 我的心摸索着寻找那夜的音乐对我呼唤的径路。 灯火, 灯火在哪能里呢? 用熊熊的渴望之火把它点上罢! 雷声在响, 狂风怒吼着穿过天空。 夜像黑岩一般的黑。 不要让时间在黑暗中度过罢。 用你的生命把爱的灯点上罢。 5.赞美灯光的诗词杂咏 灯(南北朝·谢朓)发翠斜溪里.蓄宝宕山峰.抽茎类仙掌.衔光似烛龙.飞蛾再三绕.轻花四五重.孤对相思夕.空照舞衣缝.秋灯(唐·王建)向壁暖悠悠,罗帏寒寂寂.斜照碧山图,松间一片石.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观灯(唐·张萧远)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星宿别从天畔出,莲花不向水中芳.宝钗骤马多遗落,依旧明朝在路傍.咏灯(唐·李昪)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灯(唐·郑谷)雨向莎阶滴未休,冷光孤恨雨悠悠.船中闻雁洞庭宿,床下有蛩长信秋.背照翠帘新洒别,不挑红烬正含愁.萧骚寒竹南窗静,一局闲棋为尔留.咏灯(唐·韩偓)高在酒楼明锦幕,远随渔艇泊烟江.古来幽怨皆销骨,休向长门背雨窗.灯光谣(宋·李新)梦过漆园胡蝶入,月落松窗烟雾湿.晓凉却恐老儿寒,惊起薪床穿破褶.土壁萧条室如水,贷粟何人借甘旨.金莲驾象得得来,华灯一滴祥光开.彩晕收还香火寂,门外尘空镜天碧.桂树残花苍影沉,玉娥扫彻云中魄。 6.描写万家灯火的诗句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诗词注释】 【注释】:风吹古木晴天雨①?月照平沙夏夜霜② ①晴天雨:风吹古木,飒飒作响,像雨声一般,但天空却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 ②夏夜霜:月照平沙,洁白似霜,但却是夏夜,所以叫“夏夜霜”。 七律《江楼夕望招客》作于杭州刺史任内。 这两句是说,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白似霜。写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逼真、传神。 “晴天雨”、“夏夜霜”比喻新奇,措词独特,意境高妙。 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一句高妙之处在于: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如闻雨声,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联想与想象生出清凉,足以消暑. 全诗一“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灯火阑珊,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写风吹古树,月照平沙,清新宜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视线由远及近,而一切景物又都笼罩于“夕”字之中。 【赏析】 唐穆宗长庆三年(823),白居易任杭州刺史,这首诗是当时招朋友夜饮的即兴之作。 这是一首格律工稳的七律,以描写景色和赏景的感受为中心。描写景色的层次极为分明,犹如讲究透视法的水粉画一般。 首二句突出了登高夕望的气势,重点写山水,山连水,水接天,延绵雄阔。颔联从俯瞰的角度,写夜色中的光和亮;万家灯火与一道星河交相辉映,装点了钱塘的景色。 星河一句,诗人画出了水中倒影,更增添了几分澄澈清新的感觉。颈联两句开始夹杂感官的错觉,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写风月:风吹树叶之声颇似沙沙秋雨,月照平沙疑是洁白如霜。 同时,诗人又在字面上提醒读者,此时正值暑“夏”“晴”夜,强调秋凉的感觉不过是一种消暑的手段,于是,很自然地引出末二句主宾夜饮的对话,扣住了“招客”的题意。 如果把此诗比作一幅江楼夕望的画图,那么,诗的构思则是作画的顺序。 诗人从远眺起笔,粗线条地勾勒余杭的山水,进而环顾杭城的灯光并由与灯影相辉的星河,自然收到江楼所在的湖水之上,从而慢慢将笔从旷远的天际转向楼阁四围的描写,再从风声月色见出消暑的人物形象,景色由远而近,而感觉则愈来愈细,真可谓“坐驰可以役万景”,既有眼力,又有笔力。 此诗的两联中,“灯火万家”一联对得极美,散落的万家灯火,与一道银河映入水中,恰好是前面“海天”与“山势”从傍晚到夜间的变化,给人一种神奇的梦幻之感,颇得后人的赞赏。 宋人黄庭坚《登快阁》诗中的名句“澄江一道月分明”,似乎亦受到白氏此诗的影响。 诗中描写了杭州东面山川的形势和杭州美丽的夜景,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在炎热的夏天的黄昏,诗人登上望海楼向东远望,天海一片苍茫的景象;钱塘江和江两岸的山势“阔复长”。诗人写夜景是从光和声两个角度写的:灯火、银河、月光从光,夏风从声,因此绘声绘色、灿烂夺目,末句以“招客”作结,紧扣题目。 7.赞美灯光的现代诗歌10段有密密的毡儿, 遮住了白日里繁华灿烂。 悄没声的河沿上, 满铺着寂寞和黑暗。 只剩城墙上一行半明半灭的灯光, 还在闪闪烁烁地乱颤。 他们怎样微弱! 但却是我们唯一的慧眼! 他们帮着我们了解自然; 让我们看出前途坦坦。 他们是好朋友, 给我们希望和慰安。 祝福你灯光们, 愿你们永久而无限! 北河沿的路灯 朱自清 8.有关灯火的诗句1,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 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出自宋代:王安石《渔家傲》 白话文释义:正月十五元宵灯节之时,钟山一带芳草如茵,林木葱郁,那一片生意盎然的春景,让人流连忘返,心醉不已。 涛亭刚刚下过春雨,词人骑着小毛驴,翻山越岭去观赏美丽的风景。 2,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白话文释义: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出自唐代:颜真卿《劝学》 白话文释义: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4,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出自宋代: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白话文释义:今夜拿着残灯送你归去,走过河塘,恍惚间见落泪如羊祜的却是你杨元素啊。 5,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出自唐代: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白话文释义:晚上在江楼上向东望去,海天相连,一片茫茫;山川形势,又阔又长。城的四周亮起了万家灯火,一道银河映入水的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