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鉴赏诗句绝知南雪羞相并“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出自宋·张道洽《梅花》。 绝知:深知。南雪:向阳易融之雪。 欲嫁东风:张先《一丛花令》有“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句。这两句大意是:梅花深知自己洁白如雪,却羞于与易融的南雪为伍;虽然生长于冬春之交,却又耻于像桃杏那样自炫自媒,委身于东风。 诗句从梅花的风神品格入笔,写她的不随俗沉浮,不轻薄自贱的坚贞操行,移人情于物情,借物情抒人情,以传神之笔写出了梅格人品,既是梅花又是作者。作者写梅花诗三百余首,可与咏梅能手林逋、苏轼、陆游等人比美。 2.何时仗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关于梅花的诗词名句彭玉麟与妻子方梅仙情深似海,方梅仙去世后,他为悼念亡妻,誓画十万幅梅花以报,所以他有《题采石矶太白楼》诗云: 诗境重新太白楼,青山明月正当头。 三生石上因缘在,结得梅花当蹇修。 到此何尝敢作诗,翠螺山拥谪仙祠, 颓然一醉狂无赖,乱写梅花十万枝。 彭玉麟晚年居西湖之滨,在夫人方梅仙逝世后,生活倍感枯寂。 时西湖岳王坟守坟老人有一女名二官,对彭玉麟深为景仰,在俞曲园的撮合下,表示愿委身出嫁,“为彭宫保执箕帚”。彭玉麟则在深思熟虑十数日后,以诗谢却说: 但愿来生再相见,二官未嫁我年轻。 今天一起来欣赏一下那些写梅的名篇名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 梅》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吴文英《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唐寅《把酒对月歌》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落梅》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3.何时杖尔看南雪 我与梅花两白头这句古诗怎么理解什么时候随着手杖散步看南雪,我和梅花两个都是白头。梅花是因雪而白,我是因愁而白,二者相映成趣。 原句应为: 何时仗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出自于《清稗类钞》 《清稗类钞》是关于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从清人、近人的文集、笔记、札记、报章、说部中,广搜博采,仿清人潘永因《宋稗类钞》体例,编辑而成。 记载之事,上起顺治、康熙,下迄光绪、宣统。全书分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五百馀条。 书中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举凡军国大事、典章制度、社会经济、学术文化、名臣硕儒、疾病灾害、盗贼流氓、民情风俗、古迹名胜,几乎无所不有。 扩展资料: 《清稗类钞》是清末民初徐珂编撰。 汇辑野史和当时新闻报刊中关于有清一代的朝野遗闻、以及社会经济、学术、文化的事迹,时间上至顺治下至宣统,间有上溯天命、天聪、崇德者。 本书分门别类,按事情的性质、年代先后,以事类从,共有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余条,记载较为完备。 既有稗于遗闻,也可以资为谈助,对研究清代历史的学者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普通读者而言亦具备相当的阅读价值。 徐珂(1869年--1928年):原名徐昌,字仲可,别署中可、仲玉。浙江杭县(今杭州)人。光绪举人,为《辞源》编辑之一。 著述甚多,除《清稗类钞》外,还有《国难稗钞》《晚清祸乱稗史》《小自立斋文》《康居笔记》《可言》《岁时景物日咏大全》《佛说阿弥陀经会要》《历代白话诗选》《古今词选集评》《清词选集评》《天苏阁丛刊》(初集、二集)等十馀种。 4.“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这句古诗怎么理解意思是:什么时候随着手杖散步看南雪,我和梅花两个都是白头。梅花是因雪而白,我是因愁而白,二者相映成趣。 原句为:何时仗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出自于《清稗类钞》 《清稗类钞》是关于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从清人、近人的文集、笔记、札记、报章、说部中,广搜博采,仿清人潘永因《宋稗类钞》体例,编辑而成。记载之事,上起顺治、康熙,下迄光绪、宣统。全书分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五百馀条。 扩展资料: 《清稗类钞》是清末民初徐珂编撰。汇辑野史和当时新闻报刊中关于有清一代的朝野遗闻、以及社会经济、学术、文化的事迹,时间上至顺治下至宣统,间有上溯天命、天聪、崇德者。 本书分门别类,按事情的性质、年代先后,以事类从,共有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余条,记载较为完备。既有稗于遗闻,也可以资为谈助,对研究清代历史的学者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普通读者而言亦具备相当的阅读价值。 作者徐珂(1869年--1928年):原名徐昌,字仲可,别署中可、仲玉。浙江杭县(今杭州)人。光绪举人,为《辞源》编辑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清稗类钞 5.何时仗尔看南雪 我与梅花两白头意思是:什么时候随着手杖散步看南雪,我和梅花两个都是白头。 梅花是因雪而白,我是因愁而白,二者相映成趣。原诗为查辛香咏罗浮藤杖所作,见录于《清稗类钞》“物品类”。 全文:博罗城外四百三十二峯插空碧,老人星精堕地化为石。 麻姑玉女弱腕扶不起,葛陂之龙夭矫乃作藤百尺。 石楼铁桥高嵯峨,老人腾空去无迹。 却遗此杖落空山,瑶童僚妇采药丹。 梯还拾来市上百钱买,道逢黄发开心颜。 吾闻蛮藤百种番禺产,钩带寒崖与石栈。 一枝挑得罗浮云,落地铿然谁所铲。 当时见尔酥醪观外饫霜露,惟有鲍姑帬边蝴蝶眼。 即看此杖挂壁蟠蛟虬,楖栗太輭桄榔柔。 朝斗坛前山月幽,师雄有梦生清愁。 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6.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出处含义原诗为查辛香咏罗浮藤杖所作,见录于《清稗类钞》“物品类”。 含义是: 什么时候随着手杖散步看南雪,我和梅花两个都是白头。梅花是因雪而白,我是因愁而白,二者相映成趣。 原文: 博罗城外四百三十二峰插空碧,老人星精堕地化为石。 麻姑玉女弱腕扶不起,葛陂之龙夭矫乃作藤百尺。 石楼铁桥高嵯峨,老人腾空去无迹。 却遗此杖落空山,瑶童僚妇采药丹。 梯还拾来市上百钱卖,道逢黄发开心颜。 吾闻蛮藤百种番禺产,钩带寒崖与石栈。 一枝挑得罗浮云,落地铿然谁所铲。 当时见尔酥醪观外饫霜露,惟有鲍姑裙边蝴蝶眼。 即看此杖挂壁蟠蛟虬,楖栗太软桄榔柔。 朝斗坛前山月幽,师雄有梦生清愁。 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扩展资料: 诗背景: 道光时,海宁查辛香茂才冬荣以家贫亲老,橐笔远游,尝至广东,得罗浮藤杖,因咏以诗。 《清稗类钞》是关于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从清人、近人的文集、笔记、札记、报章、说部中,广搜博采,仿清人潘永因《宋稗类钞》体例,编辑而成。 记载之事,上起顺治、康熙,下迄光绪、宣统。全书分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五百馀条。 书中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举凡军国大事、典章制度、社会经济、学术文化、名臣硕儒、疾病灾害、盗贼流氓、民情风俗、古迹名胜,几乎无所不有。 编者态度比较严肃,许多资料可补正史之不足,特别是关于社会经济、下层社会、民情风俗的资料,对于研究清代社会历史,很有参考价值。 全书事以类分,类以年次,分类详细,纲目明晰,颇便查阅。文字简约,清畅可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稗类钞。 7.佳句赏析“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原作者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查辛香 《清稗类钞》全文:博罗城外四百三十二峯插空碧,老人星精堕地化为石。 麻姑玉女弱腕扶不起,葛陂之龙夭矫乃作藤百尺。 石楼铁桥高嵯峨,老人腾空去无迹。 却遗此杖落空山,瑶童僚妇采药丹。 梯还拾来市上百钱买,道逢黄发开心颜。 吾闻蛮藤百种番禺产,钩带寒崖与石栈。 一枝挑得罗浮云,落地铿然谁所铲。 当时见尔酥醪观外饫霜露,惟有鲍姑帬边蝴蝶眼。 即看此杖挂壁蟠蛟虬,楖栗太輭桄榔柔。 朝斗坛前山月幽,师雄有梦生清愁。 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8.求清代才女吴藻的全部诗词徽州女性诗词著录--吴藻 作者:蓝紫木槿 提交日期:2006-5-29 16:25:00 | 分类:徽媛 | 访问量:729 吴藻(清),据《民国黟县四志》卷八《才女》曰:“女,吴氏,名藻,字苹香,叶里人,父葆真,字辅吾,向在浙江杭州典业生理,遂侨于浙,故字女于钱塘县望平村许振清为妻,年十九而寡,矢志守节,才名藻于京师,记其题名妹百咏词一首调寄喝火令,词云………………………”。 据《安徽人物大辞典》:“吴藻,黟县人,字苹香。葆真女,钱唐许振清室。 19岁而寡。工诗词。 著有《读骚图曲》、《香南雪北词》、《吴藻词》、《花帘词》、《花帘书屋诗》。据《清诗纪事》《列女卷》云:吴藻,字苹香,浙江钱塘人。 著有《花帘书屋诗词》。符葆森《国朝正雅集》引《梅盫笔记》:“苹香为碧城仙馆女弟子,精音律,尤善填词。” 有《青黛湖上吊吴宫双玉祠墓诗》如下: 湖中水暖鱼吹絮,湖边花发莺啼树。吴宫花草久成尘,瞥见吴宫双玉墓。 双玉复双玉,玉貌皆婵嫣。白鹤解舞影化烟,各有冤愤沈黄泉。 才人解惜婵娟子,瘗玉埋香访遗址。绣襦甲帐写真形,如向黄泉重唤起。 君不见,玉波荡漾双莲冷,当年队长无留影。又不见,施夷光,郑修明。 馆娃宫圮屧廊尽,苏台空有苔花生。玉人如玉年娇小,争似婷婷双玉好。 离骚哀怨为招魂,应有碧云来缥缈。雀扇铢衣好画图,千秋金粉重三吴。 回首兰因吊花影,黛湖何似美人湖? 此诗原序曰:“双玉者,吴玉阖闾女胜玉,夫差女紫玉也。墓久圮。 陈颐道为营坏土鹤涧之西,并建祠塑像,勒文于石。青黛湖者,在虎丘后山,即女坟湖也。” 俞陛云《清代闺秀诗话》:“清代闺秀之工填词者,清初推徐湘苹,嘉道间推顾太清、吴 苹香。湘苹以深稳胜,太清以高旷胜,苹香以博雅胜,卓然为三大家。 苹香初好词曲,后兼肆力于诗。父与夫皆业贾,两家无一读书者,而独见秀异,殆由夙慧。 ……” 吴另有《翠渌园》诗如下: 云满楼台水满津,栏干十二碧城春。隆中风月真名士,林下烟霞彼美人。 卧砌茗碑昏柳是,隔湖花树暝兰因。辋川傥问王摩诘,金粟如来是后身。 俞陛云《清代闺秀诗话》:所云柳是者,谓重修虞山河东君墓。所谓兰因者,陈文述于西湖孤山,为菊香、小青二女士修墓,并建兰因馆。 其上为夕阳花影楼。楼左为绿荫西阁,以祀小青。 右为秋芳阁,以祀菊香。先是为明女士杨云友,修墓于智果寺,广征题咏,编为《兰因集》。 汪允庄咏菊香云:“踏青春访琼姬墓,飞白宵题玉女碑。”原注曰:朱竹垞、毛稚黄,曾访其墓。 诸九鼎为作。咏小青云:“齐国淑妃原著姓,蒋家小妹是同乡。” 原注曰:小青冯姓,广陵人。咏云友云:“谢逸画图寒翠晚,汪伦潭水夜星空。” 原注曰:谢彬曾绘其小像,云友尝客汪然明之春星草堂。苹香所咏兰因者,即此事也。 吴藻另有《和沈善宝女史留别三章》如下: 寒梅高格出风尘,一笑相逢爱性真。(余晤君于夏氏园,看盆梅,一见倾心,遂成莫逆),多少西泠名媛作,环花阁外更何人?(吾省闺秀,除汪小韫外,无出君右者,环花阁,小韫齐名) 懒上河梁送客舟,淡烟衰柳黯然愁。 故人知我常相忆,梦绕燕云十六州。 半生历劫似飞仙,辜负才华赋茗篇。 此去油窗花户里,离愁莫更到吟边。 沈善宝《名媛诗话》:吴苹香最工倚声,著有《花帘诗稿》行世。 诗不多作,偶一吟咏,超妙绝尘。丁酉秋仲知余欲此行,约玉士饯于香南雪北庐。 (苹香室名)时晚桂盛开,周暖姝携花适至,苹香即留共饮,四人纵谈古今,相得甚欢。余即席走笔,留别三章云……。 苹香、玉士、暖姝皆为黯然,各有赆赠,却之不得。次日,苹香和章至云云。 后玉士寄和云……。暖姝寄和云……。 另录其诗两首: 秋雪渔庄 芦絮明寒渚,松阴暗草堂。西溪好烟水,中有此渔庄。 筑断营鸥宅,分田种鹤粮。梅花三百树,晴雪又浮香。 龙井道中 一径凤篁芦,幽泉响石矶。竹林秋笋瘦,苔涧晚花肥。 掠雨红蜻下,冲烟翠羽飞。松花香冉冉,还复点罗衣。 吴藻另有词多篇,她著有《花帘词》、《香南雪北词》。清黄韵甫《香南雪北词》序:“女士攻诗,娴音律,尤嗜倚声。 初刻《花帘词》,豪俊敏妙;续刻《香南雪北词》,以清微婉约为宗,亦久而愈醇。尝与研订词学,辄多慧解创论,时下名流,往往不逮。 其名噪大江南北,信不诬也。” 浪淘沙 莲漏正迢迢。 凉馆灯挑。画屏秋冷一枝箫。 真人曲终个不见,月转花梢。 何处暮砧敲。 黯黯魂销。断肠诗句可怜宵。 欲向枕根寻旧梦,梦也无聊。 该词语句轻圆柔脆,脱口如生。 浣溪沙 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 芭蕉叶上几秋声。欲器不成还强笑,讳愁无奈学忘情。 误人犹是说聪明。 真是“人为伤心才学佛”。 乳燕飞(读《红楼梦》) 欲补天何用。尽消魂、红楼深处,翠转香拥。 呆女痴儿愁不醒,日日若将情钟。问谁个、是真情种。 顽石有灵仙有恨,只蚕丝、烛泪三生共。勾却了,太虚梦。 喁喁话向苍苔空。似依依、玉钗头上,桐花小凤。 黄土茜纱成语谶,消得?人心痛。何处吊,埋香故冢。 花落花开人不见,器春风、有泪和花恸。花不语,泪如涌。 青玉案 画图别样开生面。恰快似,并州剪。 如此江村能几见。美从何处,青山不老,。 9.《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的句子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原诗为查辛香咏罗浮藤杖所作,见录于《清稗类钞》“物品类”。 罗浮藤杖 道光时,海宁查辛香茂才冬荣以家贫亲老,橐笔远游,尝至广东,得罗浮藤杖,因咏以诗,诗云: 博罗城外四百三十二峯插空碧,老人星精堕地化为石。 麻姑玉女弱腕扶不起,葛陂之龙夭矫乃作藤百尺。 石楼铁桥高嵯峨,老人腾空去无迹。 却遗此杖落空山,瑶童僚妇采药丹。 梯还拾来市上百钱买,道逢黄发开心颜。 吾闻蛮藤百种番禺产,钩带寒崖与石栈。 一枝挑得罗浮云,落地铿然谁所铲。 当时见尔酥醪观外饫霜露,惟有鲍姑帬边蝴蝶眼。 即看此杖挂壁蟠蛟虬,楖栗太輭桄榔柔。 朝斗坛前山月幽,师雄有梦生清愁。 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