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中含桂

1.带桂的诗句有哪些

1、《谢赐珍珠》江妃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2、《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包佶

桂岭千崖断,湘流一派通。

长沙今贾傅,东海旧于公。

章甫经殊俗,离骚继雅风。

金闺文作字,玉匣气成虹。

翰墨时招侣,丹青夙在公。

主恩留左掖,人望积南宫。

巧拙循名异,浮沉顾位同。

九迁归上略,三已契愚衷。

责谢庭中吏,悲宽塞上翁。

楚材欣有适,燕石愧无功。

山晓重岚外,林春苦雾中。

雪花翻海鹤,波影倒江枫。

去札频逢信,回帆早挂空。

避贤方有日,非敢爱微躬。

2.诗词中带成丽的有哪些

带成丽二字的诗词:

试沤秀色成丽语,委约闲情入韵清。杨柳满堤唤春莺,梧桐月夜听秋声。

《登三台言志》李世民

镜池波太液,庄苑丽宜春。

作异甘泉日,停非路寝辰。

念劳惭逸己,居旷返劳神。

所欣成大厦,宏材伫渭滨。

《赋得李》李世民

玉衡流桂圃,成蹊正可寻。

莺啼密叶外,蝶戏脆花心。

丽景光朝彩,轻霞散夕阴。

暂顾晖章侧,还眺灵山林。

《奉和圣制春台望应制》苏颋

壮丽天之府,神明王者宅。

大君乘飞龙,登彼复怀昔。

圆阙朱光焰,横山翠微积。

河汧流作表,县聚开成陌。

3.古诗词《桂》中含有"桂(花)"的名句

桂花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

生得粟来大,妆成蜡样黄。落金遮蚁穴,酿蜜满蜂房。月下高低影,风前远近蚝。夜深清到骨,幽梦绕胡床。

桂花

作者:姜夔 朝代:宋

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颦。南山北山路,载花如行云。阑干望双桨,农枝储待君。西泠荫歌舞,夜夜明月嗔。弃捐頳玉佩,香尽作秋。

桂花

作者:艾性夫 朝代:宋 体裁:七律

秋树婆娑风露凉,老蟾落子种虚堂。胚浑天地中央色,漏泄神仙上界香。贫里忽惊添粟满,老来不动买花狂。带愁莫上黄楼去,归隐淮山兴味长。

桂花

作者:苏泂 朝代:宋

远于沉水淡于云,一段秋清孰可分。毕竟素娥留不得,人间天上一时闻。

桂花

作者:苏泂 朝代:宋

东西南北日团圆,洗涤肝膺立树边。料得痴蟾别有药,只餐金粟径升天。

桂花

作者:宋自逊 朝代:宋

揭纸糊窗莫放开,园丁新送木犀来。绕屏著色无非画,尽日烘香不用煤。同气相求唯径菊,后生可畏独江梅。月中一应灵和异,待向仙娥觅种栽。

桂花

作者:董嗣杲 朝代:宋

月地云丛花意妍,清芬曾向窦家传。登山不愧自招隐,斫树莫名谁学仙。香换西风埋麝腹,种分南海蕴龙涎。玉杯甘露何从得,欲折蟾枝是几年。

桂花

作者:程公许 朝代:宋

一秋无雨亦无风,比似常年迥不同。鼻观了无分别想,道人结心本来空。

桂花

作者:楚娘 朝代:宋

丹桂迎风蓓蕾开,摘来斜插竟相偎。清香不与群芳并,仙种原从月里来。

4.古代诗词中攀桂一词有什么来历

《楚辞》汉淮南小山 《招隐士》描绘山中林木野兽时两用 “攀援桂枝兮聊淹留”之句,后人因而以此作为形容游乐山林的典故。

唐•李白《忆旧游寄谁郡元参军》“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唐•杜甫《上已日徐司录林园 宴集》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

又,《晋书•郤诜传》载,晋人郤诜答晋武帝询问时尝活用“攀桂”一典, :“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因比喻 形象,故以“攀桂”喻科举中第的用法后反而更为习见。

唐•李商隐《镜 槛》:“梯稳从攀桂,弓调任射莎。”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巩采若 寿》:“人世家传素业,一举手攀丹桂,依约笑谈间。”

宋•张炎《台城 路•钱干寿道应举》:“阳关须是醉酒,柳条休要折,争似攀桂。”。

5.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桂(花)”的名句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朝诗人宋之问《灵隐寺》 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是攀。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明代边贡《嫦娥》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唐朝白居易《忆江南》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唐朝白居易《寄韬光禅师》 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虞俦《有怀汉老弟》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九月十五,夜月细看,桂枝北茂南缺,未经古 宋 杨万里 桂树冰轮两不齐,桂圆不似月圆时。

吴刚玉斧何曾巧,斫尽南枝放北枝。 诚斋步月二首 宋 杨万里 桂树何曾不长枝,月轮却有不圆时。

若教桂树只管长,拶拆月轮谁补伊。 别萱桂 唐 白居易 使君竟不住,萱桂徒栽种。

桂有留人名,萱无忘忧用。 不如江畔月,步步来相送。

桂 宋 周文璞 偶向花边立,悬知病已瘳。 小山今夜月,团树满庭秋。

清露沾丛底,斜河在上头。 须臾香更好,还与碧云浮。

桂 宋 戴复古 金谷园林知几家,竞栽桃李作春华。 无人得似天工巧,明月中间种桂花。

丛桂 宋 曾几 行攀丛桂枝,坐息丛桂影。 王孙胡不归,岁晏雪霜冷。

桂花 宋 姜夔 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 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颦。

南山北山路,载花如行云。 阑干望双桨,农枝储待君。

西泠荫歌舞,夜夜明月嗔。 弃捐頳玉佩,香尽作秋尘。

楚调秋更苦,寂寥无复闻。 来吟绿业下,凉风吹练裾。

咏桂 唐 李白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二] 刘禹锡的“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苏轼的“江云漠漠桂花湿,梅雨翛翛荔子然”。还有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清人张云敖的绝句《品桂》:“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颂桂的诗句虽多,但是触景伤怀的也不少,如唐朝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6.带桂字的诗句有哪些

1、《谢赐珍珠》江妃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2、《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包佶桂岭千崖断,湘流一派通。

长沙今贾傅,东海旧于公。章甫经殊俗,离骚继雅风。

金闺文作字,玉匣气成虹。翰墨时招侣,丹青夙在公。

主恩留左掖,人望积南宫。巧拙循名异,浮沉顾位同。

九迁归上略,三已契愚衷。责谢庭中吏,悲宽塞上翁。

楚材欣有适,燕石愧无功。山晓重岚外,林春苦雾中。

雪花翻海鹤,波影倒江枫。去札频逢信,回帆早挂空。

避贤方有日,非敢爱微躬。3、《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李乂桂宫明月夜,兰殿起秋风。

云汉弥年阻,星筵此夕同。倏来疑有处,旋去已成空。

睿作钧天响,魂飞在梦中。4、《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徐彦伯姬典歌时迈,虞篇记省方。

何如黑帝月,玄览白云乡。翠仗萦船岸,明旆应萯阳。

风摇花眊彩,雪艳宝戈芒。御陌开函次,离宫夹树行。

桂枝笼騕褭,松叶覆堂皇。仙石含珠液,温池孕璧房。

涌疑神瀵溢,澄若帝台浆。独沸流常热,潜蒸气转香。

青坛环玉甃,红础铄金光。藻曜凝芳洁,葳蕤献淑祥。

五龙归宝算,九扈叶时康。同预华封老,中衢祝圣皇。

5、《杂曲歌辞•秋夜曲》王涯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6、《秋夜曲》王涯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送桂阳孝廉 高适桂阳年少西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7.含有桂字的诗句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唐代:韩愈 释义:郁郁苍苍繁荣茂盛的八桂之地,此地就在湘南。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咏桂》唐代:李白 释义:他们不知道南山上的桂花树,常年绿叶垂阴。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古朗月行》唐代:李白 释义: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唐代:李商隐 释义: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凭箜篌引》唐代:李贺 释义: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唐代:李商隐 释义:我是柔弱菱枝,偏遭风波摧残;我是铃芳桂叶,却无月露香。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金铜仙人辞汉歌》唐代:李贺 释义:画栏旁边棵棵桂树,依然散发着深秋的香气。

长安城的三十六宫,如今却是一片苔藓碧绿。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感遇》唐代:张九龄 释义: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梦天》唐代:李贺 释义:月亮像玉轮轧过露水沾湿了团光,在桂花香陌欣逢身带鸾佩的仙娥。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秋夜曲》唐代:王维 释义:月亮初升时秋露已经稀微,身着单薄的罗衣并未更换别的衣裳。

下一篇
诗经子钧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