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于荀子的诗句或词

一、关于荀子的诗句

1、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

2、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

3、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

4、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5、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6、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

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8、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

9、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

10、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

11、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12、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13、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

14、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1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7、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18、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

19、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

20、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宋·朱熹

21、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通鉴

22、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唐·吴兢

23、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

24、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

25、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宋·朱熹

二、关于荀子的诗句

1、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2、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3、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4、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5、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6、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8、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9、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10、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11、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12、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13、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14、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1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17、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18、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19、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20、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宋·朱熹21、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通鉴22、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唐·吴兢23、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24、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25、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宋·朱熹。

三、荀子最有名的诗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9)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劝学>>)

(10)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1)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x荀子 不苟>>

四、荀子名言名句大全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劝学》意思:没有站在高山的顶端,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没有俯瞰深深的溪谷,就不知道大地的厚重;没有聆听先王的教诲,就不知道学问的广博。君子之学业,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业,以为禽犊。

——《劝学》意思: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劝学》意思:礼,是用来端正身心的;老师,是用来端正礼法的。

没有礼,用什么来修正自己的行为?没有老师,怎么知道礼是这样的?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非十二子》意思:君子以没有修养为耻,不因为被污蔑为耻,以没有信用为耻,不以不被信任为耻,以没有才能为耻,不以不被重用为耻。

五、“荀子”名言名句有哪些

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 2、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荀子)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 4、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5、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荀子) 6、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 8、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 9、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 10、学不可以已。(荀子) 1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 12、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1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14、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荀子) 15、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荀子) 16、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 17、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

六、帮忙找20个荀子的名言 最常见的那八个不要 在线等 谢谢

荀子名言名句大全: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 ,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下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下臣事君以货,所愿不得遂毁之。

组织里若有人送礼太大,必有所求,如所求未遂,则常反向攻击。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照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

人有气 有生 有知亦且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也 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学无止境。

流言止于智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千人万人之情,一人之情也。 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直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

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 推礼义之统,分是非之分,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众,若使一人。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 君子能则宽容易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繜绌以畏事人。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荡荡乎其有以殊于世也。

君子位尊而志恭,心小而道大;所听视者近,而所闻见者远。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公生明,偏生暗。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

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

七、关于春秋时荀子的句子,有那些

关于荀子的句子有: 1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说明在学习上持之以恒是首要的。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说明在学习中日积月累,终富学识的遭理。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八、求几句有关荀子的名言,并解释其中的两句

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解释:批评我而且批评得恰当的人,是我的老师;赞扬我而且赞扬得恰当的人,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是害我的敌人。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解释:社会发展有其自然、特定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而就不存在。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解释: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指眼睛因为不能同时盯着两个东西(或两种事物),所以能看清一切事物(是因为专注所致);耳朵因为不能同时听取两种人的意见,所以能明辨是非。

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0,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荀子不苟>>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