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雨愁苦的诗句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南和尚《绝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 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平乐》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晴却有晴.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渭城朝雨邑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春雨过枫桥. 雨狂风正恶,勿厌草堂低. 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廋.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支春带雨.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江雨靡靡江草齐 山色空蒙雨亦奇 山雨欲来风满楼 雨过天青云破处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大雨落幽燕 白雨乱珠跳入船 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 2.形容雨愁的诗句有哪些形容雨愁的诗句有“昨夜雨疏风骤”“萧萧暮雨子规啼”“身世飘摇雨打萍”“萧萧晚雨脱梧楸”“凄凉暮雨沾研”。 诗句出处及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 昨夜雨疏风骤 ”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 。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 ,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 :“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 ,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 ,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过零丁洋》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炙手无人傍屋头。萧萧晚雨脱梧楸。 谁怜季子敝貂裘,愿我已无当世望。 似君须向古人求。岁寒松柏肯惊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蝶恋花·宝琢珊瑚山样瘦》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宝琢珊瑚山样瘦。缓髻轻拢,一朵云生袖。昨夜佳人初命偶。论情旋旋移相就。 几叠鸳衾红浪皱。暗觉金钗,磔磔声相扣。一自楚台人梦后。凄凉暮雨沾裀绣。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市涪城区内),祖籍:江西永丰,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字永叔,谥 欧阳修像号文忠,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3.雨日写愁的诗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渭城朝雨邑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深秋帘幕千家雨, 落日楼台一笛风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春雨过枫桥。 雨狂风正恶,勿厌草堂低。 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支春带雨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南和尚《绝句》 4.形容雨愁的诗句《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滚滚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作者]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踏莎行·绿遍东山 [作者] 李之仪 [全文] 绿遍东山,寒归西渡。分明认得春来处。风轻雨细更愁人,高唐何在空朝暮。 离恨相寻,酒狂无素。柳条又折年时数。一番情味有谁知,断魂还送征帆去。 5.表现淡淡的愁绪的带雨的诗句1.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4.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5.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6.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7.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8.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9.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10.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6.有没有写凄凉情景的雨的诗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李清照 枕边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鹧鸪天》聂胜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杜牧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声声,空前滴到明。《更漏子》温庭筠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暴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雨霖铃》柳永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乌夜啼》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浪淘沙》李煜 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感,泪痕残。《钗头凤》唐婉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摸鱼儿》辛弃疾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卜算子》陆游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如梦令》李清照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临江仙》晏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