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勃比较有名的诗有哪几首王勃比较有名的几首脍炙人口的诗: 第一首便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这首诗在劝勉友人在离别时不要太过于悲伤,诗中写了送别时候周围的景色,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首诗的用词气场宏大,用情之深堪称送别诗中的经典。其中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人拍案叫绝,传承千年至今仍然大放光彩,将自己对友人的别离之伤表达的淋漓尽致。诗歌原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第二首便是《羁春》: 这是王勃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作诗于被废斥后,身处于客居巴蜀期间,此时诗人的心情有些低落,看到春天来临,借景抒情,明明在春天,却重见园内的花飞落,因此心生感伤,想起自己被废斥,更是难过。诗歌原文: 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 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 第三首是《别薛华》: 这首也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时写给同乡好友薛华的,诗歌体裁上看是一首五言律诗。一边写送别同乡好友,一边也借此抒发了诗人不甘于现状,感叹人生无常。其中“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读起来多么令人感伤和无奈。诗歌原文: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致敬经典,王勃的诗歌值得品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像是一句绝唱,如今的你,是否也在思念友人,天涯海角,冥冥之中,多么想有一个知心好友,知己知人,如此,便好。 2.王勃著名的诗咏 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 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 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 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 为君起松声。 宋玉的《风赋》云:“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本篇所咏的“凉风”,正具有这种平等普济的美德。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风袭来,给人以快意和凉爽。 你看那“肃肃”的凉风吹来了,顿时吹散浊热,使林壑清爽起来。它很快吹遍林壑,驱散涧上的烟云,使我寻到涧底的人家,卷走山上的雾霭,现出山间的房屋,无怪乎诗人情不自禁地赞美它“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了。 这风确乎是“有情”的。当日落西山、万籁俱寂的时候,她又不辞辛劳地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雄浑乐曲,给人以欢娱。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诗人远道去交趾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凝炼、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 滕王阁是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门上,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来。 滕王阁的形势是这样的好,但是如今阁中有谁来游赏呢?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 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更加发挥。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 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别薛华 王勃 送送多穷路, 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 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 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 俱是梦中人。 抒写离情别绪之作,历代诗歌中不计其数。 但是,“诗要避俗,更要避熟”(刘熙载《艺概·诗概》)。《别薛华》则堪称是一首含意隽永,别具一格,意境新颖的送别诗。 首联即切题。“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是说送了一程又一程,面前有多少荒寂艰难的路。 当友人踽踽独去,沿途问路时,心情又该是多么的惶惶不安。此联中一个“穷”字、一个“独”字,真乃传神之笔:穷路凄孤送挚友,把悲苦的心情,渲染得十分真切。 但是,它又不仅仅是作者,也是远行人──薛华心情的真实写照,语意双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 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 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因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 “与君离别意”承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翻译一下,那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 意思是: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 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上面这首诗参证的江边送别诗,有《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与这首诗同题的第一首诗是: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山 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 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两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 诗的后半首,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3.王勃著名的诗滕王阁序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作者简介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隋末文中子王通之孙。六岁能文,未冠应幽素科及第,授朝散郎,为沛王(李贤)府修撰。因作文得罪高宗被逐,漫游蜀中,客于剑南,后补虢州参军。又因私杀官奴获死罪,遇赦除名,父福畦受累贬交趾令。勃渡南海省父,溺水受惊而死。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其诗气象浑厚,音律谐畅,开初唐新风,尤以五言律诗为工;其骈文绘章絺句,对仗精工,《滕王阁序》极负盛名。于“四杰”之中,王勃成就最大。诗文集早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滕王阁序》赏析 一、整体感知 本文原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全文运思谋篇,都紧扣这个题目。全文共分四段,第1段历叙洪都雄伟的地势、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贵的宾客,紧扣题中“洪府”二字来写;第2段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近观远眺,都是浓墨重彩,写出了滕王阁壮美而又秀丽的景色,紧扣题目“秋日”、“登滕王阁”六字来写;第3段由对宴会的描写转而引出人生的感慨,紧扣题目中“饯”字来写;最后一段自叙遭际,表示当此临别之际,既遇知音,自当赋诗作文,以此留念,这是紧扣题中“别”、“序”二字来写。由此看来,全文层次井然,脉络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谓丝丝入扣,层层扣题。 4.王勃的著名诗词有哪几首王勃的著名诗词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郊园即事》、《滕王阁诗》、《咏风》、《饯韦兵曹》、《别薛华》、《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临高台》、《倬彼我系》、《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郊园即事》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3、《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4、《咏风》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5、《饯韦兵曹》 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 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亭皋分远望,延想间云涯。 6、《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7、《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临高台》 临高台,高台迢递绝浮埃。瑶轩绮构何崔嵬, 鸾歌凤吹清且哀。 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 斜对。 8、《倬彼我系》 倬彼我系,出自有周。分疆锡社,派别支流。 居卫仕宋,臣嬴相刘。乃武乃文,或公或侯。 晋历崩坼,衣冠扰弊。 9、《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扩展资料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 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参考资料王勃百度百科。 5.王勃的诗倬彼我系」王勃 倬彼我系,出自有周。 分疆锡社,派别支流。 居卫仕宋,臣嬴相刘。 乃武乃文,或公或侯。 晋历崩坼,衣冠扰弊。 粤自太原,播徂江澨。 礼丧贤隐,时屯道闭。 王室如毁,生人多殪。 伊我有器,思逢其主。 自东施西,择木开宇。 田彼河曲,家乎汾浦。 天未厌乱,吾将谁辅。 伊我祖德,思济九埏。 不常厥所,于兹五迁。 欲及时也,夫岂愿焉。 其位虽屈,其言则传。 爰述帝制,大搜王道。 曰天曰人,是祖是考。 礼乐咸若,诗书具草。 贻厥孙谋,永为家宝。 伊余小子,信惭明哲。 彼网有条,彼车有辙。 思屏人事,克终前烈。 于嗟代网,卒余来绁。 来绁伊何,谓余曰仕。 我瞻先达,三十方起。 夫岂不怀,高山仰止。 愿言毓德,啜菽饮水。 有鸟反哺,其声嗷嗷。 言念旧德,忧心忉忉。 今我不养,岁月其滔。 黾勉从役,岂敢告劳。 从役伊何,薄求卑位。 告劳伊何,来参卿事。 名存实爽,负信愆义。 静言遐思,中心是愧。 卷55_2「上巳浮江宴韵得址字」王勃 披观玉京路,驻赏金台址。 逸兴怀九仙,良辰倾四美。 松吟白云际,桂馥青溪里。 别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 卷55_3「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王勃 帝里寒光尽,神皋春望浃。 梅郊落晚英,柳甸惊初叶。 流水抽奇弄,崩云洒芳牒。 清尊湛不空,暂喜平生接。 卷55_4「山亭夜宴」王勃 桂宇幽襟积,山亭凉夜永。 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 清兴殊未阑,林端照初景。 卷55_5「咏风」王勃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卷55_6「怀仙」王勃 鹤岑有奇径,麟洲富仙家。 紫泉漱珠液,玄岩列丹葩。 常希披尘网,眇然登云车。 鸾情极霄汉,凤想疲烟霞。 道存蓬瀛近,意惬朝市赊。 无为坐惆怅,虚此江上华。 卷55_7「忽梦游仙」王勃 仆本江上客,牵迹在方内。 寤寐霄汉间,居然有灵对。 翕尔登霞首,依然蹑云背。 电策驱龙光,烟途俨鸾态。 乘月披金帔,连星解琼佩。 浮识俄易归,真游邈难再。 寥廓沉遐想,周遑奉遗诲。 流俗非我乡,何当释尘昧。 卷55_8「杂曲」王勃 智琼神女,来访文君。 蛾眉始约,罗袖初薰。 歌齐曲韵,舞乱行纷。 若向阳台荐枕,何啻得胜朝云。 卷55_9「秋夜长」王勃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 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 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卷55_10「采莲曲(乐府作采莲归)」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叶屿花潭极望平, 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 还羞北海雁书迟。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裴回江上月。裴回莲浦夜相逢, 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卷55_11「临高台」王勃 临高台,高台迢递绝浮埃。 瑶轩绮构何崔嵬, 鸾歌凤吹清且哀。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 斜对甘泉路,苍苍茂陵树。高台四望同, 帝乡佳气郁葱葱。 紫阁丹楼纷照耀,璧房锦殿相玲珑。 东弥长乐观,西指未央宫。 赤城映朝日,绿树摇春风。 旗亭百隧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 朱轮翠盖不胜春, 叠榭层楹相对起。复有青楼大道中,绣户文窗雕绮栊。 锦衾夜不襞,罗帷昼未空。歌屏朝掩翠,妆镜晚窥红。 为君安宝髻,蛾眉罢花丛。尘间狭路黯将暮, 云间月色明如素。 鸳鸯池上两两飞,凤凰楼下双双度。 物色正如此,佳期那不顾。 银鞍绣毂盛繁华, 可怜今夜宿娼家。娼家少妇不须颦,东园桃李片时春。 君看旧日高台处,柏梁铜雀生黄尘。 卷55_12「滕王阁」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卷55_13「江南弄」王勃 江南弄,巫山连楚梦,行雨行云几相送。 瑶轩金谷上春时,玉童仙女无见期。紫露香烟渺难托, 清风明月遥相思。 遥相思,草徒绿,为听双飞凤凰曲。 卷56_1「圣泉宴」王勃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卷56_2「寻道观」王勃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卷56_3「散关晨度」王勃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卷56_4「别薛华」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卷56_5「重别薛华」王勃 明月沉珠浦,风飘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 6.王勃的经典名句及出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 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 《山扉夜坐》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名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景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咏风》 —— 王勃经典语录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郊兴》 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 《上刘右相书》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上刘右相书》 —— 王勃名言 明君不能畜无用之臣,慈父不能爱无用之子。 《上百里昌言疏》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7.王勃的著名诗句、名言及解释王勃虽然只活了27个春秋,但著述仍很多,曾撰《汉书指瑕》十卷,《周易发挥》五卷,《次论语》十卷,《舟中纂序》五卷,《千岁历》若干卷,可惜皆佚失。 今所传者,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也非全本。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 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 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 6篇残缺之文。 罗氏序文中还提及日本京都“富冈君(谦藏)别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 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清宣统三年(1911年)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何林天教授点校整理的《重订新校王子安集》,收录了辑自日本的一些佚文,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的诗风也受到了王绩的影响,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的功劳尤大。在当朝,世人并不公认王勃以及“四杰”的诗文,但他的诗对后世诗人颇有影响,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名篇佳句都是公认的唐诗极品,而“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古绝唱。 “诗圣”杜甫赞赏“四杰”的诗文是“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其二)》。 8.李白,孟浩然,王勃的著名诗文李白诗词977首 /search.asp?RR=3&TT=%C0%EE%B0%D7&scommand=%CB%D1%CB%F7 孟浩然诗词323首 /search.asp?RR=3&TT=%C3%CF%BA%C6%C8%BB&scommand=%CB%D1%CB%F7 王勃诗词77首 /search.asp?RR=3&TT=%CD%F5%B2%AA&scommand=%CB%D1%CB%F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