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潮州汕头地区的诗句王安中《潮阳道中》 火轮升处路初分,擂鼓风潮脚底闻。 万灶晨烟熬白雪,一川秋穗割黄云。 岭茅已远无深瘅,溪鳄方逃畏旧文。 此若有田能借客,康成终欲老耕耘。(注:旧时潮阳即为今日潮州) 秀岭如屏耀明珠, 一江带水安北郛。 南北船舶旧航道, 来往车舆新要枢。 征舸高举云天远, 玉笛轻扬古调殊。 潮人自古重拼搏, 凤城于今展宏图。 (郛:古城;凤城:指潮州 2.汕头特产的传说和诗歌有那些汕头素有”美食之乡”美誉,汕头美食体现了潮汕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汕头比较有名的当地小吃有;”老妈宫粽球”.”西天巷蚝烙”,”福合埕牛肉丸”,”新兴炒糕”,”飘香小食店的虾米笋”等,还有南澳岛上的多种海产风味. 老妈宫粽球,汕头老妈宫粽球是一种很特别的粽子,它借助妈祖信仰的灵光,由一种普通节食,变成一种适宜四时享用的不普通食物.在1920年前后,一位叫张强德的开始在老妈宫附近摆摊卖粽球.其制作非常讲究;选料精细(选用颗粒饱满的糯米),创意独特(有甜咸双拼料馅),不惜工本(咸料馅有香菇.虾米.腊肠.方鱼末.莲子.栗子和经腌制的南乳鬃头肉),过去店里还悬挂一块写着”食定正知”的横匾,后来演绎成一句在社会上流传广泛的俗语;”老妈宫粽球--食定正知”,过去潮汕人每逢行船出洋都要前来祭拜妈祖,祈求保佑平安.在老妈宫门口,会顺手买几个粽球作供品,祭拜后一路上幔幔将它们吃了,又好吃又耐饥. 西天巷蚝烙,蚝烙为潮汕传统食品,市场炒卖或家庭膳食均极普遍.1930年前后,杨二首先在升平路西天巷口营业,后来又有胡锦兴,姚老四等人相继在附近继续专卖.为了生意竟争,他们各自设法提高烹制技术和质量,形成了驰名海内外的西天巷蚝烙.蚝烙以鲜蚝(学名牡蛎)为主料,以鬃头肉煎成的猪油.上等雪粉.鲜鸭蛋为配料,辣椒酱.上等鱼露.葱粒等为调料.用料专选达濠蚝仔.雪粉.葱粒拌匀下平底锅(俗称煎鼎),用旺火厚箐肠部的脂肪烙煎,淋上蛋浆,并配入适量上等鱼露.辣椒酱.煎至两面呈金黄色.品尝时放上洗净切碎的芫荽和配上上等鱼露为作料.具有外酥里嫩,香脆鲜美的特点. 福合埕牛肉丸,福合埕,原来是老市区的一个地名,在20世纪60年代,这里以煤铺脚陈氏的牛肉丸店为代表的”福合埕牛肉丸”就已远近闻名.牛肉丸,首先要把选好的牛肉去膜,切成厚片,再置肉片于大木板上,用木槌边捶边翻动,用荔枝木槌最好,捶肉用力必须均匀快幔适度,肉浆以用手抓起放下,肉不黏手为度,非常费工夫. 新兴街炒糕稞,早在20世纪40年代,炒糕稞烹制行家徐春松便在汕头市新兴街茂成号专营闻名,号称老徐炒稞.用优质白米浆加工蒸熟,用猪油.白糖.鲜虾.猪肝.瘦肉.鲜蚝等配料,再加上沙茶辣酱.味精.鱼露.雪粉水.上汤炒匀注重火候,色泽金黄鲜艳,香味飘溢. 3.表现汕头人文历史诗歌汕头,一座我曾经在寻梦途程中客居的城市。 “汕头第一城”——一个供人居憩的小区,在这里,留下了我的脚步,我的记忆。她是我心中的一幅图画,一道风景。 每天与它朝夕相对,互融一体,以跑步的姿势,以瑜伽的形态与它进行零距离的亲密接触,于纵情的舒放中让身体感官感知那份愉悦,那份柔美,那份韵律与那份闲时心境带给我的空旷与悠然。天地合一。 在它怀里,我可以如孩童一般地盘腿而坐,两指相接;也可以趴在地上,俯首看蓝天白云,弯腰吻露珠草坪,于竹影疏斜木棉横空,繁花似锦绿叶拂面中,指向天穹,遥看鹿台,卧吟诗章,弄弦抚琴。 4.汕头诗人庄锐钦。别署:回斋、漆园、厚父,适堂。现居广东汕头,回斋书法工作室负责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广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楹联学会会员、汕头市人大杏园诗社监事、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讲师、岭海诗社社员、汕头书协会员、汕头作协会员、承社社员、铭社社员。 入选《中华诗词》、《当代诗词》、《诗潮》、《诗词》、《岭海风骚》等全国诗刊,入选《广东中青年诗词选》、《中华诗词库•当代卷》、《句萌集》、《岭海诗词选萃》、《岭海青年诗人作品选》等全国诗词选集。 获西泠印社诗文单项奖(最高奖)、“长征颂•安华杯”全国书法作品展(入选)、第三届“美德山东”山东省网络书画展书法类优秀奖、潮汕三市青年诗人诗词大赛二等奖、“兴雅杯”全国近体诗大赛优秀奖、80后诗词大会第二期第一名、温州头陀寺“永嘉大师杯”全国征联大赛入围奖、广东青少年书画大赛青年美术组优秀奖等数十个奖项。 2018年6月11日,**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公众号推送出“诗词新秀· 庄锐钦”。网页链接 5.表现汕头人文历史诗歌汕头,一座我曾经在寻梦途程中客居的城市。 “汕头第一城”——一个供人居憩的小区,在这里,留下了我的脚步,我的记忆。她是我心中的一幅图画,一道风景。 每天与它朝夕相对,互融一体,以跑步的姿势,以瑜伽的形态与它进行零距离的亲密接触,于纵情的舒放中让身体感官感知那份愉悦,那份柔美,那份韵律与那份闲时心境带给我的空旷与悠然。天地合一。 在它怀里,我可以如孩童一般地盘腿而坐,两指相接;也可以趴在地上,俯首看蓝天白云,弯腰吻露珠草坪,于竹影疏斜木棉横空,繁花似锦绿叶拂面中,指向天穹,遥看鹿台,卧吟诗章,弄弦抚琴。 6.收集潮汕歌谣潮汕歌谣 (1) 正月正,新仔婿,上客厅。 二月二,老妈仔,入庵寺。 三月三,桃仔李仔够你担。 四月四,桃仔李仔耐你背。 五月五,龙船仔,满溪橹。 六月六,新米饭,胀到目。 七月七,多捻乌,龙眼襞。 八月八,云片糕,青哩截。 九月九,风琴仔,满天走。 十月十,尖担仔,四处插。 十一月十一,家家户户买纸笔。 十二月十二,收番批,预过年。 (2) 老鼠拖猫上竹竿,和尚相打相挽毛, 担梯上树沽虾仔,点火烧山掠田螺。 (3) 天顶一粒星,地下开书斋, 书斋门,未曾开, 阿奴哭欲吃油堆,油堆未曾熟, 阿奴哭欲吃猪肉,猪肉未曾割, 阿奴哭欲吃蕃葛,蕃葛未曾柳, 阿奴哭欲吃阿老爹两杯酒,酒未激,欲吃粟, 粟未挨,欲吃鸡,鸡未抬,欲吃梨,梨未摘, 阿奴哭了白白歇,白白歇。 (4) 天乌乌, 擎支雨遮等阿姑。 阿姑一下来, 花篮掼红柿。 一个乞阿李, 一个乞阿柰, 阿桃看见就拼爱, 阿姑去了下次唔敢来。 (5) 鸡鸟囝, 跳上椅, 俐伶新妇会早起。 入客厅, 摆床椅, 入灶下, 洗碗碟, 入房内, 用针黹。 父母会教示, 翁姑有福气。 (6) 竹笋囝, 脚短短, 做人新妇嘴学好, 夜昏暗睡早走起, 头毛梳光人呵罗。 长荚豆, 脚尖尖, 做人新妇嘴学甜, 夜昏暗睡早走起, 头毛梳光无人嫌。 (7) 一把红箸廿四支, 怨父怨母怨媒姨, 怨父怨母收人聘, 叫我细细嫁了爱怎呢? 一把红箸廿四双, 怨父怨母怨媒人, 怨父怨母收人聘, 叫我细细就嫁人。 (8) 一枝竹囝乃弯弯, 电毛姿娘嫁海关。 正月嫁, 二月生, 三月抱囝去外家。 "阿姐哙, 你个怎呢会只猛?" "早死囝, 勿多嘴, 俺个快种是只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