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大雁塔的诗有哪些1、《谒大慈恩寺》 唐代:李治 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 花盖飞团影,幡虹曳曲阴。 绮霞遥笼帐,丛珠细网林。 寥廓烟云表,超然物外心。 2、《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 唐代:白居易 慈恩春色今朝尽,尽日裴回倚寺门。 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 3、《慈恩寺上座院》 唐代:贾岛 未委衡山色,何如对塔峰。 曩宵曾宿此,今夕值秋浓。 羽族栖烟竹,寒流带月钟。 井甘源起异,泉涌渍苔封。 4、《春日游慈恩寺》 唐代:姚合 年长归何处,青山未有家。 赏春无酒饮,多看寺中花。 5、《夏日登慈恩寺》 唐代:刘沧 金界时来一访僧,天香飘翠琐窗凝。 碧池静照寒松影, 清昼深悬古殿灯。 晚景风蝉催节候,高空云鸟度轩层。 尘机消尽话玄理,暮磬出林疏韵澄。 2.关于大雁塔古诗1, 《与吴令游雁塔》明代 殷奎 合尖百丈插秋旻,俛仰千年感慨频。 译文:百丈高的雁塔顶部插入秋天的天空,让人仰视千年留下诸多感慨。 2,《雁塔斜晖》明代 陈学佺 驱霓势欲尽寒潭,叠嶂联溪数树杉。 译文:雁塔霓虹的灯光想要照进寒冷的潭水,山峰重叠溪水相通树影婆娑。 3,《观雁塔》明代 杨旦 岿然古塔倚青霄,胜览何妨去路遥。 译文:巍峨的雁塔倚靠青天直入云霄,游览名胜何必要去路遥。 4,《登雁塔》明代 邓云霄 俯看白雁皆南度,谁挽黄河更北流?叹逝忧时双泪尽,登临不独为悲秋。 译文:登上大雁塔俯视着白雁全部向南飞走,谁能挽留黄河之水向北留呢? 5,《雁塔名》 清代 洪亮吉 大雁塔,小雁塔,进士题名何杂沓。李白杜甫盖代才,可向塔上题名来? 译文:大雁塔,小雁塔,进士来提名何须那么复杂。李白杜甫名气比这些人都要大,他们可来塔上提名呢? 3.形容大雁塔的诗词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 描写大雁塔的诗词一般把它叫做慈恩寺塔。《谒大慈恩寺》李治(唐高宗皇帝)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 华盖飞团影,幡红曳曲阴。绮霞遥笼帐,丛珠细网林。 寥阔烟云表,超然物外心。《九月九上幸慈恩寺登浮屠群臣上菊花酒》上官婉儿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 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 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李适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 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 幸陪清汉跸,欣奉净居游。《礼慈恩寺题诗》吕大防(北宋进士)玄奘译经垂千秋,慈恩古刹闻九州。 雁塔巍然立大地,曲江陂头流饮酒。满意请采纳,谢谢。 4.写大雁塔的诗词1、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 高适 香界泯群有,浮图岂诸相? 登临骇孤高,披佛欣大壮。 言是羽翼生,迥出虚空上。 顿疑身世别,乃觉形神王。 宫阙皆户前,山河尽檐向。 2、咏雁塔 邹仲民 七层兀突接苍穷,廿八门开面面风。 雁堕塔耸平地起,人惊语在半天中。 歌残禁苑池凝碧,目送龙川夕带红。 绝顶登临宜四眺,古城景色物阜隆。 3、登大雁塔 傅知群 气象庄严瑞霭蒸,细从塔影认唐僧。 事功每自艰难著,留得精神岂七层。 4、咏大雁塔 朱修 僧归万里尘,塔耸沐慈恩。 庄穆临风雪,华雄见魄神。 藏经施普渡,化雨润乾坤。 大雁来传讯,莲花落地馨。 5、登大雁塔 李敷仁 尘嚣和平路,且留大雁塔。 盛唐千载事,中印两国华。 6、“**”中潜登大雁塔 霍松林 打砸狂飊势日增,凌霄雁塔尚峻嶒。 幽囚未觉精神减,放眼须攀最高层。 7、春游大雁塔 霍松林 一 争拜慈恩古佛慈,五州车马日奔驰。 仿唐宫殿连云起,可似开元极盛时? 二 开放潮催改革潮,长安新貌画难描。 雄楼巨厦摩银汉,揽胜休夸雁塔高。 8、雁塔 曹冷泉 雁塔巍然耸碧霄,沧桑几度忆前朝。 而今风景迥非昔,处处红楼竟比高。 9、水调歌头·登西安大雁塔 王璞 大雁凌云起,突兀接苍穹。巍然直指霄汉,伟岸势尤雄。 乘兴登临远眺,千里清秋无际,照眼彩霞红。 不觉随飞鸟,飘举入晴空。 山陵小,郊原阔,郁葱葱。拔地层楼栉比,瑰丽胜琼宫。 周秦徒有陈迹,汉唐俱成故事,谈笑数遗风。今日长安市,旧貌换新容。 10、满江红 大雁塔 李潜修 雁塔嵯峨,经千古,巍然矗直。唐以后,几经丧乱,至今完璧。 褚遂良题碑尚在,白居易选诗多佚。登临处,回首望长安,今非昔。 工农起,天下一;红旗举,乾坤赤,看人民作主,显回天力。学府新兴人物盛,高楼广厦如林立。 三中后,旧貌换新颜,谁能识。 扩展资料:雁塔诗会”曾是大雁塔最辉煌的一页历史。 千百年来,登临大雁塔,赋诗抒怀的诗人多达数百人,留下诸多诗作。“雁塔诗会”之所以在文化史上留下了浓重的篇章,首先有皇帝和朝廷官员的参与和推动。 每年九月九重阳节,皇帝都要亲临慈恩寺登高远眺,吟诗作赋。学士们则纷纷唱和,曾被编辑为四十卷诗集,广为传诵,雁塔诗会一时蔚然成风。 天宝十一年(752年)秋,杜甫与岑参、高适、薛据、储光羲相约同登大雁塔,凭栏远眺触景生情,每人赋五言长诗一首,流传千古不衰,今大雁塔六层悬挂有这些诗会佳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雁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