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征歌颂满族人的诗歌满族人聪明,坚韧,希望能够得到一首赞美满族1 金戈铁马入中原,一统汉家二百年。 关山百战血犹热,铁骑千旅锋刀寒。 大漠孤烟落日尽,江南沐雨霜风残。 安得提兵渡河洛,不斩楼兰誓不还。 2 "寒夜醉,望古荣" 海东青卫辽雪空,天池兽御肃慎魂。 渤海龙护泉上京。 长白山孕女真荣。 金阳慑唤万邦拜,清风袭寒明月红。 旌旗踏破万里城。 满芒映燃华褪容。 3 暮色昏 意沉沉 昨夜盗得游仙枕 乍闻秋风铁马吟 遥看祖先兵车阵 踏碎中原琉璃樽 淋漓血迸江川惧 残阳鬼哭火烧云 策曳异族发与髻 箭穿城旗纳徽钦 杀戮杀戮杀戮复杀戮 西子高台再封神 漫天狂舞狼牙棒 万堆白骨荒野锁孤魂 呜呼,吾辈无能 谁乘白驹过狭隙 谁叹今世若云泥 扬州昨夜方逐鹿 嘉定今昔醉金迷 刀寒血重透金胄 酒绿灯红映丝衣 引刀劈五岳 催马并五夷 祖先威猛荡然去 已随风吹花落矣 嗟夫,逝者虽如斯 生者亦戚戚 寻常巷陌独向隅 听取雨滂沱 听取车历历 且向酒家要酒来 换得今日醉不起 换得今日醉迷离 换得仙游马蹄疾! 。 2.关于少数民族的诗句1、汉族 神农播下麒麟种,龙凤呈祥桃李圆。 秦汉雄风启唐宋,轩辕笑了五千年。 2、蒙族 马头琴上卷胡风,龙骥曾惊罗马宫。 洒酒当歌敕勒草,白云落在奶茶中。 3、鄂温克族 逐鹿山林纵马行,夜间篝火论峥嵘。 雪橇飞下兴安岭,谁跳依哈嫩舞迎? 4、鄂伦春族 萨满英姿白桦根,雪原熊舞舞雄浑。 狍皮褥子作陪嫁,迎娶还须赛马奔。 5、达斡尔族 蝴蝶花开绕彩笆,长宫傍水抱山斜。 蓝裙卷起情歌浪,小伙形随曲棍遐。 6、赫哲族 乌苏里水曲连波,浪上长袍豪气哦。 吻额情牵千里马,客卿踏雪鲤鲟多。 7、朝鲜族 三江飘带舞天仙,金达莱红烧雪川。 力士沾衣十八跌,放飞白鸽寄秋千。 8、满族 雪海茫茫一巨龙,八旗漫卷海关风。 康乾回望汉唐路,马褂旗袍经纬通。 9、纳西族 大袖宽腰舞灵燕,玉龙驹啸玉龙山。 祭天掬捧金沙水,松茸菌帽慰君闲。 10、藏族 顶天绽放一奇葩,屋脊撑开世界华。 布达拉宫佛光照,文成公主播红霞。 3.写少数民族的诗《五十六个民族诗 》 汉满僳僳景颇壮 高山普米锡伯藏 毛南布依维吾尔 仡佬仫佬蒙古羌 乌孜别克俄罗斯 保安独龙京东乡 哈尼彝苗鄂伦春 裕固朝鲜傣阿昌 鄂温克水德昂怒 基诺赫哲土布朗 塔塔尔白回土家 达斡尔畲黎珞巴 拉祜纳西塔吉克 哈萨克佤瑶撒拉 我国民族五十六 柯尔克孜侗门巴 1、汉族 神农播下麒麟种,龙凤呈祥桃李圆。 秦汉雄风启唐宋,轩辕笑了五千年。 2、蒙族 马头琴上卷胡风,龙骥曾惊罗马宫。 洒酒当歌敕勒草,白云落在奶茶中。 3、鄂温克族 逐鹿山林纵马行,夜间篝火论峥嵘。 雪橇飞下兴安岭,谁跳依哈嫩舞迎? 4、鄂伦春族 萨满英姿白桦根,雪原熊舞舞雄浑。 狍皮褥子作陪嫁,迎娶还须赛马奔。 5、达斡尔族 蝴蝶花开绕彩笆,长宫傍水抱山斜。 蓝裙卷起情歌浪,小伙形随曲棍遐。 6、赫哲族 乌苏里水曲连波,浪上长袍豪气哦。 吻额情牵千里马,客卿踏雪鲤鲟多。 7、朝鲜族 三江飘带舞天仙,金达莱红烧雪川。 力士沾衣十八跌,放飞白鸽寄秋千。 8、满族 雪海茫茫一巨龙,八旗漫卷海关风。 康乾回望汉唐路,马褂旗袍经纬通。 9、纳西族 大袖宽腰舞灵燕,玉龙驹啸玉龙山。 祭天掬捧金沙水,松茸菌帽慰君闲。 10、藏族 顶天绽放一奇葩,屋脊撑开世界华。 布达拉宫佛光照,文成公主播红霞。 11、僳僳族 温馨木屋赖高桩,敢向刀丛笑上苍。 少女长裙自由舞,烟包飞载爱情扬。 12、彝族 天上星星数火把,少年跳月戏山翁。 是谁咬肿傻哥手?阿妹传情一吻红。 13、普米族 放歌骏马忆羌笛,木楞房撑一柱天。抢个新娘来作主,四弦拨动美婵娟。 【014】白族 洱海苍山三月街,香茶谜底酒歌猜。樵哥眺望玉峰外,仙凤依稀云水来。 【015】独龙族 口弦奔涌独龙江,傍水依岩小竹窗。藤索悠悠浪上荡,踏歌唱稳两山桩。 【016】怒族 三月鲜花为谁放?洞中少女胜天骄。搂肩对饮同心酒,耳佩铜环带笑摇。 【017】阿昌族 鲜花思慕阿昌刀,窗下葫芦夜半谣。三月箫将爱桥搭,阿哥路上执阿娇。 【018】景颇族 木鼓芒锣慨而慷,千人足下舞铿锵。一声牛角长刀浪,蝶扇飘飘醉爱乡。 【019】德昂族 燕子飞来唱爱情,登枝怎与凤盈盈?相思鼓点不成舞,三管葫芦邀妹行。【020】佤族 木鼓惊天赖重锤,文身猛士踏奔雷。 流泉何故慕仙子?飞起青丝问舞魁。【021】柯尔克孜族 玛纳斯魂养劲根,白毡笑顶莽昆仑。 飞鹰叼起海中月,恰似行云御马奔。【022】壮族 三月歌圩歌万千,人间天籁绕山悬。 凤喉唱傻虎君目,飞起绣球羞莞然。【23】维吾尔族 姑娘扭起小蛮腰,小伙肩峰涌爱潮。 热瓦甫中奔牧马,天山深处雪莲娇。【024】回族 花儿怎地这般红?真主西来访夏宫。 但见东风沐杨柳,郑和拥浪探鸿蒙。【025】锡伯族 箭魂催动马蹄风,欲猎大雕绷满弓。 扳倒西山真猛士,贝伦舞后伴英雄。【026】俄罗斯族 与君一吻与君尊,踢踏长靴舞摆裙。 琴上冰河飘渺去,马车辙下种春芬。注:俄罗斯族人对客人行接吻礼,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027】 裕固族 箭不透心情透心,驼峰间拥两新人。白云似解琴弦意,降下天鹅配晋秦。 28、布朗族 丈夫从妻两心倾,天趣连成母子名。蝶舞精神君可识?小乘歌处叹文明。 29、哈尼族 白鹇亮翅把心偷,俏妹捶郎递笑眸。云下蘑菇天外韵,把乌一曲动欧洲。 30、乌孜别克族 斜格乃琴邀玉纱,抖肩盛放女人花。长衫策马白云处,丝路客来将饭抓。 31、塔塔尔族 踢踏情缘美目波,玉人比翼白天鹅。马车追着云霞唱,为娶姑娘先嫁哥。 4.满族服饰满族人初无文字,受契丹政权节制初期亦鲜通契丹语文。 大致从完颜阿骨打祖辈颇剌淑(金肃宗)起始习契丹语;完颜阿骨打本人已擅契丹语;在其破辽获俘后始识契丹文及汉文;遂令子弟主习契丹文。金立国后的内外公文交往几乎全用契丹文,这与金人女真语毕竟颇有距离,完颜阿骨打即 令曾习契丹字和汉字的臣僚完颜希尹和叶鲁仿依契丹大字和汉字为基础试制女真文字并于1119年(金天辅三年)诏令颁行,此即后世所谓女真大字。 20年后的1138年(金天眷元年)熙宗完颜??参照契丹字创制颁布另一种女真文字,此即后世所称女真小字。金代女真文字在金朝灭亡后曾一直沿用到明朝初年,明廷会同馆所编《女真译语》为这种文字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但金代女真文与辽代契丹文一样,是借用汉语文习惯创制的孤立表意字,而女真语属多音节黏着语,语音加缀,动词变格的频率相当高,孤立的表意字并不能很好与语言相适应。 金代女真文缺少格助词,也不能表示动词词尾变化,长期以来只能用于书写官方公文,根本不能表达口语,加之教学难度大,到16世纪初就逐渐失传了。 目前,除一些语言学者和东北地区部分村落的满族老人之外,满族人通用汉语。满洲贵族所自创的满文是根据蒙古文字母略加修改而成的,在新疆的锡伯族人还在使用锡伯文,并有定期出版的锡伯文报纸,目前也有观点认为锡伯文就是满文(祖先为融入华夏汉民族的鲜卑族)的一个变体,目前 满文的满族写法 (manju) ,在故宫研究满文档案的人大多数是锡伯族人。 另外,满族姓氏已经融入汉姓,如“爱新觉罗”改为“金”;“叶赫那拉”改为“叶”、“那”“钱”等。 满语来源于古代女真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典型的黏着语。 满文是1599年清太祖命满族语言学者额尔德尼借用蒙古字母创制的新型文字,被称为“老满文”“无圈点满文”或“额氏满文”。 后来1632年清太宗皇太极又命另一位学者达海加以改进。 在字母右侧上加“圈”加“点”,以更加方便读写。被称之为“有圈点的满文”、“新满文”或“达氏满文”。 满族人在入主中原之后,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与汉族交往密切,逐渐学习汉族年代久远的语言、文字。 对汉字学习和应用的普遍性,使提高书写艺术性成为必然趋势,一批满族书画爱好者随之出现。 到了康、雍、乾三朝,直至嘉庆年间,满族上层社会书法家以群体规模登上文坛。 满族妇女不缠足,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 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 旗装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 图为满族妇女在旗袍外套穿的马甲。绣有精致图案。 穿旗袍跳宫廷舞的满族妇女。穿着传统满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带箭袖的长装和一袭马甲,以及满族男性的帽子。 满族男女非常讲究头饰,特别是女子的头饰,成年以后即蓄发绾髻,盘髻的式样有架子头、叉子头和两把头,还缀以金银簪饰和各色花卉。满族妇女日常戴平顶帽,帽子用绒或皮制成,绣有云头花纹,并留有帽沿,后面拖着大飘带;青年妇女则爱戴扇形冠,冠为黑色,用青绒、素缎或纱制成,也称做“旗头”。 满族男子平日戴小帽和毡帽:小帽也称便帽,章炳麟称其为“瓜皮帽”,是用六瓣黑缎制成,帽顶缀一丝结或珠子,六瓣合缝,象征着六合一统,有吉祥之意。 满族在院内东南树索罗杆,不得污秽,不许在神杆下拴马和喂家禽。 祭祀前要进行斋戒,包括沐浴更衣,不能喝醉酒,不得食肉动荤,不参加吊丧,不到有病人家问病,不得淫邪玩乐,总之一切不吉利肮脏的事都不得参与。 祭祀日子还有十二禁忌:一忌意不诚笃,一忌仪度错乱,一忌器物不洁,一忌生气口角,一忌衣冠不整,一忌闲谈外事,一忌喜笑无度,一忌长幼无序,一忌投犬顿器,一忌刀勺声响,一忌内祭未毕,不洁出屋,一忌外祭未毕,不洁入屋。 沈阳满族在祭祀中还祭“神马”,满语称“他合马”。 “神马”拉车,不许女人坐。 “神马”死了,要埋葬,不许吃肉。“神马”又称“祖马”,享受很高的礼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