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宋锦的诗句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宋锦的特色

中国汉族传统的丝制工艺品之一。

开始于宋代末年(约公元11世纪),产品分大锦、小锦、彩带等数种。大锦又称“仿古锦”,花色有40多种。

宋锦,它的产地主要在苏州一带,故又称“苏州宋锦”。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被赋予中国“锦绣之冠”,它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一起,被誉为我国的三大名锦。

2006年,宋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单位为苏州丝绸博物馆。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又将宋锦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11月在北京雁栖湖召开的APEC晚宴上,参加会议的领导人们及配偶身着中国特色服装抵达现场,统一亮相一起拍摄“全家福”。

他们穿的宋锦“新中装”面料,便是产自苏州吴江的鼎盛丝绸。

2.描写虎跑泉的诗句

虎跑梦泉景之三

扬眉诗云:

定慧禅寺少云烟,南岳双虎跑翠岩。

移来纯净童子水,沏出清茶杯中甘;

弘一法师行古道,济公和尚济世癫;

溪流叮咚花间醉,虎跑梦泉水清涟。

苏轼《虎跑泉》诗:

亭亭石榻东峰上,此老初来百神仰,

虎移泉眼趋行脚,龙作浪花供抚掌;

至今游人灌濯罢,卧听空阶环玞响,

故知此老如此泉,莫作人间去来想。

袁宏道《虎跑泉》诗:

竹林松涧净无尘,僧老当知寺亦贫。

饥鸟共分香积米,枯枝常足道人薪;

碑头字识开山偈,炉里灰寒护法神,

汲取清泉三四盏,芽茶烹得与尝新。

3.描写竹石的诗句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如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南西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4.宋锦导游词介绍

宋锦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宋代由官府锦院主持生产的织锦,二是指明、清时期由苏州织造府主持生产的宋式锦。宋锦起源于宋代,发源地在中国的苏州,故又称之为“苏州宋锦”。

宋锦历史悠久,可追溯至隋唐,它是在隋唐的织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高宗为了满足当时宫廷服饰及书画装裱大力推广宋锦,并专门在苏州设立了宋锦织造署。苏州是我国著名的丝绸古城,为锦绣之乡、绫罗之地。

苏州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它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一起,被誉为我国的三大名锦。明清以后织出的宋锦称为“仿古宋锦”或“宋式锦”,统称“宋锦”。而它也被赋予中国“锦绣之冠”。

宋锦不仅具有不菲的鉴赏收藏价值,还有个很大的优势,它解决了任何丝绸类手工艺品都无法达到的实用性问题。通常在我们的观念中艺术品只能小心翼翼的用画框装裱展示,那与一般的书画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而宋锦的工艺决定了它具有实用性,质地非常坚固,因为它可以反复的洗涤,所以适用于任何所能想到的用途。

宋锦织造工艺独特,经丝有两重,分为面经和底经,故又称重锦。宋锦图案精美、色彩典雅、平整挺括、古色古香,可分大锦、合锦、小锦三大类。

大锦组织细密、图案规整、富丽堂皇,常用于装裱名贵字画、高级礼品盒,也可制作特种服装和花边。合锦用真丝与少量纱线混合织成,图案连续对称,多用于画的立轴、屏条的装裱和一般礼品盒。小锦为花纹细碎的装裱 材料,适用于小件工艺品的包装盒等。其制作工艺多采用“三枚斜纹组织”,两经三纬,经线用底经和面经,底经为有色熟丝,作成地纹组织;面经用本色生丝,作成纬线的结接经。其纹样多为几何纹骨架,其间饰的团花或折技小花,规整工致。几何纹有八达晕、连环、飞字、龟背等。色彩多用调和色,不用对比色。宋锦还经常被用来制作成官员服装。辨别缂丝及宋锦真伪有一种很直观的方法,图案看上去应有强烈的层次感,但手感却是很平滑的,没有凹凸不平的感觉。至于上等的精品要从几个方面观察:

1、观察整幅作品的密度,越是紧密的,做工越是精细。

2、看看色彩图案是否失真。

3、仔细观察色彩的渐进过度,好的作品非常自然,很难找到明显的过度色。

4、丝线的粗细,越上等的作品,丝线越细。

5.描写生漆的诗句

1、缀我平生气,吐赠薄游人。结恩事明主,忍爱远辞亲。

2、至今凛凛有生气,饮酒真成不愧天。

3、雨过凉生气萧爽。白云无定,吹散作、鳞鳞琼浪。

4、颍川先生气佳哉,软语款细怀抱开。万言倚马有余味,一室扫地无纤埃。

5、亦悟古皆死,所悲天祝余。泉扃生气在,故不羡曹蜍。

6、忆昨祠上丁,烛初欲然。诸生气清明,人如出雩泉。

7、遗像犹能立懦夫,悬知生气摄萑苻。三郎阿堵知何用,只识营州阿荦奴。

8、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

9、一闭黄蒿门,不闻白日事。生气散成风,枯骸化为地。

10、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11、土缘井渠繁,生气泄大和。革面固非性,小人变丹青。

12、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13、跫然何处见生气?仿佛空庭月落时。

14、目光落地已化石,将军生气毛发动。

15、枯秭无生气,众目炫一时。何如孔公笏,铁面含霜姿。

16、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7、近前细看才拱把,生气凛凛如十围。尚想昔年初下笔,指顾江山生咫尺。

18、棘枝拔出乱石罅,凛凛生气独有余。

19、非雾非烟,生气覆瑶草。蒙茸数亩春阴,梦魂落寞,知踏碎、梨花多少。

20、二公生气存,千载可畏仰。

6.描写紫荆的诗句

见紫荆花

韦应物

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

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

咏紫荆花

舒岳祥(宋)

自古惟闻棠棣咏,后人多感紫荆回。

固知天理随机触,亦本诗人起兴来。

枯条谁缀桃花米,嫩蕊初挼撒酒媒。

野老门前栽一树,才开桐角此花开。

咏紫荆

朱翌(宋)

鹤骨龙筋结寿枝,红绡紫绮曝仙衣。

只应不奈麻姑爪,独领春风住翠微。

7.描写兰竹的诗句

1、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2、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中.

5、一顷含秋绿,森风十万竿。气吹朱夏转,声扫碧霄寒。《题竹》

6、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东楼竹》

7、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8、涧影见藤竹,潭香闻芰荷。

9、茅舍竹篱边,雀噪晚枝时节。一阵暗香飘处,已难禁愁绝。《好事近》

10、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东。

11、丘壑谁堪话碧鲜,静寻春谱认婵娟。会当小杀青瑶简,图写龟鱼把上天。《竹十一首·其十》

12、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题画竹》

13、秋日白沙馆对竹【唐】许浑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14、上皇朝罢酒初酣,写出梅花蕊半含。惆怅汴宫春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

15、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