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优雅,悲伤,唯美的古诗词,如辛弃疾【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还有很多,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武陵春】、【如梦令】等等。推荐【婉约词】这本书,上面有很多。 希望能帮到你。O(∩_∩)O~ 2.描写秋悲的诗句辛弃疾作品原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上片写少年不识愁滋味。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3.关于辛弃疾的诗句辛弃疾的诗句: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为赋新词强说愁。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稻花香里说丰年。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7、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 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9、却道天凉好个秋。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0、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2、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3、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 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14、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5、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4.有关辛弃疾的诗句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 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 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一生坚决主张抗 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 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 士气,以恢复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 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 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 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但部分作品 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 轩诗文钞存》。(《辞海》1989年版) 生查子 游雨岩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生查子 漫天春雪来,才抵梅花半。 最爱雪边人,楚些裁成乱。雪儿偏解饮,只要金杯满。 谁道雪天寒?翠袖阑干暖。生查子 去年燕子来,帘幕深深处。 香径得泥归,都把琴书污。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 浣溪纱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浣溪沙 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 闲愁闲恨一番新。露天晓角 旅兴 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 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卜算子 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 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著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 洗雨烘晴,一样春风几样青。提壶脱裤催归去,万恨千情。 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采桑子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 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 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检校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太常引 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女亘〕娥:被白。 5.求李清照李煜李白辛弃疾杜甫等人优秀伤愁诗词集我想要一些悲伤离别李清照词《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艨舟, 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琵琶行/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