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太姥山诗句【第一首】滚滚千山入马蹄,出游回首日平西。 人从杜宇鸣时别,天向蒹葭静处低。白鸟得鱼闲钓艇,黄蜂抱蕊闹花枝。 好将太姥山前路,付与孤猿自在啼。——太姥山 刘镇 魏晋【第二首】朔风吹发上招提,手拂藤萝步石梯。 笑语不知高处立,回头始觉万山低。——南宋 余复 《题太姥岭》:【第三首】闽天遥控古温麻,太姥云山接永嘉。 度岭僧归松际月,搴帷人出海东霞。茫茫远屿防秋堡,黯黯疏篱卖酒家。 三十六峰青缥缈,香风吹落木樨花。——王宇 《太姥山行》【第四首】几作名山汗漫游,灵仙偏秘此边州。 炎方瘴净摩天近,涨海波澄浸地幽。红日照来秦观旭,白云飞去楚峰秋。 蓟门直北狼烟起,回首兵戈不尽愁。——《上摩霄峰》【第五首】为访桃花到碧山,洞门流水浪潺潺。 阇黎寂寞昏钟冷,佛殿荒凉古殿闲。颇有细罗留夜色,宁无大药驻春颜。 今宵稳作游仙咏,太姥明登尺五间。《——《宿玉湖庵》【第六首】缥缈幢幡绿树低,山门斜路夕阳西。 古坛危跨千层嶂,绿水遥通九曲溪。松际谷声清磬合,竹间云气小楼迷。 禅心已与尘缘断,不碍孤猿午夜啼。——《龙井》七律。 2.怎么描写太姥山的景色近日,去了一趟福建的太姥山。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距我们的出发点大约 300公里,高速公路只需四个小时便可到达距福鼎市三十公里的秦屿镇 ,太姥山就座落在其境内。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这趟旅游,那便是“妙”了。 妙就妙在它以山吸引你,又以水撩拨你,让你欣赏完山的雄伟又尽兴了水的温柔,亦山亦水,妙不可言;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太姥山,那便是奇异险趣了。自古游山离不开一个“登”字,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就是让一个“登”字囊括了整个的“游”字,而太姥山却是完全了一个“游”字,在“游”中感受她的奇异、在“游”中领略她的险趣。 从山脚仰望,太姥山云雾飘渺、如临仙境,透过薄雾,你可见奇峰异石,层层迭立,巍峨秀拔,气势雄伟;观赏太姥山,就象观赏当代世界抽象雕塑艺术大师的杰作:数百幅巨型的雕塑品,各具匠心,有的象人,有的象物。如“十八罗汉岩”、“仙人锯板”、“夫妻峰”、“金猫扑鼠”、“玉猴照镜”、“二佛谈经”、“金龟爬壁”.等等,真是“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直叫你啧啧称奇。 从山腰看它,则一步一景,步移景换,导游周小姐指着原本象金元宝的巨石说:“你们看,一眨眼金元宝变成了老母鸡下蛋。”看到那些因为我们的位置变化而景致也变活了时,大家都乐了:果然是座奇山!诸如此景此境,太姥山比比皆是,固我们一路而上,尽是乐在“游”中了,丝毫没有了爬山的辛苦。 由于特殊的地理构造,太姥山不仅石奇,而且有很多曲折深邃的岩洞。正因有了这些奇特的岩洞,才给游人带来极大的乐趣!用一个字形容这些洞,那便是“险”;用一个词形容游人的心情,那便是“刺激”。 据导游介绍,太姥山有各种各样的洞一百多个,若想将这么多的洞走一遍需要二三十天时间,有的洞一进一出就需花一整天。这些洞各具特色,有向低处延伸,直通到海面,曰“通海洞”;有向上扩展,可达石顶,曰“通天洞”;有两岩陡立,上夹碎石,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曰“七星洞”;有削壁夹巷,见天如线,曰“一线天”;有滴水丁冬,游人躲不胜躲的“滴水洞”;有洞中套洞,神奇莫测的“神仙洞”。 而这些洞的特点都是乱石垒叠,通道狭小,洞顶崛岩高低不一,在经过窄窄山洞时,游人还要做出各种动作,时蹲、时爬、时蹑、时侧,导游将这些动作喻为“太姥健身操”,然而稍不留神,就会碰个鼻红额肿。 我就听见同事小曾和导游一段有趣的对话:哎哟,我头上碰了两个包,好疼。小曾刚说完,又发现了新情况:哎呀,我的背包被岩石刮破了!导游打趣说:你破了一个包,又带回去两个新包,不吃亏啦。 逗的我们直捧腹。尽管洞内漆黑一团,险情迭出,游人需弓腰折背,吸肚屏胸,然乐趣尽在其中!每当走出一个洞口时,大家都会暗暗庆幸:多亏自己还算窈窕淑女,否则就惨了。 导游说,有个外国人长得很胖,进去的时候衬衫是白的,出来就变成红的了,因为肚子被岩石磨破了皮。于是有人开玩笑说:某某先生可一定别让他来,不然就和那个外国佬一般下场了。 要说钻山洞的最大乐趣就是找回了童年的乐趣,那种近乎于童年恶作剧的心态就在穿越这些形形色色的山洞时得到了充分的体验:既害怕KB又希望出现惊心动魄的一幕;既害怕黑暗又希望不要出现亮光;既害怕穿越的山洞太长又希望不要很快走完,总之时时幻想着妖魔怪兽的出现,以满足那不可理喻的孩童情愫! 太姥山不但有石有洞,还有水。据说太姥山,山衬海,海托山,有“海上仙都”之称。 而且逢一场大雨后,地表水就流入洞中,汇成各种暗泉和飞瀑,流水潺潺,滴水叮当,洞中之水有如琵琶慢拔、古筝轻弹,沙沙作响、哗哗作唱,妙不可言。可惜这些都只能听说而已,短短的两天不可能眼尽其详。 但也无须遗憾,因为在太姥山附近十几里,有杨家溪漂流、牛郎岗海滩,那都是玩水的好地方。杨家溪的水流宽阔平缓,青山秀水,让你感觉心旷神怡、安详平和;牛郎岗汹涌的海浪,使你领略到大自然的不同造化,澎湃而豪迈。 两天的时间虽难以看遍太姥山的美丽景色,但却留给我们无穷的回味,许多人表示有机会一定重游太姥山。 返回的路上,导游见我们兴致很高,便出了道题让大伙回答:用四个字形容一下自己的心得。 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兴致勃勃,一个说非常刺激,一个说有惊无险;一个说哥哥(撑船的)累了,一个接着说妹妹(坐船的)笑了,还有的说终身难忘,有的竟然说饿死我了。 导游见我们每个人都说了,就偷梁换柱,把原来的前提变成了“当你洞房花烛夜时”,再要求大伙把自己说过的话重复一遍,这下可就尴尬了。大伙发现自己竟然被导游小姐忽悠了一把,于是乎女同胞的笑声差点就把旅游车给掀翻了。 旅游的乐趣就如此这般在我们的笑声中诠释得淋漓尽致、情意盎然。 太姥山石奇、峰险、洞异、水玄,虽说用了这么多的言词来形容它,但感觉并非十分的恰当,我不知道再拿什么形容你,太姥山!我想,只有用心去体会你的内涵,才是最准确、最恰当的。 3.怎么描写太姥山的景色近日,去了一趟福建的太姥山。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距我们的出发点大约 300公里,高速公路只需四个小时便可到达距福鼎市三十公里的秦屿镇 ,太姥山就座落在其境内。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这趟旅游,那便是“妙”了。 妙就妙在它以山吸引你,又以水撩拨你,让你欣赏完山的雄伟又尽兴了水的温柔,亦山亦水,妙不可言;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太姥山,那便是奇异险趣了。自古游山离不开一个“登”字,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就是让一个“登”字囊括了整个的“游”字,而太姥山却是完全了一个“游”字,在“游”中感受她的奇异、在“游”中领略她的险趣。 从山脚仰望,太姥山云雾飘渺、如临仙境,透过薄雾,你可见奇峰异石,层层迭立,巍峨秀拔,气势雄伟;观赏太姥山,就象观赏当代世界抽象雕塑艺术大师的杰作:数百幅巨型的雕塑品,各具匠心,有的象人,有的象物。如“十八罗汉岩”、“仙人锯板”、“夫妻峰”、“金猫扑鼠”、“玉猴照镜”、“二佛谈经”、“金龟爬壁”.等等,真是“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直叫你啧啧称奇。 从山腰看它,则一步一景,步移景换,导游周小姐指着原本象金元宝的巨石说:“你们看,一眨眼金元宝变成了老母鸡下蛋。”看到那些因为我们的位置变化而景致也变活了时,大家都乐了:果然是座奇山!诸如此景此境,太姥山比比皆是,固我们一路而上,尽是乐在“游”中了,丝毫没有了爬山的辛苦。 由于特殊的地理构造,太姥山不仅石奇,而且有很多曲折深邃的岩洞。正因有了这些奇特的岩洞,才给游人带来极大的乐趣!用一个字形容这些洞,那便是“险”;用一个词形容游人的心情,那便是“刺激”。 据导游介绍,太姥山有各种各样的洞一百多个,若想将这么多的洞走一遍需要二三十天时间,有的洞一进一出就需花一整天。这些洞各具特色,有向低处延伸,直通到海面,曰“通海洞”;有向上扩展,可达石顶,曰“通天洞”;有两岩陡立,上夹碎石,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曰“七星洞”;有削壁夹巷,见天如线,曰“一线天”;有滴水丁冬,游人躲不胜躲的“滴水洞”;有洞中套洞,神奇莫测的“神仙洞”。 而这些洞的特点都是乱石垒叠,通道狭小,洞顶崛岩高低不一,在经过窄窄山洞时,游人还要做出各种动作,时蹲、时爬、时蹑、时侧,导游将这些动作喻为“太姥健身操”,然而稍不留神,就会碰个鼻红额肿。 我就听见同事小曾和导游一段有趣的对话:哎哟,我头上碰了两个包,好疼。小曾刚说完,又发现了新情况:哎呀,我的背包被岩石刮破了!导游打趣说:你破了一个包,又带回去两个新包,不吃亏啦。 逗的我们直捧腹。尽管洞内漆黑一团,险情迭出,游人需弓腰折背,吸肚屏胸,然乐趣尽在其中!每当走出一个洞口时,大家都会暗暗庆幸:多亏自己还算窈窕淑女,否则就惨了。 导游说,有个外国人长得很胖,进去的时候衬衫是白的,出来就变成红的了,因为肚子被岩石磨破了皮。于是有人开玩笑说:某某先生可一定别让他来,不然就和那个外国佬一般下场了。 要说钻山洞的最大乐趣就是找回了童年的乐趣,那种近乎于童年恶作剧的心态就在穿越这些形形色色的山洞时得到了充分的体验:既害怕KB又希望出现惊心动魄的一幕;既害怕黑暗又希望不要出现亮光;既害怕穿越的山洞太长又希望不要很快走完,总之时时幻想着妖魔怪兽的出现,以满足那不可理喻的孩童情愫! 太姥山不但有石有洞,还有水。据说太姥山,山衬海,海托山,有“海上仙都”之称。 而且逢一场大雨后,地表水就流入洞中,汇成各种暗泉和飞瀑,流水潺潺,滴水叮当,洞中之水有如琵琶慢拔、古筝轻弹,沙沙作响、哗哗作唱,妙不可言。可惜这些都只能听说而已,短短的两天不可能眼尽其详。 但也无须遗憾,因为在太姥山附近十几里,有杨家溪漂流、牛郎岗海滩,那都是玩水的好地方。杨家溪的水流宽阔平缓,青山秀水,让你感觉心旷神怡、安详平和;牛郎岗汹涌的海浪,使你领略到大自然的不同造化,澎湃而豪迈。 两天的时间虽难以看遍太姥山的美丽景色,但却留给我们无穷的回味,许多人表示有机会一定重游太姥山。 返回的路上,导游见我们兴致很高,便出了道题让大伙回答:用四个字形容一下自己的心得。 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兴致勃勃,一个说非常刺激,一个说有惊无险;一个说哥哥(撑船的)累了,一个接着说妹妹(坐船的)笑了,还有的说终身难忘,有的竟然说饿死我了。 导游见我们每个人都说了,就偷梁换柱,把原来的前提变成了“当你洞房花烛夜时”,再要求大伙把自己说过的话重复一遍,这下可就尴尬了。大伙发现自己竟然被导游小姐忽悠了一把,于是乎女同胞的笑声差点就把旅游车给掀翻了。 旅游的乐趣就如此这般在我们的笑声中诠释得淋漓尽致、情意盎然。 太姥山石奇、峰险、洞异、水玄,虽说用了这么多的言词来形容它,但感觉并非十分的恰当,我不知道再拿什么形容你,太姥山!我想,只有用心去体会你的内涵,才是最准确、最恰当的。 4.描写太姥山的作文 按照移步换景的格式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皇家园林,到800年后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如此大面积的皇家园林世所罕见。 在西山园林中,最著名的是“三山五园”。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这三座山上分别有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再加上畅春园和圆明园,这就是所谓的五园。“三山五园”独立成园,各具特色,但又相互连接,浩浩荡荡次第展开,如此集中的园林也为世所仅见。 金、元、明三代的主要精力在修建北京城池和城内的皇宫,因此,西山花园多为私家拥有。从清朝康熙帝开始,内城已无发展,皇家园林才开始涌向西山。现存的皇家园林多为清代中叶所建。 最初,皇家园林只是帝后宫妃们的消闲避暑之处,政务、祭祀和生活都在城内。清雍正帝继位后,园林开始有了离宫的味道,最后干脆就长期居住在西郊园林里,政务、读书、游乐等都一并处理。园林成了政治的心脏。 “三山五园”中的颐和园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总面积约290公顷 颐和园大约有四大景区。最东边是东宫门区。这一带原为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之所,包括朝会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玉澜堂是光绪皇帝的寝宫,后来又成为囚禁他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当时修筑的封闭通道的高墙。中间高耸的万寿山前山景区,建筑最多,也最华丽。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就是著名的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等。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周围建筑对称分布其间,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 最北部的后山后湖景区,尽管建筑较少,但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的风格和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颐和园的水面占 全园面积的四分三,特别是南部的前湖区,烟波淼淼,西望群山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6座不同形式的拱桥掩映其中;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既是通往湖中的道路,又是一处叫人过目不忘的景点,造型十分优美。 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颐和园中的主体建筑是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佛香阁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阁高40米,有8个面、3层楼、4重屋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园林的常用形式。颐和园的长廊长约728米,为世界长廊之最。廊上绘有图画14000余幅,均为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昆明湖东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国最大的。此外,万寿山顶的无梁殿,全用砖石砌成拱顶,没有一根支撑物,技术水平极高。 颐和园体现出的铸造雕刻技术也是一流水平,如昆明湖东岸的巨大镇水铁牛,形态逼真,背上还铸有铭文;湖北岸的巨大石舫,雕梁画栋,精彩无比。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国各地建筑的精华。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又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5.太姥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U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天 姥 山 天姥山:主体在浙江省新昌县(属于绍兴市)境内,从新昌与嵊州交界的黄泥桥延绵至新昌与天台交界的横渡桥。 天姥横天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这首名诗歌颂了天姥山的横空气势。天姥山是新是一邑之主山。 在县东南围30公里,由拨云尖、细尖、大尖等群山组成。属道教第16和60福地,层峰叠嶂,千态万状,苍然天表。 会墅岭 扼天姥山北道口,旧有鸟道可攀,今有盘山公路盘旋而上。岭上台地气候凉爽。 过会墅岭行5公里,能望见天姥主峰拨云尖,因山顶常萦绕白云,故名。登山回望,群山为小,北有芭蕉、斑竹两大山(即大尖、细尖)遥遥相对,南至王会、牛牯、万年诸山蜿蜒俯伏,西南有莲花峰拜倒脚下。 山上有姥姥岩、天姥鹰、天姥馍蹲牛岩、鸡笼岩等。 天姥山不仅得名来自‘王母’,而且以高雅文化名山著称。 晋朝前为人迹罕至的莽地区,南朝谢灵运“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风光绮丽的天姥山,正处于此通道险要地段,名声大振。 谢灵运诗曰:“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还期那可寻?”南朝宋元嘉间朝廷闻天姥美名,遣名画师楷模山状于白团扇上。 唐李白、杜甫等追慕前贤高情,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壮游》等千古绝唱,遂使天姥山成为人们无限向往的神奇仙景。 1993、94和99年,三次国际唐代文学和唐诗研究会在新昌召开,海内外130多家报刊杂志都报道了新昌天姥山胜景,在国内外有着较高的声誉和地位。 天姥山——姥姥岩 天 姥 馍 古驿道 驿道由会稽来,从嵊州黄泥桥入新昌境,也新昌城旧东门到天台县界,新昌古驿道全长90里。 目前横贯斑竹的长街,会墅岭的石阶路,天姥寺至冷水坑的山路,仍保存驿疲乏的原貌。驿道上残存的小石佛铺、关岭铺,还可看出驿铺旧貌。 驿道经桃源穿越天姥,天达关岭头一段全长35公里。这条路,早先为进朝诗人谢灵运开拓,故又称“谢公道”。 这条古驿道上有许多流传千古的遗迹,如刘阮遇仙的桃源洞、司马悔桥等,现在,和这条古驿道大致平行的是104国道。 桃源仙境 桃源东濒沃洲,南倚天姥,是著名“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 相传此外为汉时剡入刘晨、阮肇入于姥山采药遇仙涉足之遗迹。如采药径、仙人洞、棋盘石、惆怅溪等。 而逆溪布上的班竹村口的司马悔桥又是唐代隐士司能上能下承祯悔悟出山之外。由此而构成娟秀迷离的桃源山水。 南朝时,谢灵运出仕永嘉,伐木开径,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成为古代山水诗的鼻祖。 后历代众多诗慕名前来,留下了诸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千古绝唱。 迎 仙 桥 天姥山下古驿道 班竹古驿道 桃源 天姥泉 天姥柏 天姥盆境 万马竞渡 万马渡地处新昌县儒岙镇,离县城40公里。位于两山夹峡峙之谷。 有一条大溪,涧中尽是些圆滚滚、光溜溜的石头。 重量不等,近百公斤至几万公斤。 色泽不同,金黄色、红棕色、,以青白色为多。数以万计的巨古成群结队,浩浩荡荡,从山岗自上而下,蜿蜒二、三公里。 每逢下雨天,站在山巅远眺,只见山洪奔泻,冲击巨石,白浪飞溅,哗哗作响,声若千军呐喊,形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巍巍壮观。 这里的环境也十分幽雅,青山绿水,小桥出一幅秀美的山水画。 远望天姥群山,连绵起伏,红枫翠竹,疏疏密密。在那万树丛中,竟冒出一巨岩,孤峰挺立,峰尖上偏又顶着万斤巨石,酷似鸟的嘴巴,称“鸟嘴岩”,村民又呼之“风动岩”,因为大风吹过,那巨石也也摇动,欲从半天中尺下来,看起来险乎乎的。 胆大者却可攀援至峰顶,用力推石,那石居然也能晃动。但怪的是,千百年来,经历过多少狂风暴雨,那“鸟嘴岩”却始终屹立于高山之巅,有惊无险。 万马渡还有朝板岩等石景。 一座小石桥下,有一块天然平整的大石块,块石上雕凿有三个红漆隶书大字:“万马渡”。 每个字大如团背,刚劲有力,乃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十一月福建莆田人吴献辰所题,三年后镌刻于此。在阳光照耀下,那三个大字闪闪发亮,独占风光。 游客到此,争相在题字石上摄影留念。 天姥龙潭 从儒岙镇寂元庙油竹坑自然村进去,行二三里。 两岸危崖壁立,林木森森。 溪涧怪石累累,瀑潭相叠。 瀑多而奇,有虎哮瀑、龙吟瀑、含羞瀑、跨马瀑、五级瀑……潭。 6.写一篇霞浦的景物太姥山600字霞浦其实是宁德霞浦县,我给你一些带有宁德的资料 每年的4月至12月是最佳旅游时节。 太姥西麓的山坡上和峡谷中,遍布着红、白、紫等十余种杜鹃花,每年春天杜鹃花开的时候,景色十分优美。 如果想观赏太姥山的红叶最佳时间则为11月下旬:景区西南侧霞浦县境内杨家溪尽头处的渡头,有两片面积为250亩的天然枫树林。林边河涌上夹有面积百余亩的荻花滩,每年秋末初冬,枫林红透,而荻花则一片雪白,别有情趣。 宁德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4-19℃之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月平均气温可达到28℃-29℃,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月平均气温在8℃左右。 宁德地貌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多种地形,因而在小气候方面各个地区也颇有不同。虽然沿海和内陆地区有一定的温差,但总的来说,宁德气候温暖,降水充沛,一年四季皆可旅游。 每年3-6月是宁德的梅雨季节,多连绵阴雨天气,7-9月是台风多发季节,多暴风雨,此时前往宁德旅游,需要注意天气预报,准备好雨具等相关物品。 7.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介绍太姥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县境内,北邻温州118公里、南距福州200公里,三面临海,于东海之滨,有“海上仙都”之称,景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太姥山与雁荡山和武夷山成鼎足之势。景区内共有三十六峰、四十五石、二十四洞、十岩、九泉、三溪、二岭、一谷。2013年10月11日,国家旅游局授予太姥山旅游景区等10家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 8.三年级写福鼎太姥山的作文350字太姥山峰岭层叠,怪石嵯峨,处处是景,步换景异。山峰一般集中在500到1000米高度之间,峦岭交错,谷深壁陡,洞穴遍布,云雾缭绕。山上有很多奇花异树,如空谷兰、云雾草、相思林、五色杜鹃、绿雪芽茶等,为山景增色不少。 瞧,那一块块石头高耸入云,在每条山道上,几乎都有几块怪模怪样的石头。看,那金猫张牙舞爪地扑向那只小老鼠,小老鼠被追得东逃西窜,名为“金猫扑鼠”;河马张开大嘴,对天怒吼,这就是河马啸天。特别是“九鲤朝天”、“二佛谈经”这组景观尤为奇绝,“九鲤朝天”石酷似九条鲤鱼跃向太空,“和尚讲经”石活像一个和尚身披袈裟坐在经坛上捧着经书面对东海说法。这组景观绵亘千余米,巍峨秀拔,气势雄伟,实为壮观。从山脚仰望,太姥山云雾飘渺、如临仙境,透过薄雾,你可见奇峰异石,层层迭立。各种各样的石头形态如真,令人赞叹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