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词——《如梦令》如梦令的解释.】如梦令是词牌名,很多人都写过以此为名的词,最有名的要数李清照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翻译: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迷醉那种快乐而不知道回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但是却错误地划进了莲花塘的深处.怎样划出去,怎样划出去,抢着划呀,惊得这满滩的白鸥和白鹭,都飞起来了.还有另一阕: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翻译:昨夜雨点疏少风势猛烈,沉沉地睡了一觉却也消不了残留的醉意.试着问那卷帘的侍女,她却回答说,海棠花依旧鲜嫩.知道吗?知道吗?应该是叶儿茂盛花儿凋零。 2.如梦令词牌名叫啥如梦令本身就是词牌名吧。 其他还有如下一些: 1:暗香 词牌名。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 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 2: 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 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3: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 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 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4: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 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5:长相思 词牌名。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 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6:丑奴儿 词牌名。 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7:捣练子 词牌名。 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8: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 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9;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0: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11:花犯 词牌名。 周邦彦自度曲。“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12: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减字浣溪沙 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 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13: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 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14:酹江月 即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原曲常用于咏水仙。 15:六丑 周邦彦自创。 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 “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 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 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16:六州歌头 词牌名。 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时入词牌。 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 歌头即引歌。 17: 绿罗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18:卖花声 词牌名。唐教坊曲名。 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 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其内容专咏浪淘沙。 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 19:满庭芳 词牌名。 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 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20:木兰花 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 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21: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22:破阵子 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 23:菩萨蛮 原为唐教坊曲。 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24:青玉案 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 25:清平乐 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伪托。 26:鹊桥仙 词牌名。 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 27:如梦令 相传后唐庄宗自制曲,因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一句而得名。 28:阮郎归 词牌名。 出自东汉刘晨、阮肇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的典故。 29:瑞鹤仙 词牌名。 宋周邦彦始创,格体参差。 30:少年游 唐无此词调,宋人晏殊作《珠玉词》中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之为名。 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 31:霜天晓角 词牌名。 又名《月当窗》、《踏月》。此词调首见于《全芳备祖前集》,宋代词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为词牌名。 32:水调歌头 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大曲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是中序的第一章。 33:水龙吟 又名《龙吟曲》。取李白“笛奏龙吟水”一诗句而名之。 34:苏幕遮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原曲源自西域龟兹国,“苏幕遮”意“西戎胡语”。 35:望江南 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 3.《如梦令》的词牌是什么就是《如梦令》。 此调本名《忆仙姿》。创调之作是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词,词存《尊前集》:“曾宴桃源深洞。 一曲清风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如梦。 残月落花烟重。”周邦彦又因此词首句改名《宴桃源》。 沈会宗词有“不见不见”叠句,名《不见》。张辑衣“比著梅花谁瘦”句,名《比梅》。 《梅苑》词名《古记》。《鸣鹤余音》词名《无梦令》。 魏泰双调词名《如意令》。苏轼用此调时改名《如梦令》,其词序云:“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两阕。 扩展资料 《如梦令》的代表诗词: 1、《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 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2、《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 宋代: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译文:长夜漫漫,四周寂静如水,风很大,驿站的门紧闭。 从梦中惊醒,老鼠正偷看着油灯,寒气也透进了被子。睡不着了,门外已传来马的叫声,已有人早起了。 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 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鸣鹭。 4.《如梦令》,词牌格式词牌格式分六种: 1、格一单调 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 以李存勖《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为代表。此词第五、六句例用叠句。 按白居易词首句“前度小花静院”,“静”字仄声。沉会宗词第五、六句“不见。 不见。”,两“不”字俱仄声。 白词第七句“记取钗横鬓乱”,“鬓”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馀悉参后词。 又按苏轼词第三句“唤起百舌儿”,“舌”字入声,宋元人此字从无用仄声者,当是以入作平,不可泛用上去声字。 2、格二单调 三十三字,七句,六仄韵。 以无名氏《古记·腊半雪梅初绽》为代表。此词第五、六句不叠。 3、格三单调 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以无名氏《如梦令·疑是水晶宫殿》为代表。 此词第五、六句但叠韵而不叠句。 4、格四单调 三十三字,六句,四仄韵,一叠韵。 以《鸣鹤余音》无名氏《无梦令·学道非难非易》为代表。此词第五、六句作四字一句,即叠上句下四字,与前二体又异。 按此体见《鸣鹤馀音》集,有一段者,有两段者,词极鄙俚,故止采一首以备体。 又按宋赵长卿词第四句“目断行云凝竚”,第五、六句“凝竚。 凝竚。”即叠第四句韵,与此略同。 但“凝竚”叠句,与“如梦”叠句同,故不另列。 5、格五单调 三十三字,七句,五平韵,一叠韵。 以吴文英《如梦令·秋千争闹粉墙》为代表。此词用平韵,宋人惟吴文英一首,无别词可校。 6、格六双调 六十六字,前后段各七句,五仄韵,一叠韵。以魏泰《如梦令·寿新恩人》为代表。 此词合两段《如梦令》为一阕,有李、刘词可校。 李词前段第一句“久羡庞眉鹤发”,“久”字仄声,“庞”字平声。 第二句“闻望孔堂烜赫”,“烜”字、“孔”字俱仄声。 第三句“信得彭乔仙”,“信”字仄声,“彭”字平声。 第四句“秘受长生真诀”,“秘”字仄声,“长”字平声。第七句“吕望师周时节”,“吕”字仄声,“时”字平声。 后段第一句“才过中秋六日”,“才”字平声。第二句“对此称觞忻怿”,“对”字仄声。 第四句“金缕轻调莺舌”,“金”字、“轻”字、“莺”字俱平声。 末句“九九算犹千百”,上“九”字仄声,“千”字平声。 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扩展资料: 格律对照: 一、格一 1、例词:后唐李存勖《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 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仄,中仄中平中仄。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2、翻译 曾记得欢宴在桃源深洞,那一曲清歌伴着凤鸟般舞姿飞动。 总是记得依依惜别的时候,你满含泪水出门相送。多像一场梦,多像一场梦,残月在天,落花遍地云烟一重重。 二、格二 1、例词:佚名《古记·腊半雪梅初绽》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腊半雪梅初绽,玉屑琼英碎剪。 素艳与清香,别有风流堪羡。苞嫩,蕊浅,羞破寿阳人面。 2、翻译 寒冬腊月了梅花才刚刚绽开,雪花就像刚剪碎的纸片。平时美丽与清香,另外有风度堪羡。 石苞还是里边嫩,蕊浅,娇羞的样子就像那次你吃面的情景。 三、格三 1、例词:佚名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疑是水晶宫殿,云女天仙宝宴。吟赏欲黄昏,风送一声羌管。 烟淡,霜淡,月在画楼西畔。 2、翻译 看起来就像是水晶宫殿,里面有仙女宝物宴会。 想要一直观赏到黄昏,风送一声羌管。烟淡,霜淡,月亮在画楼西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如梦令。 5.我要几首词牌名为如梦令的词词牌格律: 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 平仄,平仄(叠句),中仄中平平仄。 其实,无论是现代诗还是古诗,分段都是没有错的。只是为了格式上更加好看,现代诗,不也是从古诗发展过来的。不必如此拘泥于形式。其实上面几乎都全了。 我补充一首**的: 如梦令·元旦 一九三零年一月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6.我们知道(如梦令)是词牌名,你知道的词牌名还有什么/f?kz=201279932 太多了`` 词牌名全集 两 字 丁儿 八归 八塞 入塞 九日 三台 大有 大椿 大酺 个侬 子夜 无闷 无怨 天香 不见 木笡 五拍 六丑 比梅 白萱 白雪 月慢 犯花 古记 东仙 乐正 乐令 乐世 长春 西子 西河 西湖 西施 多丽 导引 寻梅 竹枝 合欢 防露 红情 出塞 花犯 芳草 步月 别怨 杜宇 阳春 河传 佳色 尾犯 招潮 鸣梭 侧犯 录调 孤鸾 征招 南浦 秋水 秋霁 胜常 宣情 眉妩 垂阳 相月 品令 拜星 胡州 夏州 春游 春晴 春弄 绿腰 绿意 哨遍 倾杯 索酒 消息 离鸾 留家 调笑 薄幸 黄金 排歌 探春 望梅 减兰 情词 渔父 戚氏 梁令 寒姑 湘月 琼台 凯歌 韵令 催雪 塞姑 琴调 禁烟 解红 疏影 歌令 赚煞 瑶花 酹月 暗香 镇西 踏月 横云 簇水 鞮红 露华 三 字 一 画 一七令 一寸金 一叶叶 一叶乐 一叶落 一半子 一江风 一丝风 一过金 一梦金 一丛花 一枝花 一样花 一点春 一枝春 一落春 一年春 一痕沙 一落索 一络索 一捻红 一萼红 一斛珠 一斛球 一剪梅 一翦梅 二 画 二郎神 二色莲 卜算子 卜玉郎 人月圆 人南渡 七娘子 七娘仔 八六子 八宝妆 八拍蛮 八音谐 九能归 九回肠 九张帆 九张机 十拍子 十样花 十爱词 十二时 十二红 十二郎 十八香 二十时 丁香结 三 画 三字令 三台令 三学士 三部乐 三登乐 三奠子 三株媚 上行杯 上升花 上江虹 上马娇 上西平 上南平 上平西 上平南 上小楼 上束马 上西楼 上林春 上阳春 下水船 下手迟 大江西 大江乘 大圣乐 小圣乐 小冲山 小重山 小阑干 小桃红 小桃花 小庭花 小梅花 小镇西 小秦王 小梁州 千秋岁 千秋节 千年调 千春词 万年秋 万年枝 万年春 万里春 万年斯 山外云 山花子 山桃红 山坡羊 山渐青 山鬼谣 山亭柳 山亭燕 于飞乐 于中好 广寒枝 广寒秋 子夜歌 川拨棹 干荷叶 女冠子 四 画 天仙子 天下乐 天门谣 天香引 天净沙 月儿高 月下笛 月中行 月中桂 月当听 月当窗 月边娇 月宫春 月城春 月华清 风入松 风中柳 风光好 风归云 风马儿 风流子 风蝶令 风敲竹 云雾敛 云松令 云鬓乱 水仙子 水龙吟 水云游 水漫声 水调歌 水晶帘 凤仙引 凤池吟 凤来朝 凤求凰 凤栖梧 凤孤飞 凤时春 凤楼春 凤楼吟 凤萧吟 凤御杯 凤凰间 双双燕 双飞燕 双燕儿 双头莲 双瑞莲 双声子 双带子 双韵子 双红豆 双劝酒 双荷叶 双蕖怨 双鸿鹑 斗百花 斗百草 斗鸡回 斗婵娟 斗鹌鹑 无梦令 无俗念 无漏子 无锡景 太平时 太平令 太常引 不水船 不是路 不怕醉 六六峰 六么序 六么令 少年心 少年游 五更转 五供养 丰乐楼 丰年瑞 中央乐 开元乐 升平乐 王孙信 木兰花 见龙门 内家娇 厅前柳 丹凤吟 丑奴儿 飞来峰 比目鱼 文风盛 乌夜啼 劝金船 引驾行 巴渝辞 元和令 元会曲 五 画 玉人歌 玉山枕 玉山颓 玉京秋 玉京谣 玉京箫 玉竹斩 玉烛新 玉团儿 玉交枝 玉连环 玉莲花 玉堂春 玉楼春 玉龙瑶 玉壶冰 玉阑干 玉梅令 玉美蓉 玉抱肚 玉漏迟 玉蝴蝶 玉簟秋 玉簟凉 忆江南 忆江月 忆汉月 忆岁月 忆萝月 忆人人 忆故人 忆王孙 忆君王 忆帝京 忆少年 忆仙姿 忆旧游 忆多娇 忆余杭 忆吹箫 忆闷令 忆章台 忆柳曲 忆秦娥 忆真妃 忆瑶姬 归去来 归去难 归去曲 归巴乐 归平遥 归国遥 归国谣 归字谣 归自谣 归朝欢 归塞北 四字令 四时好 四边静 四园竹 四代好 四和香 四和春 四块玉 四犯令 四季花 四换头 甘草子 甘州子 甘州令 甘州遍 甘州曲 甘州歌 长生乐 长安女 长命女 长相思 长寿乐 长桥月 长亭怨 石州行 石州引 石州慢 石湖仙 石榴花 白雪词 白萱歌 白苹香 白鸽子 白鹤子 东平引 东坡引 东阳歌 东原乐 东风寒 东湖月 古阳关 古梅曲 古倾杯 古调笑 古竹马 永遇乐 永原乐 台城路 台城游 占春芳 占春魁 占梅芳 龙山会 龙吟曲 圣乐王 圣无忧 乐中悲 乐逊曲 扑粉蝶 扑蝴蝶 汉宫春 加侍香 叨叨令 且坐令 生查子 市桥柳 兰陵王 瓜茉莉 北杨柳 击裙腰 丝罗袄 犯胡兵 付金钗 冉冉云 对玉环 鸟鸣涧 还有很多`` 我上面那个网站`所有的词牌名几乎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