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读下面一首宋词鹊桥仙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这三句描写了春天傍晚屋檐下静悄悄,窗下灯光昏暗,风雨连绵的景象,写出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特点。

(2分)作用是为下文写杜鹃夜啼声作铺垫,奠定了悲伤凄苦的情感基调,也从侧面衬托了词人身世飘零、壮志未酬的凄凉、愁苦之感。(2分)(2)反问句集中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由悲凉的杜鹃夜啼声产生的凄凉、愁苦、悲愤的感受。

身在故乡,听了杜鹃这悲切的啼声,精神上也禁受不住,何况身世飘零,半生羁旅他乡,怎能不感慨万千、愁闷无穷呢?这一句感情丰富,既包含了词人只身漂泊他乡的孤寂之感,也包含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更有年华老去、壮志未酬、抱负未展的悲愤之情。(4分) 陆游词鉴赏这首词当为南宋乾道九年(1173)以后,作者在四川时所作。

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推崇它是一篇“借物寓言”的佳作。上片,以闻杜鹃起兴。

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的灵魂所化,常在夜间啼鸣,啼声凄厉,能触发旅客思乡之情。词作又用“林莺巢燕”加以衬托:夜阑人静,林中的黄莺,巢里的燕子都不飞鸣了,只有杜鹃鸟还在悲鸣。

从而,更突出了杜鹃啼鸣的悲凉,和因之勾起的作者的思念乡土之情。下片进一步写作者听到杜鹃夜啼的内心感受。

“清泪”、“孤梦”之人,只身客地,被杜鹃的夜啼惊醒,不胜凄感。“又拣深枝飞去”绘声绘影,突出了“人静”、“无声”的氛围,山林的幽邃深远,更加衬映出作者只身旅居他乡的孤寂。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进一步点明自己的处境,足见寄慨遥深:壮志未酬、抱负未展,即使身在故乡,听了杜鹃这悲切的啼声,精神上也禁受不住,何况身世苍茫,半生羁旅他乡,怎能不感慨万千、愁闷无穷呢?整篇突出了悲、愁、志,一层深入一层,格调哀怨凄婉,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

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意对即可)2.(1)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风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

(2)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来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 (3)通过“重搅别离心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来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

(意对即可) 。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苏轼凤凰山下雨

小题1:(2分)写美丽的山色湖光是为人物设置背景,使人物与自然景物相映成趣味。

或:写山色湖光为人物出场交代背景,以景的美丽衬托人的美丽。小题1: (2分)比喻、双关——“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写花的美丽轻盈,其实是借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一语双关; 衬托——“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人格化,或许是因为仰慕美人,或许是因为音乐动听而停息,以此衬托弹筝女的美丽或音乐的美妙。

(答案只要合情合理即可,不必拘泥于文字。)小题1: (2分)最后三小句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未正面写人、写音乐,反而写曲终人散,只见青翠的山峰仍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音乐仍荡漾在山水之间,萦绕在人的心头,言有尽而意无穷。

(要扣音乐评论,点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意。) 略。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