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入为主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xiān rù wéi zhǔ成语释义 指先听进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覆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含贬义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近义词 先入之见反义词 实事求是,后来居上成语例句见长幼尊卑之节有一定不易之理,先入为主,故后起之私心,终有所顾忌而不敢逞。 (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七)。 2.先入为主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以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 为主导,就此抱有成见,不再听后来的话。 这个成语出自汉•班固《汉书•息夫躬传》。 汉朝时期,汉哀帝对董贤、孙宠、息夫躬三人 非常宠信。 丞相王嘉劝哀帝说:“董贤权势太盛, 孙宠和息夫躬二人是奸诈虚妄的臣子,恐怕日后 会扰乱朝廷,生出祸患,所以不可任用。 ” 可是哀帝不听王嘉的话,还下诏书封他们为 侯。 后来,息夫躬看到董贤权势日益扩大,便想取 代他。于是哄骗哀帝说:“陛下,匈奴的单于今年 没来朝见天子,恐怕要引兵侵扰边境,陛下应当赶 紧想退兵之计……”原来,息夫躬事先已派人通知 单于,不让他入塞朝拜天子,所以单于才没有 入塞。 大臣们不肯相信息夫躬的话。王嘉说天子 应该推诚行善,百姓万民才能安居乐业。 息夫躬 的话分明是一派胡言,想借天子出兵之机图谋不 轨。陛下万不可信以为真,决不能因为先听到了 息夫躬的说法,就把他的话当真(唯陛下观览古 今,反复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做出错误的决 定啊!” 可是,哀帝还是相信了息夫躬的话,准备派军 队出征,但又遭到董贤的反对,没能实现。 不久, 息夫躬的计谋露了馅,结果被关进大牢,死在 狱中。 3.“白云生处有人家”的“生”字怎么理解请教一下如何来区分“生”和“深”两个字在这里的不同意义呢? 学生把“白云生处有人家”写成“白云深处有人家”并不奇怪,您说以前学过“云深不知处”的诗句,可能受到影响,这是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有一些唐诗版本,就是写的“白云深处有人家”,学生在课外可能阅读中读到的可能就是这样的版本,先入为主,这个诗句早已深深地引在脑子里.另外,“生”与“深”读音接近,而且用“生”与用“深”也都能讲得通. “生”在这里表示“生出”、“有”、“存在”,“白云生处”就是有白云的地方,白云缭绕的地方.“深”在这里是“浓厚”、“浓郁”、“浓密”、“深层”的意思,“白云深处”就是在浓浓的白云掩映的地方.,查看更多课件、视频、教案、名师辅导、插图…。 4.【从XX古诗中我读到了李白(作文)】从《静夜思》古诗中我读到了李白 我知道,尚且年幼的我是无论如何也读不透他的,回望一千多年的古人就已是“难于上青天”,何况是一代诗仙李白?!可是,夜晚捧一本《李白诗集》静静地品读,终究还是忍不住要去读他,写下了这些文字. 记忆里,会背的第一首诗便是李白的《静夜思》,那个时候,我也像唐人一样装模作样地摇头晃脑,一遍又一遍地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虽不解其神韵,倒也觉得朗朗上口,背得津津有味. 忆及孩提时代,读过最多的唐诗就是李白的诗,最令我无法忘却的也是李白的诗,或许是先入为主,或许是李白的诗的那种豪放大气深深地感染了我,或许是李白的魅力让我无法忘怀,令我折服.总之,再也没有哪个诗人像李白一样深入我心了.那个时候,我会做一些绮丽的梦,梦里有他的诗,梦里有李白.他是潇洒自由的,他是风度翩翩的,他更是豪迈不羁的.他会身着白衣,豪迈地痛饮下一壶又一壶的酒,再即兴长袖一挥,在洁白的纸张上谱下千古绝唱.真可谓是“李白斗酒诗百篇”!那种才智简直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随着我读了他更多的诗,我逐渐更加明白了这位伟大的诗仙了.再也不是盲目的崇拜与追捧,再读他的诗时反倒还会时不时的生出一丝慨叹来. 倘若不是仕途上屡屡受挫,你又怎会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长啸?又怎会泣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哀叹?又怎会吟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绝响?亦又怎会立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李白,即便如此,我仍然为你叫好! 但是,李白,我也为你心痛.我心痛的是,你终其一生也没能完成你的政治理想.你有两个政治理想,一是当宰相,你在诗中写到“申管、晏之谈,某帝王之术……”.二是当太傅,你在《赠钱征君少阳》中已表明意向.你想成就你的政治神话,你想成为超一流的诗人及大政治家.可是,你是李白!你不愿像普通人一样走科举之路,那是凡夫俗子之路,你要的是走跨越式发展之路.于是你写自荐信,你大笔一挥,写道你是梁武昭王李暠的后代,这样一来,你便是皇室之亲,你故意抬高身价,想要找到伯乐,所以你的自荐信里必是先夸耀自己身世不凡、行为不凡,再是夸耀对方,到最后收尾更是狂放,如《上安州冀长忠书》中“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在现在理解来,真有种“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之感.这样子的你,表现出了对自由的强烈的追求和对权贵的蔑视,可是,你终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青睐,你这匹千里马,没有被伯乐发掘.可是,若非这些失意,又怎会成就一代诗仙李白,成就了千古流传的绝唱?! 你是诗仙,所以你最不缺的,就是无数的赞美讴歌.后人从各种各样的诗文里揣摩你,研究你,品读你.倘若你得知,又该是怎样的“高处不胜寒”啊?我总是那样认为,站得越高,孤独就会越深,甚至深入骨髓.何况你是一代前无古人后未必有来者的诗仙!你会那样吗? 又在揣测了…… 再多的辞藻,也堆砌不出一个真真切切的李白,还是回去他的诗里吧!自己再去深深体味这个一代诗仙一番. 我现在读出的李白是这样,我想,当我再大一些……再大一些……再大一些的时候,再次读李白,一定会有更加不同的感受,不知会是怎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