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绣古诗词

1.和刺绣有关的古诗词

如下,望采纳:

《绣》唐·罗隐

一片丝罗□□□,洞房西室女工劳。花随玉指添春色,

鸟逐金针长羽毛。蜀锦谩夸声自贵,越绫虚说价功高。

可中用作鸳鸯被,红叶枝枝不碍刀。

《美人剌绣》明·杨基

风送杨花满绣床,飞来紫燕亦成双。

闲情正在停针处,笑嚼残绒唾碧窗。

《春女怨》唐·朱绛

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

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绣妇叹》唐·白居易

连枝花样绣罗襦,本拟新年饷小姑。自觉逢春饶怅望,谁能每日趁功夫。

针头不解愁眉结,线缕难穿泪脸珠。虽凭绣床都不绣,同床绣伴得知无?

《赞绣宝公》宋·释咸杰

针锋上直入,线缝里跳出。

剪刀尺子自随身,号令乾坤齐万物。

《绣山》当代·蔡文炳

满山红绿紫黄青,几度抛针绣得成?

寄语天仙瀛海月,绣完肤色绣精神。

《题杨秀才园三亭·绣春》宋·王炎

幽圃春风荡漾时,阿谁绣出百花枝。

春工不与人争巧,玉笋羞拈五色丝。

《题胶山寺绣佛》宋·蔡载

妙相夺天真,针针巧入神。

几多瞻佛者,还想用以人。

《余姚胡氏绣观音求颂》宋·释正觉

线蹊密密度金针,一一针针观世音。

妙净庄严成相好,光明感应发身心。

江横练色月浮水,雨灌华枝春在林。

闻见可中超有路,普门处处许相寻。

《次韵绣屏》宋·邓深

定是司花怯晓寒,花枝围处密萦蟠。

草针柳线藏真巧,莫作寻常倚市看。

《十咏 领边绣》南北朝·沈约

纤手制新奇。剌作可怜仪。萦丝飞凤子。结缕坐花儿。

不声如动吹。无风自褭枝。丽色傥未歇。聊承云鬓垂。

2.形容绣女的诗句有哪些

1、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2、疏影帘栊对绣屏,鸳鸯织就怕针停。

3、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

4、苦恨年年压金钱,为他人做嫁衣裳。

5、纤纤玉手巧轻柔,六彩交相丝线游。

1、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出处:选自胡令能的《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 咏绣障》。

释义:绣成美丽屏风,静静放进花园,逗得黄莺好奇,离开柳条飞来。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刺绣精美的,写妇女绣品巧夺天工。首句“日暮”、“堂前”点明时间、地点。“花蕊娇”,花朵含苞待放,娇美异常──这是待绣屏风(绣障)上取样的对象。

2、疏影帘栊对绣屏,鸳鸯织就怕针停。

出处:选自《绣女怨》。

释义:稀稀疏疏的影帘罩着绣女的屏障,绣女一边织着鸳鸯针都不敢停下。

3、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

出处:选自罗隐的《绣》。

释义:一片片丝绸轻柔的像水一样,西室的女工在辛勤劳作。

4、苦恨年年压金钱,为他人做嫁衣裳。

出处:选自秦韬玉的《贫女》。

释义:个人的亲事茫然无望,却要每天每天压线刺绣,不停息地为别人做出嫁的衣裳!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一针针刺痛着自家伤痕累累的心灵!

5、纤纤玉手巧轻柔,六彩交相丝线游。

出处:选自《七绝》。

释义:纤细柔嫩的手轻巧柔软,五颜六色丝线相结合交缠在一起。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gushiwen.com

3.形容秀禾服的古诗词

1、《出嫁》

佚名

那日无眠卧在床,

伊人出嫁喜车长。

头钗朱玉拥玫瑰,

身有红衣绣凤凰。

远梦徒增新梦泪,

此时妄忆旧时妆。

后来不解春风意,

只怕情深落雨塘。

2、《桃花正好》

佚名

桃花好,朱颜巧,凤袍霞帔鸳鸯袄。

春当正,柳枝新,

城外艳阳,窗头群鸟,

妙、妙、妙。

东风送,香云迎,

银钗金钿珍珠屏。

斟清酒,添红烛,

风月芳菲,锦绣妍妆,

俏、俏、俏。

秀禾服,是中式清代婚礼新娘礼服的一种。秀禾服的制作方法较为复杂,现今以潮汕手工最为著名。 因为2001年电视剧《橘子红了》的走红,剧中女主角秀禾(周迅饰演)所穿服装被一些人称为"秀禾服"。

扩展资料

秀禾服款式:

秀禾服的“褂”是指上身的对襟衣,“裙”则是下身长裙。随着时代改变,裙褂的款式也有不少变化。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裙褂是“黑褂红裙”,之后演变为“红褂红裙”。以前的褂是唐装剪裁,直膊、衫身阔大、扣花钮,现在流行的款式,已经改良为西装膊、修腰、中袖、拉链设计,变得更时尚及舒适。

中袖的设计,除了突出新娘子的体态美外,也为了可以看到新娘子所佩戴的手链、手镯等金器饰物,表示对亲友们送的礼物的感谢。

当代在市面上我们可以见到两种褂型:直衣摆与水波脚衣摆。直衣摆是一直以来最传统的款式。

水波脚衣摆,顾名思义,衣摆会像波浪一样的形状,款式比较特别,刺绣做工也会相对比较复杂,价钱也会比直衣摆的贵。

4.大家,含绣字的诗词都有什么啊

《奉和秋日即目应制》年代: 唐 作者: 许敬宗玉露交珠网,金风度绮钱。

昆明秋景淡,岐岫落霞然。辞燕归寒海,来鸿出远天。

叶动罗帷飏,花映绣裳鲜。规空升暗魄,笼野散轻烟。

鹊度林光起,凫没水文圆。无机络秋纬,如管奏寒蝉。

乃眷情何极,宸襟豫有旃。《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年代: 唐 作者: 岑参青门金锁平旦开,城头日出使车回。

青门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几人别。东出青门路不穷,驿楼官树灞陵东。

花扑征衣看似绣,云随去马色疑骢。胡姬酒垆日未午,丝绳玉缸酒如乳。

灞头落花没马蹄,昨夜微雨花成泥。黄鹂翅湿飞转低,关东尺书醉懒题。

须臾望君不可见,扬鞭飞鞚疾如箭。借问使乎何时来,莫作东飞伯劳西飞燕。

5.急求关于剪纸和刺绣的古诗词

关于刺绣的

咏绣障 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

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小园里,

引得黄莺下柳条。

这首诗赞叹妇女精美的刺绣巧夺天工。

绣障——绣屏风。

花蕊娇——花朵艳丽,指屏风上的花样。

拈——用手指捏着。

床——绣架。

安——摆,安置。

傍晚屋前屏风上的花是那般艳丽,

捏着小小的笔努力地在绣架上描。

绣好了把它摆在花园里,

逗引得黄莺也飞下了柳树条。

绣(唐·罗隐)

一片丝罗轻似水 洞房西室女工劳

花随玉指添春色 鸟逐金针长羽毛

蜀锦谩夸声自责 越绫虚说价犹高

可中用作鸳鸯被 红叶枝枝不碍刀

3)九张机(宋·无名氏)

一张机

采桑陌上试春衣

风晴日暖慵无力

桃花枝上

啼莺言语

不肯放人归

两张机

行人立马意迟迟

深心未忍轻分付

回头一笑

花间归去

只恐被花知

三张机

吴蚕已老燕雏飞

东风宴罢长洲苑

轻绡催趁

馆娃宫女

要换舞时衣

四张机

咿哑声里暗颦眉

回梭织朵垂莲子

盘花易绾

愁心难整

脉脉乱如丝

五张机

横纹织就沈郎诗

中心一句无人会

不言愁恨

不言憔悴

只恁寄相思

六张机

行行都是耍花儿

花间更有双蝴蝶

停梭一晌

闲窗影里

独自看多时

七张机

鸳鸯织就又迟疑

只恐被人轻裁剪

分飞两处

一场离恨

何计再相随

八张机

回纹知是阿谁诗

织成一片凄凉意

行行读遍

厌厌无语

不忍更寻思

九张机

双花双叶又双枝

薄情自古多离别

从头到底

将心萦系

穿过一条丝

6.有关锦字的古诗词

王建

锦幛两边横,遮掩侍①娘行。 【新嫁娘词三首 其二】

令狐楚

锦车天外去,毳幕雪中开。 【王昭君】

司空图

主人犹自惜,锦幕护春霜。 【牡丹】

成彦雄

自从君去夜,锦幌孤兰麝。 【夜夜曲】

张碧

金炉烟霭微,锦釭残影灭。 【幽思】

李益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山鹧鸪词】

李商隐

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柳枝五首 其四】

赵谦光

锦帐随情设,金炉任意熏。 【荅户部员外贺遂涉戏赠】

雍裕之

绮霞明赤岸,锦缆绕丹枝。 【江上山】

7.古诗永绣障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注解

①花蕊(ruǐ):花心。这里指花朵。娇:指花朵美丽鲜艳。

②拈(niān):用两三个指头捏住。床:指绣花时绷绣布的绣架。

③安:安置,摆放。

④下柳条:从柳树枝条上飞下来。

译文

傍晚时分,堂屋前面的花朵开放得鲜艳美丽,女工们拿着描花的彩笔,精心地把花朵描在绷着绣布的绣架上。绣成的屏风摆放在春天的花园里,因绣得精巧逼真,竟引逗得黄莺飞下柳条,向着绣障中的花间飞来。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刺绣巧夺天工的。首句“日暮”、“堂前”点明时间、地点。“花蕊娇”,花朵含苞待放,娇美异常──这是待绣屏风(绣障)上取样的对象。

首句以静态写物,次句则以动态出人:一群绣女正竞相拈取小巧的画笔,在绣床上开始写生,描取花样。争先恐后的模样,眉飞色舞的神态,都从“争”字中隐隐透出。“拈”,是用三两个指头夹取的意思,见出动作的轻灵,姿态的优美。这一句虽然用意只在写人,但也同时带出堂上的布置:一边摆着笔架,正对堂前的写生对象(“花蕊”),早已布置好绣床。

三四句写“绣成”以后绣工的精美巧夺天工:把完工后的绣屏风安放到春光烂漫的花园里去,虽是人工,却足以乱真,连黄莺都上当了,离开柳枝向绣屏风飞来。末句从对面写出,让乱真的事实说话,不言女红之工巧,而工巧自见。而且还因黄莺入画,丰富了诗歌形象,平添了动人的情趣。

从二句的“上床描”到三句的“绣成”,整个取样与刺绣的过程都省去了,像“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罗隐《绣》)那样正面描写绣活进行时飞针走线情况的诗句,是不可能在这首诗中找到的。

沈德潜在论及题画诗时说:“其法全在不粘画上发论。”(《说诗晬语》卷下)“不粘”在绣工本身,不以正面敷写争巧,而是以映衬取胜,也许这就是《咏绣障》在艺术上成功的主要奥秘。

8.三月三古诗词

有关三月三的古诗词:

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

宋代:贺铸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三月三日怀微之

唐代:白居易

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

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

曲江三月三日

唐代:许棠

满国赏芳辰,飞蹄复走轮。好花皆折尽,明日恐无春。

鸟避连云幄,鱼惊远浪尘。如何当此节,独自作愁人。

三月三日

唐代:白居易

暮春风景初三日,流世光阴半百年。

欲作闲游无好伴,半江惆怅却回船。

三月三十日作

唐代:白居易

今朝三月尽,寂寞春事毕。黄鸟渐无声,朱樱新结实。

临风独长叹,此叹意非一。半百过九年,艳阳残一日。

随年减欢笑,逐日添衰疾。且遣花下歌,送此杯中物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