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淮安的古诗词有哪些1、《经漂母墓》作者:刘长卿 昔贤怀一饭,兹事已千秋。古墓樵人识,前朝楚水流。渚苹行客荐,山木杜鹃愁。春草茫茫绿,王孙旧此游。 2、《初宿淮口》作者:宋之问 孤舟汴河水,去国情无已。晚泊投楚乡,明月清淮里。汴河东泻路穷兹,洛阳西顾日增悲。夜闻楚歌思欲断,况值淮南木落时 3、《赠楚州郭使君》作者:白居易 淮水东南第一州,山围雉堞月当楼。黄金印绶悬腰底,白雪歌诗落笔头。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当家美事堆身上,何啻林宗与细侯? 4、《淮阴行五首》作者:刘禹锡 簇簇淮阴市,竹楼缘岸上。好日起樯竿,乌飞惊五两。 5、今日转船头,金乌指西北。烟波与春草,千里同一色。 6、隔浦望行船,头昂尾幰幰。无奈晚来时,清淮春浪软。 7、《淮阴行五首》作者:刘禹锡 何物令侬羡?羡郎船尾燕。衔泥趁樯竿,宿食长相见。 8、《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作者: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9、《赠少年》作者: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10、《淮安览古》 作者:姚广孝 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屏列江山随地转,练铺淮水际天浮。城头鼓劲惊鸟鹊,坝口帆开起白鸥。胯下英雄今不见,淡烟斜日使人愁。 2.带“淮”字的诗词有哪些跋钟山赋二首 往在秦淮问六朝,江楼只有女吹箫。 昭阳太极无行路,岁岁鹅黄上柳条。 宋·周文璞淮客 长淮万里秋风客,独上高楼望秋色。 说与南人未必听,神州只在阑干北。 宋·朱继芳送程岘坡过扬州 轻衫湿雨过淮东,鹤背功名酒一中。 歇马不须寻古事,隋家陵树正秋风。 宋·郑会曹嘉禾百咏·使君祠 一笑淮兵却,功成未易论。 岂惭颜刺史,诗酒在平原。 宋·张尧同 友人自淮至 别子若为久,於心终不忘。 一枰评旧雨,两鬓对新霜。客裹春行早,愁边夜坐长。 明时成摈弃,无语及淮乡。宋·叶茵 实在是N多,略录两首。 3.有哪些好的咏淮诗词赋你确定是咏淮?不是咏怀?咏槐?淮阴书怀寄王宋城 唐·李白 沙墩至梁苑,二十五长亭。 大舶夹双橹,中流鹅鹳鸣。 云天扫空碧,川岳涵余清。 飞凫从西来,适与佳兴并。 眷言王乔舄,婉娈故人情。 复此亲懿会,而增交道荣。 沿回且不定,飘忽怅徂征。 暝投淮阴宿,欣得漂母迎。 斗酒烹黄鸡,一餐感素诚。 予为楚壮士,不是鲁诸生。 有德必报之,千金耻为轻。 缅书羁孤意,远寄棹歌声。淮 阴 侯 庙 唐·刘禹锡 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 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赠 少 年 唐·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忆 山 阳 唐·赵嘏 家在枚皋旧宅边,竹轩晴与楚波连。 芰(jì)荷香绕垂边袖,杨柳风横弄笛船。 城碍十洲烟岛路,寺临千顷夕阳川。 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经 漂 母 墓 唐·刘长卿 昔贤怀一饭,兹事已千秋。 古墓樵人识,前朝楚水流。 渚苹行客荐,山木杜鹃愁。 春草茫茫绿,王孙旧此游。 夜 宿 龙 兴 寺 唐·綦(qí)母潜 香刹夜忘归,松青古殿扉。 灯明方丈室,诛系比丘衣。 白月传心静,青莲喻法微。 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 宋·苏轼 十里清淮上,长堤转雪龙。 冰崖落屐齿,风叶乱裘茸。 万顷穿银海,千寻渡玉峰。 从来修月手,合在广寒宫。淮 上 晓 发 宋·苏轼 淡月倾云晓角哀,小风吹水碧鳞开。 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淮 上 遇 风 宋·范仲淹 好在长淮水,十年三往来。 功名真已矣,归计亦悠哉。 今日风怜客,平时浪作堆。 晚来洪泽口,悍索响如雷。初入淮河四绝句 宋·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涂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刘岳张韩宣国战,赵张二相筑皇基。 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谈,一年一度到江南。 邗 沟 宋·秦观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gū)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题 淮 安 壁 间 元·萨都剌 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 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淮时。 淮 安 览 古 明·姚广孝 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 屏列江山随地转,练铺淮水际天浮。 城头鼓动惊乌鹊,坝口帆开起白鸥。 胯下英雄今不见,淡烟斜日使人愁。 舟 行 明·吴承恩 白鹭群翻隔浦风,斜阳遥映树重重。 前村一片云将雨,闲倚船窗看挂龙。 4.关于淮河有哪些诗词1、淮河北去炊烟少(宋·刘克庄·《忆秦娥》)2、万里淮河听雨声(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3、未σ淮河蔚(宋·卢祖皋·《清平乐》)4、入到淮河意不佳(宋·杨万里·《初入淮河四绝句》)5、淮河任沿溯(唐·储光羲·《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6、霜风九月上淮河(宋·方回·《听航船歌十首》)7、今晨渡淮河(宋·文天祥·《过淮河宿阚石有感》)8、独立淮河暮雨时(宋·杨万里·《雨作,抵暮复晴五首》)9、淮河孽未诛(唐·元稹·《奉和权相公行次临阙驿,逢郑仆射相公归朝,》)10、万里淮河听雨声(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三十三》)11、淮河营外火牛阵(现代·老舍·《再集马派名剧赠马连良》)12、淮河在何许(宋·释善珍·《征妇怨效张籍》)13、煊耙焕淮河?(宋·王镃·《月色催花》)14、淮河共乡土(宋·张柏父·《送郑惟泰丞江山》)15、淮河新水平(宋·黎廷瑞·《送友游淮》)16、个是淮河冻作冰(宋·杨万里·《登楚州城》)17、却思两日淮河浪(宋·杨万里·《过磨盘得风挂帆》)18、不怕淮河更风浪(宋·杨万里·《至洪泽》)19、淮河涛澜九月高(明·陆釴·《送邵文敬主事》)20、飞过淮河去(明·叶子奇·《杨褒忠公墓》)。 5.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的古诗词1、原诗: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2、译文: 春天的阴云垂落在旷野,田野里到处绿草青青。偶尔看见幽香的花开放,那一株树因此明亮美丽。 黄昏的时候,我乘一叶孤舟停靠在古旧的祠堂下,在满河的烟雨中凝望那渐生渐满的潮水。 3、注释: ⑴淮:淮河。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 ⑵春阴:春天的阴云。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 ⑶幽花:幽静偏暗之处的花。 ⑷古祠:古旧的祠堂。 ⑸满川:满河。 4、作者简介: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6.关于舟的古诗词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长干行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古诗词大全字词解释 1.选自《全唐诗》。 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2.斯:这。 3.馨:香气,古代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得高尚。 4.鸿儒:即大儒此指博学而又品得高尚的人。 5.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6.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7.金经:泛指佛经。 8.丝竹:泛指音乐。 9.案牍:官府的公文。 10.劳形:使人劳累。形,身体。 11.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堤上行》 酒旗相望大堤头, 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 陋室铭内景之刘禹锡立像争渡急, 桨声幽轧满中流。《秋词》(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江南春》 新妆宜面下朱楼, 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步虚词》(其一) 阿母种桃云海际, 花落子城二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 跪捧琼盘献天帝。《步虚词》(其二) 华表千年一鹤归, 凝丹为顶雪为衣。 星星仙语人听尽, 却向五云翻翅飞。《抛球乐》(其一) 五色绣团圆, 登君玳瑁筵。 最宜红烛下, 偏称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 应须赠一船。 《抛球乐》(其二) 春早见花枝, 朝朝恨发 禹锡园 西广场[5]迟。 及看花落后, 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 一杯君莫辞。《纥那曲》 杨柳郁青青, 竹枝无限情。 周郎一回顾, 听唱纥那声。《踏歌词》(其一) 日暮江南闻竹枝, 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 直到三春花尽时。《踏歌词》(其二) 春江月出大堤平, 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 红窗映树鹧鸪鸣。《踏歌词》(其三) 桃蹊柳陌好经过, 镫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 至今犹自细腰多。《踏歌词》(其四) 新词宛转递相传, 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 游童陌上拾花钿。《忆江南·春去也》(其一)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颦。《忆江南·春去也》(其二)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 无辞竹叶醉尊前, 惟待见青天。《潇湘神》(其一) 湘水流,湘水流, 九疑云物至今秋。 若问二妃何处所, 零陵芳草露中愁。《潇湘神》(其二)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西塞山怀古》 濬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编辑本段浪淘沙九首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其二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砂。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其三 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其四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其五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 其六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其七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其九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编辑本段竹枝词九首其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其二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其三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其四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其五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其六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其八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其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编辑本段竹枝词二首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其二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编辑本段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