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西山的诗句文徵明《游西山诗十首》。 1. 早出阜城马上口占 有约城西散冶情,春风掇直下承明。清时自得闲官味,胜日难能乐事并。 马首年光新柳色,烟中兰若远钟声。悠悠岐路何须问?但向白云深处行。 2. 登香山 指点风烟欲上迷,却闻钟梵得招提。青松四面云藏屋,翠壁千寻石作梯。 满地落花啼鸟寂,倚阑斜日乱山低。去来不用留诗句,多少苍苔没旧题。 3. 来青轩 寂寂云堂压翠微,高明不受短墙围。好山宛转双排闼,胜日登临一振衣。 望里风烟晴更远,坐来尘土暮还稀。松间独鹤如嫌客,顾影翩然忽自飞。 4. 下香山历九折阪登弘光寺 偃月池头宝刹鲜,不知赐頟自何年。行从九折云中阪,来结三生物外缘。 岁久松杉巢白鹤,春晴楼阁涌青莲。谁言好景僧能占,搃落游人眼界前。 5. 碧云寺 翠殿朱扉翔紫清,璿题金榜日晶晶。青莲宛转开仙界,玉阙分明入化城。 双涧循除鸣佩玦,三花拂槛暎幡旌。贵人一去无消息,野老依稀识姓名。 6. 宿弘济院 一龛灯火宿山寮,人静方知上界高。阁外千峰寒吐月,空中群木夜鸣涛。 不愁云雾衣裳冷,祗觉烟霞应接劳。辛苦忙缘难解脱,五更清梦破云璈。 7. 观道边石涧寻源至五花阁 道傍飞涧玉淙淙,下马寻源到上方。怒沫洒空经雨急,伏流何处出云长。 有时激石鸣琴筑,便欲沿洄泛羽觞。还约夜凉明月上,五花阁下听沧浪。 8. 吕公洞 何时神斧擘幽厓?古窦春云福地开。翠壁未磨耶律字,石床曾卧吕公来。 阴寒四面凝苍雪,秀色千年蚀紫苔。凡骨未仙留不得,刚风吹下夕阳台。 9. 玉泉亭 爱此寒泉玉一泓,解鞍来上玉泉亭。潜通北极流虹白,俯视西山落镜青。 最喜须眉浮绿净,忍将缨足濯清泠。马头无限红尘梦,搃到阑干曲畔醒。 10. 暮沿湖堤而归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 思家忽动扁舟兴,顾景深怀短绶惭。不尽平生淹恋意,绿阴深处更停骖。 2. 关于西山的诗句文徵明《游西山诗十首》。 早出阜城马上口占有约城西散冶情,春风掇直下承明。清时自得闲官味,胜日难能乐事并。 马首年光新柳色,烟中兰若远钟声。悠悠岐路何须问?但向白云深处行。 2. 登香山 指点风烟欲上迷,却闻钟梵得招提。青松四面云藏屋,翠壁千寻石作梯。 满地落花啼鸟寂,倚阑斜日乱山低。去来不用留诗句,多少苍苔没旧题。 3. 来青轩 寂寂云堂压翠微,高明不受短墙围。好山宛转双排闼,胜日登临一振衣。 望里风烟晴更远,坐来尘土暮还稀。松间独鹤如嫌客,顾影翩然忽自飞。 4. 下香山历九折阪登弘光寺 偃月池头宝刹鲜,不知赐頟自何年。行从九折云中阪,来结三生物外缘。 岁久松杉巢白鹤,春晴楼阁涌青莲。谁言好景僧能占,搃落游人眼界前。 5. 碧云寺 翠殿朱扉翔紫清,璿题金榜日晶晶。青莲宛转开仙界,玉阙分明入化城。 双涧循除鸣佩玦,三花拂槛暎幡旌。贵人一去无消息,野老依稀识姓名。 6. 宿弘济院 一龛灯火宿山寮,人静方知上界高。阁外千峰寒吐月,空中群木夜鸣涛。 不愁云雾衣裳冷,祗觉烟霞应接劳。辛苦忙缘难解脱,五更清梦破云璈。 7. 观道边石涧寻源至五花阁 道傍飞涧玉淙淙,下马寻源到上方。怒沫洒空经雨急,伏流何处出云长。 有时激石鸣琴筑,便欲沿洄泛羽觞。还约夜凉明月上,五花阁下听沧浪。 8. 吕公洞 何时神斧擘幽厓?古窦春云福地开。翠壁未磨耶律字,石床曾卧吕公来。 阴寒四面凝苍雪,秀色千年蚀紫苔。凡骨未仙留不得,刚风吹下夕阳台。 9. 玉泉亭 爱此寒泉玉一泓,解鞍来上玉泉亭。潜通北极流虹白,俯视西山落镜青。 最喜须眉浮绿净,忍将缨足濯清泠。马头无限红尘梦,搃到阑干曲畔醒。 10. 暮沿湖堤而归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 思家忽动扁舟兴,顾景深怀短绶惭。不尽平生淹恋意,绿阴深处更停骖。 3. 云南昆明西山风景区的风景特色西山山坐落在滇池的西岸,又称碧鸡山,元代为“滇南八景”之首。明代居“云南四大名山”之冠。“滇阳六景”中被誉为“碧鸡秋色”;清代“昆明八景”中“滇池夜月”即滇池西山夜月;而在当代又是“昆明十六景”之“睡美人山,龙门飞峙”。远眺西山群峰,既像一尊庞大的睡佛,又似一个美丽曲腿仰卧在滇池畔,象青丝垂海的睡美人。因此西山称为“卧佛山”,又称为“睡美人山”。 西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聂耳墓、玉兰园掩映茂林修竹深处,龙门石窟嵌缀千仞峭壁之上,千亩小石林攒列罗汉山飞云奇秀飞巅,气势磅礴的湖光山色,丰富厚重的千年历史文化,使西山独具神秘的魅力,吸引着中外的游客。 西山,昆明“金碧湖山”的象征,雄、险、奇、秀、美尽在西山! 华亭寺 位于海拔2050米的山间,创建于14世纪,寺内殿宇规模宏伟壮观,是昆明著名的佛教圣地。太华寺建于14世纪初,寺内的望海楼,是观在滇池日出的好地方。三清阁和龙门是一组构建在西山主峰罗汉山悬崖峭壁上的建筑群,有九层十一阁。龙门石雕工程,包括石道、古室、古栏、古窟、古佛等。登上龙门,凭栏下视,为百丈之悬崖峭壁。 太华寺 位于西山的最高峰──太华山的山腰。太华寺始建于元代,由天王殿、大雄宝殿、缥缈楼、一碧万顷阁、水榭长廊及南北厢房组成。寺院周围修竹茂密,古极成林。 诗词选登: 七绝·登昆明西山 李祚忠 忙趁春晴到此游,寺阁巍丽壁途幽。 立身高在龙门上,百里滇池一览收! 4. 云南昆明西山风景区的简介西山 位于昆明市西郊15公里,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等组成。它峰峦连绵40多公里,海拔1900米至2350米。相传古时有凤凰停歇,见者不识,呼为碧鸡,故也称碧鸡山。又因形状像卧佛,也叫卧佛山。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从昆明城东南一眺望, 宛如一位美女卧在滇池两岸。她的头、胸、腹、腿部历历在目,青丝飘洒在滇池的波光浪影之中,显得丰姿绰约,妩媚动人,所以又叫睡美人。民间传说,远古时一位公主耐不住宫中寂寞,偷偷出了王宫与一小伙结为夫妇。后来,国王拆散了这一美满姻缘,并用计将小伙子害死。公主悲痛欲绝,痛哭不止,泪水汇作了滇池,她也仰面倒下化作了西山。西山现已辟为一座森林公园, 景点较多。每年阳春三月,昆明人有“三月三,耍西山”的习俗,届时四方士民云集聚会,唱山歌,对小调,耍龙舞狮,野餐赏景,热闹非凡。 5. 介绍“龙门景点”的诗句有哪些观龙门石窟四百余年鬼斧多,神光奕奕两山阿。 魏碑唐楷今犹在,伊水悠悠几烂柯? 据说,龙门石窟开凿于公元1781年至1853年,历时72年,由吴来清、杨汝兰、杨际泰三人分三阶段组织众多石匠开凿,是整个龙门石窟之精粹所在。在入口处有一圆柱石坊,上书"龙门"二字,并刻有"元宝",据说能保佑人发财发达,吉祥如意,所以游人都喜欢用手摸一下. 龙门石窟可谓西山著名的风景名胜。 它位于西山风景区终端,北起三清阁,南至达天阁,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龙门胜景"以"奇、绝、险、幽"为特色,雄居昆明西山众多的名胜之首,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大凡到昆明的游客都会来此游览。 故有"不耍西山等于不到昆明,不到龙门只是白跑一趟西山"之说。 这条石窟,沿悬崖绝壁由人工一锤一凿完成。 它包括石刻、平台、龙门石坊、石室、楹联、神像、天棚、室壁、神案、香炉、烛台、供品等。其结构布局优美,刻工精细,室内的魁星、文昌、关圣皆就石岩凿成,巧夺天工。 登上龙门,在入口处有一圆柱石坊,上书"龙门"二字,并刻有"元宝",据说能保佑人发财发达,吉祥如意,所以游人都喜欢用手摸一下。入门有一石栏转护的半圆形小月台,站在月台眺望,人见上迎天风,下临绝壁,五百里滇池烟波浩渺,云蒸霞蔚。 湖面白帆点点,鸥飞燕舞。 龙门石窟开凿于公元1781年至1853年,历时72年,由吴来清、杨汝兰、杨际泰三人分三阶段组织众多石匠开凿。 6. 描写昆明西山的作文我知道祖国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就说说家乡吧。 我的家乡在桂平,这里有山清水秀的大腾峡,和迷人的龙潭森林公园……不过,最著名的还是风景优美的西山。它以“林秀、石奇、泉甘、西山茶”而著名。西山古树参天,茂密的枝叶遮天盖地,像一把大绿伞,还像一名卫士。那里有许多千奇百怪的石头,有的像猴子,有的像狮子,还有的像被人劈开的石头。西山上有一口乳泉井,喝上一口,甘甜甘甜的,如果你用这泉水泡西山茶喝,那就更妙了,使人心旷神怡。 啊,西山是多么美丽呀,我真爱这美丽的西山。 7. 关于景点的著名诗句黄鹤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岳阳楼: 《登岳阳楼》唐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滕王阁: 滕王阁 唐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登豫章郡南楼 唐 张九龄 闭阁幸无事,登楼聊永日。 去霞千里开,洲渚万形出。 淡淡澄江漫,飞飞度鸟集。 邑人半舻舰,津树多枫橘。 感别时已屡,凭眺情非一。 远怀不我同,孤兴与谁悉。 平生本单绪,邂逅承优秩。 谬忝为邦寄,多惭理人术。 驽钝虽自勉,仓廪素非实。 陈力倘无效,谢病从芝术。 8. 昆明西山森林公园的景点介绍龙门,位于三清阁南面,包括北由三清阁“别有洞天”石洞门起,南至达天阁止的整个在千仞削壁上的石窟石道工程。 在罗汉山与挂榜山之间,削壁上由北向南原有4个岩洞,明嘉靖年间,北面靠三清阁的一个岩洞已开发,建了“穴石小楼”,当年登这个洞需攀铁索过栈道危磴。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至六十年(1795年),生于下渔村的贫穷道士吴来清,历时14年,一锤一钻,先开凿由“别有洞天”至旧石室的通道,这条石道“径折路旋”,到旧石窒豁然开朗。 吴来清在石室檐上浮雕彩凤衔书图,云腾凤舞,所以这个石室称凤凰岩。石室外北侧刻有“揽海处”三个大字;南侧刻有明末傅宗龙草书联:“一径飞红雨;千林散绿荫。” 石室内南北壁上刻“云海”、“石林”四个大字。正壁上嵌“题滇池饯别图”,等诗碑六方。 凤凰岩石室偏南上方,有一小石洞,贴洞建有小阁,称老君殿。接着吴来清又由凤凰岩继续向南开凿石道。 入口处,在岩洞口建“普陀胜景”坊,入坊“螺旋蛇行”,石道仅容一人通行,两人相遇需侧身相让。沿石道凿有临绝壁石窗,“凭以望湖”。 石道达新石室慈云洞。吴来清雕凿的慈航真人,神像、神台、香炉、门楹等全部都是就原生岩石镂空雕凿。 室内柱上刻有对联:凿石现普陀,将五百里滇池,都归佛海;援人登彼岸,愿一千双圣手,尽化慈航。吴来清十四年茹苦含辛,呕心沥血。 打开顽石,工程艰巨。清嘉庆辛酉年(1801年)彝族诗人那文凤写了二首《赠吴道士》诗,刻在慈云洞的石香炉上:“万钻千锤显巨才,悬岩陡处辟仙台。 何须佛洞天生就,直赛龙门禹凿开。紫竹荫书心里出,慈云霭露掌中来。 昆池恰似观南海,不负当年梦几回。”、“凿石还超炼石才,竞追盘古辟天台。 烟霞一破乾坤别,日月新分混沌开。世界壶中装得去,山河镜里照将来。 休疑此地人间有,只许刘朗到这回。”清道光庚子年(1840年),杨汝兰继吴来清之后,为“俯瞰滇池,极山水之胜”,又从慈云洞向南开凿“云华洞”,“共历九载,始刻告成。” 云华洞“规划之巧,刻凿之奇……均啧啧称赞焉。”杨汝兰组织打通云华洞以后,其子进士杨际泰,主持在险峻的悬崖石洞里,完成“达天阁”工程,直到清咸丰三年(1853年)竣工。 打通云华洞,开辟达天阁,共历十三个春秋。达天阁包括龙门石坊、平台、石室、楹联、神像、天棚、室壁、神案、香炉、烛台、供果等,均在原生石上雕凿而成。 石室座西向东,室内居中雕魁星,北雕文昌,南雕关圣。魁星高一米多,左手横身擒龙,右手高悬执笔,右足踏鳌头、左足后蹬起斗,彩带飘逸,形象生动。 魁星背后,是浮雕云山洞天福地神仙图,北壁刻《文昌帝君阴骘文》,南壁刻《关圣帝君觉世真经》。石室前岩檐上,凿成神龛,龛内镌刻南极仙翁,童子执佛捧果,造型优美。 龙门、达天阁上接云霄,下临绝壁。石阁两侧,清末民初书法家赵鹤清撰刻对联:举步艰危,要把脚跟立稳;置身霄汉,更宜心境放平。 整个龙门石雕、石室、崖壁上,历代文人留下不少题咏,是书法和摩崖石刻艺术珍品。1983年3月龙门石窟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道光庚子年(1840)年起,杨汝兰、杨际泰父子主持由慈云洞继续向南打通云华洞,开凿龙门、达天阁,到清咸丰三年(1853)竣工,共历十三个春秋。当时山下龙王庙村七十多户石工和安宁清水沟的石工,冒着生命危险,用铁索悬在空中开凿,历尽艰辛。 龙门达天阁包括石坊、平台、石窟、楹联、神台、神像、天棚、神案、香炉等,全在原生岩石上雕凿而成。石窟三道拱门,窟内居中雕魁星踏鳌磴斗,北雕文昌,南雕关圣,两壁浮雕骏马和经文,天棚浮云仙鹤,蟠桃垂挂,背面云山众神洞天福地。 石窟前檐神龛内,南极仙翁坐骑飞鹤,两侧童子执拂捧果,惟妙惟肖,鬼斧神工。登上龙门,上接云霄,下临绝壁,凭栏远眺,滇池浩瀚空阔。 清末民初书法家赵鹤清楹联道得好:举步艰危,要把脚跟立稳;置身霄汉,更宜心境放平。由于龙门工程艰险,风景绮丽,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凿龙门、雕魁星的神话传说。 龙门石道狭窄,游人来往拥挤,异常危险,一九八四年又由龙门打通迂回隧道和傍崖磴道,通往罗汉山巅小石林。一九九三年又建设聂耳墓至小石林的龙门索道,游客乘索道凌空观赏滇池风光,“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玉兰园发挥两山“太华玉兰”的植物景观优势,占地66亩.是全国最大的玉兰专类园。园内种植白玉兰、紫玉兰、朱砂玉兰l000余株,配植杜鹃4000多株,茶花等其他花木2000多株。 配以30余种高大乔木和古树名木,如记载在册的古梅、百年樱花、优昙花和大麟肖楠等。并根据季节配置草本花木5000多盆(株),自然式休息活动草坪12000多平方米。 按规划设计建成综合服务楼、休息亭、步道、旅游厕所等设施。为加强玉兰园的建设与管理,根据发展需要,增设了茶水、小食品、棋牌等服务项目,不断提高服务、卫生、绿化水平,发挥植物景观优势。 玉兰园对外开放,已深受游客的喜爱,成为休闲、赏花的好去处。 西山龙门石道狭窄,游人云集之时,道路阻塞,异常危险。 为疏导游人,开发罗汉山上层游览线,昆明市人民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