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里可以找到写唐朝诗文化的文章[唐诗文化]中国的唐诗之路 新华网浙江频道(2007-09-30 14:33:54) 来源 编辑:王俊禄 知道中国有“丝绸之路”的人很多,但知道中国有“唐诗之路”的人或许就不多了。 诗路在何处?自古城绍兴出发,由镜湖向南经曹娥江,沿江而行,入浙江名溪到剡溪,溯江而上,经新昌沃江、天姥,最后至天台山石梁飞瀑,全长约190公里,所及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 千余年来,众多文人墨客被这条路上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村野牧歌、清流舟筏的景色所陶醉,一路载酒扬帆,击节高歌,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世人便将其命名为“唐诗之路”。 据史书记载,唐代有12位诗人到过剡中,游历过这条风景线。 “初唐四杰”的卢照邻、骆宾王;“饮中八仙”的贺知章、崔宗之;“中唐三俊”的元稹、李绅、李德裕;“晚唐三罗”的罗隐、罗邺、罗虬以及孟浩然、崔颢、王维、贾岛、杜牧等等,无不在这条路上留下足迹和诗章,从而在这条路上形成了任何地方都不可替代的文化积淀。 诗仙李白畅游了这条古道后,被沿途的旖旎风光所陶醉,高歌“此行不为鲈鱼烩,为爱名山入剡中”,“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等神采飞扬的诗句。在李白游天台数年之后,诗人孟浩然又沿曹娥江、剡溪再登天台山,写下了《舟中晓望天台》。 杜甫20岁时就入台越两地,游居忘归达4年之久,高吟“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足见当年诗人对这条被后人称之为“唐诗之路”风景线的眷恋之情。 “初唐四杰”的卢照邻、骆宾王;“饮中八仙”的贺知章、崔宗之;“中唐三俊”的元稹、李绅、李德裕;“晚唐三罗”的罗隐、罗邺、罗虬以及孟浩然、崔灏、王维、贾岛、杜牧等等,无不在这条路上留下足迹和诗章,从而在这条路上形成了任何地方都不可替代的文化积淀。 这条古道何以赢得唐代诗人的青睐?原来浙东会稽、四明、天台三大名山在此盘结,其间百溪清流环绕,奔腾有声,汇为剡溪。 剡溪清澈见底,两岸风光如画,宛如世外桃源。天台山自古便是名山仙境。 沿途有许多美妙动听的神话传说。唐代诗人偏爱漫游剡中,主要是追慕魏晋遗风与汉前文化乃至史前传说。 出新昌县城东行12公里,即为幽静秀丽的沃洲湖。818公顷的辽阔水面,能蓄水1。 86亿立方米,四周青山掩映,绿洲点缀。沃洲湖以沃洲山得名,曾有竺道潜、支遁等18高僧,王羲之、孙绰等18名士雅集于此,沃洲成为浙东的佛学中心,并留下支遁岭、养马坡等胜迹。 沃洲东南有山,山峰下有一洞,门悬飞瀑,曰水帘洞。洞外飞瀑自30多米的高处落下,随风飘洒,如珠帘垂挂。 朱熹诗赞:“一片水帘遮洞口,何人卷得上帘钩。” 与沃洲山遥遥相对的是天姥山。 志载:“脉自括苍至关岭入界,层峰叠嶂、千态万状。 ”李白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使天姥山蜚声天下,他所描述的天姥烟雨、海日、清猿、天鸡、熊咆、龙吟、云裙、霞衣的梦幻景色,至今仍吸引着中外游人。 除大佛寺、穿岩十九峰、沃洲湖三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外,新昌还有小将林场天然森林公园、沙溪镇三井龙潭、儒皆镇万马渡奇观等等,或幽或险或奇,令人赞叹。 近年来,这条“唐诗之路”已引起海内外学者专家的关注,他们纷纷前往考察。 相信要不了多久,“唐诗之路”将大放异彩,成为一道迷人的人文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旅游风景线。 2.新昌旅游景点新昌县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古迹众多,素有“东南眉目”之称。 境内有大佛寺、穿岩十九峰、沃洲湖-天姥山(已荣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大佛寺,系南朝古刹,以拥有江南第一大佛--石窟弥勒像和1075尊小石佛而名扬海内外。 加大开发力度,相继建成了般若谷、射雕村、佛心广场、木化石林、露天弥勒、罗汉洞、白云湖、卧佛、新入口、城隍庙等特色景观。穿岩十九峰的峰峦幽谷、飞瀑流泉、小溪碧潭,展示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山水神韵。 沃洲、天姥的湖光山色为历代文人墨客向往的栖止之地。从东晋、南朝的佛教文化到唐代的诗文化,新昌承载了两座文化高峰(《人民日报》2001年10月9日)。 芹塘村芹塘村旧称芹谷,始建于宋。宋初,董氏第八世祖董梧入赘于将山石氏,同居不利,徙居芹塘,后裔繁衍。 芹塘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古迹较多,有许多古桥、古祠堂等。村中处处是景,据村民说,村中有八景。 现董、张、俞、袁为村中大姓,2007年全村共有人口343户,967人,村民人均收入为6749元。该村也是新昌产毛竹村之一,村民主要以种植毛竹、外出打工为主。 这里交通便利,尼大线从村边通过。永兴桥位于芹塘村村口南侧,建于清代,东西走向,横跨于芹塘村溪坑上。 该桥为单孔石拱桥,桥东端为安山,距桥东侧2米处建有庵堂一座,桥西端为枫树头山,尼大线从该桥西前通过,距桥北侧约5米处有棵近200年树龄的古树,桥东南侧有近100多年枫树一棵。拱券用不规则的大石头叠砌,桥面为卵石、块石铺砌,桥中心用卵石砌成菊花及扇纹形式,桥东端设台阶两级,南端不设台阶,桥全长7.2米,宽3.3米,跨径6.1米,矢高2.7米,永兴桥旧时为芹塘通天台必经之路。 外湾桥坐落在芹塘村下段,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东西走向,横跨于芹塘溪坑上。大佛寺大佛寺,位于新昌县城西三里南明山中。 这里山清水秀,岩石嶙峋,古树苍苍,飞瀑泱泱,曲涧微转,幽洞深邃,是风景幽奇的旅游胜地。景区总面积共25.5平方公里,由大佛寺景区、十里潜溪景区、南岩寺景区三部分组成。 大佛寺创始于东晋永和初年(公元345年)共有景点165个,其中人文景点45个,自然景观120个,为中国汉族地区142个重点开放寺院之一。这里群山环抱,奇岩突兀,亭台楼阁环布,古树修篁,故大佛寺又有“石城古刹”称。 寺内依山崖开凿30年的石弥勒佛像,南朝文学家刘勰誉之为“不世之宝,无等之业,旷代之鸿作”,后世称之为“江南第一大佛”。沿途有锯解岩、誉为“江南敦煌石窟”的千佛岩、放生池、隐岳洞、晋昙光舍利塔、隋智者大师法塔(为纪念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凯而建)、朱子亭(朱熹于此著书立说)、朱梅、硅化石(又名木化石,距今已有1亿5千年历史),石门幽谷、磨崖石刻等景观。 在大佛寺入口处,以大佛寺为依托,突出佛教文化内涵,气势磅礴的中国大佛城已开业,这又是一处好景观。大佛寺里最负盛名的文物是石雕弥勒大佛。 此外,景区内2007年新建成的双林石窟藏卧佛也是大佛寺景区的一个新景点。这座亚洲第一石窟卧佛是当代洞窟艺术的杰出典范,卧佛殿四周绿荫绕抱,自然山体连绵起伏,与江南第一大佛、露天弥勒交相辉映。 穿岩十九峰穿岩十九峰风景名胜区,位于新昌县城西南22公里处,总面积30.65平方公里,由十九峰、千丈幽谷、重阳宫、台头山、到脱靴五个风景区组成,为我中国壮丽的丹霞地貌景区之一,是以观光、游览、度假、科考为主的山水型省级风景名胜区。它以“雅、幽、奇、险”为主体。 景区内有绵亘山脉、高峻台地和蜿蜒江溪,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小溪碧潭、幽谷洞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有“漓江之美、桂林之秀、雁荡之奇”,被称为“浙东张家界”。天烛湖天烛湖是新昌县的一个新景点,在十里潜溪的天烛岭脚,离县城7公里。 1998年9月竣工,新昌县银城房地产公司肇开新昌县企业办旅游的先河,在天烛岭脚的蚱蜢头山和孝天龙山的峡谷上,建造了长73米,高26米的水库大坝,将山涧小溪之水汇成了一个湖泊——天烛湖。天烛湖集雨面积32万平方公里,蓄水量达305万立方,湖长3公里之多,时宽时窄,宽至几百米,窄至几米,弯弯曲曲,向幽谷延伸,湖水清纯,碧波荡漾。 乘龙船、快艇,游客可饱览古朴的电站和雄伟的大坝,欣赏沿湖风光。这里山不高,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树茂盛,高高低低,林涛阵阵。 树林中时而冒出一片石林,峻峭峥嵘,怪模怪样;时而探出一、二尊巨岩,似神似兽,维纱维肖,令人叫绝。天烛湖游览区的浅水湾还有垂钓区、烧烤区等一些参与性项目,风味独特。 此外,一些山间低坡处还建有10多间精巧玲珑的小竹楼,可供游客憩息。太清院景区简介:太清院位于新昌境内,一道道牌坊,便是仙凡界线。 一入“睹星门”牌坊,即为太清院,其院依山就势而建,更有奇秀十九峰遥拱于院前,质朴精巧,志趣天成。在中轴线上依次为灵官殿、三清殿、三皇殿、升仙台。 西侧配殿为三官殿、慈航殿和三阳殿,其前配设鼓楼;东侧配殿为财神殿、天医殿和转运堂,其前配设钟楼。院前广场东侧之楼阁拟建醮坛,以作斋醮祭祷。 太清院列位尊神,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