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野望的诗句是

1. 野望的诗句

作品名称:《野望》 创作年代:初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作者:王绩 原文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⑴,徙倚欲何依⑵。

树树皆秋色⑶,山山唯落晖⑷ 。 牧人驱犊返⑸,猎马带禽归⑹。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⑺。 注释 ⑴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傍晚。薄,迫近。

⑵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依:归依。

⑶秋色:一作“春色”。 ⑷落晖:落日。

⑸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⑹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⑺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2. 【《野望》诗中的重点句是哪句话

(唐)王绩《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山野景致的五言律诗.诗风疏朴自然,于平淡中表现出诗人“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情,同齐梁以来绮靡浮艳的文学风习大异其趣.全诗洗尽铅华,为唐初诗苑吹进一股清新的气息,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首二句以抒写情性为主.“东皋”,泛指王绩家乡绛州龙门附近的水边高地,借用陶渊明(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故而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这两句诗以平平淡淡的叙述,首先推出薄薄暮色之中,诗人兀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明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使之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平衡色彩,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落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接着,诗人的笔锋又转向动的叙写:“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着力刻划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警.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光线与色彩的调和,远景与近景的搭配,都显得那么白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某种遐想,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 可是,身临其境的王绩,他的感受远不能象田园诗人那样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油然而生的却是某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的情绪.“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最后两句完全道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有人评曰:“读《野望》篇,固知高士胸襟,超然物外,一腔隐情.千古自有知己.”((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正深得本诗的主旨. 本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以情写景、借景言情的层层深化描写,把诗人的孤寂彷徨之情与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巧妙的联结起来,给读者带来直觉的艺术观感和美的愉悦.诗中所蕴含的不尽之意,更使人们长久地咀嚼、回味.全诗语言质直清新,自然流畅,言浅味深,句句有力,为唐诗及后代诗歌语言的创新开辟先路. (我觉得这篇赏析不错,应该能解决你的问题.这首诗的重点句应该是尾联.)。

3. 《野望》的名句是哪句

一、诗《野望》中的名句是: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二、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王绩在东皋之地远望到的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两句看似普通至极,没人不会明白诗人所言之物。可细观之,方觉气象之浩然,棵棵树木都是一色,那便是“秋色”。

三、何谓秋色,它是树叶凋零,由充满生命意象的绿叶转瞬而成萧瑟凄凉的黄叶,小风袭来,一阵阵地从树上飘落,纷纷扬扬回归大地反哺母体。自然界的秋色是美艳但又凄冷的,生命的匆匆不仅是那一林树木,人也无法回避。

四、自然的秋色对他是一种心理暗示,可他依旧站在那里望之,难道不是内心挣扎与惋惜的陈述?自己的志向还未实现,可岁月不待人,如今望见的是秋色,落辉。一个“皆”字,一个“唯”字,描绘的是秋色之深,落辉之广。

五、独自站望观景,自身的渺小与自然的辽阔不言而喻。可又展现出他的骄傲与高贵,即便秋色,落辉围绕其间,但我心依旧,永不违背本心的那份执着。这一切虽然是生命将终的悲苦,可他看到的仍是一种境界的辽阔与无限。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