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几首相应的诗词“宁静而致远的生活”和“刚柔并济的抱负志向”、“海纳百川的胸怀”很难并存啊!也许以下几首诗词能部分满足要求:《临江仙》(《三国演义》卷首词) 【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金门答苏秀才》 【唐】李白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铭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 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良辰不同赏,永日应闲居.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 缘溪见绿筱,隔岫窥红蕖.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 《水调歌头》 【宋】崔敦礼 倚棹太湖畔,踏月上垂虹.银涛万顷无际,渺渺欲浮空.为问瀛洲何在,我欲骑鲸归去,挥手谢尘笼.未得世缘了,佳处且从容.饮湖光,披晓月,抹春风.平生豪气安用,江海兴无穷.身在冰壶千里,独倚朱栏一啸,惊起睡中龙.此乐岂多得,归去莫匆匆. 体现宁静而致远的生活的诗词:《饮酒》 【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临江仙》 【宋】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体现刚柔并济的抱负志向和海纳百川的胸怀的诗词:《行路难》 【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上李邕》 【唐】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 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2.求形容古风舞蹈刚柔并济的句子,可以自编也可以找的舞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谩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 有曼妙女子,清颜白衫,青丝墨染,彩扇飘逸,若仙若灵,水的精灵般仿佛从梦境中走来。天上一轮春月开宫镜,月下的女子时而抬腕低眉,时而轻舒云手,手中扇子合拢握起,似笔走游龙绘丹青,玉袖生风,典雅矫健。乐声清泠于耳畔,手中折扇如妙笔如丝弦,转、甩、开、合、拧、圆、曲,流水行云若龙飞若凤舞。 有曼妙女子,清颜白衫,青丝墨染,彩扇飘逸,若仙若灵,水的精灵般仿佛从梦境中走来。天上一轮春月开宫镜,月下的女子时而抬腕低眉,时而轻舒云手,手中扇子合拢握起,似笔走游龙绘丹青,玉袖生风,典雅矫健。乐声清泠于耳畔,手中折扇如妙笔如丝弦,转、甩、开、合、拧、圆、曲,流水行云若龙飞若凤舞。 粉面上一点朱唇,神色间欲语还羞。娇美处若粉色桃瓣,举止处有幽兰之姿。一袭明黄淡雅长裙,墨发侧披如瀑,素颜清雅面庞淡淡然笑。 出尘如仙,傲世而立,恍若仙子下凡,令人不敢逼视。一袭紫衣临风而飘,一头长发倾泻而下,紫衫如花,长剑胜雪,说不尽的美丽清雅,高贵绝俗。 如霜的雪色衣袍,宽广的长袖口有一道妖治的艳红色连云花纹,长长的银发在风中凌乱飞舞,毫无瑕疵的脸宠俊美绝伦,一双银色的眼眸如月下一河潋滟的水,清泠而深邃,眉间一弯绯色的月牙印记衬得整张面容显出几分高贵与张扬傲然之气。沉静幽邃的眼眸里看不出一丝波动,象两泓万年不化的冰湖,微微扬起的嘴角却勾勒出一道微笑的痕迹。 曲荡人心魄的箫声轻扬而起,诸女长袖漫舞,无数娇艳的花瓣轻轻翻飞于天地之间,沁人肺腑的花香令人迷醉。那百名美女有若绽开的花蕾,向四周散开,漫天花雨中,一个美若天仙的白衣少女,如空谷幽兰般出现,随著她轻盈优美、飘忽若仙的舞姿,宽阔的广袖开合遮掩,更衬托出她仪态万千的绝美姿容。众人如痴如醉的看着她曼妙的舞姿,几乎忘却了呼吸。那少女美目流盼,在场每一人均心跳不已,不约而同想到她正在瞧着自己。 此时箫声骤然转急,少女以右足为轴。轻舒长袖,娇躯随之旋转,愈转愈快。忽然自地上翩然飞起。百名美女围成一圈,玉手挥舞,数十条蓝色绸带轻扬而出,厅中仿佛泛起蓝色波涛,少女凌空飞到那绸带之上,纤足轻点,衣决飘飘,宛若凌波仙子。大殿之中掌声四起,惊赞之声不绝于耳。 3.麻烦各位推荐一些刚柔并济的朗诵文章,要名家大篇章,不要诗歌这篇冰心的散文不错,推荐一下。 笑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 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 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 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 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 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 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 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 ——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 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 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 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 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 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 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 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垅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 黄嫩绿的非常鲜丽。—— 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 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 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 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 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 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