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海子诗 麦子熟了 解读那一年 兰州一带的新麦 熟了 在水面上 混了三十多年的父亲 回家来 坐着羊皮筏子 回家来了 有人背着粮食 夜里推门进来 油灯下 认清是三叔 老哥俩 一宵无言 只有水烟锅 咕噜咕噜 谁的心思也是 半尺厚的黄土 熟了麦子呀! 一个意象被诗人反复运用,当然还不只是因为它在诗人的人生历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痕迹,是诗人情感生活和心灵创伤的一个标记,更重要的是,它还须具备艺术表现的潜能,富于艺术表现力。“麦子”不仅仅只是粮食,生存的根基。“麦子”又是“种子”,虽然渺小,但和土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是未来和希望所在。如海子所言:“而以后世代相传的土地正睡在种子袋里”(《农耕民族》)。 麦子的这一属性,具有了一种象征功能,因而在诗中,海子每每以“麦子”自况。海子自言,他是“空气中的一粒麦子,绝望的麦子”(《四姐妹》),他无助无望地期待着黎明或是在黎明中无望无助地期待,是一粒“美丽负伤的麦子”(《黎明之二》)。海子有着远大的精神追求,在现实中却举步维艰。这个出身卑微的诗歌才子,在黎明前的夜色中,在荒凉的山岗上,孤独无助地盼望,绝望而深情的歌唱。以“麦子”自况的心态,成就了海子许多经典的诗篇: 请告诉四姐妹:这是绝望的麦子 永远是这样 风后面是风 天空上面是天空 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四姐妹》) 泉水白白流淌 花朵为谁而放 永远是这样美丽负伤的麦子 吐着芳香,站在山岗上 (《黎明之二》) “麦子”虽然渺小,但却深深地依恋大地,“麦子”是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苦苦执着于理想的追求者的象征。 文章引用自: 2.找几首写麦子丰收的现代诗水兽 作者:樱槿榕 南坡上熟掉的麦花 夏风一吹就成汹涌的云 像池面,像父亲的头顶 田埂上的幼子 看棕色的背篓 金色的水漫过背篓 山烟四起,像故事里虚幻之境 和蛙声,和水声,潺潺潺流进谷底 前日喜悦,连期盼都不及收起 一晃就七月末底 给你贴了一首“我诗故我在”团队同题写作的作品,如果你要名家的也很多。比如海子、骆一禾、戈麦等。网上都可以查到。 3.诗人在《麦子熟了》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风滑落夏天的脊梁,顺阡陌溜过,碧绿的海洋眨眼间被烘烤成万顷金波。 麦子熟了。 悠闲的村庄立刻绷紧了全身的肌肉。 镰刀、扁担、绳索、牛和车,纷纷涌出农舍,挤破街巷,直奔流火的田野。 农夫们被捂了一个冬天的梦境,长成了一穗穗沉甸甸的饱满; 村嫂们浇灌了一个春天的心事,圆成了一粒粒光闪闪的丰硕。 麦子熟了。 躯体深躬,感谢土地的赐予。 汗滴晶莹,辉映太阳的恩泽。 云雀在蓝天高歌。 劳动作词,收获作曲,歌唱——欢乐。 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劳动的喜爱以及收获得欢乐 4.求有“麦子”的诗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