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荔枝的诗句及出处

1.关于荔枝的诗句和典故,都有哪些

唐·杜牧《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北宋·苏轼《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唐。

白居易《叹鲁二首 》 季桓心岂忠,其富过周公。 阳货道岂正,其权执国命。

由来富与权,不系才与贤。 所托得其地,虽愚亦获安。

彘肥因粪壤,鼠稳依社坛。 虫兽尚如是,岂谓无因缘? 展禽胡为者?直道竟三黜。

颜子何如人?屡空聊过日。 皆怀王佐道,不践陪臣秩。

自古无奈何,命为时所屈。 有如草木分,天各与其一。

荔枝非名花,牡丹无甘实。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

唐。杜甫《赠翰林张四学士》 翰林逼华盖, 鲸力破沧溟。

天上张公子, 宫中汉客星。 赋诗拾翠殿, 佐酒望云亭。

紫诰仍兼绾, 黄麻似六经。 内颁金带赤, 恩与荔枝青。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2.有关荔枝的诗词

飞焰欲红天(郭明章《荔枝》) 甘露凝成一颗冰,露浓冰厚更芳馨 (范成大的《新荔枝四绝》)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张籍《成都曲》) 荔城无处不荔枝(郭沫若) 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蔡襄)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宋徽宗《宣和殿荔枝》) 蜀中荔枝出嘉州,其余及眉半有不(苏轼) 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 (明朝文征明《新荔篇》)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明代徐《咏荔枝膜》) 常熟顾氏自闽中移荔枝数本,经岁遂活。

锦苞紫膜白雪肤,海南生荔天下无。荔枝有佳品,乃在府城东。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南州六月荔枝丹(明朝陈辉《荔枝》)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宋朝苏轼《惠州一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3.关于荔枝的知识

话说唐代杨贵妃尤爱吃荔枝,每遇荔红时节便派人南下广东采荔送京,为送荔跑死数千匹马不在话下。

后来重臣高力士为了将新鲜的荔枝及时送到杨贵妃手里,引出了一段神奇的故事来。杨贵妃尝荔据说很挑剔,先看颜色,赤者熟透为最佳;再看肉质,厚实清香,雪白如银,蜜汁流溅者为上乘,核小如米者则最好。

这样一来却难倒了一班大臣,年年都从广东送荔,但每年杨贵妃口味不同,需要不断换新,仍感到不大满意,众大臣不知如何是好。有次,正遇荔红时节,高力士返高州省亲时,偶听说浮山岭下(今高州根子镇)有个荔园的荔枝品种最多,有黑叶、桂味、糯米糍、白腊、三月红等,且这些荔枝各有各自的风味。

高力士一听大喜,立即扬鞭策马来到浮山岭下,果然见这里荔林一片接一片,无际无边,犹如误入仙景。高力士迫不及待地摘几颗送入嘴里,顿觉满口清香,蜜汁流溢,饱吃一顿之后连声赞道:“好荔!好荔!上乘好荔!”高力士欣喜若狂,旋即派人赶回长安向杨贵妃禀告。

杨贵妃大悦,即派一队轻骑快马赶赴高州,当高力士将鲜红的荔枝摘下来的时候,忽然为荔枝保鲜犯愁。大家都知道荔枝鲜实最多保持两至三天,高州离长安上千公里啊!高力士立即出榜招贤纳士,但三天已过,眼看熟透的荔枝就快变黑了,还毫无消息。

高力士这几天为采摘荔枝而疲倦不堪,有天中午不知不觉就在荔枝林边的拴马树下睡着了,梦中见一老翁风度翩翩而至,在他的耳边吩咐了几句:“瓮能装,竹能装,有水便能到长安……”高力士一觉醒来,没见到什么老翁,只见他那匹拴在树上的白马正用舌头舔他的耳边。他惊喜一阵,立即派人到缸瓦店去买回千只瓦瓮,用湿草纸铺垫其内,然后将荔枝一颗颗往里装,再用蜂蜡封闭口盖。

顷刻,几十匹高头大马在高力士大白马的领路下,白夜兼程,尘土飞扬直奔长安,但由于路途遥远,加上瓦瓮易碎,路上烂了不少,据说回到长安时瓦瓮仅剩五十多个,但却很使杨贵妃惊喜。惊的是,上千只瓦瓮仅剩五十多个,喜的是总算正尝到有生以来最上乘的荔枝。

次年,杨贵妃再催高力士回高州送荔时吩咐一定要用妥当快捷的方法运荔枝,这时高力士又想起曾在梦中那白发老翁说的“竹可装……”的话语,于是全部改用竹筒保鲜运荔,并吸取年前运荔的经验,先将上千个两头有节的竹筒用水浸二天,等水分充满竹筒里,再将荔枝一颗颗塞进去,用蜂蜡封口。这一方法果然真灵,荔枝一直运到长安,丝毫无损,颗颗新鲜,唐玄宗与杨贵妃大悦,与宫中各大臣饱食一顿。

后来,杨贵妃常要派高力士回家乡探亲,无怪有千古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就是高州到长安送荔的活生生写照。

至于为荔枝跑死多少马,无法计数,但一个个动人的民间传说却广泛传播开来。有人说,那托梦的白头老翁不是什么神仙,而是高力士的那匹朝夕相处的大白马,那棵拴马树上的一条条缰绳疤迹,现在还隐约可辨。

4.形容荔枝花开的好诗

1) 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

——出处: 丘浚《咏荔枝》2)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出处: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3)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出处: 苏轼《食荔枝》4) 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橘未应先; ——出处: 何景明《鲥鱼》5)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 ——出处: 欧阳修《浪淘沙》6)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出处: 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7)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出处: 张籍《成都曲》8)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出处: 白居易《种荔枝》9) 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 ——出处: 白居易《荔枝楼对酒》10) 分明密露枝枝结。

——出处: 韩元吉《醉落魄(荔枝)》11) 冰肌不受人间热 ——出处: 韩元吉《醉落魄(荔枝)》12) 笑靥开时。一骑红尘献荔枝。

——出处: 李纲《减字木兰花(荔枝二首)》13) 荔子亲攀。冰肌照映柘枝冠。

——出处: 黄庭坚《浪淘沙(荔枝》14) 记得如今时候,正荔枝初熟。 ——出处: 姜夔《好事近(赋茉莉》15) 无语只低眉。

闲拈双荔枝。 ——出处: 卢祖皋《菩萨蛮》16) 荔枝卢橘沾恩幸,鸾鹊天书湿紫泥。

——出处: 李商隐《九成宫》17) 餐秀色,味肤腴。轻红端合与为奴。

——出处: 丘崈《鹧鸪天(咏绿荔枝》18) 不似荔枝生处远,恨薰风。 ——出处: 韩淲《摊破浣溪沙(杨梅》19) 绛纱囊里水晶丸。

——出处: 欧阳修《浪淘沙》20)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 ——出处: 欧阳修《浪淘沙》21) 揉蓝雾雾蔷薇浅,半露冰肌玉不如。

——出处: 丘崈《鹧鸪天(咏绿荔枝》。

5.描写“杨贵妃吃荔枝”的那句诗是什么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 原文: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2. 出处:唐代杜牧的《过华清宫》

3. 赏析:

这是三绝句中的最后一首,也是一首讽喻诗。

“万国笙歌醉太平”,此言唐玄宗整日与杨贵妃在骊山游乐,不理朝政,举国上下也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倚天楼殿月分明”,此言骊山上宫殿楼阁高耸挺拔,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分明。“云中乱拍禄山舞”,此句语带讥刺地说:想当年安禄山在骊山上觐见唐玄宗和杨贵妃时,在大殿中拖着肥胖的身体翩翩作胡旋舞,竟引发了杨贵妃爽朗的笑声。“风过重峦下笑声”,此言那笑声随风飘扬越过层层峰峦,在山间久久回荡。

此诗含蓄委婉,笔调看似轻快,实则对亡国之君的荒淫误国给予了辛辣无情的嘲讽。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