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浮云的诗句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御马五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2. Y.关于战争的诗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战城南 去年战,桑干原. 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凶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为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汗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熄征战无以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鸟鸠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谇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器是凶器, 圣人不得以而用之. 这是辛弃疾的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生 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士境, 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 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 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 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 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 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 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 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 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 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 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 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 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 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馀, 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 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 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朴, 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 列(一作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 军行入高山。 迳危抱寒石, 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 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 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 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 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 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 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 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 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 安可辞固穷? 马上作 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 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 都是横戈马上行 军中夜感 张家玉(明末抗清英雄) 惨淡天昏与地荒 西风冷月冷沙场 裹尸马革英雄事 纵死终令汗林香 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 郑成功 缟素临江誓灭胡 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渡 不信中原不姓朱 3. “浮云”是神马云(fú yún)一词为多义词,基本解释为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另外,浮云一词还有其他几种比喻义和引申义。同时,浮云也作为一些专有名词使用。 〖floating clouds〗浮云,指漂浮的云彩:~蔽日。浮云一词在诗歌中作为意象使用时有多种含义,现也常单独作为比喻义或引申义使用。 【例句】 “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楚辞·九辩》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嗟乎!人生若浮云朝露。” ——《周书·萧大圜传》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关汉卿《窦娥冤》 “止水生心悟,浮云当可提。”――清·田兰芳《石仙堂(袁可立堂号)即事三首》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 “若比秋风逝流年,原来浮云只等闲。何论世上升沉事,弹指阴霾见晴天。”——清·戚惠琳 “她早一会的顾虑,像是一片浮云,给一阵风吹得了无踪影。”——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九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浮云一词在诗歌中的几种意象】 转载自《语文学习报》,有少量段落合并。浮云,即天上飘浮的云彩,“浮”有飘浮、飘动之意。汉代苏武、李陵于河梁送别。李陵《与苏武诗三首》有“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苏武《诗四首》有“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其后,人们便常以“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无常。 浮云奇葩(20张) 正是由于行踪无定的特征,浮云具有了象征浪迹天涯的游子的可能。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李白的《送友人》中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天空中随风飘浮的一朵白云,象征了友人的任意西东;而那徐徐而下,不忍遽然离开大地的“落日”,隐喻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淮上喜会梁州故人》),诗人韦应物把极长的时间、极宽阔的空间、极复杂的人事融进这两句诗中。这种沧桑之感,在宋人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寄黄几复》)中,也能领受到。 由于浮云的优游自如,它又获得了表现消闲洒脱个性、恬然自适生活的资格。《归去来兮辞》中有“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表现了陶潜身上决不违拗个性适应外在的东西的那一份成人世界里难得的纯真与率直。王维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突显出诗人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形迹无拘无束无碍,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在流淌。柳宗元的“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渔翁》),有对陶诗的继承,也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境遇与追求。 由于浮云的倏忽来去,又被用以代表转瞬即逝的事物,也引申为不容易实现的事物或不愿去实现的事物。最早在《论语·述而》中便有“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浮云来比喻不合义理而得到的富贵。 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说:“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以此表现曹将军沉醉丹青而不知老之将至,情操高尚,不慕荣利,视功名富贵如天上浮云一般淡薄的品质。“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那“云彩”多情地缭绕于前,不舍地尾随于后,又显得那么美好而又让人依恋。“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的《情歌》以微云、微风起兴,则表达了对祖国浓浓的思念之情。 浮云的“浮”,又有浮在表面,能遮挡外物之意,因而具备了比喻外在不良因素,不正当人事的侵害、腐蚀、阻挠等意义。《古诗十九首》第一首《行行重行行》中有“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这“浮云”,成了思妇心中外人对自己丈夫的诱惑或是谗害,成了压在思妇心头赶不走、驱不散的愁云。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诗人沉痛的心情隐寓其中。因为阻碍,便有了许多冲破阻碍的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刘禹锡诗中“排云上”的“晴空一鹤”,就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王安石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则表现出杰出政治家的胸襟气度和对自己、对事业的信心。老一辈革命家陈毅的“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更表现出冲决阻碍,战胜邪恶,走向胜利的坚定信念。 4. 关于影子的古诗描写影子的诗句: 宋代诗(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因常把影字入诗词,人称"张三影"。其著名诗句有: 1、隔墙送过秋千影。——青门引 春思 2、愿教清影长相见,更乞取长圆。——相思儿令(中吕宫) 3、犹有花上月,清影徘徊。——宴春台慢(仙吕宫) 4、隔帘灯影闭门时。——醉桃源(大石调) 5、风影轻飞。花发瑶林春未知。——采桑子(双调) 6、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中吕调) 7、樯竿渐向望中疏,旗影转。——天仙子(郑毅夫移青社·中吕调) 8、草树争春红影乱。——木兰花(般涉调) 9、无数杨花过无影。——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般涉调) 10、固向鸾台同照影。——木兰花(席上赠同邵二生·般涉调) 11、鸳鸯集、仙花斗影。——双韵子(般涉调) 12、重城闭月,青楼夸乐,人在银潢影里。——鹊桥仙(般涉调) 13、风乌弄影画船移。——芳草渡(般涉调) 不过,人们最熟悉的还是苏东坡的“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5. 有关于桥的诗句桥的诗句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帝京篇)李世民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 (玄都观)徐氏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杜甫 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 (相和歌辞·江南曲)韩翃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相和歌辞·相逢行)崔颢 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 (相和歌辞·常林欢)温庭筠 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舞曲歌辞·屈柘词)温庭筠 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 (杂曲歌辞·妾薄命)刘元淑 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杂曲歌辞·壮士行)刘禹锡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杂曲歌辞·竹枝)刘禹锡 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其一)王建 金谷园中柳,春来已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杂曲歌辞·祓禊曲)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赋西汉)魏徵 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 (阙题)杨师道 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和銮舆顿戏下)虞世南 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 (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 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游侠篇)陈子良 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 (安德山池宴集)上官仪 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咏史其二)卢照邻 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 (还京赠别)卢照邻 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安德山池宴集)李百药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和长孙秘监七夕)任希古 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宗楚客 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 (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宋之问 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送赵司马赴蜀州)宋之问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灵隐寺)宋之问 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王勃 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 (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 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二)杜审言 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 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感怀)董思恭 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 (蒲津迎驾)宋璟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驻马西桥上,回车南陌头。故人从此隔,风月坐悠悠。 (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崔融 画桥飞渡水,仙阁涌临虚。(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刘宪 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 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上元夜效小庾体)陈嘉言 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 (长相思)苏颋 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畴昔篇)骆宾王 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 桃花嘶别路,竹叶泻离樽。(送吴七游蜀)骆宾王 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 (游石淙山)张昌宗 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 (采桑)刘希夷 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 (春日登金华观)陈子昂 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旗。(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张说 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 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东都酺宴四首)张说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张旭 岩腹乍旁穿,涧唇时外拓。 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燕子龛禅师)王维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送杨长史赴果州)王维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晓行巴峡)王维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江南旅情)祖咏 徒尔当年声籍籍,滥作词林两京客。 故人斗酒安陵桥,黄鸟春风洛阳陌。(放歌行答弟墨卿)李颀 我爱绵远河上的大桥,因为这一座座的桥既年轻又十分的漂亮。 更多的爱它那勃勃雄姿, 站立在地上,立脚于水中,不辞艰辛,普渡众生,我心悦诚服的崇敬绵远河上的桥。 你看,绵远河上的桥多彩多姿。 有的造型象一弯月亮,又象夏日雨后的彩虹;有的象一张弓,以无穷大的力量,鞭策你的征程;有的似楼台,既现代又古朴,耐人寻味;也有的桥身简朴,不露声色,甘愿让人们踏着身子忙忙碌碌地过去,又匆匆的过来;汽车来回不停地在桥上奔驰。绵远河上耸立的座座桥是德阳闪闪发光的亮点,给人以更多的回忆,美好的向往,催促人们向既定的目标飞奔! 绵远河上的桥,对于我们的生活太紧密太重要了。 古往今来赞扬桥,歌颂桥的大有人在。唐朝诗人杜甫在诗中赞美桥:“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白居易的诗中说,“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苏轼的诗句里颂扬桥“弯弯飞桥出,敛敛半月彀”。这些古人都从各个角度描绘山河水色中的桥。 儿时,我家住在涪江岸边的一个村庄里。房的前面紧紧对着波浪滔滔的涪江,后面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沟,水沟的那边是我们的学校。 村子里的人们在水沟上修建了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样的桥。有木桥,有石桥,有砖砌的洞桥。 每一座小桥都各有特色,这些巧夺天工的小桥,与全村老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家门前那条水沟,足够三米多宽。不知何因倒了一棵树恰好横在水沟上,我父亲用斧头砍出了一个小平面,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