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衡阳雁"的古诗有哪些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3、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归宋之问 4、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柳宗元 5、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 6、春至衡阳雁,思归塞路长。汀洲齐奋翼,霄汉共成行。 雪尽翻风暖,寒收度月凉。直应到秋日,依旧返潇湘。——孟贯 7、塞门春已暖,连影起苹风。云梦千行去,潇湘一夜空。 江人休举网,虏将又虚弓。莫失南来伴,衡阳树即红。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8、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在《夜归》 9、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 10、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11、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贺朝《从军行》 12、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梅尧臣《秋雁》 1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 14、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15、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2.关于雁的诗句大全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忆秦娥娄山关》 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陆游《幽居》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在《夜归》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贺朝《从军行》 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李廓《送振武将军》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李益《春夜闻笛》 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梅尧臣《秋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纱》春恨词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3.谁有关于"衡阳雁"的古诗渔家傲①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② 衡阳雁去无留意。③ 四面边声连角起,④ 千嶂里,⑤ 长烟落日孤城闭。⑥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⑦ 羌管悠悠霜满地。⑧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 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 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②塞下:边地。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 不同。 ③衡阳雁去的倒文。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 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 ④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 声。角:军中的号角。 ⑤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⑥长烟:荒漠上的 烟。 ⑦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 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 业未成。 ⑧羌管:羌笛。霜满地:喻夜深寒重。 【品评】 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 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 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 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原有数阕,皆以 “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宋魏泰《东轩笔录》卷 十一)。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 重抒情,而情中有景。这恰与《苏幕遮》仿佛。但它的题材与风格却是有别于 《苏幕遮》的。首句“寨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 的异样感受。次句“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 荒凉,这是托物寄兴。接着,“四面边声”三句,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 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长烟落日”,画面固不失雄阔,但续 以“孤城闭”三字气象顿然一变,而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过片后“浊酒 一杯”二句,写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久困 孤城,他们早已归心似箭,然而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又何从谈起? “羌管悠悠”句刻划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乡恋益见浓重。“人不寐”二句, 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的正是这种 感伤之情。不言而喻,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 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其情调与唐人建功异域、追奔逐北的边塞诗迥不相同。 但范仲淹到延州后,选将练卒,招抚流亡,增设城堡,联络诸羌,深为西夏畏 惮,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此词慷慨悲凉,同样表现了他抵御外患、 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而更值得重视的则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 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 4.请写出几句关于"雁"的古诗句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送兄 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萨都刺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使至塞上 王维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次北固山下 王湾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忆秦娥娄山关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腾王阁序 王勃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5.描写“衡阳雁”的古诗词请问除了宋之问的在古代,衡阳被认为是很偏远的地方,古人认为连大雁都飞不过的地方。所以,衡阳雁一般是思乡、归家、悲愁等意象。 写的最好的是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这是宋朝边塞词中最早的一首!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写衡阳雁中,比较婉约的是: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宋代:陈达叟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而薄情夫。一行书也无。 泣归香阁恨。和泪掩红粉。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 杜甫的归雁,是写的比较悲伤的。 唐代:杜甫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6.关于"衡阳雁"的古诗有哪些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3、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归宋之问 4、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 ——柳宗元 5、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 6、春至衡阳雁,思归塞路长。 汀洲齐奋翼,霄汉共成行。 雪尽翻风暖,寒收度月凉。 直应到秋日,依旧返潇湘。——孟贯 7、塞门春已暖,连影起苹风。 云梦千行去,潇湘一夜空。 江人休举网,虏将又虚弓。 莫失南来伴,衡阳树即红。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8、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 陆游在《夜归》 9、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卢纶的《塞下曲》 10、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11、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贺朝《从军行》 12、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 ——梅尧臣《秋雁》 1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卢纶的《塞下曲》 14、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15、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