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常见宋词词谱

1.求词谱常用宋词

忆江南 (廿七字,又作望江南,江南好) 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唐]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梦江南 [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浣溪沙 (四十二字,沙或作纱,或作浣纱溪)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后阕头两句往往用对仗。)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宋]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樽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浣溪沙(1950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

2.谁知道所有宋词的曲谱

宋词创作时必须按谱制词,也叫填词,属于一种严格的歌唱文学。

到了北宋柳永,周邦彦,苏东坡 时代,原有曲调已无法适应新词的内涵,依古乐翻新调成了当时的潮流。苏东坡作为这一潮流的代表人物,更是醉心音律,自作词谱。

一时间有新词便有新曲,优秀的词作家纷纷成为了曲作家。这 时的宋词已达到文字和音乐的高度协调,走向了自己的最高境界。

但遗憾的是这种境界由于古代记谱方法的简略和粗糙使我们很难领略到了。 那时的记谱方法是从唐代的文字谱转变而来的工尺谱。

这种工尺谱没有为一拍中各音的时值标出明 确的符号,也没有为半音的表达及每拍中细微节奏的变化有过什么设想,它为之服务的对象全是有演唱经验的 “善唱者” ,而不是一般的人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工尺谱对曲调基本上只起到辅助 ,参考,备忘的作用,相当于舞台后的提词人而已。

想靠这种提词形式把千年后的我们引入原腔原调的宋词天地几乎是异想天开了。 没有了原曲调的宋词实际上是一种不完整的文学艺术,不是唱而是用普通话去朗诵宋词永远无法完 整的体验到它的意境。

于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现代曲作家开始为宋词谱曲,想当然的给宋词加上一些音符,再交给那些不知宋词为何物的嗓子摇头晃脑地将其唱出来,这就是更低劣的一种表现了 。常识告诉我们,每种艺术的产生都有他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文化氛围,远离了特定的背景和氛围,这种艺术就成为了历史。

宋词的曲谱早已成为了历史,我们只能在残页碎纸中去苦苦寻找, 找不到就老老实实在长短句的朗诵中去体验残缺的美。 古音律学者邰五遥先生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专攻宋词古韵,为躲开人世间形形色色的干扰,为寻 求宋词中常有的意境,先生携古谱一箱,古琴一张,长箫一根,远遁山林。

朝看晨雾浮溪,翠鸟翻翅,暮观银勾悬空,松涛入窗。历三十年逐字推敲,经九千日琴箫相和,终云破雾开,得一隙可进 也。

邰先生自叹云:虽得一隙可进却并不十分清晰,一是原谱细微处的变化依然难以捕捉,二是调式不能确定,三是节奏在古谱中找不到准确线索。 这里发表的是邰先生破译的宋词古谱中的四首,全为简谱,仅体现主旋律,缺少的常规标记是无法 破译的地方,每拍中各音的时值肯定与古曲有出入。

我们将密切关注邰先生在宋词古韵破译方面的收获,随时向读者介绍邰先生的研究成果。

3.你有多少个宋词谱,发给我

楼上的那个太难专研了…… 常用词谱 1、归字谣 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句)⊙ 仄仄平平(韵) 2、忆江南 平⊙仄(句)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句) ⊙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韵) 3、渔父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句)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4、捣练子 平仄仄(句) 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句) ⊙平⊙仄仄平平(韵) 5、江南春 平仄仄(句) 仄平平(韵) 平平平仄仄(句) 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平仄平平仄(句) 平仄平平平仄平(韵) 6、如梦令 ⊙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韵) 平仄(韵)平仄(叠) ⊙仄⊙平平仄(韵) 7、长相思 ⊙⊙平(韵) ⊙⊙平(叠)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平(韵) ⊙⊙平(韵) ⊙⊙平(叠)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平(韵) 8、相见欢 ⊙平⊙仄平平(平韵) 仄平平(叶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仄(仄韵) ⊙平仄(叶仄) 仄平平(归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9、生查子 ⊙平⊙仄平(句) ⊙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句) ⊙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韵) 10、昭君怨 ⊙仄⊙平⊙仄(仄韵) ⊙仄⊙平⊙仄(叶仄) ⊙仄仄平平(转平韵) 仄平平(叶平) ⊙仄⊙平⊙仄(仄韵) ⊙仄⊙平⊙仄(叶仄) ⊙仄仄平平(转平韵) 仄平平(叶平) 11、点绛唇 ⊙仄平平(句) ⊙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韵) 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12、浣溪沙一 ⊙仄⊙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句)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13、摊破浣溪沙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平仄(句) 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句) ⊙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句) 仄平平(韵) 14、菩萨蛮 ⊙平⊙仄平平仄(仄韵) ⊙平⊙仄平平仄(叶仄) ⊙仄仄平平(换平韵) ⊙平⊙仄平(叶平) ⊙平平仄仄(再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仄仄平平(三换平韵) ⊙平⊙仄平(叶平) 15、减字木兰花 ⊙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叶仄) ⊙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平(叶平) ⊙平⊙仄(再换仄韵) ⊙仄⊙平平仄仄(叶仄) ⊙仄平平(三换平韵) ⊙仄平平⊙仄平(叶平) 16、采桑子 ⊙平⊙仄平平仄(句) ⊙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平平仄(句) ⊙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17、巫山一段云 ⊙仄平平仄(句)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句)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韵) 18、卜算子一 ⊙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句) ⊙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句) ⊙仄平平仄(韵) 19、诉衷情 ⊙平⊙仄仄 平平(韵) ⊙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句) ⊙仄仄(豆) 仄平平(韵) 平仄仄(句) 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句) ⊙仄平平(句) ⊙仄平平(韵) 20、好事近 ⊙仄仄平平(句) ⊙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句) 仄⊙平平仄(韵) ⊙平⊙仄仄平平(句) ⊙⊙仄平仄(韵) ⊙仄⊙平平仄(句) 仄⊙平⊙仄(韵) 21、谒金门 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韵) ⊙仄⊙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 22、忆秦娥 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叠) ⊙平⊙仄(句) 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叠) ⊙平⊙仄(句) 仄平平仄(韵) 23、清平乐 ⊙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仄⊙平平仄仄(叶仄) ⊙仄⊙平⊙仄(叶仄) ⊙平⊙仄平平(换平韵) ⊙平⊙仄平平(叶平) ⊙仄⊙平⊙仄(句) ⊙平⊙仄平平(叶平) 24、阮郎归 ⊙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韵) 平仄仄(句) 仄平平(韵) ⊙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韵) 25、桃花源忆故人 ⊙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26、眼儿媚 平仄平平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韵) ⊙平⊙仄(句) ⊙平⊙仄(句) ⊙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句) ⊙仄仄平平(韵) ⊙平⊙仄(句) ⊙平⊙仄(句) ⊙仄平平(韵) 27、酒泉子 平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仄(句) ⊙平⊙仄仄平平(平韵) ⊙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

4.宋代常见的词牌有哪些

常见词牌有: 1.《十六字令》。

又被称作《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 2.忆江南。

亦被称为:《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望江南》《梦江口》《谢秋娘》《春去也》《归塞北》 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 3.调笑令。

_ 4.《如梦令》。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5.乌夜啼。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6.长相思。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7.生查子。

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8.点绛唇。

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9.浣溪沙。 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10.菩萨蛮。

四十四字,共享四个韵。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

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11.卜算子。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12.采桑子。亦称《罗敷媚》、《丑奴儿》。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

13.减字木兰花。亦称《减兰》。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每句不同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 14.诉衷情。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又一体四十四字,将前阕四五句变为“[平]仄仄平平”。

15.忆秦娥。亦称《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叠韵,均须押入声字,一韵到底。 词 16.清平名。

亦称《清平乐令》、《醉东风》。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平仄换韵。

17.南歌子。亦称《春宵曲》、《水晶帘》、《碧窗梦》、《十爱词》、《南柯子》、《望秦川》、《风蝶令》。

18.醉花阴。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19.浪淘沙。亦称《浪淘沙令》、《卖花声》《过龙门》。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阕各四平浪淘沙,一韵到底。 20.鹧鸪天。

亦称《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 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

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21.鹊桥仙。

亦称《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一韵到底。

前后句首两句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例词: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22.虞美人。

亦称《虞美人令》、《一江春水》。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每句不同韵,方式是“甲乙丙丁”。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_sina_#8221_word__独牒献芪耷椤R蝗谓浊啊⒌愕蔚教烀鳌 -------------------------------------------------------------------------------- 23.南乡子。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 24.玉楼春。

亦称《木兰花》、《春晓曲》。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欧阳修 别问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

5.宋词词牌宋词有词牌,请写出四个常见的词牌名

词牌名大集合渔歌子:又名《渔父》。

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潇湘神:又名《潇湘曲》。

唐代潇湘地带祭祀湘妃的神曲。长相思: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原唐教坊曲名。

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谒金门:原唐教坊曲名,敦煌曲辞有“得谒金门朝帝廷”句,疑为此词调本意。

苍梧谣:通称《十六字令》。如梦令:后唐庄宗李存勖创制,因词中有“如梦,如梦”而定名。

青玉案:调名出自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八声甘州: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念奴娇:念奴,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曲名本此。天仙子:原唐教坊曲名,本名《万斯年》,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而改名。

水调歌头:唐大曲有《水调歌》,是隋炀帝开凿汴河时所作,此调是截取其开头一段另制的新曲。菩萨蛮:原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等。

据记载,唐宣宗时,女蛮国入贡,其人高髻金冠,璎珞被体,故称菩萨蛮队,乐工因作《菩萨蛮曲》。钗头凤:取无名氏《撷芳词》“可怜孤似钗头凤”为调名。

西江月: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最初是咏湘灵的。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取自张衡《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一剪梅:因周邦彦词“一剪梅花万样娇”而定名。

水龙吟:调名取自李白诗句“笛奏水龙吟”。沁园春:沁园本为汉代沁水公主园林,唐诗人用以代称公主园。

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简文帝诗句“翻阶峡蝶恋花情”,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破阵子:原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出自唐初秦王李世民所制大型武舞曲《秦王破阵乐》。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