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爽字的诗词《秋日即目》李世民爽气浮丹阙,秋光澹紫宫。 衣碎荷疏影,花明菊点丛。袍轻低草露,盖侧舞松风。 散岫飘云叶,迷路飞烟鸿。砌冷兰凋佩,闺寒树陨桐。 别鹤栖琴里,离猿啼峡中。落野飞星箭,弦虚半月弓。 芳菲夕雾起,暮色满房栊。《秋日二首》李世民菊散金风起,荷疏玉露圆。 将秋数行雁,离夏几林蝉。云凝愁半岭,霞碎缬高天。 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 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丰年多庆,九日示怀》李适爽气肃时令,早衣闻朔鸿。 重阳有佳节,具物欣年丰。皎洁暮潭色,芬敷新菊丛。 芳尊满衢室,繁吹凝烟空。惠合信吾道,保和惟尔同。 推诚至玄化,天下期为公。《游秋浦白笴陂二首》李白何处夜行好,月明白笴陂。 山光摇积雪,猿影挂寒枝。但恐佳景晚,小令归棹移。 人来有清兴,及此有相思。白笴夜长啸,爽然溪谷寒。 鱼龙动陂水,处处生波澜。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 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闲居拟齐梁四首》贯休夜雨山草滋,爽籁生古木。 闲吟竹仙偈,清于嚼金玉。蟋蟀啼坏墙,苟免悲局促。 道人优昙花,迢迢远山绿。果熟无低枝,芳香入屏帷。 故人久不来,萱草何离离。苦吟斋貌减,更被杉风吹。 独赖湖上翁,时为烹露葵。红藕映嘉鲂,澄池照孤坐。 池痕放文彩,雨气增慵堕。山翁寄术药,幸得秋病可。 终召十七人,云中备香火。清气生沧洲,残云落林薮。 放鹤久不归,不知更归否。支策到江湄,江皋木叶飞。 自怜为客远,还如鹊绕枝。南枝复北枝,玉露沾毛衣。 《观李翰林真二首》贯休日角浮紫气,凛然尘外清。虽称李太白,知是那星精。 御宴千钟饮,蕃书一笔成。宜哉杜工部,不错道骑鲸。 谁氏子丹青,毫端曲有灵。屹如山忽堕,爽似酒初醒。 天马难拢勒,仙房久闭扃。若非如此辈,何以傲彤庭。 《夜雨》贯休夜雨山草湿,爽籁杂枯木。闲吟竺仙偈,清绝过于玉。 《和崔正谏登秋日早朝》沈佺期鸡鸣朝谒满,露白禁门秋。爽气临旌戟,朝光映冕旒。 河宗来献宝,天子命焚裘。独负池阳议,言从建礼游。 《初秋夜坐应诏》杨师道玉琯凉初应,金壶夜渐阑。沧池流稍洁,仙掌露方漙。 雁声风处断,树影月中寒。爽气长空净,高吟觉思宽。 《晨登乐游原,望终南积雪》皎然凌晨拥弊裘,径上古原头。雪霁山疑近,天高思若浮。 琼峰埋积翠,玉嶂掩飞流。曜彩含朝日,摇光夺寸眸。 寒空标瑞色,爽气袭皇州。清眺何人得,终当独再游。 《浙江夜宿》马戴落帆人更起,露草满汀洲。远狖啼荒峤,孤萤溺漫流。 积阴开片月,爽气集高秋。去去胡为恋,搴芳时一游。 《遣兴五首》杜甫天用莫如龙,有时系扶桑。顿辔海徒涌,神人身更长。 性命苟不存,英雄徒自强。吞声勿复道,真宰意茫茫。 地用莫如马,无良复谁记。此日千里鸣,追风可君意。 君看渥洼种,态与驽骀异。不杂蹄啮间,逍遥有能事。 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 达生岂是足,默识盖不早。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 贺公雅吴语,在位常清狂。上疏乞骸骨,黄冠归故乡。 爽气不可致,斯人今则亡。山阴一茅宇,江海日凄凉。 吾怜孟浩然,裋褐即长夜。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 清江空旧鱼,春雨馀甘蔗。每望东南云,令人几悲吒。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杜甫司空出东夷,童稚刷劲翮。追随燕蓟儿,颖锐物不隔。 服事哥舒翰,意无流沙碛。未甚拔行间,犬戎大充斥。 短小精悍姿,屹然强寇敌。贯穿百万众,出入由咫尺。 马鞍悬将首,甲外控鸣镝。洗剑青海水,刻铭天山石。 九曲非外蕃,其王转深壁。飞兔不近驾,鸷鸟资远击。 晓达兵家流,饱闻春秋癖。胸襟日沈静,肃肃自有适。 潼关初溃散,万乘犹辟易。偏裨无所施,元帅见手格。 太子入朔方,至尊狩梁益。胡马缠伊洛,中原气甚逆。 肃宗登宝位,塞望势敦迫。公时徒步至,请罪将厚责。 际会清河公,间道传玉册。天王拜跪毕,谠议果冰释。 翠华卷飞雪,熊虎亘阡陌。屯兵凤凰山,帐殿泾渭辟。 金城贼咽喉,诏镇雄所搤。禁暴清无双,爽气春淅沥。 巷有从公歌,野多青青麦。及夫哭庙后,复领太原役。 恐惧禄位高,怅望王土窄。不得见清时,呜呼就窀穸。 永系五湖舟,悲甚田横客。千秋汾晋间,事与云水白。 昔观文苑传,岂述廉蔺绩。嗟嗟邓大夫,士卒终倒戟。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杜甫王国称多士,贤良复几人。异才应间出,爽气必殊伦。 始见张京兆,宜居汉近臣。骅骝开道路,雕鹗离风尘。 侯伯知何等,文章实致身。奋飞超等级,容易失沈沦。 脱略磻溪钓,操持郢匠斤。云霄今已逼,台衮更谁亲。 凤穴雏皆好,龙门客又新。义声纷感激,败绩自逡巡。 途远欲何向,天高难重陈。学诗犹孺子,乡赋念嘉宾。 不得同晁错,吁嗟后郄诜。计疏疑翰墨,时过忆松筠。 献纳纡皇眷,中间谒紫宸。且随诸彦集,方觊薄才伸。 破胆遭前政,阴谋独秉钧。微生沾忌刻,万事益酸辛。 交合丹青地,恩倾雨露辰。有儒愁饿死,早晚报平津。 《月三首》杜甫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 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 并照巫山出,新窥楚水清。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 必。 2.古代诗词中伶伦一词有何典故据《汉书》卷二十一 《律历志上》载,黄帝尝使伶伦自大 :之西,昆仑山采竹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又做十二 管,吹凤鸣以定正音律。 伶伦为黄帝时乐官,传说为始创乐器的人。后因 用作咏竹或咏乐的典故。 唐•除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不意伶 伦子,吹之学凤鸣。”唐•韩愈《嘲鼾睡二首》其一:“虽令伶伦吹,苦韵难 可收。” 唐•杜牧《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 韵:“肉管伶伦曲,箫淸庙章。” 明•刘基鼍鲜龙图》:“安得伶伦截竹筒,吹之呼龙出石洪。” 3.古代关于酒的诗词歌赋有哪些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关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颂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言为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陶渊明·饮 酒 故人赏我趣,挈酒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杜 甫·独酌成诗 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 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苦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 白居易·问刘十九 绿岂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怀无?李贺·示第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录需今夕酒,缃帙去时书。病骨犹能在,人间底无事。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李贺·追和何谢铜雀妓 佳人一壶酒,秋容满千里。 石马卧新烟,忧来何所以。歌声且潜弄,陵树风自起。 长裾压高台,泪眼看花机。李贺·赠陈商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人生有穷拙,佳人一壶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 凄凄陈述圣,披褐钼俎豆。学为尧舜文,时人择衰偶。 柴门车辙冻,日下榆影瘦。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 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旁苦无寸寻,一上戛牛斗。 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李生师太华,大坐看白昼。 逢霜作朴橄,得气为春柳。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 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 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李贺·白昌谷到洛后门 九月大野白,苍岑竦秋门。寒凉十月末,雪霰蒙晓昏。 谵色结昼天,心事填空云。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 石涧冻波声,鸡叫洗寒晨。强行到东舍,解马投旧邻。 东家名廖者,乡曲传姓辛。枝头非饮酒,吾请适其人。 始欲南去楚,又将西适秦。襄王与武帝,各自留青春。 闻道兰台上,宋玉无归魂。缃缥两行字,蛰虫蠹秋芸。 为探秦台意,岂命余负薪?李贺·送韦仁实兄弟入关 送客饮别酒,千觞无赭颜。何物最伤心?马首鸣金环。 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坐来壮胆破,断目不能看。 行槐引西道,青梢长攒攒。韦郎好兄弟,迭玉生文翰。 我在山上舍,一亩蒿硗田。夜雨叫租吏,春声暗交关。 谁解念劳劳,苍突唯南山。李贺·拂舞歌辞 吴娥声绝天,空云闲徘徊。 门外满车马,亦须生绿苔。樽有鸟程酒,劝君千万寿。 全胜汉武锦楼上,晓望晴寒饮花露。东方日不破,天光无老时。 丹成作蛇乘白雾,千年重化玉井土。从蛇作龟二千载,吴堤绿草年年在。 背有八卦称神仙,邪鳞顽甲滑腥涎。苏武·别诗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有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当乖离,恩情日以新。 鹿呜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李陵·别诗 夹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远望北风至,对酒不能酬。 行人怀往路,何以思我愁。独有盈觞泪,与子结绸缪。 古诗十九首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欢娱,聊厚不为簿。 古诗十九首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庾信·对酒诗 数杯还已醉,风云不复知。唯有龙吟笛,桓伊能独吹。 曹植·送应氏诗 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愿得展燕婉,我友之朔方。亲呢并集送,置酒此河阳。 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 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愿为比翼鸟,施融起高翔。 应璩·百一诗 平生发完全,变化似浮屠,醉酒巾帻落,秃顶赤如壶。阮籍·咏怀诗 一日复一朝,一昏复一晨。 容色改平常,精神自飘沦。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 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博云·前有一樽酒 置酒结此会,主人起行觞。 玉樽两盈间,丝理东西厢。舞袖一何妙,变化穷万方。 左思·咏史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哀歌和渐离,谓若旁无入。 虽无 壮土节,与世亦殊伦。陶渊明·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霸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动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关于酒的七言诗(二) 高适·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无题(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廖伤酒后,一番萧瑟禁酒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 4.关于繁荣的诗词1.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2. 三月三日空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3. 暗闻歌吹声,知是长安路 4. 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辉。 5. 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 6. 渭水收暮雨,处处多新泽。 7.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8.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9. 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 10.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11.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2.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 13. 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 5.关于铜镜的诗词多类.李白《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月中帝子隐真香 枫林碧水浅淡妆 灯下天姿人不识 唯对铜镜自心伤 吾心似秋月,碧潭光皎洁. 无物堪比伦,叫我如何说? 身时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试 勿使惹沉埃.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6.描写爱情的古典诗词诗词中描写爱情的句子太多了,有几句你看看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可以用来表达爱慕对方的句子]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虽一水之隔,却遥遥相忘,表达两情相悦目前却不能两厢厮守,表达一种相思,爱恋,与哀怨。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写的,意思是 对方来时的短暂与去时匆匆] 身无彩凤双飞燕,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朝李商隐]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朝白居易,比喻爱情的坚贞与专注]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 [唐朝卢照邻诗〈长安古意〉]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宋代宴几道写的]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朝崔护写的 表达对姑娘的相思与留恋] 我不知道你是想表达相恋中的相思呢,或形容爱情甜蜜之类的,以上几条暂且参考下吧。 元稹.离思五首 其一.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其二. 山泉散漫绕街流,万树桃花映小楼,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其三. 红罗箸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其四. 元稹《离思》赏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注释 1取次:走进. 赏析 元稹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数量很多,他把自己的诗分为古讽、乐讽、古体、新题乐府、律诗、艳诗等十类。这首《离思》(五首之一)属于艳诗。 所谓“艳诗”,即写男女之间爱情的诗。在作者十类诗中,这类写得比较好。 而这首《离思》诗,尤其写得一往情深,炽热动人,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在描写爱情题材的古典诗词中,亦堪称名篇佳作.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 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全诗仅四句,即有三句采用比喻手法。 一、二两句,破空而来,暗喻手法绝高,几乎令人捉摸不到作者笔意所在。“曾经沧海难为水”。 是从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孟子·尽心篇》)脱化而来。诗句表面上是说,曾经观看过茫茫的大海,对那小小的细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 它是用大海与河水相比。海面广阔,沧茫无际,雄浑无比,可谓壮观。 河水,只不过是举目即可望穿的细流,不足为观。写得意境雄浑深远。 然而,这只是表面的意思,其中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第二句,是使用宋玉《高唐赋》里“巫山云雨”的典故。 《高唐赋》序说:战国时代,楚襄王的“先王”(指楚怀王),曾游云梦高唐之台,“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愿荐枕席,王因幸之”。此女即“巫山之女”。 她别离楚王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楚王旦朝视之,果如其言,因此就为她立庙号曰“朝云”。显而易见,宋玉所谓“巫山之云”,——“朝云”,不过是神女的化身。 元稹所谓“除却巫山不是云”,表面是说: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不足观。其实,他是巧妙地使用“朝云”的典故,把它比作心爱的女子,充分地表达了对那个女子的真挚感情。 诗人表明,除此女子,纵有倾城国色、绝代佳人,也不能打动他的心,取得他的欢心和爱慕。只有那个女子,才能使他倾心相爱。 写得感情炽热,又含蓄蕴藉。 第三句“取次花丛懒回顾”,是用花比人。 是说我即使走到盛开的花丛里,也毫不留心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为什么他无心去观赏迎入眼帘的盛开花朵呢?第四句“半缘修道半缘君”便作了回答。 含意是说他对世事,看破红尘,去修道的原故,这是其一。其二,是因为他失去心爱的她,再也不想看别的“花”了。 统观全诗,不难看出,“取次花丛懒回顾”的原因,还是因为失去了“君”。“半缘修道”之说,只不过是遁辞罢了。 古代诗评家,曾经说这首诗是作者为其曾经相爱的韦丛的悼亡诗,或臆断为诗人“与莺莺在闺中狎昵之游戏”(卞孝萱《元稹年谱》)的自我写照。此等说法,皆缺乏史料根据。 作者在这首诗里采用种种比喻手法,曲折地表达对曾经相爱的女伴的深情,前三句紧扣主题,层层递进,最后一句才用画龙点睛之笔,揭示主题。这种写法构思集中,意脉贯通,清晰可见,感情跳动性不大。 并不象古典诗词中有些作品那样,感情跳动幅度太大,象电影的蒙太奇镜头那样,令人几乎看不到端倪。譬如。 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描写对歌女的留恋和思慕的复杂心情,感情跳跃幅度特别大。它忽而写往昔的“轻别”;忽而写今日“故地重游”,楼空人去。 物是人非,忽而又写幻想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其中省略许多衔接,思绪奔腾飞跃,令人颇费寻觅。 当然,这并不是说,可以用感情跳跃幅度的大小,来作为评价作品优劣的标准。辛弃疾这首词也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审美价值极高。 在描写爱情的古典诗词中.有不少名篇佳作,都一直为人们喜闻乐见,引起人们的共鸣。譬如,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它是用形象鲜明的红豆,象征美好而坚贞的爱情。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的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