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词牌加字减字

1.宋词里的“减字是什么意思

减字与摊破、偷声、促拍,都表示在字数上进行了增减,为区别于原有词调特别加上的。

减字,顾名思义,就是在原有词调基础上减少若干字,而成为另一词调。 平仄格式如下: 木兰花令 ⊙平⊙平平仄仄(韵), ⊙平⊙平平仄仄(韵)。

⊙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韵)。 ⊙平⊙平平仄仄(韵), ⊙平⊙平平仄仄(韵)。

⊙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韵)。 木兰花 【晏殊】 池塘水绿风微暖。

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铮琮, 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 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 点检如今无一半。 ---------------------------------------------- 减字木兰花 ⊙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叶仄) ⊙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平(叶平) ⊙平⊙仄(再换仄韵) ⊙仄⊙平平仄仄(叶仄) ⊙仄平平(三换平韵) ⊙仄平平⊙仄平(叶平) 减字木兰花【秦观】 天涯旧恨。

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

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

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

过尽飞鸿字字愁。

2.词牌名前面加上减字这两个字的词,有一定的规律吗

带“减字”的词牌,是在原来同名词牌基础上,某处减去几个字,而且变韵,这样承袭下来,就形成一个独立于原来词牌的新词牌。

减字的规矩一旦形成,后来的人就要遵守这规矩,不是说可以随意减字。 词(这里未说“词牌”)脱胎于曲,词 原配是用来唱的。

后来演变为文人的游戏。因此说,词牌是从曲牌发展而来的。

但现在我们提到曲牌,一般不是指词牌的祖宗那个曲牌,而是指元曲的曲调。通俗说,某某曲牌,决定了某一唱段怎样唱,是什么曲调,音乐旋律是怎样的。

当然,也制约唱词的平仄和韵脚。 到近代,所有的剧种(京剧、地方戏)都有自己的曲牌。

唱词有曲牌、过场音乐也有曲牌,开打、宴乐、更衣。.出现的音乐才有固定的曲牌。

说到这里,你大概自己也能够总结出词牌和曲牌的区别了。那就是,词牌是用于填词的规范,曲牌是用于演唱(演奏)的规范。

——下面也有一段回答,对你也有帮助。

3.宋词里的“减字”是什么意思

减字与摊破、偷声、促拍,都表示在字数上进行了增减,为区别于原有词调特别加上的。

减字,顾名思义,就是在原有词调基础上减少若干字,而成为另一词调。

平仄格式如下:

木兰花令

⊙平⊙平平仄仄(韵),

⊙平⊙平平仄仄(韵)。

⊙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韵)。

⊙平⊙平平仄仄(韵),

⊙平⊙平平仄仄(韵)。

⊙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韵)。

木兰花 【晏殊】

池塘水绿风微暖。

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铮琮,

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

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

点检如今无一半。

----------------------------------------------

减字木兰花

⊙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叶仄)

⊙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平(叶平)

⊙平⊙仄(再换仄韵)

⊙仄⊙平平仄仄(叶仄)

⊙仄平平(三换平韵)

⊙仄平平⊙仄平(叶平)

减字木兰花【秦观】

天涯旧恨。

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

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

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

过尽飞鸿字字愁。

4.作词时的减字是指什么意思

作词时在某词调定格的基础上减少一些字句而形成一种新的词调,这叫“减字”。

如《木兰花》原来是 八个七字句,押仄声韵,经过减字之后变为《减字木兰花》,它比原调的上下 片第一句、第三句各减少三字,从八句都为七言变为四、七言各四句交互的句 式,而且从一丨j到底押仄韵变为平、仄韵换用。 在宋词中常将“臧字”与“偷声”并称。

偷声与减字的意义相同,都是 以原调为基础,在音乐上截短乐句、简化节奏,在歌词上减少字句,从而推出 一种新的词调。如晏几道《南乡子》:“月夜落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

杨 无咎词作《雨中花令》咏歌妓:“慢引莺喉千样转,听过处,几多娇怨。 换羽 移宫,偷声减字,不顾人肠断。”

减句格是在正格的曲牌中减去其中一句或数句而成的一种变格,是变 化曲牌的一种方式。有的减首二句,如《四门子》;有的减末尾二句,如 《醉花阴》,有的将两句合为一句等。

减句只适用于少数一些曲牌,并不 能普遍使用。 作词时因乐曲节拍的变化而使字数或句数有所增加,突破某词牌的规 定,并加上一些衬句或字数的作法,叫做“摊破”。

摊破又被称为“摊声”、“添字”。摊破后的词改变了原来的句格,另成一体。

但在原来的调名前加上 “摊破”二字,以示区别。如《摊破浣溪沙》,就是在《浣溪沙》上下片的末 尾各增加一个三字句,又如《摊破丑奴儿》,就是在《丑奴儿》上下片的末尾 各增加一个二字句、两个三字句。

“摊破”是同时针对音乐和文字而言的,单 从文字方面来说,“摊破”就是“添字”。 《乐府指迷》中记载:“古曲谱多有异同,至一腔有两三字多少者,或 句法长短不等者,盖被教师改换。

亦有嘌唱一家,多添了字,吾辈只当以古雅为主。”从这段记录可知,摊破添字,最初是因为教师或嘌唱家在歌唱某一词 调时耍花腔,增减音律、长短字句。

后来这种唱法便衍变成另一种腔调,并被 固定下来。 词的体例可以分为五种,即散词、联章词、大遍、成套词、杂 剧词。

其中散词是最常见且最多的词体。随着词的发展,词人又将 杂体诗的一些规矩移植到词里进行创作,称为“杂体词”。

5.词牌名加题目的最短宋词30首

1、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2、望江南 李煜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3、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4、江南春 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5、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如梦令 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7、如梦令 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8、如梦令 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9、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0.《鹊桥仙》

宋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1.《凤栖梧》

宋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12.《青玉案 元夕》

宋 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13.《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14.《生查子 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15.《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