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教:宋词的格式写法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 一般来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 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而词牌与题目用“·”隔开,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 一首词有的只分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分片是由于乐谱的规定,是因为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 片与片之间的关系,在音乐上是暂时休止而非全曲终了。 一首词分成数片,就是由几段音乐合成完整的一曲。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一般上下阕(片)像对联一样相对)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长短句也是词的别称。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6.词有时会不符合上述规律,因为早期是和着曲子写的,因此它最注重的还是与曲的配合。(蒙元时期,词与曲是两相和的,因为元曲与词差不多,只是曲没有阙,词有阙。) 7.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8.字声配合更严密。 词的字声组织基本上和近体诗相近似,但变化很多,而且有些词调还须分辨四声和阴阳。 作词要审音用字,以文字的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 在音乐吃紧的地方更须严辨字声,以求协律和美听。 2.宋词的格式及写法求教,本人近来想学习一下宋词的写作先确定词牌。根据你要表达的内容,选择相对应的牌子。委婉如菩萨蛮,明快如鹧鸪天,慷慨如满江红,忧郁如水调歌头等。但这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牌子来填。 每一个词牌都有特定的格律要求,我们把它叫“词谱”。这个可以百度“词牌名+词谱”就可以搜到。现在填词就是“按谱填词”。词谱规定了词的字数、断句、用韵和平仄等。比如谱上注“平”,就表示这个位置要填一个平声字。 词的用韵依据的是《词林正韵》,可百度。共19部,一部之间同声(同平仄)可以通押。押韵的位置、押平韵还是仄韵,词谱上都注的有。 上面是填词的大致规则。写法上一言难尽,我填了四五年也没总结出什么成套路的东西。不过新学者很有效的一个方法是套作,或者说模仿。也就是以古为师,有样学样。初学填词,根据喜好,推荐你学李清照、晏殊父子等人。词以婉约为宗,豪放要慎学,很容易画虎类犬。 不懂的地方欢迎追问。 3.【关于宋词的所有格式】生查子 〔唐〕白居易 昨 宵 醉 里 行, ◎ ○ ◎ ● ○, 山 吐 三 更 月. ◎ ● ○ ○ ▲. 不 见 可 怜 人, ◎ ● ● ○ ○, 一 夜 头 如 雪. ◎ ● ○ ○ ▲. 今 宵 醉 里 归, ◎ ○ ◎ ● ○, 明 月 关 山 笛. ◎ ● ○ ○ ▲. 收 拾 锦 囊 诗, ◎ ● ● ○ ○, 要 寄 扬 雄 宅. ◎ ● ○ ○ ▲. 说明:又名《楚云深》, 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 式相同,各两仄韵,上 去通押. 浣溪沙 词例:〔清〕纳兰容若 谁 道 飘 零 不 可怜? ◎ ● ○ ○ ● ● △. 旧 游 时 节 好 花 天, ◎ ○ ◎ ● ● ○ △. 断 肠 人 去 自 今 年! ◎ ○ ◎ ● ● ○ △. 一 片 晕 红 才 着 雨, ◎ ● ○ ○ ○ ● ●. 几 丝 柔 柳 乍 和 烟, ◎ ○ ◎ ● ● ○ △. 倩 魂 销 尽 夕 阳 前, ◎ ○ ◎ ● ● ○ △. 说明:双调四十二字,前阕 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 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 求对仗. 玉楼春 词例:〔宋〕宋祈 东 城 渐 觉 风 光 好, ◎ ○ ◎ ● ○ ○ ▲, 毂 皱 波 纹 迎 客. ◎ ● ◎ ○ ○ ● ▲. 绿 杨 烟 外 晓 寒 轻, ◎ ○ ◎ ● ● ○ ○, 红 杏 枝 头 春 意 闹. ◎ ● ◎ ○ ○ ● ▲. 浮 生 长 恨 欢 娱 少, ◎ ○ ◎ ● ○ ○ ▲, 肯 爱 千 金 轻 一 笑. ◎ ● ◎ ○ ○ ● ▲. 为 君 持 酒 劝 斜 阳, ◎ ○ ◎ ● ● ○ ○, 且 向 花 间 留 晚 照. ◎ ● ◎ ○ ○ ● ▲. 说明:又名《木兰花》、《春晓曲》,双调五十 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 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如上,词调中有长短不一的,也有全首齐言的,如《生查子》上、下片实为两首五言绝句,《玉楼春》上、下片实为两首七言绝句.词体并不完全丢掉整齐之美. 去声 就是第四声 其他的,给的不是很详细,就不太清楚了 至于说明嘛,我还可以翻译一下: 这一曲调由宋代姜夔创作,共一百零一字. 上阙的第五句,也就是“(平)平仄、(平)平平仄”这一句,上半句三个字,下半句五个字,叶仄(还没想明白),第四个字,可以是平声,也就是一、二声; 第七句【仄(仄)仄平平】有五个字,句式是,上句一个字、下句四个字,第七句的下半句【(仄)仄平平】可以和第八句【平平(平)仄】对仗;第九句【仄平平仄】和第十句【(仄)平平仄】也可以对仗. 下阙的第一句【仄仄】可以和之后的【(平)仄平平】这一句合为一句,连成六字句;第三句【(仄)仄平平仄】和第四句【(仄)平平仄】也可以合为一句——上句五个字、下句四个字的九字句. 这首词都是按照姜夔的词而来,几乎没有任何改动,其他作者也是一样. PS:其实你可以多找些这个词牌的词对照一下.你也可以看一下“翠楼吟”的百科.刚想起来的,链接给你吧. 你还真是······ 刚找到了,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韵) 这是上下两阙的第七句,领格的作用是领起下文,这首词中,是一字领两句 例如: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柳永 八声甘州) “叹” 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姜夔 齐天乐) “正” 领格,应即领字;在单字作用上最为明确,因为单字不成一个概念,作用只是领起下文. 一字领两句,是说这一个字在句首,引出之后的两句.上下阕,不要求相同! PS:不只有一字领两句;还有一字领一句、领三句、领四句.只是一字领两句最多! 所谓上一下四句,指的应该是下阙【(仄)仄平平仄】这一句!应该是说这一句如果要断句的话,应该这样划分,#/####.。 4.关于宋词的所有格式生查子 〔唐〕白居易 昨 宵 醉 里 行, ◎ ○ ◎ ● ○, 山 吐 三 更 月。 ◎ ● ○ ○ ▲。 不 见 可 怜 人, ◎ ● ● ○ ○, 一 夜 头 如 雪。 ◎ ● ○ ○ ▲。 今 宵 醉 里 归, ◎ ○ ◎ ● ○, 明 月 关 山 笛。 ◎ ● ○ ○ ▲。 收 拾 锦 囊 诗, ◎ ● ● ○ ○, 要 寄 扬 雄 宅。 ◎ ● ○ ○ ▲。 说明:又名《楚云深》, 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 式相同,各两仄韵,上 去通押。 浣溪沙 词例:〔清〕纳兰容若 谁 道 飘 零 不 可怜? ◎ ● ○ ○ ● ● △。 旧 游 时 节 好 花 天, ◎ ○ ◎ ● ● ○ △。 断 肠 人 去 自 今 年! ◎ ○ ◎ ● ● ○ △。 一 片 晕 红 才 着 雨, ◎ ● ○ ○ ○ ● ●。 几 丝 柔 柳 乍 和 烟, ◎ ○ ◎ ● ● ○ △。 倩 魂 销 尽 夕 阳 前, ◎ ○ ◎ ● ● ○ △。 说明:双调四十二字,前阕 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 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 求对仗。 玉楼春 词例:〔宋〕宋祈 东 城 渐 觉 风 光 好, ◎ ○ ◎ ● ○ ○ ▲, 毂 皱 波 纹 迎 客。 ◎ ● ◎ ○ ○ ● ▲。 绿 杨 烟 外 晓 寒 轻, ◎ ○ ◎ ● ● ○ ○, 红 杏 枝 头 春 意 闹。 ◎ ● ◎ ○ ○ ● ▲。 浮 生 长 恨 欢 娱 少, ◎ ○ ◎ ● ○ ○ ▲, 肯 爱 千 金 轻 一 笑。 ◎ ● ◎ ○ ○ ● ▲。 为 君 持 酒 劝 斜 阳, ◎ ○ ◎ ● ● ○ ○, 且 向 花 间 留 晚 照。 ◎ ● ◎ ○ ○ ● ▲。 说明:又名《木兰花》、 《春晓曲》,双调五十 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 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如上,词调中有长短不一的,也有全首齐言的,如《生查子》上、下片实为两首五言绝句,《玉楼春》上、下片实为两首七言绝句。 词体并不完全丢掉整齐之美。 去声 就是第四声 其他的,给的不是很详细,就不太清楚了 至于说明嘛,我还可以翻译一下: 这一曲调由宋代姜夔创作,共一百零一字。 上阙的第五句,也就是“(平)平仄、(平)平平仄”这一句,上半句三个字,下半句五个字,叶仄(还没想明白),第四个字,可以是平声,也就是一、二声; 第七句【仄(仄)仄平平】有五个字,句式是,上句一个字、下句四个字,第七句的下半句【(仄)仄平平】可以和第八句【平平(平)仄】对仗;第九句【仄平平仄】和第十句【(仄)平平仄】也可以对仗。 下阙的第一句【仄仄】可以和之后的【(平)仄平平】这一句合为一句,连成六字句;第三句【(仄)仄平平仄】和第四句【(仄)平平仄】也可以合为一句——上句五个字、下句四个字的九字句。 这首词都是按照姜夔的词而来,几乎没有任何改动,其他作者也是一样。 PS:其实你可以多找些这个词牌的词对照一下。 你也可以看一下“翠楼吟”的百科。刚想起来的,链接给你吧。 你还真是······ 刚找到了,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韵) 这是上下两阙的第七句,领格的作用是领起下文,这首词中,是一字领两句 例如: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柳永 八声甘州) “叹” 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姜夔 齐天乐) “正” 领格,应即领字;在单字作用上最为明确,因为单字不成一个概念,作用只是领起下文。 一字领两句,是说这一个字在句首,引出之后的两句。 上下阕,不要求相同! PS:不只有一字领两句;还有一字领一句、领三句、领四句。只是一字领两句最多! 所谓上一下四句,指的应该是下阙【(仄)仄平平仄】这一句!应该是说这一句如果要断句的话,应该这样划分,#/####。 5.宋词的写法望速度采纳,O(∩_∩)O谢谢!希望您满意~ 词牌的意义在于规定词的格式,如下是菩萨蛮的准确格式⊙○⊙●○○▲⊙○⊙●○○▲ ⊙●⊙○△ ⊙○○●△ ⊙○○●▲ ⊙●⊙○▲ ⊙●●○△ ⊙○⊙●△ (○平●仄△平韵▲仄韵)宋·辛弃疾菩萨蛮(词牌) 书江西造口壁(本词的题目)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江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写诗写词要有好的韵律知识和文字功底(读读《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有帮助。了解古诗词的韵律使用-平平仄仄那种),如果您想学写好的词,首先建议您去多读大词人们写的好词,如果要试着作一作,就得按照词牌规定来作。 古人的东西用于我们今天的时代不必非要套用他们的规格(字数须对等以应词牌),即便你用现代语言来做一首,也无妨,无韵无妨(但要通顺),无平仄无妨,只要有这份词情,再加上用心学习,将来你也会写好词的。说不定你能开创新的词学也未可知,祝你成功。 宋词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倚声”。词别名“长短句”。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写一首宋词,要先选一个词牌,比如“如梦令”,“满江红”,或是“江城子”等等,选好词牌后,就按照词牌的平仄规则往里面填词就行了。词牌你可以从网上搜出来。 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上词,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倚声”。词别名“长短句”,且音乐性是词的本质属性。所以由此看来,1,你首先需要了解不同词牌的平仄押韵格律。2,你需要对常见的十三大辙音韵表有所了解。3,多读一些宋词,看看成功的宋词是如何填的,为什么那样添。4,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文学艺术素养,达到文艺审美的地步。这样,大概就可以写出美好的宋词了。最后,祝您创作顺利愉快。 6.宋词都有哪些格式词牌名有好几百呢 现列举一些:望江南、长相思、菩萨蛮、鹊踏枝 (蝶恋花) 浪淘沙、生查子、捣练子、南乡子、诉衷情、 临江仙、巫山一段云、河传、春光好、浣溪沙、 渔歌子、谒金门、风流子、采桑子、长命女、 清平乐、摊破浣溪沙、虞美人、子夜歌、乌夜啼(相见欢)、 捣练子令、望江梅、破阵子、点绛唇、踏莎行、 山亭柳、玉楼春、南歌子、阮郎归、浪淘沙令、 鹧鸪天、思远人 、卜算子、卖花声、醉落魄、 少年游、江城子、水调歌头、西江月、满江红、 定风波、洞仙歌、念奴娇、满庭芳、水龙吟、 青门引、望海潮、八六子、鹊桥仙、如梦令、 青玉案、六州歌头、石州引、摸鱼儿、瑞龙吟、 解连环、瑞鹤仙、苏幕遮、花犯、六丑、兰陵王、 西河、夜飞鹊、关河令、惜分飞、贺新郎、好事近、 减字木兰花、燕山亭、喜迁莺、渔家傲、凤凰台上忆吹箫、 苏武令、一剪梅、永遇乐、武陵春、声声慢、 满江红、秦楼月、苍梧谣、忆王孙、小重山、 霜天晓角、安公子、钗头凤、汉宫春、夜游宫、 谢池春、昭君怨、太常引、祝英台近、木兰花慢、 减字浣溪沙、沁园春、唐多令、齐天乐、八归、 扬州慢、淡黄柳、长亭怨慢、暗香、疏影、 风入松、柳梢青、绮罗香、双双燕、忆秦娥、 湘春夜月、后庭花、莺啼序、八声甘州、金缕歌、 渔父词、宝鼎现、曲游春、一萼红、高阳台、 眉妩、长亭怨、一剪梅、女冠子、甘州、月下笛、御街行。 以上全是我打出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7.请教:宋词的格式写法其实你可以去找一些专业的词谱书籍来看,比如龙榆生的《唐宋词格律》(/gushi/cipu.htm)等等,里面都记录了上百个词牌的格律规范,一个一个地找多麻烦。 这里随意帖上《白香词谱》中的前十个范例给你。(○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一、菩萨蛮·闺情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二、忆秦娥·思秋 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叠三字)○○▲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叠三字)○○▲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三、调笑令·宫词 王建团扇,○▲团扇, (叠句)○▲美人并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 (换平韵)⊙○⊙●○△谁复商量管弦。⊙●○○●△弦管, (上句末二字颠倒,换仄韵)○▲弦管, (叠句)○▲春草昭阳路断。 ⊙●⊙○⊙▲四、长相思·别情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五、更漏子·本意 温庭筠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 (换平韵)●○△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 (换仄韵)○⊙▲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 (换平韵)●○△梦君君不知。 ●○○●△六、摊破浣溪沙·秋恨 李景 (南唐中主)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七、忆江南·怀旧 李煜 (南唐后主)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八、捣练子·秋闺 李煜 (南唐后主)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九、相见欢·秋闺 李煜 (南唐后主)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 (换仄韵)●⊙▲理还乱,⊙○▲是离愁。 (换前平韵)●○△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十、浪淘沙·怀旧 李煜 (南唐后主)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