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郭沫若游武夷山的诗句 桂林山水假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70年代,大约是1975年(一说是1966年),郭沫若到福建武夷山游玩,当地接待的人知道他是诗人,就希望他能题首诗,赞美一下武夷山,老郭可能没有感觉,但吃人家的,玩人家的又不能不题,于是说到: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至于是写了二句还是四句,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估计是随口说的)。 当地人如获至宝,大肆宣传。结果这二句诗被桂林**知道了,不干了:你赞美武夷山是你的事,你为什么用贬低桂林来赞美呢???于是闹到街上,闹到北京,当时的**副总理谷牧出面写到:“桂林山水甲天下,武夷山水亦神奇,同是祖国好山河,何须评比论高低”。 就因有了这首诗,才平息了那不该有的二省纷争。 2.关于武夷山秋天的诗句1、《武夷茶歌 》——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 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 武夷仙人从古栽 2、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 。——郭沫若 3、一溪贯群山 ,清浅萦九曲。 溪边列岩岫, 倒影浸寒绿 。——李纲 4、县官不解修祠祀,但索文公手植茶 。——朱熹 5、武夷占尽人间美,愿乘长风我再来。——刘白羽 6、《游 武 夷》 ——陆游 少读封禅书,始知武夷君。 晚乃游斯山,秀杰非昔闻。 三十六奇峰,秋晴无纤云。 空岩鸡晨号,峭壁丹夜暾。 巢居寄千仞,鸿荒想羲轩。 风雨蜕玉骨,难以俗意论。 丹梯不容蹑,修蔓亦畏扪。 溯流进小艇,愧惊白鸥群。 3.关于武夷山的诗句《武夷山》 唐朝,李商隐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白话文释义: (被称为曾孙)的众乡人只得到仙人们赏赐的一杯流霞仙酒,今天所听到的空中箫鼓声不知道以后什么时候再能听到。 武夷洞里长满了很多有毒的毛竹,那些被称为曾孙的乡人们纷纷老去,再也没来。 扩展资料: 诗句赏析 1、武夷山:李商隐在这首诗中,典故用的太多,读起来似乎觉得云里雾里。 这是李商隐的习惯,他的很多诗中都是如此。 这首诗典故中,神仙武夷山君被当地的少年怠慢,居然生气,肚量何其狭窄,为拒乡人求访竟以毛竹作机关,中者成疾,心肠何其歹毒。 这样的神仙令人生厌,避之唯恐不及还求他作甚? 2、流霞酒一杯:流霞酒是传说中的仙酒。出自东汉·王充《论衡·道虚》:“(项曼都)曰:‘有仙人数人,将我上天,离月数里而止……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 ’” 3、空中箫鼓:出自中唐时期的笔记小说《诸山记》:“武夷山神号武夷君,秦始皇二年,一日语村人曰:‘汝等以八月十五日会山顶。’是日村人毕集,……闻空中人声,不见其形。 须臾乐响,亦但见乐器,不见其人。” 4、生毛竹:出自武夷山神话传说: “武夷君因少年慢之,一夕山心悉生毛竹如刺,中者成疾,人莫敢犯,遂不与村落往来,蹊径遂绝。” 5、曾孙:曾孙是神仙对众乡人的称呼,因为神仙的年龄小者几百岁,大者上千岁,所以这样称呼。 这同样也出自武夷山神话传说“幔亭招宴”:相传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武夷君与皇太姥、魏王子骞等,于幔亭峰顶设彩屋、幔亭数百间,大会乡人。 应召男女二千余人,沿着跨空虹桥,鱼贯而上。众乡人听见空中赞礼人称他们为“曾孙”,并命按男女分东西列坐。 亭之东幄内奏“宾云左仙”之曲,西幄内奏“宾云右仙”之曲。接着饮酒,数巡之后,又命歌师彭令昭唱“人间可哀”之曲。 歌罢,彩云四合。又听空中赞礼人说:曾孙可告辞回去。 乡人下了山,忽然风雨暴至,虹桥飞断。回顾山顶岑寂,葱翠峭拔如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竹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商隐。 4.武夷山的诗句朱熹《九曲棹歌》 年代: 宋 作者: 朱熹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毵。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5.郭沫若写五夷山姑娘采茶的诗茶的郭沫若武夷山题诗趣闻两则1962年11月1日,郭沫若在武夷山旅游时,写了一首《游武夷泛舟九曲》的诗: 九曲清流绕武夷, 棹歌首唱自朱熹。 幽兰生谷香生径, 方竹满山绿满溪。 六六三三疑道语, 崖崖壑壑竞仙姿。 凌波轻筏觞飞羽, 不会题诗也会题。 写这首诗时,郭沫若任文化部长。 这首写于中国困难时期的小诗,后来给他的后人带来了巨额财富。 据《法制文摘荟萃》(第725期)载文称,福建龙岩卷烟厂和南平烟草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合作生产的“武夷山”牌过滤嘴香烟,一开始就在香烟包装盒上印有郭沫若的这首诗歌。 “武夷山”香烟在推出时定位在中高档价位,为适应市场需求,它的包装盒曾进行过3次改版,但郭沫若的这首诗始终被保留下来,印在香烟盒上。 郭沫若诗歌上了香烟盒,一上就是10年整。 郭沫若的继承人们乍闻这一情况,先是感到不可思议,继而感到愤怒。2000年8月22日,郭沫若女儿郭平英给福建建达律师所陈声望律师寄交了诉讼委托书,授权其处理与此相关的法律问题。 2001年6月26日,福建省高院受理了这起郭沫若著作被侵权案。郭平英在诉状中请求法院依法追究龙岩卷烟厂和南平烟草公司共同侵犯原告人的继承持有的郭沫若著作权的民事法律责任,判令两被告立即停止侵害,在全国性报刊上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500万元。 据说,郭沫若的一句醉话还惹了一场嘴官司。 1962年郭沫若泛舟武夷山的九曲溪,看到四周神奇美丽的山水风光,不禁连呼:“太美了!太美了!”如此美景岂能无酒,忘情的郭沫若又叫道:“有茅台就好了!”陪同人员即刻去买。 当时是困难时期,哪里有茅台?最后终于从空军部队找到一瓶。 酒后,郭沫若随口吟出:“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 郭沫若的酒后“失言”,引来武夷、桂林究竟谁“甲天下”之争。 还据说,直至当时的**副总理谷牧题诗一首,作出公断,才了结这场争论。 诗曰: 桂林山水甲天下, 武夷山水亦神奇。 同是祖国好山河, 何须评比论高低。 6.武夷山的诗词1、《武夷茶歌 》——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 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 武夷仙人从古栽 2、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 。——郭沫若 3、一溪贯群山 ,清浅萦九曲。 溪边列岩岫, 倒影浸寒绿 。——李纲 4、县官不解修祠祀,但索文公手植茶 。 ——朱熹 5、武夷占尽人间美,愿乘长风我再来。——刘白羽 6、《游 武 夷》 ——陆游 少读封禅书,始知武夷君。 晚乃游斯山,秀杰非昔闻。 三十六奇峰,秋晴无纤云。 空岩鸡晨号,峭壁丹夜暾。 巢居寄千仞,鸿荒想羲轩。 风雨蜕玉骨,难以俗意论。 丹梯不容蹑,修蔓亦畏扪。 溯流进小艇,愧惊白鸥群。 7.关于郭沫若的古诗>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 —— 眷念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底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 淡淡地,幽光 浸洗着海上的森林。 森林中寥寂深深, 还滴着黄昏时分的新雨。 云母面就了般的白杨行道 坦坦地在我面前导引, 引我向沉默的海边徐行。 一阵阵的暗香和我亲吻。 我身上觉着轻寒, 你偏那样地云衣重裹, 你团鸾无缺的明月哟,请借件缟素的衣裳给我。 我眼中莫有睡眠, 你偏那样地雾帷深锁。 你渊默无声的银海哟, 请提起你幽渺的波音和我。 > 青沉沉的大海,波涛汹涌着,潮向东方。 光芒万丈地,将要出现了哟 ——-新生的太阳! 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 我恨不得,把我眼前的障碍一概划平! 出现了哟!出现了哟! 耿晶晶地白灼的圆光! 从我两眸中有无限道的金丝向着太阳飞放。 太阳哟!我背立在大海边头紧觑着你。 太阳哟!你不把我照得个通明,我不回去! 太阳哟!你请永远照在我的面前,不使退转! 太阳哟!我眼光背开了你时,四面都是黑暗! 太阳哟!你请把我全部的生命照成道鲜红的血流! 太阳哟!你请把我全部的诗歌照成些金色的浮沤! 太阳哟!我心海中的云岛也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了! 太阳哟!你请永远倾听着,倾听着,我心海中的怒涛! 8.写武夷山的名诗名句江淹 江淹(444-505),南朝著名文学家。 字文能,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人。历仕宋、齐、梁三代。 梁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他出身孤寒,沉静好学,曾梦笔生花,早年就以文章著名。 其诗幽深奇丽,与鲍照齐名,骈文辞清句丽。他在任吴兴(今福建浦城县)令时,曾游武夷,是最早发出赞美武夷山水之声的人,他说武夷山是碧水丹山。 碧 水 丹 山 地在东南峤外,闽越旧境也。爰有碧水丹山、珍木灵草,皆淹平生所至爱。 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山。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836年)进士。 曾任工部员外郎等职,因牛李党争影响,仕途坎坷。他的诗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著有《李义山诗集》。 题武夷武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当时回。 夷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徐 凝 徐凝,唐诗人。 睦州(今浙江建德)人。元和(806-807)中,官至侍郎。 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杨州”的名句。 武 夷武夷无上路,毛径不通风。 欲共麻姑住,仙城半在空。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字希文。吴县(现江苏苏州)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 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在政治上图谋革新,是“庆历新政”的主要主持者。 镇守西北边疆时,曾多次挡住西夏的侵扰。他的诗、词、文都很豪放。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风飞。 苏 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22岁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主管全国礼仪科举的最高长官)。 他的政治思想复杂多变,在新、旧两党之间徘徊,党争屡次起伏的过程中,往往遭到贬谪。苏轼才情奔放。 诗、词、文,书画均有杰出的成就。 咏 茶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 今年斗品充官茶。 李 纲 李纲(1085-1140),宋朝名相。 字伯纪,邵武(今福建省邵武)人。政和元年(111年)进士。 靖康元年(1126年),曾固守东京,击退了金人的侵略。南宋初期,一度出任宋高宗赵构的宰相,规划革新内政,大大增强了抗金的力量,史称“出将入相,南渡第一名臣”。 后来受到投降派的迫害,不得志而死。 九曲溪 一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 溪边列岩岫,倒影浸寒绿。 题 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