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甄洛(宓)甄洛的诗《塘中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读xiè)? 莫以麻?牐ǘ义ǐ)贱,弃捐菅(读jiān)与蒯(读kuǎi)?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读xiāo)!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相传,甄洛本喜欢曹植,于是引起曹丕的嫉恨,被赐死。 而曹植十分思念她,获得甄洛遗枕后感而生梦,梦见甄洛来对她说她已为洛水之神。曹植醒来,感慨万分,遂作《洛神赋》。 甄洛原是袁绍的儿媳妇。淝水之战后,曹操早就听闻甄洛的美丽,并在战后派重兵包围府邸。 但曹丕却喝退士兵,进入带走甄洛,并护其安全。战后,向曹操请求迎娶,曹操见后,不好与其子争妻,便顺水推舟送给曹丕。 而当时,曹植也表态想娶甄宓,未果。 甄洛在《塘中行》写道: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曹植因为失去曹操宠信,继而最后失去王位,之后便变得抑郁寡欢。甄洛这句诗估计就是写给曹植的。 详细内容可到 。 2. 带子和贤字的古诗《送淮阳县令》 年代: 唐 作者: 马戴 荒堤杨柳烟,孤棹正悠然。萧寺通淮戍,芜城枕楚田。 鱼盐桥上市,灯火雨中船。故老青葭岸,先知宓子贤。 《送淮阴孙令之官》 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 隋堤杨柳烟,孤棹正悠然。萧寺通淮戍,芜城枕楚壖。 鱼盐桥上市,灯火雨中船。故老青葭岸,先知儒子贤。 《中秋自宛陵寄池阳太守》 年代: 唐 作者: 殷文圭 出山三见月如眉,蝶梦终宵绕戟枝。旅客思归鸿去日,贤侯行化子来时。 郡楼遐想刘琨啸,相阁方窥谢傅棋。按部况闻秋稼熟,马前迎拜羡并儿。 《送郑户曹》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羸僮瘦马従吾饮,陋巷何人似子贤。 公业有田常乏食,广文好客竟无毡。东归不趁花时节,开尽春风谁与妍。 《高宗皇帝挽词五首》 年代: 宋 作者: 陈居仁 天步方宁只,民区复晏然。心非尧位乐,子授舜躬贤。 揖逊高千古,恬怡盛万年。乘云归帝所,溥率泪成川。 《四月望再游西湖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陈造 杖挑初日闯云关,忽报充师早下山。煮茗谭诗有贤子,免教题凤怅空还。 《寄玉溪林逢吉六首》 年代: 宋 作者: 戴复古 陋巷深深屋数椽,以文为业砚为田。一觞一饭常留客,知是君家内子贤。 《武林书事九首》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竹林七贤六有子,何独无闻刘伯伦。梦想先师授书处,城东风雨卧荒坟。 《寿傅守》 年代: 宋 作者: 释若芬 仙游舍人声建中,正论久矣排群雄。令子贤孙俱有耀,皇天两耳元非聋。 《畴依》 年代: 宋 作者: 王柏 贤哉颜子,好学独称。既竭吾才,欲罢不能。 不贰不迁,庶乎亚圣。一箪一瓢,不幸短命。 3. 有关甄宓的诗句除了"宓妃留枕魏王才"还有其他的吗甄氏,中山无极人(今河北无极县人),生于汉灵帝光和五年(182年),东汉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封甄氏为皇后。 生明帝及东乡公主。因失宠,口生怨言,被文帝赐死,终年39岁。 甄氏家族为当时之名门望族,墓地保存至今。 美女甄宓 ,是曹丕的妃子。 “河北有甄宓,江南有二乔”,当时的流行语说明甄宓容貌堪比天仙。这位美女有点浪漫主义色彩,她是传说中天神伏羲的小女儿,洛水河伯的妃子,世称洛神,又称宓妃。 而曹丕的妻子,姓甄,叫甄洛,也称甄宓,世称甄妃。提起甄宓知道的人不多,可要说写七步诗的曹植,知道的不少,甄宓似乎是曹植的梦中情人,一首《洛神赋》混淆了现实与传说。 曹氏兄弟的政治斗争和情场纷争,被莎士比亚克隆到了哈姆雷特的父亲和叔叔身上,曹植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中国人的观念有时颇为糊涂,能写诗文似乎就证明具备各种才能,曹植丢了继承权又丢了美女,很得后人同情。 据《三国志》记载:文昭甄皇后,三岁葬父。时天下兵乱,加以饥馑,百姓皆卖金银珠宝物。 时后家大有储谷,颇以买之;后十余岁,白母曰:“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举家称善,即从后言。 《三国演义》记述文帝曹丕纳甄氏:时操破冀州,丕随父在军中,先领随身军,径投袁绍家,下马把剑而入。 见二妇人啼哭,欲斩之。 忽见红光满目,遂按剑而问曰:“汝何人也?”一妇人告曰:“妾乃袁将军妻刘氏也。”丕曰:“此女何人?”刘氏曰:“此次男袁熙之妻甄氏也。” 丕拖此女近前,见披发垢面。丕以衫袖拭其面而观之,见甄氏玉肌花貌,有倾国之色。 遂纳之。 曹植在《洛神赋》中,喻甄氏为洛水之神: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成权。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露,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如果说美貌是史上诸多皇后的共同点,那么甄洛的才德就使得她从无数美人中脱颖而出。甄洛十余岁时就曾劝说母亲把粮食分给饥饿难耐的众乡亲,当了皇后之后虽深得曹丕宠幸,但她并未表现出丝毫骄横之气。 《魏书》载,甄洛从小喜欢读书识字。多年与诗书为伴的甄洛文才出众,留有《甄皇后诗选》,其中的《塘上行》堪称乐府诗歌的典范,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