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寄奴的诗句

1. “寄奴曾住”是什么典故

这首词的名字叫《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及现在的江苏镇江市。

寄奴是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刘裕祖先是彭城人,后迁居京口,刘裕在此生长。 宋武帝 刘裕 (363-422) 宋武帝刘裕(363-422)字德舆,小名寄奴。

祖籍彭城绥里(今江苏徐州),曾祖刘混时随晋室南迁,客居京囗(今江苏镇江)。 虽说刘裕是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后裔,其祖辈也不乏在朝显宦者,但到其父刘翘这一代时,家道明显衰落了。

刘翘一生,仅居郡功曹(郡守属吏)职位。 少时,刘裕家贫,以种地、砍柴维持生计,但他性格强悍、坚韧,喜冒险。

东晋孝武帝时,刘裕投身行伍,开始了戎马生涯。 刘裕初为北府旧将孙无终的司马,事迹不显。

安帝隆安三年(399)十一月,孙恩从会稽(今浙江绍兴)起兵反晋,东南八郡纷起响应,朝野震惊。 晋廷忙派谢琰、刘牢之前往镇压。

谢琰是著名的陈郡谢氏家族中的人物,刘牢之则为淝水战役中大破前秦苻坚的北府名将。 大概因为孙无终的荐举,刘裕转入刘牢之的麾下,当了一名参军。

在转战三吴的几年中,刘裕屡充先锋,每战挫敌,其军事干略得到初步显露。他不仅作战勇猛,披坚执锐,冲锋陷阵,且指挥有方,富有智谋,善于以少胜多。

当时诸将纵兵暴掠,涂炭百姓,独有刘裕治军整肃,法纪严明。 因讨乱有功,刘裕被封为建武将军,领下邳太守。

他率水军继续追讨孙恩,迫使其投海而死。 孙恩起兵,消耗了晋廷兵力,造成京防空虚,这给盘踞长江上游军事重镇荆州、虎视三吴、伺机而动的桓玄以可乘之机。

元兴元年(402),桓玄举兵东下,攻入建康,杀司马元显,收夺刘牢之兵权,以其堂兄桓修代之。 刘牢之惧祸而逃,后自缢身亡。

刘裕审时度势,暂投桓玄以行韬晦。由于刘裕屡建军功,于北府旧部中颇有声望,故桓玄也不敢小视他。

次年十二月,桓玄篡位,更对刘裕款待备至,恩宠有加。 桓玄的妻子刘氏颇能识人。

她多次对其夫说:「刘裕行止有龙势虎志,看问题不同凡响,不会久居人下,宜尽早除之。 」桓玄却说:「我欲荡平中原,非此人不行,怎好杀他?等关陇平定,再作计议。

」 正在桓玄盘算之际,刘裕也在暗中图谋桓玄了。他约何无终、刘毅等人于广陵(今江苏扬州)、历阳(今安徽和县)、京囗、建康四处举事,克期齐发。

元兴三年(404)二月,刘裕以打猎为名,聚集百余人首先在京囗发难,杀死桓修。 刘毅也于广陵得手,诛桓修之弟桓弘。

接着,众人推刘裕为盟主,传檄四方,各地纷起响应。桓玄见情势不妙,挟持晋安帝,轻舟逃逸江陵。

三月,刘裕率兵进入建康,坐镇京师,指挥各路人马乘胜西进。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桓玄被逼逃往西川,为益州都护冯迁所杀。

次年三月,刘裕迎安帝复位。 为奖励刘裕再造晋室之功,安帝进刘裕为侍中、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掌握朝政。

东晋自偏安以来,时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祖逖、庾亮、殷浩、桓温都曾先后北伐,但无一成功。

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刘裕决定兴师北上。 义熙五年(409),南燕主慕容德死,其侄慕容超袭位,纵兵肆虐淮北,掳去晋两郡太守,驱掠百姓千余家。

刘裕因此上表北伐。三月,他统领晋军向北挺进。

南燕大将公孙五楼见晋师威猛,向慕容超建议扼据大岘(今山东沂县),坚壁清野,但被拒绝。刘裕看准时机,冒险越过大岘山隘,一举攻克临胊(今山东掖县),夺得大量辎重。

接着,晋军将士在刘裕的亲自鼓动下迅速进击,直逼燕都广固(今山东益都)。 慕容超遁入城中坚守不出。

双方进入相持阶段。晋军一方面高垒重堑,将广固团团围住,以燕人之粮充实军用;一方面招降纳降,采取分化瓦解之策。

南燕大将桓遵兄弟及徐州刺史段宏相继归附,尤其是尚书郎张纲被俘,对刘裕十分有利,最后正是利用他所设计的攻城器械拿下燕都,活捉了慕容超。 刘裕以广固久守不降为由,入城后,尽杀王公以下三千人以泄愤。

齐境克服,刘裕本想停镇下邳,荡?鹾勇澹Ë锒髅梅蚵醇锒鞑胁浚芙谠フ拢ń窠髂喜 A踉2坏貌话嗍爻;鼐┖螅群蠖绞φ蜓孤⒔嗣鸶罹莩そ猩嫌蔚牧跻恪②圩菔屏Γ谱咚韭硇葜鼓戏匠鱿至税倌昀创游从泄囊煌尘置妗? 义熙十二年(416)一月,后秦主姚兴死,姚泓继位,内部叛乱送起,政权不稳。 刘裕认为这是灭亡后秦的良机。

八月,刘裕以刘穆之任尚书左仆射,内总朝政,外供军粮,自己率大军分四路北伐。九月,刘裕?W达彭城。

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领兵由淮、淝转向许、洛,后秦诸屯守皆望风降附,晋军进展神速。十月,王镇恶军占领洛阳。

次年正月,刘裕留其子刘义隆镇守彭城,自率大军北上。 此时北魏派十万重兵驻守河北,并以游骑骚扰晋军。

刘裕在行军中,虽常设奇阵或用大弩强槊击败魏军,但进军速度缓慢。王镇恶军由洛阳进抵潼关后,为秦主力守险以阻,檀道济军的粮道也为秦将姚绍截断。

晋军一时处于危境。王、檀向刘裕求援,而刘裕却为北魏军牵制,自顾不暇。

幸得当地百姓的帮助,潼关晋军才转危为安。七月,刘裕摆脱魏军,进至陕城;前锋沈田子攻入武关,进屯青泥(今陕西蓝田)。

八月,刘裕至潼关,与诸部会合。 秦主姚泓为缓解两面受敌的危局,谋划先消灭沈。

2. 跪求形容放荡不羁的诗词

李白,辛弃疾,苏轼的诗词都比较豪放,建议朝这个方向查一查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 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辛弃疾《破阵子》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 辛弃疾《永遇乐》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杨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张孝祥 《六州歌头 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 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 陈亮 《念奴娇·登多景楼》 念奴娇 登多景楼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 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贺新郎 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寄辛幼安, 和见怀韵 陈亮 老去凭谁说? 看几番、神奇臭腐, 夏裘冬葛! 父老长安今余几? 后死无仇可雪。 犹未燥、当时生发! 二十五弦多少恨, 算世间、那有平分月! 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 只使君、从来与我, 话头多合。 行矣置之无足问, 谁换妍皮痴骨? 但莫使伯牙弦绝! 九转丹砂牢拾取, 管精金只是寻常铁。

龙共虎,应声裂。 ----------------------------------------------------- 陈汤(汉西域副校尉) 南越杀我汉使者,屠为九郡; 宛王杀我汉使者,头悬北阙; 朝鲜杀我汉使者,即时诛灭。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一生思破红尘路 剑藏庐轩隐迷踪 万战自称不提刃 生来双眼篾群雄 春日逢君君如梦, 笑无痕,语无踪, 雾蒙关山雾蒙风。 低头欲思量,却迷惘, 原本虚无界,上下两茫茫, 无人慰,心冷如霜 -------------------------------------------------- 满江红·写怀(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戏为六绝句》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以百年身 ——魏子安《花月痕》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3.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寄奴当年英勇气概的诗句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寄奴当年英勇气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全诗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注释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祗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4、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4. 有关暮鼓的诗句

《短歌行》

陆游

百年鼎鼎世共悲, 晨钟暮鼓无休时。

碧桃红杏易零落, 翠眉玉颊多别离。

涉江采菱风败意, 登楼侍月云为祟。

功名常畏谤谗兴, 富贵每同衰病至。

人生可叹十八九, 自古危机无妙手。

正令插翮上青云, 不如得钱即沽酒。

孙吴会--宋

摸鱼儿

八窗空、展宽秋影,长江流入尊俎。

天围绀碧低群岫,斜日去鸿堪数。

沈别浦。

但目断、烟芜莽苍连平楚。

晨钟暮鼓。

算触景多愁,关人底事,倚槛听鸣橹。

英雄恨,赢得名存北府。

寄奴今寄何所。

西风依旧潮来去,山海颉颃吞吐。

霜月古。

直耐冷、相随燕我瑶芝圃。

掀髯起舞。

看羱伏苍苔,龙吟翠葆,天籁奏韶舞。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