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风有关的诗句有哪些1、大风起兮云飞扬.——汉 刘邦《大风歌》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 志南《绝句》 4、风急天高猿啸哀——唐 杜甫《登高》 5、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 王之涣《凉州词》 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史记·刺客列传》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 晏殊《蝶恋花》 11、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12、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 13、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宋 陆游《钗头凤》 1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1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 李商隐《无题》 16、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 1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 孟浩然《春晓》 18、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唐 严武《军城早秋》 19、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唐 令狐楚《少年行》 20、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雪作远游.——近代 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2.和风有关的诗句有哪些1、大风起兮云飞扬。——汉 刘邦《大风歌》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 志南《绝句》 4、风急天高猿啸哀——唐 杜甫《登高》 5、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 王之涣《凉州词》 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史记·刺客列传》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 晏殊《蝶恋花》 11、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12、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 13、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宋 陆游《钗头凤》 1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1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 李商隐《无题》 16、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 1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 孟浩然《春晓》 18、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唐 严武《军城早秋》 19、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唐 令狐楚《少年行》 20、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雪作远游。——近代 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3.带风字的诗句秋下荆门(唐·李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怨(唐·李白)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唐·李白)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 九日龙山饮(唐·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夏日山中(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紫藤树(唐·李白)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劳劳亭(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4.和风有关的诗句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 宋·苏轼《定风波》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信:消息。露:显示。 宋·苏轼《一丛花》 5.和风有关的诗句是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 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秋暮遣怀》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石鱼湖上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旅夜书怀》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沧海》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大风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七律》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贾探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鄂州南楼书》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清平乐》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村居苦寒》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临江仙》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送春》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平调·其一》 6.带风字的古诗词《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僧志安《绝句》 7.有关风的诗词,但诗词中不能出现“风”字风——唐·李峤 作者: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注释] 1、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 2、二月:早春,农历二月. [简析]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 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 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 [作者简介] 李峤 (645~714)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九年(645),卒年在玄宗开元二年(714). 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诸人死后,他成了文坛老宿,为时人所宗仰.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明代胡震亨认为:“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唐音癸签》).他写有咏物诗120首,自风云月露,飞动植矿,乃至服章器用之类,无所不包.虽刻意描绘,以工致贴切见长,但略无兴寄.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说他“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现存《汾阴行》一首,咏汉武帝祀汾阴后土赋《秋风辞》事,写盛衰兴亡之感,最为当时传诵.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乱起逃离长安前,登花萼楼,听到歌者唱这首诗的结尾四句时,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悲慨多时,并赞叹作者是“真才子”.日本人书李峤诗墨迹《旧唐书》本传及《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文集50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5卷.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 [赏析] 风之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 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雨扬扬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拂拂,象“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当它发怒的时候,过江卷起漫天狂澜,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来证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它引发海啸,将参天大树连根拨起,用掌击碎轿车甩向路沟,用衣袖挥断成片树木,狂笑着,轻蔑地看着对它束手无策的人们,视自己为一列战车,而世上万物如螳臂. 当它悲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似在诉说心中的悲怨与委屈,似小孩在哭泣,听之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又是强悍的.敏感的风,多情的风,凄婉的风,千姿百态的风,你是人类的朋友,却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风,你让人不得不爱,同时也让人惧之三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