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东湖乌蓬船的诗词现代:乌 蓬 船 秋夜雨 戴着油油的桐香青箬笠 摇橹的我红兜短褂披肩 穿过山色空蒙雨亦奇里的无限 接天无穷碧的荷叶田田 欸乃声中这小巧的乌蓬船 泊到一袭绿蓑衣的你身边 摇过飘曳酒旗的山村水廓前 杏花蔬影里转上一个湾 漂过睡着枫桥的岸芷汀兰 载着那莺飞草长的江南 载着那离情别绪的挂牵 一水秦淮两岸正是莲香天 你是清水芙蓉样的采莲女 荷花别样红了你的脸 一声横笛里翻飞的那双燕 飞入你的眼帘飞入你的心间 在这桨声灯影的萤萤渔火夜晚 不记落花多少的怡人醉眠 踏着断续寒砧断续风如烟 忘了良辰美景的似水流年 穿过寂寞的夜半钟声 来到年年生红药的廿四桥畔 趁着天凉如水的那泓月半弯 拾取遗漏的唐宋断句明清残篇古代:声夜滴松江雨,菱叶秋传镜水风.唐 温庭筠 【寄湘阴阎少府乞钓轮子】 钓轮形与月轮同,独茧和烟影似空.若向三湘逢雁信,莫辞千里寄渔翁.篷声夜滴松江雨,菱叶秋传镜水风.终日垂钩还有意,尺书多在锦鳞中. (注:“篷声”指雨滴在舟篷上的声音;“松江”即现在上海境内的苏州河原名吴凇江;“镜水”即绍兴境内的镜湖;)——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唐 温庭筠 【南湖】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篷艇”即现在的乌篷船,“南湖”即浙江嘉兴南湖)——一篷秋雨睡初起唐 殷文圭 【江南秋日】 水国由来称道情,野人经此顿神清.一篷秋雨睡初起,半砚冷云吟未成.青笠渔儿筒钓没,蒨衣菱女画桡轻.冰绡写上江南景,寄与金銮马长卿. ——缆却扁舟篷底睡.唐 李珣 【南乡子】 云带雨,浪迎风,钓翁回棹碧湾中.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缆却扁舟篷底睡.(注:李珣共有《南乡子》词17首,描绘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这一首是写钓翁的生活片段)——乌篷画楫有新船.宋 陆游 【归三山入秋益凉欣然有赋 】药物扶持美食眠,镜湖仍遇素秋天. 一年强起归犹健,百口相看喜欲颠. 碧瓦朱甍无杰屋,乌篷画楫有新船. 道山顶上虽清绝,万顷烟波始是仙.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宋 陆游 【鹊桥仙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日下船篷人未起宋 程垓 【蝶恋花】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俊游改作乌篷小清 朱彝尊 【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七】 酒市茶寮总看场,金风亭子入春凉.俊游改作乌篷小,蔡十郎桥低不妨.。 2.乌篷船,听雨眠,一蓑烟雨枕江南是什么意思大意是说作者在乌篷船中,听着雨声入眠,不由得身心都融入到烟雨笼罩下江南如花的风景之中。 出处: 吴冠中画上的题字。 赏析解读: 对于一些人来说,江南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用一支毛笔,蘸一点墨,就能画出心中的江南梦。 烟雨朦胧,小桥流水,再添一只乌篷船,就是梦里江南最诗意的风景。如果说,江南是一场梦,那么,乌篷船就是,那梦里无法抹去的一点灵动。 水巷乌篷,一摇一曳,穿过小桥,路过人家,摇摆着属于江南的故事。 乌篷船,它不在春江花月夜的江滩,也没有秦淮画舫的隆重奢华,却将书生的羸弱,孩童的嬉戏,女儿的温柔百姓的淳朴,这些浑然天成,融为一体。 或许岁月真的会在一个地方停滞不前,熟悉的停在码头的乌篷船,熟悉的乌毡帽,还有熟悉的船娘。烟雨亭阁诗画眠,白墙青瓦乌篷船,一橹摇碎波心镜,谁家吴音低抚弦。 乘一只乌篷小船,斟一壶时光的酒,看一眼两岸的景,听一声吴音小调,枕水入梦,恍然身处桃源。落日的黄昏,伫立在桥头,看着晚归的乌篷船悠悠划过,又远去,消失在浅浅的暮色中。 静静的村落,静静的黄昏,静静地看着落日,静静等待一轮月儿的升起。乌篷船两头尖翘,船舶覆盖半圆形的船篷,上涂桐油黑漆,故称“乌”,乌篷船流传至今已有2500多年。 乌篷船是江南水乡的地域符号,常常出没在密集水巷之间,行则轻快,泊则闲雅,或独或群,独则独标高格,群则浩浩荡荡。陆游曾形容乌篷船: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萍州烟雨。 江南的一川烟雨,淡雅静谧,离不开乌篷船的衬托。行则轻快,泊则闲雅,一摇一曳,一梦一醒,摇摆着江南的故事。 乌篷船上唱一曲离殇,谁丢了过往,谁又落了韶光…乌篷船承载着唐诗宋词的意韵,以一种女性的阴柔静静的,停泊在月色斑斓的桥下,人生中的种种柔情皆付之于乌篷船。过去,人们出去种田,捕鱼捉虾,走亲访友,婚丧嫁娶,都离不开这小小的乌篷船。 江波浩渺,泛舟江上,顺流千里,别有一番韵致。停靠岸边,寂静如初,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 灯光粼粼,浅斟低唱,是乌蓬船铺就的温柔旖旎。最美不过,乌蓬船里的一场遇见。 船上,船下,每一个瞬间,都可以生长出一段前世今生的故事。渐弯的蓬顶,年久的船身,伴随着烟雨江南缓缓而行,这里有着江南最灿烂的风花雪月,这里有着江南最根本的从前。 每一条乌篷船都在江南烟雨中,沉淀属于自己的故事。此刻,仿佛又听到乌篷船的橹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一袭江南梦,醉卧烟雨中,不愿做过客,惟愿做归人。 吴冠中简介: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油画代表作品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2016年4月4日,吴冠中油画《周庄》以2.36亿港元成交,刷新中国油画拍卖纪录。 3.找写有关江南乌篷船的名词诗句——篷声夜滴松江雨,菱叶秋传镜水风。 唐 温庭筠 【寄湘阴阎少府乞钓轮子】 钓轮形与月轮同,独茧和烟影似空。 若向三湘逢雁信,莫辞千里寄渔翁。 篷声夜滴松江雨,菱叶秋传镜水风。 终日垂钩还有意,尺书多在锦鳞中。 (注:“篷声”指雨滴在舟篷上的声音;“松江”即现在上海境内的苏州河原名吴凇江;“镜水”即绍兴境内的镜湖;)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唐 温庭筠 【南湖】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篷艇”即现在的乌篷船,“南湖”即浙江嘉兴南湖) ——一篷秋雨睡初起 唐 殷文圭 【江南秋日】 水国由来称道情,野人经此顿神清。 一篷秋雨睡初起,半砚冷云吟未成。 青笠渔儿筒钓没,蒨衣菱女画桡轻。 冰绡写上江南景,寄与金銮马长卿。 ——缆却扁舟篷底睡。 唐 李珣 【南乡子】 云带雨,浪迎风, 钓翁回棹碧湾中。 春酒香熟鲈鱼美, 谁同醉?缆却扁舟篷底睡。 (注:李珣共有《南乡子》词17首,描绘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这一首是写钓翁的生活片段) ——乌篷画楫有新船。 宋 陆游 【归三山入秋益凉欣然有赋 】 药物扶持美食眠,镜湖仍遇素秋天。 一年强起归犹健,百口相看喜欲颠。 碧瓦朱甍无杰屋,乌篷画楫有新船。 道山顶上虽清绝,万顷烟波始是仙。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 宋 陆游 【鹊桥仙 】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 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 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日下船篷人未起 宋 程垓 【蝶恋花】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 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 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 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俊游改作乌篷小 清 朱彝尊 【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七】 酒市茶寮总看场,金风亭子入春凉。 俊游改作乌篷小,蔡十郎桥低不妨。 4.大家帮忙找找关于采莲 采藕 采蓬 之类的古诗 宋词张祜 【相和歌辞·读曲歌五首】 不见心相许,徒云脚漫勤。 摘荷空摘叶,是底采莲人。 崔国辅 【相和歌辞·采莲曲】 玉溆花红发,金塘水碧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采莲舟。 庾抱 【和乐记室忆江水】 遥想观涛处,犹意采莲歌。 无因关塞叶,共下洞庭波。 崔国辅 【采莲曲】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采莲舟。 王维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莲花坞】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李白 【越女词五首(越中书所见也)】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岸草连荒色,村声乐稔年。 晚晴初获稻,闲却采莲船。 刘方平 【采莲曲】 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顾况 【溪上】 采莲溪上女,舟小怯摇风。 惊起鸳鸯宿,水云撩乱红。 张祜 【读曲歌五首】 不见心相许,徒云脚漫勤。 摘荷空摘叶,是底采莲人。 霍总 【采莲女】 舟中采莲女,两两催妆梳。 闻早渡江去,日高来起居。 韩偓 【效崔国辅体四首】 罗幕生春寒,绣窗愁未眠。 南湖一夜雨,应湿采莲船。 张籍 【相和歌辞·乌栖曲】 西山作宫潮满池,宫乌晓鸣茱萸枝。 吴姬自唱采莲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皇甫松 【采莲子二首】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张籍 【乌栖曲】 西山作宫潮满池,宫鸟晓鸣茱萸枝。 吴姬采莲自唱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徐凝 【乐府新诗】 一声卢女十三弦,早嫁城西好少年。 不羡越溪歌者苦,采莲归去绿窗眠。 施肩吾 【赠女道士郑玉华二首】 明镜湖中休采莲,却师阿母学神仙。 朱丝误落青囊里,犹是箜篌第几弦。 施肩吾 【遇越州贺仲宣】 君在镜湖西畔住,四明山下莫经春。 门前几个采莲女,欲泊莲舟无主人。 何希尧 【操莲曲】 锦莲浮处水粼粼,风外香生袜底尘。 荷叶荷裙相映色,闻歌不见采莲人。 许浑 【夜泊永乐有怀】 莲渚愁红荡碧波,吴娃齐唱采莲歌。 横塘一别已千里,芦苇萧萧风雨多。 李九龄 【荆溪夜泊】 点点渔灯照浪清,水烟疏碧月胧明。 小滩惊起鸳鸯处,一双采莲船过声。 和凝 【宫词百首】 云行风静早秋天,竞绕盆池蹋采莲。 罨画披袍从窣地,更寻宫柳看鸣蝉。 和凝 【句】 波上人如潘玉儿,掌中花似赵飞燕。 (《采莲曲》,以上并见《乐书》) 陈陶 【赋得古莲塘】 阖闾宫娃能采莲,明珠作佩龙为船。三千巧笑不复见,江头废苑花年年。 李中 【溪边吟】 鸂鶒双飞下碧流,蓼花苹穗正含秋。茜裙二八采莲去,笑冲微雨上兰舟。 孙光宪 【采莲】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花蕊夫人 【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内家追逐采莲时,惊起沙鸥两岸飞。兰棹把来齐拍水,并船相斗湿罗衣。 花蕊夫人 【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少年相逐采莲回,罗帽罗衫巧制裁。每到岸头长拍水,竞提纤手出船来。 万齐融 【赠别江头】 东南飞鸟处,言是故乡天。江上风花晚,君行定几千。 计程频破月,数别屡开年。明岁浔阳水,相思寄采莲。 鲍溶 【相和歌辞·采莲曲二首】 采莲朅来水无风,莲潭如镜松如龙。夏衫短袖交斜红,艳歌笑斗新芙蓉,戏鱼住听莲花东 晏殊 渔家傲 脸傅朝霞衣剪翠。 重重占断秋江水。一曲采莲风细细。 人未醉。鸳鸯不合惊飞起。 欲摘嫩条嫌绿刺。闲敲画扇偷金蕊。 半夜月明珠露坠。多少意。 红腮点点相思泪。 晏殊 渔家傲 越女采莲江北岸。 轻桡短棹随风便。人貌与花相斗艳。 流水慢。时时照影看妆面。 莲叶层层张绿伞。莲房个个垂金盏。 一把藕丝牵不断。红日晚。 回头欲去心撩乱。 欧阳修 蝶恋花 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鸂鶒滩头风浪晚。 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 离愁引著江南岸。 欧阳修 蝶恋花 水浸秋天风皱浪。 缥缈仙舟,只似秋天上。和露采莲愁一饷。 看花却是啼妆样。折得莲茎丝未放。 莲断丝牵,特地成惆怅。归棹莫随花荡漾。 江头有个人相望。 祖可 菩萨蛮 谁能画取沙边雨。 和烟澹扫蒹葭渚。别岸却斜晖。 采莲人未归。鸳鸯如解语。 对浴红衣去。去了更回头。 教侬特地愁。 晏几道 清平乐 莲开欲遍。 一夜秋声转。残绿断红香片片。 长是西风堪怨。莫愁家住溪边。 采莲心事年年。谁管水流花谢,月明昨夜兰船。 晏几道 玉楼春 采莲时候慵歌舞。永日闲从花里度。 暗随苹末晓风来,直待柳梢斜月去。停桡共说江头路。 临水楼台苏小住。细思巫峡梦回时,不减秦源肠断处。 晏几道 虞美人 疏梅月下歌金缕。忆共文君语。 更谁情浅似春风。一夜满枝新绿、替残红。 苹香已有莲开信。两桨佳期近。 采莲时节定来无。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 晏几道 采桑子 白莲池上当时月,今夜重圆。曲水兰船。 忆伴飞琼看月眠。黄花绿酒分携后,泪湿吟笺。 旧事年年。时节南湖又采莲。 晏几道 留春令 采莲舟上,夜来陡觉,十分秋意。懊恼寒花暂时香,与情浅、人相似。 玉蕊歌清招晚醉。恋小桥风细。 水湿红裙酒初消,又记得、南溪事。 黄庭坚 清平乐 冰堂酒好。 只恨银杯小。新作金荷工献巧。 图要连台拗倒。采莲一曲清歌。 急檀催卷金河。醉里香飘睡鸭,更。 5.《乌蓬船》中的好词好句《乌蓬船》中的好词 怀恋 风土人情 罗唆 有趣 风趣 坚韧耐用 滑稽 一叶扁舟 趣味 倘若 困倦 暮色苍然 趣味 倘若 犬吠鸡鸣 行动自如 惆怅 珍重 《乌蓬船》中的好句 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 船头着眉目,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唯白篷船则无之。 小船则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篷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两手可以搁在左右的骇上,还把手都露出在外边。 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 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柏,河边的红寥和白殇,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 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 原文: 乌篷船 周作人 子荣君: 接到手书,知道你要到我的故乡去,叫我给你一点什么指导。 老实说,我的故乡,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并不是那里;但是因为在那里生长,住过十多年,究竟知道一点情形,所以写这一封信告诉你。 我所要告诉你的,并不是那里的风土人情,那是写不尽的,但是你到那里一看也就会明白的,不必罗唆地多讲。 我要说的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这便是船。你在家乡平常总坐人力车,电车,或是汽车,但在我的故乡那里这些都没有,除了在城内或山上是用轿子以外,普通代步都是用船。 船有两种,普通坐的都是“乌篷船”,白篷的大抵作航船用,坐夜航船到西陵去也有特别的风趣,但是你总不便坐,所以我就可以不说了。乌篷船大的为“四明瓦”(Symenngoa),小的为脚划船(划读uoa)亦称小船。 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亦即三明瓦。篷是半圆形酣揣丰废莶肚奉莎斧极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 三明瓦者,谓其中舱有两道,后舱有一道明瓦也。船尾用橹,大抵两支,船首有竹篙,用以定船。 船头着眉目,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唯白篷船则无之。三道船篷之高大约可以使你直立,舱宽可以放下一顶方桌,四个人坐着打马将,--这个恐怕你也已学会了罢?小船则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篷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两手可以搁在左右的骇上,还把手都露出在外边。 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不过你总可以不必去坐,最好还是坐那三道船罢。 你如坐船出去,可是不能像坐电车的那样性急,立刻盼望走到。倘若出城,走三四十里路(我们那里的里程是很短,一里才及英里三分之一),来回总要预备一天。 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柏,河边的红寥和白殇,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偏门外的鉴湖一带,贺家池,壶筋左近,我都是喜欢的,或者往娄公埠骑驴去游兰亭(但我劝你还是步行,骑驴或者于你不很相宜),到得暮色苍然的时候进城上都挂着薛荔的东门来,倒是颇有趣味的事。 倘若路上不平静,你往杭州去时可于下午开船,黄昏时候的景色正最好看,只可惜这一带地方的名字我都忘记了。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 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只可惜讲维新以来这些演剧与迎会都已禁止,中产阶级的低能人别在“布业会馆”等处建起“海式”的戏场来,请大家买票看上海的猫儿戏。 这些地方你千万不要去。--你到我那故乡,恐怕没有一个人认得,我又因为在教书不能陪你去玩,坐夜船,谈闲天,实在抱歉而且惆怅。 川岛君夫妇现在*(左亻右上采之上部右下冉)山下,本来可以给你绍介,但是你到那里的时候他们恐怕已经离开故乡了。初寒,善自珍重,不尽。 十五年十一月十八日夜,于北京。 6.那首歌词里有<唐诗>和<宋词>这两个词ti:莲的心事] [ar:风中采莲] [慢慢风干变成唐诗宋词 [ti:中国之约] [ar:谭晶] (啊哩啊哩耶啊哩啊哩耶) 我用方块字写一张请柬 五千年的文明向你展开 我用唐诗宋词表达问候 [ti:书香中华] [ar:廖昌永] [al:单曲] 书香中华 作词:陈道斌作曲:李汉颖 演唱:廖昌永 一杯同庭月醉了黄河落霞 一叶乌篷船摇醒秦淮人家 一把桃花扇撑开漓江烟雨 一壶龙井茶洗去塞外风沙 古色古香的思念萦绕着秦砖汉瓦 唐诗宋词的浪漫相伴那金戈铁马 [ti:洛水依依] [ar:枫桥] 洛水依依 作词:小微(袖舞) 作曲:铁君 编曲:林崇(令狐虫) 演唱:枫桥 一帘微雨季 沐浴清香里 漫步绿叶间 桃花落满地 飘飘瓣寻觅 藏入相思意 唐诗宋词里 [ti:古茶] [ar:陈道斌] 不泡也罢 泡得开唐诗宋词泡不开秦砖汉瓦 7.覆水难收,阶下囚,事事休全词这是一篇现代美文中的片断:"覆水难收,阶下囚,事事休,多少苦,多少忧,卡在喉;多少屈辱,多少磨难,泪满异乡的月头。" 全文如下:(转载) 宋词,线装的美酒 如果有人说宋词是线装的美酒,我就会说至今香醇满喉;如果有人说宋词点亮了满天的星斗,我就会说它妩媚了整个文字的宇宙;如果有人说宋词是千年的花后,我就会说它始终栖息在玫瑰的枝头,至今余香满手;如果有人说宋词是千年的凝眸,我就会说它始终蕴藏在灯火阑珊后,至今温暖心头。 宋词,它与唐诗争奇,它与元曲斗艳,承上启后。它比元曲含蓄,欲说还休;它比唐诗自由,挥洒风流。它错落有致,雪清玉瘦;它韵律优美,朗朗上口。它是几千年文字长廊里的美人,清丽婉柔,回眸处暗香盈袖;它是文学圣坛的巨钻,才高八斗,始终镶嵌在岁月的路口。 它是洒不完的清愁,斟不完的美酒,弹不完的箜篌,剪不断的离愁。它可以是纤纤手,云鬓柔,泪沾佳人衣袖;它可以是和羞走,金钗溜,却把青梅嗅;它可以是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花间一壶酒,远山挂帘钩。它可以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它可以是粉面含羞,花自飘零水自流!也可以是倚门回首,千年的梅香不朽;它可以是琼花吹落一江的清愁,也可以是红粉抚过百花的肩头。 它在莲心里漫游,在红尘中等候,在水之湄梳头,在幽竹林间行走!无论经过多少朝代的更迭,都新眉画就,山明水秀;无论经过多少时间的沙漏,都冰心雪柳,风采依旧! 它可以是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离愁;是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烦绪苦酒;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故国不堪回首;是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碧波里向往的自由。覆水难收,阶下囚,事事休,多少苦,多少忧,卡在喉;多少屈辱,多少磨难,泪满异乡的月头。失败的皇帝,词坛的巨斗,多少泪断脸,多少恨,说不出口,可怜小周后,终落赵光义之手,屈辱堵满心头,就是骂遍九州,怨都不能休!可怜李煜还是遭毒手,小周后也随夫天堂收,免得再在尘世遭污垢。 它可以是李清照的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多少清丽在手,多少空灵满眸,多少锦心绣口,多少雪地轻柔。她与赵明诚,情深意厚,志趣相投。赌书泼茶,相思煮豆,大相国寺同游,好梦几回,却难白头。她的一生,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是千古第一才女的亡国之忧。 宋词不光是有着婉约的温柔,更有着豪放的风流,是陆游的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身老沧州的志未酬;是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的爱恨悠悠。是苏轼的,大江东去,千堆雪,上下几千年的指点春秋;是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然悟透;是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豪情演奏。是辛弃疾的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坐断东南战未休的恨不退敌寇。是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故土难收! 走在宋词的渡口,雪滩沙鸥,乌蓬小舟,深黄一点入烟流,露华凄冷蓼花愁。你可以遥遥的望见阮小七驾一叶扁舟,鬓角插一朵火红的石榴,你可以看见燕青倜傥风流,白锦上铺满软翠般的花绣。 千年的美酒,醉了多少人的心头。万年的邂逅,有了心灵的悸动颤抖!如果你说那时的卞京是红肥绿瘦,我就会说那时的水城真是花团锦绣。如果你说那日的龙亭将相王侯,我就会说夕日的虹桥尽显风流;如果你说那时的清明繁华尽收,我就会说没有宋词的双眸,美丽就是海市蜃楼,没有宋词的巧手,隔着悠悠的岁月,荒凉就会爬满额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