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几副咏仙女湖的对联再加横批,顺便再求首咏仙女湖的诗春到仙女湖 1600多年前,东晋文学家干宝在他所著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中记录关于“毛衣女下凡”的最早记载,故事发生地就是今天的仙女湖。 曾经听一位朋友说,他为仙女湖写过对联:妙水妙山妙风妙月,妙不可言。春色春声春梦春情,春尽销魂。 另一幅是:岚山横眉千峰翠,湖光照面万花春。自新余出发,西行16公里,仙女湖便赫然映入眼帘。 水面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人说仙女湖的水是最为洁净、最能变化和最具灵性的。 阳光下的仙女湖之水,鲜活而又柔软;雨雾中的仙女湖之水,清丽而又朦胧;曹雪芹曾借贾宝玉之口说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赞美了女儿的清纯与美丽!仙女湖同样也是水做的骨肉,柔婉的水既是女儿的秀魄。仙女湖是以女仙文化崇拜为主,毛衣仙女、钟山峡仙女、昌山圣母都是充满浓浓的深情、充满着永恒母爱的女性神仙。 仙女湖散发出那种深远、平远、幽远的东方神韵!据说,每当春花烂漫之时,湖上都有白鹭成群结队地飞来,当地人说它们都是毛衣仙女的化身,它们的雪白身影飞动于山水之间,是湖上的一道美妙风景线。 钤阳湖景 如果你来到上游碧波万顷的钤阳湖畔,徐徐和风由远处吹来,轻抚在脸庞上,令人舒畅;细柔的发丝缠绕在风中,彷佛也飘扬着无限的喜悦。 脚步挨近了湖边,抬头仰望,天空是透蓝的,是那种希腊蓝色小镇上的蓝,缠绕着几缕云丝,与风儿不断彼此追逐嬉戏,美不胜收。眺望远方,越过透明的湖水,青翠的山峰绵延嶂迭,一座绿绿的小岛映入眼帘,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烁着迷样的光芒。 而宽广的湖面上驶着几艘白帆,缓缓地移动着,不知将驶向何方?在不远处的长亭里,是不是仙女在整妆梳洗,或寻找丢失的毛衣?流水悠悠,千帆过境后,她的董永会出现吗? 舞龙湖景区 舞龙湖风景区位于仙女湖风景区东南,这里汊湾众多,山水缠绵相依,风光独具特色,是目前仙女湖风景名胜区内已开发景点最多,人气最旺,各项配套设施最齐全的风景区。 钟山峡景区 钟山峡位于仙女湖的中部,是连接舞龙湖与钤阳湖两个景区的水上通道。 这里有两座夹江并峙的山峰,南面的为南钟山,北面的是北钟山,合起来叫钟山在两山掩映的幽谷之中,因有巨石临江如峡,故名钟山峡。 大岗山景区 位于仙女湖西南30公里处,总面积126平方公里,属仙女湖的山岳型部分,素有“小庐山”之誉,人称“江西的九寨沟”。 大岗山主峰1096米,是新余境内最高峰,这里山梁纵横,风光秀美,气候宜人。优美的自然风光与神奇的人文遗迹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瀑布、龙潭、奇花、异草、兰树,叫您流连忘返;古道、残垣、破碑、断桥、石刻令您感概历史沧桑。 这里山高谷深,森林茂密,多飞瀑深潭,有开发观赏价值的瀑布十多挂,形状怪异,四时不同,有的飘飘洒洒像雾像雨又像风;有的飞流直下,跃落人间,幻化成七色彩虹,美丽了人间。 钤阳湖景区 钤阳湖景区位于舞龙湖上游,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平湖,烟波浩淼,水天一色。 它以人文胜迹见长,充分体现了仙女湖的“古色”。 洪阳洞 洪阳洞,又名严嵩洞、狐仙洞,位于仙女湖钤阳湖景区西北部袁岭第三峰南麓,西望昌山庙,南瞰钤阳湖,因其深邃奇巧的石灰岩溶洞而享有古今胜迹的美名。 相传东晋著名道学家葛洪、娄阳两人,曾在此洞栖身养性,修道炼丹,故名之为洪阳洞。又因明代权相严嵩少时读书于洞中,迄今传有"狐仙伴读"、"吞食夜明珠"的神话,所以民间又称之为严嵩洞、狐仙洞。 早在东晋刘宋时,洪阳洞就声名远播。由于其钟乳嶙峋,题刻遍布,洪阳洞被收入清代国家编纂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并为它在该书《山川典》中特设"洪阳洞部",这在全国同类溶洞中是罕见的,足以说明其文化内涵的厚实和丰富。 据民国29年《分宜县志》载:洞内"有石室十七,石穴七十二",绵延十余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高大宽敞,西段幽暗深邃。洞内怪石壁立,钟乳嶙峋,琳琅满目,仪态万千。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守道邬鸣雷顺着洞口的山势建造三间亭屋,重塑葛洪、娄阳两仙真像,屋上悬匾,题写"洪阳古洞天"洞名。洞口之后的洞门,东向离地40尺高,始感幽暗,每间各有小门,可次第而入。 旧有游人进到第72间时,听见昌山渡传来的篙声。洞中有水,春溢冬涸,云霞氤氲。 内有穴通顶,仰见天日。俗云:"天心又有石燕至,春或能飞翔。 " 各洞特点各异。首洞就是可容百人的石室,其中原本立有葛洪、娄阳二仙塑像。 仰面石壁上横镌"洪阳古洞天"五个大字,古朴苍劲,气韵雄健。"洪阳古洞天"字壁上有石榻,榻上可仰抚云崖。 云崖的对面有块题诗石,刻有历代诗文。从题诗石下来就是志游石。 字壁与志游石下方,是洪阳洞的标志性景观--丹灶、丹池。据说这是葛洪、娄阳炼丹用过的灶、池,如果将手伸向其上,尚可感受到一股升腾的热气,相传这是当年炼丹的余热。 此外,洞的右侧还有块呈弧状向左低垂的象鼻、虎爪。 二洞地势渐低,中间是顶天立地的乾坤一柱峰,亦称擎天柱。 柱左是悬碧、云岩、斗光、五云岩等石;柱石为孕云石、题名石、丰钟石、观音石四景。孕云石孕育的云雾,飘浮不定,缠绵于柱的左右。 三。 2.关于雁的诗句大全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忆秦娥娄山关》 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陆游《幽居》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在《夜归》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贺朝《从军行》 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李廓《送振武将军》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李益《春夜闻笛》 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梅尧臣《秋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纱》春恨词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3.有关禅意的诗句1、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 2、最爱芳香何处,花落菩提深深,随缘即应,落花潋滟。 3、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花落菩提。 4、菩提树下三千怨,酒醒今朝换一钱。琅琊烟台亭雨月,怎堪琴瑟泪轻涎。 5、菩提洗净铅华梦,世间万象本为空。 6、试问菩提当何如?随缘随遇亦随风。 7、手捻菩提似念经,目中无物两耳空, 8、辛苦不为成佛道,只为菩提早日红。 9、菩提一步出世界,安忍娑婆无常心。如法随捻众数子,声声禅定皆净土。 1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由来无一物,何出惹尘埃。 11、我坐色空中,色空我独行。不劳菩提树,无月自空明。 12、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13、一个愿无量善缘,菩提心永不褪变。 14、本结菩提香火社,为嫌烦恼电泡身。不须惆怅从师去,先请西方作主人。 15、既悟莲花藏,须遗贝叶书。菩提无处所,文字本空虚。 16、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 17、识行妄分别,智隐迷是非。若转识为智,菩提其庶几。 18、整顿衣巾拂净床,一瓶秋水一炉香。不论烦恼先须去,直到菩提亦拟忘。 19、教参熟,是菩提无树,明镜非台。偷闲来此徘徊。把人世黄粱都唤回。 20、菩提。无缝塔,林峦掩映,山色分开。任曹溪雪满,漏泄红梅。 21、彩云一点菩提心,操纵夷獠在纤手。 22、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23、阎浮提中大福田,莲花会上菩提记。 24、内心真知无价宝,欲识真如,正照菩提路。 25、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 26、初地无阶级,余基数尺低。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27、问明镜非台,菩提非树,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后世评。 28、尽登无上道,俱证菩提路。教汝痴众生,慧心勤觉悟。 29、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著便生迷。 30、四愿弘深垂教纲,心怀喜舍慈悲。爱河苦海度群迷。水离生灭,彼岸订菩提。 31、昏则弥陀成外盗,悟来烦恼是菩提。 32、本来真性是玄机。只有灵明悟得时。火灭烟消成大药,境忘心尽见菩提。 33、休外觅,识取自菩提。有相身中成锻炼,无为路上证牟尼。 34、醒圆明、一点证菩提,功超彼。 35、这元初妙有,清虚法体,证菩提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