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陈仓有关诗句

1.有关宝鸡的诗句有哪些

1、秋兴夜饮(陆游)

成都城中秋夜长,灯笼蜡纸明空堂。

高梧月白绕飞鹊,衰草露湿啼寒螿。

堂上书生读书罢,欲眠未眠偏断肠。

起行百匝几叹息,一夕绿发成秋霜。

中原日月用胡历,幽州老酋著柘黄。

荣河温洛底处所,可使长作旃裘乡。

百金战袍雕鹘盘,三尺剑锋霜雪寒。

一朝出塞君试看,旦发宝鸡暮长安。

引剑酣歌亦壮哉。

要君共覆手中杯。

秋鸿阵密横江去,暮角声酣战雨来。

莫恨皇天无老眼,请看白骨有青苔。

中年倍觉流光速,行矣西郊又见梅。

2、九日同司直九叔崔侍御登宝鸡南楼(卢纶)

把菊叹将老,上楼悲未还。短长新白发,重叠旧青山。

霜气清襟袖,琴声引醉颜。竹林唯七友,何幸亦登攀。

3、九成宫秋初应诏(刘祎之)

帝圃疏金阙,仙台驻玉銮。野分鸣鸑岫,路接宝鸡坛。

林树千霜积,山宫四序寒。蝉急知秋早,莺疏觉夏阑。

怡神紫气外,凝睇白云端。舜海词波发,空惊游圣难。

4、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苏轼)

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

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

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

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峥嵘依绝壁,苍茫瞰奔流。

半夜人呼急,横空火气浮。

天遥殊不辨,风急已难收。

晓入陈仓县,犹余卖酒楼。

烟煤已狼藉,吏卒尚呀咻。

(十三日宿武城镇,即俗所谓石鼻寨也,云孔明所筑。

是夜二鼓,宝鸡火作,相去三十里,而见于武城。)

鸡岭云霞古,龙宫殿宇幽。

(县有鸡爪峰、龙宫寺。)

南山连大散,归路走吾州。

欲往安能遂,将还为少留。

回趋西虢道,却渡小河洲。

闻道磻溪石,犹存渭水头。

苍崖虽有迹,大钓本无钩。

(十四日,自宝鸡行至虢。闻太公磻溪石在县东南十八里,犹有投竿跪饵两膝所著之处。)

东去过郿坞,孤城象汉刘。

谁言董公健,竟复伍孚仇。

白刃俄生肘,黄金漫似丘。

5、晚留凤州(王勃)

宝鸡辞旧役,仙凤历遗墟。去此近城阙,青山明月初。

6、鬬鸡诗(徐陵)

季子聊为戏。

陈王欲聘才。

花冠已冲力。

芥爪复惊媒。

鬬凤羞衣锦。

双鸾耻镜台。

陈仓若有信。

为觅宝鸡来。

7、慨然成咏诗(庾信)

新春光景丽。

游子离别情。

交让未全死。

梧桐唯半生。

值热花无气。

逢风水不平。

宝鸡虽有祀。

何时能更鸣。

2.关于宝鸡的诗词有哪些

1.《九成宫秋初应诏》

年代: 唐 作者: 刘祎之

帝圃疏金阙,仙台驻玉銮。野分鸣鸑岫,路接宝鸡坛。

林树千霜积,山宫四序寒。蝉急知秋早,莺疏觉夏阑。

怡神紫气外,凝睇白云端。舜海词波发,空惊游圣难。

2.《晚留凤州》

年代: 唐 作者: 王勃

宝鸡辞旧役,仙凤历遗墟。去此近城阙,青山明月初。

3.《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

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

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峥嵘依绝壁,苍茫瞰奔流。

半夜人呼急,横空火气浮。

天遥殊不辨,风急已难收。

晓入陈仓县,犹余卖酒楼。

烟煤已狼藉,吏卒尚呀咻。

(十三日宿武城镇,即俗所谓石鼻寨也,云孔明所筑。

是夜二鼓,宝鸡火作,相去三十里,而见于武城。)

鸡岭云霞古,龙宫殿宇幽。

(县有鸡爪峰、龙宫寺。)

南山连大散,归路走吾州。

欲往安能遂,将还为少留。

回趋西虢道,却渡小河洲。

闻道磻溪石,犹存渭水头。

苍崖虽有迹,大钓本无钩。

4.《和天休舍人奉祠太一宫见寄》

年代: 宋 作者: 宋祁

顺祝斋琳馆,翛然隔世埃。

空歌灵鹄下,祠节宝鸡来。

瑞木千寻竦,仙图几卷开。

如无清夜唱,谁识帝车回。

5.《挽吴孟思》

年代: 明 作者: 易恒

学古得名谁与齐,白头南国尚凄凄。

漆书已负成蝌蚪,石鼓空传出宝鸡。

半夜旅魂山塔静,百年春梦□□低。

湖山怪尔归何晚,直待花残杜宇啼。

3.李白说的陈仓那句诗怎么念呢(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

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综上所述,“中庭地白树栖鸦”与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相同的意境。

4.老诗句暗渡陈仓

主要人物是;韩信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

与刘邦的守地汉中相邻的是章邯。刘邦为了迷惑项羽,防止章邯入侵,把出入汉中的栈道烧毁了。后来,刘邦逐渐强大起来,命韩信为大将,出兵与项羽一决雌雄。为了迷惑敌人,韩信派了一万多人马去修复烧毁的栈道。栈道修复工程艰巨,进展缓慢。章邯料定栈道修复绝非易事,毫无戒备。殊不知韩信多主力已抄小路向陈仓进军,很快攻下咸阳,占领关中。韩信采用一明一暗、以明掩暗多计谋,取得了夺取关中的重大胜利。这就是“暗渡陈仓”的由来。

5.成语智取陈仓是什么意思

孙权刚做了皇帝,又想伐魏。

张昭奏请孙权派人入川与孔明结盟,合兵灭魏,共分天下。孙权依了张昭的建言。

刘禅见过吴国使节,派人去汉中询问孔明的意见。孔明说可派人带礼去东吴祝贺,请东吴派陆逊伐魏,蜀国出兵攻长安。

刘禅都照孔 明的意见做了。 陆逊说∶“这是诸葛亮的阴谋。

不过我军可以虚张声势,假装起兵,待蜀国打败了魏国,我军再乘虚进攻中原。”孙权认为此计甚好 。

孔明乘陈仓守将郝昭病危,带关兴、张苞日夜急行,拿下了陈仓。又令姜维、魏延乘机攻下散关,建威城,引大军再出祁山。

曹睿怕东吴进攻魏国,忙召司马懿商议军情。 司马懿说眼下只须防蜀国不必防吴国。

魏主令他与孔明决战。 孔明派姜维攻武都,王平去攻阴平。

司马懿令郭淮、孙礼去蜀军背后袭击,二人率军正在赶路,探马突然来报说∶“武都、阴平已被蜀军夺去了。”二人不觉惊慌失措。

司马懿再令张合、戴陵去劫蜀营,结果孔明早有准备,魏兵大败而回。 刘禅知孔明连胜魏军,便又下诏恢复孔明丞相之职。

司马懿坚守不出。孔明又想出一计,以退为进,半月退兵一次, 待孔明退到第三次时,张合怕失掉打孔明的机会,要求出战。

司马懿 令张合、戴陵领兵先追。 关兴等人大战张合、戴陵,魏军将要兵败之时,司马懿领军来救,姜维、廖化却乘机劫了魏营,魏军大败。

孔明正要再与司马懿一战,张苞却在战斗中摔下悬崖死了。孔明损失了一员大将,不由得放声大哭,口吐鲜血,昏倒在地。

急忙传令连夜秘密撤往汉中。等司马懿得知之时,蜀军已撤走了五日。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击"有用",谢谢!)。

6.作者陈仓的简介

陈仓(作家)

曾用名陈元喜,七十年代生。

1994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花城》、《诗刊》、《星星》诗刊、《诗神》、《诗潮》、《诗歌报月刊》、《延河》、《短篇小说》、《鸭绿江》、《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小说精选》、《江南》、《北京文学》、《上海文学》、《文学界》、《广州文艺》、《创作与评论》、《南方周末》、《解放日报》等报刊发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

主要成就

其2200行长诗《净身》,《诗刊》2013年8月下半月刊头条、《上海诗人》2012年第3期分别节选,这首诗以干预现实引起社会反响。

2013年起把主要精力放在小说创作上。中篇小说《父亲进城》首发于2012第6期《花城》,被2013年第4期《新华文摘》、《小说选刊》2013年第1期头条、《小说月报》中篇小说专号转载,引起普遍关注,被认为是《陈奂生上城》后的又一个时代的代表作,是第一代农民工在城市安家后而引起的情感碰撞。“进城”系列中篇小说之二《女儿进城》刊于《广州文艺》2013年第6期头条,被《小说选刊》2013年第7期头条转载,这是该刊本年度第二次头条转载其作品。

“进城”系列小说目前已经推出五部,为别是《父亲进城》、《女儿进城》、《我想去西安》、《父亲的晚年生活》、《上海不是滩》。五部全部被转载,其中:《小说选刊》3次,《小说月报》4次,《新华文摘》1次,《北京文学中篇月报》1次。两部(3次)入选2013年度中篇小说选本。

《安阳晚报》、《天天新报》等对“进城”系列小说进行连载。一部小说已经被相关机构购买影视改编版权。

7.有关函谷关的诗句

咏史诗·函谷关

年代:唐 作者:胡曾 体裁:七绝 类别:怀古

寂寂函关锁未开,田文车马出秦来。

朱门不养三千客,谁为鸡鸣得放回?

:函谷关 作者:宋之问 朝代:唐 体裁:七律

函谷关

至人□□识仙风,瑞霭丹光远郁葱。灵迹才辞周柱下,

祥氛已入函关中。不从紫气台端候,何得青华观里逢。

欲访乘牛求宝箓,愿随鹤驾遍瑶空

函谷关

何去西牛寻老聃,关楼南望起东山。

垂披发髻看多少,道德五千君又还。

年代:唐

作者:岑参

作品: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

君不见函谷关,崩城毁壁至今在。树根草蔓遮古道,

空谷千年长不改。寂寞无人空旧山,圣朝无外不须关。

白马公孙何处去,青牛老人更不还。苍苔白骨空满地,

月与古时长相似。野花不省见行人,山鸟何曾识关吏。

故人方乘使者车,吾知郭丹却不如。请君时忆关外客,

行到关西多致书。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