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文字读之可

1.我读《宋词》作文

我喜欢宋词,喜欢她豪放,喜欢她哀婉,喜欢她清丽,喜欢她壮美…… 宋词是一杯陈年的酒 ,历久弥香。

有“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李清照;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晏殊……无论是词还是词人,都令人回味,有人如词、词如人、人词合一的境界,你须小酌慢饮,才能品出个中滋味。他年重读,更是回味无穷。

宋词是一盏新沏的茶 ,芬芳淡雅。“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拂面不寒杨柳风,不仅“吹皱了一池春水”,也吹醒了“一帘幽梦”,带给人无限的憧憬与遐想。“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秋的萧瑟又使你的心阵阵发冷,这种时候只能是“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了。宋词就像是一湾清泉,她的美是淡淡的,你只有在霏霏细雨的古巷中,撑着油纸伞,满怀期待。

恰在此时,逢着了一个和你一样也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她有幽怨,也有哀伤,更有丁香花一样的颜色和丁香花一样的芬芳。 宋词是一首激越的诗,雄浑大气。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岳飞,面对山河沦陷,抬望眼,仰天长啸,发出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苍凉,满腔报国之志无法施展的绝唱让你灵魂震撼、心头滴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如一山西大汉持巨爵、弹铁铮,引吭高唱“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数次遭贬,一生飘零,空有满腹经纶的苏轼怎能不感慨岁月无情、人生短暂、事业无成呢?这时,词人们就像站在你的面前,随着他们的慷慨激昂,你也心情激荡,热血沸腾。 宋词是一幅秀丽的画 ,意境幽远。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恋,疑是湖中别有天”的西湖美景;“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郊外春光;“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塞外秋景,哪一处不令人驻足、令人流连,纵使你是丹青圣手,也难绘出如此多姿的色彩。

宋词是一首哀婉的歌 ,荡气回肠。既有忧国忧民的岳飞、辛弃疾,“臣子恨,何时灭!”“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饱含着词人的泪和血,他们的愁是悲壮的,悲壮中透出干云的豪气。

也有对故国故乡的深切怀念,“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思乡之切,如杜鹃啼血!此词不可念,念之人肠断!还有对自我命运的叹惋和亲人的思念:“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种哀愁像绵绵的秋雨,侵入你的肌肤,深入你的骨髓,痛彻你的心扉。

宋词是良师、是益友、是恋人。她丰富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性情。

我喜欢宋词。

2.宋词1000字读后感求大神帮助

赋予文字的灵魂 —读《唐诗宋词》有感 在我看来,现代人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古人那种字名经典、扣人心弦的文笔来。

最近我喜欢上了读唐诗宋词,觉得它们字字句句都是在用绵绵不尽的思想情感来写的。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情意缠绵,字字血泪,让人一读就感觉到了诗人那种无法言尽的忧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结尾句,更是将心中逆流成河的愁绪发泄了出来!再看看苏轼为悼念元配妻子王弗的词:“……纵使相适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让我想到了他在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中的颓废与失落,“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让读的人也不知不觉掉下泪来,那种渗进五脏六腑的痛,被表现得酣畅淋漓。 怪不得呢,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的精粹。

几十个字,虽短,却成为了被世人赞颂的经典之作。不说诗人词人们多元化高质量的文字,单凭他们的真情实感,或是表达了一种哲理,或是一种情绪,一件事,就能打动读者。

像“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惆怅;“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惘然;“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思念……这些绵绵不尽的思想感情,赋予了文字动人的灵魂。 有些诗或词,则与以上的不同,它赋予文字的灵魂是哲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在一边沉醉在夕阳时的美丽中,一边又陷入已进黄昏的失意。在赞美夕阳的同时,又告诫大家要珍惜时间,不要错过了人生的大好光景。

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在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借景抒情,告诫人们只有努力上进才能取得成就。 你感受到了古代文学的魅力了吗?或大气或唯美的字里行间,都注入了诗人词人们无限的真情,才得以引人入胜。

但空有真情不行,得有扎实的文学功底才能写出真正的“文学”。 让我们在阅读《唐诗宋词》的同时,提高写作水平,朝着古人们的字名经典迈进吧。

3.宋词怎么读

[1]推荐楼主看一看《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辛然 著,网上购书只要不到15元。

[2]诗词对写作确实有帮助,培养你的文学修养,但是仅仅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已就如楼上所说,其中的典故等等,都对写作有好处。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现代人往往忽略了读的重要性,建议楼主多读读自己感兴趣的宋词,其实宋词也分几大类的,像婉约派,豪放派,等等。你要做出选择的,当然选择不同最终会影响你的气质,那就是后话了。

[3]下面是一个帖子,你自己也可以上网查查帖子,有很多。

诗词,不知道从何时起看上去有点像阳春白雪了.曲高了,自然会落的和寡的地步.但这不是她本身出了什么问题,而是读她的人出了问题.诗词本身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我相信没人会贬低她.假如中国文化有三分天下一说的话,那么她一定会占的一分的,我想这点是没人会反对.诗词讲究语句简练,短短的几十上百字就可以描绘千里江山和浩淼宇宙.诗词最重要的还是她的意境,短短的几行可以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和美妙的感觉.另外她还有一定的节奏感,有时会像一首待唱的歌谣.

举个列子:李白的<;静夜思>;,就那么几个字,写出多少的思乡之愁,看上去淡白的几句充满了无限的意味.其实读诗也应该就像你看其他的文体一样,不过体会的不一样,诗文是意境!你读一部小说,故事的情节或许你了解的淋漓尽致,但你能全部了解文中所有人的思想以及故事给带来的意味吗?我想是不能的,就算你读的懂了,但也不能全部理解作者的个中意味.你读一篇散文,或许你会惊讶于文中美妙如画的语句,倾倒于作者那么细腻情深的笔法,但我想你是不能把作者所有在文中隐含的意思全部理解的,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感受也就不一样了.你读一篇评论文,或者是一篇有战斗意味的檄文时,大概也就只是体验一下此中批人的快乐,我想你一般不会因此而去批东批西,或者说有时你根本不知道到底这里面说的对不对?或许你只是觉得他观点有可取的地方.看小说是看故事,看散文是看文笔,看评论文是看快意,那么这样说来看诗词不也就是看一个意味或者说是意境吗?直白点就是看点感觉,那种欲言又止的感觉.诚然近百年诗词的发展有了变化,新诗的出现导致了诗文格式的突变,猛一看,是从原来的讲究变成了不讲究.有人说现在的诗文就是把一句话竖起来写了,当然他说的没错,诗文是竖起来写的.但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她这竖起来写的是不是比横着写多了一份意味.假如有,那么就成了诗;假如没有,真的只是竖起来说话了.所以在此,写诗的人一定要讲究起诗文的意境来.

这些年来,好像真的没什么好的诗人,或者说是有好的诗人没写出什么好的诗词来.这也难免会让读的人产生怀疑,这个时代还要诗词吗?其实这个问题就像问:这个时代还有真爱吗?我想,答案当然都是肯定的.难道你不觉得诗中的天地宇宙是另一番世界?难道你不觉得诗中的风花雪月的充满了想像?难道你不觉得诗中的爱情是千古的绝唱?难道你忘了诗情画意的由来?假如你是一个读者,请你不要去侮辱诗词,体验她的意境才是重要的.所以假如你是一个诗人,请你不要为了诗词去作秀,写出好诗才是出路.大家都来读读诗词吧!她不需要你多么的理解她,只需要你去感受她.不要再诋毁她了,她真的是一颗明珠.就算是有瑕疵,她也是一颗闪亮的明珠.

4.赞美中国唐诗宋词的文字

1.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2.黄河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3.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

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俗语)

4.杭州

描写杭州的诗词多是围绕西湖的:

如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描写西湖的平湖秋月: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