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形容《红楼梦》里的“四春”四春: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府的四位小姐,贾元春为贾政与王夫人所生,贾宝玉同父同母的姐姐,因生日为大年初一,故名元春,后进宫为妃。其后贾府女儿一次排行“春”。迎春为贾赦女儿,但并非为邢夫人所出,诨名“二木头”,性情温和,才智愚钝,嫁于“中山狼”孙绍祖。探春为贾政与赵姨娘女儿,庶出,才情颇高,诨名“玫瑰花”,后远嫁。惜春为贾珍胞妹,贾母一并教养的,不爱理事,善于作画。 谐音:原应叹息 贾元春:抱琴 贾迎春:司棋 贾探春:侍书 贾惜春:入画、 抱琴、司棋、侍书、入画为其贴身侍婢的名字,四个名字正好象征着四位女子的特长. 贾元春 画:一张弓,弓上挂着香 。 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贾迎春 画: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 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贾探春 画:一女子在船上对着江边掩面泣涕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贾惜春 画: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2.红楼梦中对四春的外貌描写贾元春 书中无描绘虽说皇帝的小老婆众多,但能晋身“妃”级的却也仅仅只四人而已,可见元春不光才德出众,长也定然不俗。贾元春是贾宝玉的亲姐姐,想来跟弟弟那“色若春晓之花”的样貌有些相似,这二人的美属于同一种类型。 贾迎春 “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贾探春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其中“顾盼神飞”四字,活画出她的聪敏、伶俐、大方的风采。 贾惜春 黛玉初见时她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3.红楼梦中的四春探春 惜春 元春 迎春 “四春”为《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四位姊妹: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她们都是薄命司金陵十二钗中的可悲女儿。按名字依次排列为“原(元)应(迎)叹(探)息(惜)”,即暗寓“原本应该叹息”之意。她们由大小姐元春到四小姐惜春是年龄由大到小,且非常巧合的是,她们的名字中“元”、“迎”、“探”、“惜”笔划数亦按由少到多有规律地排列。 “四春”的取名还由于她们都出生于春季,生日上亦由初春到晚春顺序排列:大小姐元春生于大年初一、二小姐迎春生于立春、三小姐探春生于上巳日(三月初三)、四小姐惜春生于芒种。似乎她们只与“春”有关,但曹雪芹用笔“特犯不犯”,愚意以为,她们的性格、归宿却是按春、夏、秋、冬顺序分配的。 4.红楼梦中描写金钏的诗句 各位大神求帮忙金钏所行虽有欠妥之处,然自始至终给人以不谙世事,天真烂漫的印象。投井自杀的结局也就更点明其人刚烈、其质清洁。[1] (精锐五角场) 金钏之名正与宝钗相对,小红之名正与黛玉相对。何也?由小说交代可知,金钏本姓白,即“白金钏”,正可与“薛宝钗”三字相对。小红本名红玉,乃林之孝之女,即“林红玉”,正可与“林黛玉”三字相对。“白”,“雪”之色也,“金”与“宝”均示其贵。“林”与“林”同姓,“玉”与“玉”重名。“钗”为头簪,“钏”为手镯,都是女子首饰之物。点唇用“红”,画眉用“黛”,皆系妇人化妆用品。这样的对映关系,不可谓不巧妙啊![1] 在小说中,袭人、晴雯、金钏、小红,俱为钗、黛的影子人物。袭人、晴雯,作为钗、黛的一对“外影”,对映了她们各自性格的“正面”;而金钏、小红,作为钗、黛的一对“内影”,则照出了她们性格中的“另外一面”。作者此种设计,亦是《红楼梦》之“风月宝鉴”性质,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一种直观体现。 5.红楼梦中贾府的"四春"取什么之意1、红楼梦中贾府的“四春”指:贾元春(贾政、王夫人之女)、贾迎春(贾赦之女,其母不详)、贾探春(贾政、赵姨娘之女)、贾惜春(贾珍之胞妹)。 2、贾元春 贾元春,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长女,贾宝玉的姐姐,贾府通称娘娘。因生于正月初一而起名元春。第2回便已入宫做女史,第16回加封贤德妃。为了迎接元春省亲,贾府建造了大观园。元春省亲热闹欢腾,同时又表现出她在深宫高处不胜寒的辛苦。元春的命运关乎贾府兴衰,秦可卿之死标志着贾府末世来临,元春晋封皇贵妃则令贾府重现生机,直到后四十回她与王子腾先后暴卒,贾府失去了靠山,很快就获罪抄家。元春在钗黛之争中支持宝钗,她曾利用端午节礼单和清虚观打醮表明自己的立场。 3、贾迎春 贾迎春,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迎春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她的攒珠累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累金凤事件),她不追究。平儿设法要替她追回,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出嫁后不久,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预示着荣国府已经开始逐步走向衰败。 4、贾探春 贾探春,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国府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的女儿,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贾府通称三姑娘。她精明能干,富有心机,能决断,有“玫瑰花”之诨名,连王夫人与凤姐都忌惮她几分,抄检大观园时她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她工诗善书,趣味高雅,曾发起建立海棠诗社,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大才女;她关心家国大事,有经世致用之才,曾奉王夫人之命代凤姐理家,并主持大观园改革,是一位雄才伟略的政治家、改革家。 5、贾惜春 贾惜春,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贾家四姐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宁国府中贾敬的幺女、贾珍的胞妹。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便剃发为尼了。 6.红楼梦里贾府四春寄托了作者怎样的寓意“四春”指的是贾府的四个小姐:贾元春(贾政、王夫人之女)、贾迎春(贾赦之女,其母不详)、贾探春(贾政、赵姨娘之女)、贾惜春(贾珍之胞妹)。《红楼梦》原著小说脂砚斋批文中明确点出“元迎探惜”为“原应叹息”,暗示了书中红颜的悲剧命运,这也是当今红学研究的正统结论。 最近又有新解:把“元迎探惜”倒过来念,就是“惜叹姻(因)缘”,表明《红楼梦》原著主线为“因缘”。不论从哪种方式解读,贾府四春都是原著小说中极具象征性的重要女性角色,尤其“元妃省亲”等更成为历届《红楼梦》翻拍复刻影视作品的华彩乐章和标志性段落。 附: 春天是草木复苏,万物竞发的时节,给人带来无限的暇思。人们在春季外出踏青,欣赏桃李争春的意趣,聆听泉水叮咚的清响,“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大地在蛰伏一冬之后,爆发出了无限的创造力,暖风拂过,处处是青山绿水,流光溢彩。 然而,春天又是最容易消逝的时光。所谓来的快,去的也快,常常勾起诗人的愁绪。“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这样日以继夜的愁怀,究竟所为何端?“春心荡兮如波,春愁乱兮如云”,李太白的豪放性格,也难挡春愁撩人。“借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无遮无拦的愁绪,让人恼不得又无可奈何,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而韶华易逝,春光易老,谁又能挽得住春天的脚步,谁又知道春天跑到哪儿去了呢?“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倒有些许豁达,从春天的感怀中透露出一丝丝的乐观。 每当读到这些诗句,我就不期然地想起《红楼梦》中的四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红楼中的这些曼妙女子,没有一个有好的命运。曹雪芹又偏偏把贾家的四个姐妹以春字命名,其所用的“贾(假)雨(语)村言、甄(真)士(事)隐去”的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深义? 元春虽然贵为妃子,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大观园就是为她回家省亲而建,然而,深宫之中,又有多少意趣,难怪元春叹息:其所处的皇宫实在是“不得见人的去处”,就象被囚禁的花骨朵,逃脱不了提前枯萎的命运。迎春在四个本家姐妹中是才情最弱的,也是遭遇最惨的一个,年长之后被父亲抵赌债嫁与“中山狼”孙绍祖,并被活活折磨而死。探春可谓是“四春”中的最强音,虽然出身低微,是贾政与赵姨娘的女儿,生的却是“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不仅如此,在“四春”中她是“才自精明志自高”,其不屈于命运的气质令人动容,实在算得上是女中之豪杰,“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抛闪。”远嫁他乡是探春的归宿。最小的惜春又是另外一番遭遇,由于自小缺乏父母之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经历了红楼由盛而衰之后,看破红尘,入栊翠庵为尼,与青灯黄卷相伴。 在《红楼梦》中,更多的人在关注着宝黛钗的情感纠葛,自古至今,有多少人对他们的遭遇掬一把辛酸的泪水。曹雪芹把这么一个悲情的故事,偏偏安放在繁华的红楼之中,让凄凉与富贵相映衬,更增添了悲剧的浓厚色彩。红楼“四春”的命名与出现,也并不是偶然的,春光的明媚与娇好,春愁的绵长与深刻,在矛盾中已然展现出“四春”的命运以及红楼主人公们的命运。 我常常想,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构画的是另一种桃花源的境界,他所精心构筑的大观园,是一种理想化的桃花源:“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你看红楼中的绝色女子与宝玉在大观园中度过了多少美好的时光,结海棠诗社,赏桂花设螃蟹宴,开菊花诗会,就是黛玉葬花也是那么有诗情画意,在这里他们纵情于亭台楼阁之中,吟诗作赋,不为人间世俗所纷扰。然而,好春不长久,好花不常在,大观园因贾府众姐妹或出嫁,或离去,不得不沦为一片萧瑟的景象。 千百个人看《红楼梦》,千百个人眼中的《红楼梦》都不一样。红楼“四春”春萧瑟,原应叹息使人愁。即便如此,春天依然是值得人们留恋,值得珍惜的,“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春华秋实,只有春天的辛勤耕耘才有秋天的累累硕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