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柿子繁的诗句

1.形容柿子的诗句

1、柿叶红时独自来

白居易

《慈恩寺有感 时杓直初逝,居敬方病。》

2、柿叶翻红霜景秋

李益

《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3、柿红蒲萄紫

韩愈

《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

4、客省萧条柿叶红

皮日休

《开元寺客省早景即事》

5、柿繁和叶红

郑谷

《游贵侯城南林墅》

6、柿叶添红景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

7、篾络迎霜野柿红

陆游

《归云门》

8、蒲萄初紫柿初红

陆游

《湖上小阁》

9、九月十九柿叶红

陆游

《学书》

10、柿叶铺庭红颗秋

黄庭坚

《睡起》

11、鸟残红柿昔曾分

王安石

《示宝觉二首》

12、霜前柿叶一林红

唐寅

《金阊暮烟图》

13、秋阳红若柿

白玉蟾

《南台舟中联句》

14、柿叶翻红枫叶黄

白玉蟾

《琵琶行》

15、柿叶翻黄枫叶红

白玉蟾

《三衢舟次二首》

16、霜树著红尝柿时

戴表元

《晚秋游中溪四首》

17、凉瓣嗔封迸柿红

董嗣杲

《山丹花》

18、闲题柿叶红

洪咨夔

《洗研》

19、秋阳红若柿

黄春伯

《南台舟中联句》

20、脱叶已疏山柿红

卷刚中

《道中杂诗呈子勉宝文有便寄叔海也》

2.形容“柿子”的诗句有哪些

1、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唐代:刘禹锡《咏红柿子》

释义:伴随熹微的日光出来,晚上伴着星影休息。

2、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唐代:刘禹锡《咏红柿子》

释义:集日月之精的红柿子具有不可貌相出的保天年的功效。

3、沙鸥径去鱼儿饱,野鸟相呼柿子红。——宋 郑刚中《晚望有感》

释义:沙鸥飞走了,鱼儿也可以吃饱了,野鸟相互呼唤,柿子也红了。

4、村暗桑枝合,林红柿子繁。——宋 范宗尹 《游龙华寺二首》

释义:村中黑了,桑树枝互相交错,林中的柿子红了果实累累。

5、今年柿子并遭霜,为语石榴须早摘。——唐代:佚名《选人语》

释义:今年的柿子遭了霜冻,因此石榴也须早点摘下。

6、当夏阴涵绿,临秋色变红。——唐代:广宣《寺中柿树一蒂四颗咏应制》

释义:在夏天的时候翠绿茂盛,到了秋天结了红色果实。

7、林枫欲老柿将熟,秋在万山深处红。——清代:丘逢甲《山村即目》

释义:枫叶要变老柿子要成熟,秋天就是那一片一片的红色枫叶和柿子。

8、柿红蒲萄紫,肴果相扶檠。 ——唐代:韩愈《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

释义:柿子红了葡萄变紫了,各种果子都相继成熟。

9、洲白芦花吐,园红柿叶稀。 ——唐代:张籍《岳州晚景》

释义:岳州的白芦开花了,园子里的柿子红了,叶子渐渐落了。

10、露脆秋梨白,霜含柿子鲜。——年代: 明 作者: 蔡文范《自瀛德趋东昌道中杂言八首》

释义:经过露水的秋梨更白了,经过霜的柿子更鲜红。

3.描写柿子的诗句

1.《咏红柿子》唐代 刘禹锡 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

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 2.《薄台》宋代 张舜民 屈曲清溪十里长,净涵天影与秋光。

此行却在樊川尾,稻熟鱼肥柿子黄。 3.《游龙华寺二首》宋代 范宗尹 晓出城东路,寻僧聊避喧。

宿云开岭岫,晚稻没川原。村暗桑枝合,林红柿子繁。

日斜僮仆困,共喜到山门。 4.《晚望有感》宋代 郑刚中 霜作晴寒策策风,数家篱落澹烟中。

沙鸥径去鱼儿饱,野鸟相呼柿子红。寺隐钟声穿竹去,洞深人迹与云通。

雁门踦甚将何报,万里堪惭段子松。 5.《秋获歌》宋代 陆游 墙头累累柿子黄,人家秋获争登场。

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万人墙进输官仓,仓吏炙冷不暇尝。

讫事散去喜若狂,醉卧相枕官道傍。数年斯民厄凶荒,转徙沟壑殣相望,县吏亭长如饿狼,妇女怖死儿童僵。

岂知皇天赐丰穰,亩收一锺富万箱。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追思食不餍糟糠,勿使水旱忧尧汤。

4.关于柿子的古诗词有哪些

1、《咏红柿子》唐代:刘禹锡

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

2、《选人语》唐代:佚名

有钱石上好,无钱刘下好,士大夫张下好。

硕学师刘子,儒生用与言。

今年柿子并遭霜,为语石榴须早摘。

柿子

1、基本信息:

柿子,是柿科植物浆果类水果,成熟季节在十月左右,果实形状较多,如球形、扁圆、近似锥形'方形等,不同的品种颜色从浅桔黄色到深桔红色不等,大小从2厘米到10厘米,重量从100克到350克。

原产地在中国,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2、分布区域:中国、日本、韩国和巴西等地

3、药用价值:清热生津、涩肠止痢、健脾益胃

4、别 称:红嘟嘟,朱果,红柿

5.歌颂柿子的诗句有哪些

《咏柿诗》

南北朝·作者:庾仲容

发叶临层槛,翻英糅花药。

风生树影移,露重新枝弱。

苑朱正葱翠,梁乌未销铄。

《咏红柿子》

作者:刘禹锡

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

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

《蒲中道中二首》

作者:畅当

苍苍中条山,厥形极奇磈。我欲涉其崖,濯足黄河水。

古刹栖柿林,绿阴覆苍瓦。岁晏来品题,拾叶总堪写。

《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作者: 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有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游贵侯城南林墅》

作者: 郑谷

韦杜八九月,亭台高下风。独来新霁后,闲步澹烟中。

荷密连池绿,柿繁和叶红。主人贪贵达,清境属邻翁。

《学书》

作者: 陆游

九月十九柿叶红,闭门学书人笑翁。

世间谁许一钱直?窗底自用十年功。

老蔓缠松饱霜雪,瘦蛟出海拏虚空。

即今讥评何足道,后五百年言自公。

6.描写春天时的柿子树的优美诗句有哪些

1.《咏红柿子》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

2.《薄台》

年代: 宋 作者: 张舜民

屈曲清溪十里长,净涵天影与秋光。

此行却在樊川尾,稻熟鱼肥柿子黄。

3.《晚望有感》

年代: 宋 作者: 郑刚中

霜作晴寒策策风,数家篱落澹烟中。

沙鸥径去鱼儿饱,野鸟相呼柿子红。

寺隐钟声穿竹去,洞深人迹与云通。

雁门踦甚将何报,万里堪惭段子松。

4.《秋获歌》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墙头累累柿子黄,人家秋获争登场。

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

5.《繁台张昭甫给谏竹居王孙邀饮留别》

年代: 明 作者: 袁宏道

白果青蔬劳远程,高台倾矣曲池平。

沙田似雪耘枯冢,柿子如丹缀土城。

古迹有无遗宋岳,监门应否识侯生。

欲知别后愁多少,试检霜毛添几茎。

柿子树基本介绍

柿子树是落叶乔木,品种很多。叶子是椭圆形或倒卵形,背面有绒毛,花是黄白色。结浆果,扁圆形或圆锥形,橙黄色或黄色,可以吃,绿色的可以将其放置几天,等到变软后,即可入食。木材可以制器具。 柿树原产我国,是柿树科的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它树干直立,树冠庞大,柿果成熟于九、十月间。

7.写柿子的古诗词

刘禹锡 咏红柿子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

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陆游 秋获歌墙头累累柿子黄,人家秋获争登场。

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万人墙进输官仓,仓吏炙冷不暇尝。

讫事散去喜若狂,醉卧相枕官道傍。数年斯民厄凶荒,转徙沟壑殣相望,县吏亭长如饿狼,妇女怖死儿童僵。

岂知皇天赐丰穰,亩收一锺富万箱。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追思食不餍糟糠,勿使水旱忧尧汤。

白居易 慈恩寺有感 时杓直初逝,居敬方病。 自问有何惆怅事,寺门临入却迟回。

李家哭泣元家病,柿叶红时独自来。杜牧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居守碧树康庄内,清川巩洛间。

坛分中岳顶,城缭大河湾。广殿含凉静,深宫积翠闲。

楼齐云漠漠,桥束水潺潺。过雨柽枝润,迎霜柿叶殷。

紫鳞冲晚浪,白鸟背秋山。月拜西归表,晨趋北向班。

鸳鸿随半仗,貔虎护重关。玉帐才容足,金樽暂解颜。

迹留伤堕屦,恩在乐衔环。南省兰先握,东堂桂早攀。

龙门君夭矫,莺谷我绵蛮。分薄嵇心懒,哀多庾鬓斑。

人惭公干卧,频送子牟还。自睹宸居壮,谁忧国步艰。

只应时与醉,因病纵疏顽。张均 岳阳晚景晚景寒鸦集,秋风旅雁归。

水光浮日出,霞彩映江飞。洲白芦花吐,园红柿叶稀。

长沙卑湿地,九月未成衣。畅当 蒲中道中二首 苍苍中条山,厥形极奇磈。

我欲涉其崖,濯足黄河水。古刹栖柿林,绿阴覆苍瓦。

岁晏来品题,拾叶总堪写。彭叔夏 水调歌头 铜章纡墨绶,茜服佩银鱼。

慈闱一笑,全胜莱子彩衣裾。好事柿红萱草,长伴朱颜绿发,荣贵更谁如。

轴锦装鸾诰,帘绣窣藤舆。龙为炙,麟作脯,倒琼壶。

寿筵今年,邀请金母伴麻姑。缥渺飞琼舞罢,宛转双成歌彻,何物奉亲娱。

探支长命缕,预借角蟾蜍。

8.描写"柿子"古诗词有哪些

1、《咏红柿子》唐代:刘禹锡 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

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 2、《繁台张昭甫给谏竹居王孙邀饮留别》明·袁宏道 白果青蔬劳远程,高台倾矣曲池平。

沙田似雪耘枯冢,柿子如丹缀土城。 古迹有无遗宋岳,监门应否识侯生。

欲知别后愁多少,试检霜毛添几茎。 3、《游龙华寺二首》宋·范宗尹 晓出城东路,寻僧聊避喧。

宿云开岭岫,晚稻没川原。 村暗桑枝合,林红柿子繁。

日斜僮仆困,共喜到山门。 4、《薄台》宋·张舜民 屈曲清溪十里长,净涵天影与秋光。

此行却在樊川尾,稻熟鱼肥柿子黄。 5、《自瀛德趋东昌道中杂言八首》 明·蔡文范 馆矰津亭接,临川市暨连。

木绵随处有,贾客半吴船。 露脆秋梨白,霜含柿子鲜。

山东饶地利,十二古来传。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