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中的归隐题材

1.关于归隐的诗词

1、《出游归隐》 宋·释文珦 出游归隐两无心,非慕沃洲支道林。

啗柏自然闲土锉,制荷曾不费金针。

2、《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 宋·梅尧臣 初逢洛阳陌,再见南徐州。所历几何时,倏去二十秋。

今复振霜屦,还山。3、《归隐桥新成偶题三绝句书呈同志》 唐·朱长文 幽居处处映烟萝,归隐桥边月色多。

蟾桂有情邻病叟,清光终夕照酣歌。

4、《正元二日与菊庄汤伯起归隐陈鸿甫泛舟湖上二》 宋·武衍 春云漠漠雨疏疏,小{左舟右定}冲烟入画图。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

5、《月湾癖地山中诛芭归隐怡如赋诗次韵赞决》 宋·徐瑞 一去山中廿二年,重来有约意茫然。穷居笑我顽同石,文事多君彩印根。

6、《送杨錥归隐》 唐·钱起 悔作扫门事,还吟招隐诗。

今年芳草色,不失故山期。遥想白云里,采苓。

7、《送从兄归隐蓝溪二首》 唐·许浑 名高犹素衣,穷巷掩荆扉。渐老故人少,久贫豪客稀。

塞云横剑望,山月。8、《送于员外归隐蓝田》 唐·吴融 曾吟工部两峰寒,今日星郎得挂冠。

吾道不行归始是,世情如此住应难。

9、《官左拾遗归隐作》 宋·王易简 汩没朝班愧不才,谁能低折向尘埃。青山得去且归去,官职有来还自来。

10、《木兰花慢 送取新归隐山阳兼简玉川同社》 元·元好问 澹西园暮景,对别酒,惜临分。

爱*被中台,挂冠神武,谁得如君。纷纷。

11、《赠仲素寺丞致仕归隐潜山》 宋·苏轼 潜山隐君七十四,绀瞳绿发方谢事。腹中灵腋变丹砂,江上幽居连福地。

12、《题友人归隐图》 宋·艾性夫 买山长说欲栖身,画得图成隐始真。

半枕虚堂生草梦,一溪流水种桃人。

13、《归隐》 宋·陈抟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

14、《次前韵将归隐黄山》 宋·方回 我家黄山百里远,两峰插天翠如剪。

归心久落故溪云,柁转不由船不转。

15、《送武庠归隐终南》 宋·贺铸 君不见南朝豪儁有郗生,自厌出身时网婴。乐闻栖遁去人者,倾金累百赠。

16、《用绰中韵送正臣正臣欲归隐而无资故广其意以》 宋·洪迈 华裾锦领乌纱帻,气盖当年五陵侠。胸中傀儡不可平,拂衣归来抱长铗。

17、《赠安邑簿伍彬归隐》 宋·路振 考终秋鬓白,归隐旧峰前。

庭树鸟频啄,山房人尚眠。寒岩落桂子,野水。

18、《送王山人归隐》 宋·释惠涣 山人惟委命,岂恋世尘间。干禄不得志,移家住远山。

醉眠溪石静,吟倚。19、《龙井十题·归隐桥》 宋·释元净 谢讲竺峰寺,归隐新此桥。

院幽结林表,身老寄烟霄。

20、《和吴仲庶寄吴瑛比部安道之子壮年致政归隐蕲》 宋·司马光 负米承亲愿已赊,耻随鸡鹜啄泥沙。一朝投绂真高士,万卷藏书旧世家。

21、《题管圣浩蒲川归隐》 宋·王巩 卜筑蒲川上,翛然远市廛。

潮声书屋外,月影钓舟前。地僻红尘净,沙平。

22、《李南夫罢举归隐》 宋·王令 梦寐风仪近十年,尘埃无路睹云天。清朝未得荣簪绂,黄卷何妨乐圣贤。

23、《归隐嵩阳》 宋·张咏 浮世事无限,何须要到头。

壮心为客尽,孤迹卧云休。匣剑已全弃,林僧。

24、《送华将军归隐》 明·柳应芳 南越东吴有战功,闲心无那逐冥鸿。只言归卧青山好,何处青山非世中。

25、《题海陵石仲铭所藏渊明归隐图》 明·张以宁 昔无刘豫州,隆中老诸葛。

所以陶彭泽,归兴不可遏。凌歊宴功臣,旌旗。

26、《林泉归隐图》 明·止庵法师 居山岂为山,只爱此中闲。野菜何消种,柴门不要关。

饭余听涧落,经罢。

2.描写隐居的诗词

1、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丘为《题农父庐舍》

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秋归辋川庄作》

3、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王维《春中田园作》

4、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杨慎《出郊》

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6、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7、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绅《古风二首/悯农二首》

9、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王维《新晴野望》

10、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白居易《春题湖上》

11、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张继《闾门即事》

12、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徐玑《新凉》

13、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14、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欧阳修《田家》

15、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聂夷中《咏田家/伤田家》

1、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曾几《苏秀道中》

2、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韦庄《稻田》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5、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6、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7、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崔道融《田上》

8、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佚名《长歌行》

9、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韦应物《观田家》

10、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姚合《庄居野行》

11、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王建《寒食》

12、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元结《农臣怨》

13、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1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5、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古风二首/悯农二首》

16、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欧阳炯《南乡子·路入南中》

17、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18、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9、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20、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1、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2、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4、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王建《田家行》

5、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韦应物《观田家》

6、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颜仁郁《农家》

7、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杜荀鹤《山中寡妇/时世行》

8、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李白《树中草》

9、登车宿迁北,万顷铺琼田。——陆文圭《宿迁道中遇雪》

10、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11、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12、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13、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韦应物《观田家》

14、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韦应物《观田家》

15、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温庭筠《利州南渡》

3.求几首优美宋词带赏析的要写景的,或者写归隐之士不落俗尘的心境的

鹤冲天 【宋】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 【注释】 这是一首直抒胸臆的名篇。 它与一般即景言情,融情人景的词作有所不同,但它仍能深深打动读者,原因是,它抒发了作者强烈而又真实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一种傲视公卿、轻蔑名利的思想。

在整个封建社会,哪怕是所谓“圣明”的历史时期,科举考试也不可能没有营私舞弊、遗落贤才的通病。 “明代暂遗贤”、“未遂风云便”等句,蕴含着作者自己的无限辛酸和对统治集团的讥讽揶揄,它道出了封建社会中许多失意知识分子的内心感受,获得了广泛的共鸣。

这首词的社会意义也正表现在这里。正因为这首词刺痛了统治阶级,所以作者终生失意,备受压抑排摈。

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载:“初,进土柳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 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及皇帝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这首词所表现出的那种蔑视功名,鄙薄卿相的倾向是很明显的。 整个看来,这首词的基调,它的主导方面,无疑是积极的。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这些话,充分表明作者的生活态度和行动方向。 历史证明,作者的一生是忠实于这一誓言的。

他为下层妓女填写过许多词篇,达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相当普及的程度(见叶梦得《避暑录话》),并且获得了“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无以复加”的社会效果(见胡寅《酒边词序》)。一个古代白衣词人的作品,其流传程度如此广泛,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封建统治阶级把他长期摈斥于官场之外,甚至毁灭了他的政治前途,但另外一方面,这又恰恰成全了他。正由于他长期仆仆风尘,奔波于下层人民之中,才使他成为北宋独具特色的词人,成为中国词史上具有转折意义和具有深远影响的大词家。

他死后,曾得到下层人民,特别是妓女们的同情和尊重,从传说中的“吊柳七”等活动中,可以看出,他的确获得了“白衣卿相”这样重要的历史地位。 过去,有人指出这首词含有“自我解嘲”的意味,同时还指出这首词反映了封建时代文人失意时的“颓废思想和堕落生活”。

这些,无疑是正确的,今天也必须予以指出。但同时也应当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当作者落第失意之后,便在“烟花巷陌”之中去“寻访”“意中人”。

这“意中人”,其实就是作者的知己,亦即“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样的思想情绪既表现出作者身世漂零之感,同时又反映出他对妓女们的同情。

这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而且还带有消极反抗的情绪。就“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等词句来看,作者的态度显然是消极的、颓废的,但也要看到,其中含有许多难言的苦衷。

在封建社会里,一个人敢于如此直截表明自己的‘’堕落”,这对封建“礼法”来说,难道不是有“叛逆”之嫌吗?那些道貌岸然的上层统治阶级,他们在玩弄女性方面不知要卑劣到何等程度,而表面上却故作“风雅”、“庄重”。柳永此词与之相比,真不知要纯洁和高尚几多倍了。

作者鄙弃“浮名”,却公然去填写被统治阶级轻视的“艳曲”,留下了广泛传唱的词篇,这反而是他对历史的贡献了。 这首词的构思、层次、结构和语言均与柳永其他作品有所不同。

全篇直说,绝少用典,不仅与民间曲子词极为接近,而且还保留了当时的某些口语方言,如“如何向”、“争不”、“且恁”等。 全词写得自然流畅,平白如话,读来琅琅上口。

不独在柳词中,即使在北宋词中,这一类作品也是少见的。这种“明白而家常”,“到口即消”的语言,正是词中之本色,是经过提炼而后取得的艺术效果。

指斥柳永词过分俚俗浅直,看来,不能不说是一种偏见了。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②初歇。

都门帐饮③无绪, 留恋处,④兰舟摧发。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⑥ 念去去千里烟波,⑦ 暮霭沈沈楚天阔。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⑨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⑩ --------------------------------------------------------------------------------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 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 永用为词调。

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 韵。

②骤雨:阵雨。 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 设宴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④留恋处:一作 “方留亦处”。

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 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⑥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一作“凝咽”。

⑦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⑧暮霭:傍晚的云气。

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

古时 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⑨经年:一年又一年。

⑩风情:男女恋情。 【简析】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

此。

4.宋词中描写农村题材的有哪些

清平乐(yuè)

北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还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