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阴阳五行的诗句

1.王重阳关于阴阳五行的诗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

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重阳(1112~1170)中国金代道士。

全真道创始人。原名中字,字允卿。

后改名世雄,字德威 。入道后 ,改名嚞,字知明 ,号重阳子。

祖籍陕西咸阳大魏村,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后迁终南县刘蒋村。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

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略,中甲科 ,遂易名世雄。年 47 ,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愤然辞职,慨然入道,隐栖山林。

金正隆四年(1159),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在南时村挖穴墓 ,取名“活死人墓”,又号“行菆”,自居其中,潜心修持 2 年。

三年 ,功成丹圆 ,迁居刘蒋村 。七年 ,独自乞食,东出潼关 ,前往山东布教 ,建立全真道 。

其善于随 机施教,尤长于以诗词歌曲劝诱士人,以神奇诡异惊世骇俗。在山东宁海等地宣讲教法。

同时,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遂后建立全真教团 。收弟子 7 人,后世称全真教七真人 。

十年携 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4人返归关中 ,卒于开封途中 。葬于终南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

2.关于阴阳的诗词有哪些

1、《望岳》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西江月·七返朱砂反本》 年代: 宋 作者: 张伯端 七返朱砂反本,九还金液还真。

休将寅子数坤申。但要五行成准。

本是水银一味,周流遍历诸辰。阴阳数足自通神。

出入岂离玄牝。 3、《西江月·四序常如转毂》 年代: 宋 作者: 张抡 四序常如转毂,百年须待春风。

江梅何事向严冬。早有清香浮动。

只为六阴极处,一阳已肇黄宫。阴阳迭用事何穷。

此是乾坤妙用。 4、《永遇乐·个个修行》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个个修行,人人咽纳,谁悟真道。

曲径多岐,旁门小法,误了人多少。容成岂是,神仙究竟,采药谩多炉灶。

忽一朝,脱却桶底,性根坏倒。争如内观,无为清净,学取本来庄老。

匹配阴阳,抽添铅汞,八卦为端表。人生如梦,流年似箭,回首也须闻早。

贪迷恋,春花秋月,何时是了。 5、《阁夜》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3.五行相克的古诗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对各种事物的观察,把宇宙的万事万物(象)分为相互对立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

五行学说则认为世界的万物万象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最基本的物质形态构成,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的现象(包括人体)的发展、变化,也都是这五种物质形态相互滋长(相生)和相互抑制(相克)作用的结果。阴阳五行学说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祖国医学瑰宝中医的五行理论,也反映了人体脏腑之间及脏腑、味觉、面色、九窍、情志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自然规律。故有“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结为疾”之定论。

五行、五方、五时及人体器官系统信息附:脏、腑、窍、体、味、色、志、声的五行归属(歌诀)筋甲目青呼与怒,味酸甲乙肝胆木;苦笑血红小肠饿,脸喜状腺舌心火;甘胰指肠思歌无,唇黄肌肉脾胃土;大肠皮毛悲忧辛,白色与鼻哭肺金;性腺黑耳骨与髓,膀胱恐咸呻肾水;肝与胆东方甲乙木。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甲,在志为怒,味酸,色青。

肝和则见黑白也。辨症:开窍于目。

肝与眼有密切关系,肝有病常影响到眼睛。肝虚则视力模糊,夜盲或迎风流泪,肝火上炎则目赤。

肝木主筋,其华在甲。肝主管筋的活动,支配全身肌肉关节的运动,而筋靠肝血来营养,若肝血不足,不能养筋,就可出现筋痛、麻木、屈身困难;若风邪伤动肝木,也可发生抽搐。

“甲为筋之余”甲和肝也有密切联系。肝血充足,则指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

若肝血不足,则指甲软薄,没有光泽,甚至变形脆裂。在志为怒。

肝功能不好的人通常易发脾气。俗话说,肝火太旺。

味酸色青。肝脏不好的人,在饮食上通常偏爱吃酸味食物。

面色通常发青无光泽。胆为六腑之一,胆的主要作用是贮藏胆汁。

胆汁为清净的液体,胆病的主要表现为肋痛、黄疸、口苦、呕吐苦水等。肝与胆通过经络联系构成表里关系,而且肝胆相连,发生疾病时常互相影响。

心与小肠南方丙丁火。开窍于舌,主血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善,味苦,色红。

心和则知五味也。辨症: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润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心气不足,循环不畅时,舌色紫暗无华。

痰迷心窍时,可见舌强不语。心住神志的功能异常,可见口吃甚至失语等。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色红润有光泽。

心气不足,循环不畅时,则面色白或青紫无光泽。在志为喜,藏神志。

心主管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相当于高级神经活动。如果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则人的精神振作,神志清楚;如果发生障碍,则可出现多种病症,如心悸、惊恐、健忘、发狂、喜笑不休、昏迷等。

味苦色红。心脏不好的人,在饮食上通常偏好苦味的食物;面色通常过于发红。

小肠的功能主要是接受从胃输送来的食物,继续消化,分别清浊。小肠有病时,除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外,还会出现小便异常。

心与小肠通过经络的联系构成表里关系,如心火过旺,可见舌尖红痛,口腔糜烂,或有溃疡,小便短赤,甚至出现血尿。这种病理现象,叫做“心热移于小肠”。

脾与胃中央戊己土。开窍于口,主肌肉,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味甘,色黄。

脾和则知饮食也。辨症:开窍于口。

脾能正常的运化水谷精微,滋养全身,则食欲旺盛。脾主肌肉,其华在唇。

肌肉丰满健壮,四肢有力,口唇红润。脾气虚弱,运化失常,则食欲不振,肌肉消瘦、四肢乏力,唇色淡白或萎黄无华。

在志为思。有事没事都易思虑,遇事易想不开,思虑过度,所思不遂。

味甜色黄。脾胃不好的人,在饮食上通常偏好甜食。

面色发黄无光泽。脾与胃通过经络联系构成表里关系。

胃有病可出现上腹胀满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的任务。

脾胃的作用在人体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故有“脾为后天之本”的说法。肺与大肠西方庚辛金。

开窍于鼻,主皮毛,其华在毛,在志为忧,味辛,色白。肺和则知香臭也。

辨症:开窍于鼻。鼻与肺相通,是呼吸的门户,肺有病时,常表现有鼻塞、流鼻涕、呼吸困难,甚至鼻翼煽动。

肺与声音有关,肺气足则声音洪亮,肺气虚则声音低微。风寒犯肺,肺气壅塞,则声音嘶哑,肺痨病出于病邪的损害,或因肺气消耗过甚,可致失音。

肺主皮毛,其华在毛。肺与皮肤肌表关系密切,肺胃之气充盛,皮肤润泽,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强,反之,则毛孔疏松,易受外邪侵袭,可发生自汗、盗汗和易于感冒。

在志为忧。肺功能不强,则易于产生悲忧的情绪。

名著《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悲忧的情绪。味辛色白。

肺功能不好的人,在饮食上通常偏好辛辣的食物。面色通常苍白无光泽。

大肠的主要功能时产送糟粕,排泄大便。大肠有病则影响排便,或燥结便秘,或腹痛腹泻,或下痢脓血。

肺与大肠通过经络的联系,构成表里关系。肺气萧降则人肠功能正常,大便通畅。

若大肠积滞不通,也能反过来影响肺气的萧降。肾与膀胱北方壬癸水。

开窍于耳,主骨,其华在发,在志为恐,味咸,色黑。肾和则知听觉也。

辨症:开窍于耳(下开窍于二阴)。肾气充足,则听觉正常;肾气虚,则耳鸣耳聋。

二阴指。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