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朝的诗(各15首)《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 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 题画 》清•郑燮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峤壁兰》 峭譬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摘不得。 《得意写之》 兰草与三台,无人敢笔栽。 取得新奇法,墨香吹出来。 《韬光庵为松岳上人作画》 元日画兰竹,远寄郭云亭。 万水千山外,知余老更新。 《题王蔗村镜影图》清•蒋士铨 鉴空无我相,水静波亦止。 手拈幽兰花,妙香乃如此。 《写兰石有寄》清•智永 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 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题画兰》 清•黄任 之一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之二 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 。 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之三 磁斗寄绮石,源清者香远。 君从辋川来,而得此粉本。 《兰》 清•马骀 丛兰发幽崖,托根近霄汉。 泉水自流出,天风吹不断。 《冬兰》清•曹寅 冬草漫碧寒,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箐纱。 《珠兰》清•姚燮 香粟佛天饭,蕊珠仙界衣。 托名应自贵,含蕾再难微。 荡子甘心与,村娘愧发稀。 一春清素愿,消受露华霏。 《卓子任至署馆论诗时盆兰初放》清•孔尚任 过雨江城湿,探梅野寺寒。 往来敦古处,吟啸慰闲官。 不信诗全警,常愁字未安。 相将情话久,臭味比幽兰。 画兰》清•谭嗣同 雁声吹梦下江皋,楚竹湘 起暮涛。 帝子不来山鬼哭,一天风雨写离骚。 《柬魏默源》清•何绍基 蕙抱兰怀只自怜,美人遥在碧云边。 东风不救红颜老,恐误青春又一年。 《画兰》清•孙原湘 离骚一种旧根苗,湘水湘云绿共摇。 认取春风双影子,不闻香气也魂销。 题 《空谷幽兰图》清•汪士慎 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 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题兰花册》清•李方膺 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 当户已愁锄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兰溪》清•黄任 如画山城 小滨,楼台一半枕通津。 纵然不达潇湘路,香草名溪更感人。 《荆门杂咏》清•李友棠 憔悴江潭赋九歌,枫林叶下洞庭波。 蛾眉自古伤谣诼,独采秋兰吊汩罗。 《画兰》清•马骀 昨日街头卖菜翁,见我写兰说写葱。 我有株葱曾失却,被君偷入画图中。 明朝古诗 湘妃怨》明·李梦阳 采兰湘北芷,搴木澧南浔。 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音。 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 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 《 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垂兰》明·李日华 从风不猎香,俯溪自怜影。 空山狼藉春,半属野樵领。 《题画兰》明·陈献章 阴崖百草枯,兰蕙多生意。 君子居险夷,乃与恒人异。 《题兰竹卷》 明·文彭 偶培兰蕙两三栽,日燠风微次第开。 坐久不知香在堂,开窗时有蝶飞来。 《子昂兰》明·史鉴 国香零落佩 空,芳草青青合故宫。 谁道有人和泪写,托根无地怨东风。 《画兰》明·李日华 江南四月雨晴时,兰吐幽香竹弄姿。 蝴蝶不来黄鸟睡,小窗风卷落花丝。 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王楚玉画兰》明·陈继儒 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 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 《 兰 》明·董其昌 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 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 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 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 《水墨兰花》明·徐渭 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 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 作者:林鸿 朝代:明 投赠张红桥 桂殿焚香酒半醒, 露华如水点银屏。 含情欲诉心中事, 羞见牵牛织女星。 作者:解缙 朝代:明 斧 斫削群才到凤池。 良工良器两相资。 他年好携朝天去。 夺取蟾宫第一枝。 五月十九日大雨 作者:刘基 朝代:明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北风行 作者:刘基 朝代:明 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 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古戍 作者:刘基 朝代:明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 九洲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我爱秋香 作者:唐寅 朝代:明 我画蓝江水悠悠, 爱晚亭上枫叶愁。 秋月溶溶照佛寺, 香烟袅袅绕经楼。 花下酌酒歌 作者:唐寅 朝代:明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唐伯虎与祝枝山联句咏奇石 作者:唐寅 朝代:明 嵯峨怪石倚云间,抛掷于今定几年。 苔藓作毛因雨长,藤萝穿鼻任风牵。 从来不食溪边草,自古难耕陇上田。 恨杀牧童鞭不起,笛声斜挂夕阳烟。 2.元明清时期的诗词一、花鸟月雨声声叹 人之感情,分喜怒哀乐。 哀,自古就是诗词咏叹中一个恒久的基调,但同是一个“愁”字,不同的人却借不同的事物抒发出来。柳永有“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孤灯冷衾,写出长夜漫漫的凄清寂寞;而欧阳修却有“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青青河边草,道尽滚滚红尘的哀伤叹息。 不同的景物在悲伤的舞台上担当着不同的角色,也演绎着不一样的意蕴。 1.花亦悲 “感时花溅泪”,花开花落,几许哀愁不尽,河边院中的姹紫嫣红都在轻轻诉说着人世、爱情、生命的感怀。 《扬州慢》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衰败之景在眼前,悲凉之叹却埋心中。触目而伤怀,盛世不再的忧伤岂独几枝芍药能够说尽?悲泣红药,自品悲苦也。 元曲有“春风再到人何在?桃花又不见开。”这与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物全非,连聊以追思的桃花都不复存在,悲夫?哀夫?深深哀叹,旧爱不返,只能自蓄辛酸。无怪乎《十二月过尧民歌》中唱到: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飞絮杨柳,却留不住郎君;桃花拂面,带来忧雨愁云。独守空闺的愁闷恰恰寄寓于春天的桃红绿柳中,乐景与哀情相交映,更显其哀。 同样地,另一边厢,芙蓉已尽,却依旧不见君归来。“望君归,芙蓉开尽无消息。” 夏日亭亭而立的芙蓉俨然成为一种等待与期盼的象征,诠释着兰芳枉待的悲凄。“风不定,人初静,明月落红应满径。” 张先在《天仙子》里借小院落花表现伤春之心态,而晏殊亦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之句讲诉忧愁的无法排遣。其实,落红纷纷,逝去的岂止是鲜花的娇艳明媚,还有人生的青春岁月。 院门深锁着的不仅是落红,还有一颗迟暮之心,心在门内,即闷,闷极无聊,才临老伤春。 五彩缤纷的背后,原来都有着不同的泪水与寂寞。 2.鸟同愁 花既婉约,鸟更多情,泣血的杜鹃,缠绵的鸳鸯,纷纷传递着阴郁时候的心语。 “杜鹃啼血猿哀鸣。” 乐天以一杜鹃鸟,写出被贬的悲哀与无奈。刘长卿写道“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此栖迟”就是指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那般惶恐不安的生活,暗喻了贾谊的侘傺失意,作者迁谪的痛苦也因此展现。 如果说被谪是一种悲哀,那么寄人篱下则更多是无奈。“主人爱客,寻常迎送,鹦鹉在金笼。” 鹦鹉学舌于金笼,显然是寄人篱下,其辛酸自不待言。 “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还有“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鹧鸪在古诗词中一直充当着衰败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预示着伤感和没落。 前朝旧事纵然风光,如今却已成明日黄花,只能透过鹧鸪声声抒发那份感伤与凄凉。 燕语莺歌,不尽是欢愉,或许还隐藏着深深的失落与叹息。 3.月共哀 《红楼梦》里有一经典的名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诗魂冷月,可见月亮在国人,尤其在诗人心目中的比重,月与人事,有着无以开解的情结。 《琵琶行》中几次以月亮显忧愁。“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声,唯见江心秋月白。” 皎洁的秋月与瑟瑟西风,恰恰透出一种难言的凄凉。愈是明朗的月亮, 愈会勾起无法团圆的哀思。 对月长叹的又岂止乐天居士一人?柳永的两首词——堪称别离词之双璧——《雨霖 铃》和《采莲令》均以月亮为景。“杨柳岸,晓风残月”以及“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月影临江,照尽离人泪。惨淡的月色,使心情更为黯然。 夜空的明月宛然是凄清的代表,徒使野客添愁。 星有万千相辉映,月却无伴自飘零。 孤单的月亮往往会引起寂寞人的愁绪。“月沉时一般孤零。” 轻轻一句,就写出那一份孤单与顾影自怜的怨恨。“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月也孤单,人也孤单,几句吟唱,一番对比,女主人公的辛酸便跃然纸上。 真是梓泽余哀,默默诉凭冷月。 4.雨俱怨 纷纷点点的雨水也许很像女子面上的眼泪。 《长恨歌》就用“一枝梨花春带雨”来描述杨玉环的面带泪痕。或许正因为如此,敲窗的细雨,才凝结着无数人怨绪愁肠。 李清照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之句。细雨梧桐的凄凉,夹杂着身世飘零的伤感催断人肠。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风”“雨”渲染了愁闷,寒冷的不仅是身,还有寂寞的灵魂。 辗转难眠之际,也许愁思一如百年夜雨,无休无止,绵绵不绝。才有《春喜来》“独自寝,夜雨百年心”之句。 “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之愁。”柳永把忧愁写成像云雨一样翻江倒海,足以见怨之深,恨之切。 临风洒泪,点滴细雨共泪水齐飞。风雨夹杂的叹息或许还会继续下去…… 花鸟鱼虫,风雨雪月,自然之景何止千千万万,也许还有更多的东西寄托着人们的声声叹息…… 生命有了不能言说的痛,光靠叹息有岂能尽抒心意?只能重重诉说,让飘零的命运铸就那些刻骨铭心的文字。 二、人生命运重重诉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向来蕴涵着多姿多彩的主题,有的是缠绵悱恻的艳情之作,有的是壮烈激怀的爱国之作,有的是郁郁寡欢的叹世之作,有的是看破世情的感伤之作,还有,还有……我感于文人墨客中的咏叹人生、命运无常的作品,。 3.明清诗歌哪些比较著名明代刘基(1311-1375)《水龙吟》 于谦(1398——1457年)《咏石灰》 文征明(1470-1559)《满江红》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陈子龙(1608-1647)《诉衷情·春游》 王夫之(1619-1692)《摸鱼儿》 朱彝尊 (1629-1709)《高阳台》 王士祯(1634-1711)《浣溪沙 红桥》 纳兰性德 (1654-1685)《蝶恋花》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临江仙 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鹧鸪天》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挪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归恨却休。 云澹澹,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浪淘沙》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南乡子 为亡妇题照》 泪咽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前夜雨铃。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4.明清诗歌有哪些“明清八大家”依次为明代刘基(明代开国文臣,道德文章第一)、归有光(唐宋派之旗帜,韩、欧阳之后继)、王世贞(后七子派巨子,饱学兼擅诗文),清代顾炎武(清代学术开山,古文雄厚无敌)、姚鼐(桐城文派代表,义理、考据、文章)、张惠言(阳湖文派领袖,经术辞赋俱工)、龚自珍(不立文派大家,震撼晚清文坛)、曾国藩(开创湘乡文派,拓宽桐城堂庑)。 此八大家的散文创作代表了明清不同时期、不同文派的最高水平,亦反映了明清两代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丛书汇集了明清文派的各体佳作,也展现了明清散文的多元风格,足以开阔读者的眼界。 你的问题实在是太过宽泛了,为你提供人名,希望可以帮助你自行选择所需要的诗歌作品。 5.写于明朝时期的古诗有哪些1、《游岳麓寺》 年代: 明 作者: 李东阳 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 肆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十一僧寒。 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 蓟北湘南俱入眼,鹧鸪声里独凭栏。 2、《江南曲》 年代: 明 作者: 袁凯 江南好,流水中有鲤鱼与雁凫。 汝出取鱼与雁凫,养我堂上姑。 姑今年老,鸣声呜呜。 声呜呜,良可哀。 生而不能养,死当何时回?死而不回,呜呜良可哀。 3、《前溪曲五首》 年代: 明 作者: 沈明臣 林塘何处好,独有前溪路。 笑语隔花闻,歌声连水度。 4、《竹枝词》 年代: 明 作者: 袁宏道 雪里山茶取次红, 白头孀妇哭青风。 自从貂虎横行后, 十室金钱九室空。 5、《园中十首》 年代: 明 作者: 唐时升 自为灌园子,职在耒耜间。 秋来耕耨罢,独往仍独还。 河水清且涟,紫蓼被其湾。 踌躇落日下,聊用娱心颜。 瓠叶黄以萎,其下生茅菅。 遂恐穿堤岸,嘉蔬受扳援。 丁宁戒僮仆,耰锄当宿闲。 晏安不可为,古称稼穑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