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少年忧愁的诗句

1.描写青少年的忧愁的古诗句

孤儿行 汉 无名氏

孤儿生,

孤子遇生,

命独当苦。

父母在时,

乘坚车,

驾驷马。

父母已去,

兄嫂令我行贾。

南到九江,

东到齐与鲁。

腊月来归,

不敢自言苦。

头多虮虱,

面目多尘土。

大兄言办饭,

大嫂言视马。

上高堂,

行取殿下堂。

孤儿泪下如雨。

使我朝行汲,

暮得水来归。

手为错,

足下无菲。

怆怆履霜,

中多蒺藜。

拔断蒺藜肠肉中,

怆欲悲。

泪下渫渫,

清涕累累。

冬无复襦,

夏无单衣。

居生不乐,

不如早去,

下从地下黄泉。

春气动,

草萌芽。

三月蚕桑,

六月收瓜。

将是瓜车,

来到还家。

瓜车反覆。

助我者少,

啖瓜者多。

愿还我蒂,

兄与嫂严。

独且急归,

当兴校计。

乱曰:

里中一何譊譊,

愿欲寄尺书,

将与地下父母,

兄嫂难与久居。

2.辛弃疾有一句关于少年烦恼的诗句,是什么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赏析】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3.与忧愁有关的诗句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唐)李煜《虞美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白发三千尺,缘愁似个长。 --(唐)李白《秋浦歌》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此时已惘然。 --(唐)李商隐《锦瑟》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唐)白居易《琵琶行》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下心头。 --(宋)李清照《一剪梅》

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 --(宋)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国殇》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陆游《示儿》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4.表示忧愁的诗句

表示忧愁的诗句1、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半多。

——赵嘏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4、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5、萧萧江上荻花秋,作弄个离愁。

半竿残日,两行泪珠,一叶扁舟。——张孝祥《眼儿媚》6、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李颀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8、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9、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10、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白居易《长相思》11、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1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13、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14、寓思本多伤,逢春恨更长。露沾湘竹泪,花堕越梅妆。

睡怯交加梦,闲倾潋滟觞。后庭人不到,斜月上松篁。

——唐·韦庄《春愁》15、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16、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1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1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1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2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21、明月高楼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22、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3、避愁愁又至,愁至事难忘。夜坐心中火,朝为鬓上霜。

不经公子梦,偏入旅人肠。借问高轩客,何乡是醉乡?——唐·韦庄《愁》2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2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乌夜啼》26、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27、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8、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2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30、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3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33、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34、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木遮》35、明月不知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3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37、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8、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39、伫倚危楼风细细,望及春愁,黯黯生天际。——晏殊《蝶恋花》4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4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4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晏殊《蝶恋花》4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44、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45、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温庭筠《菩萨蛮》4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47、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48、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49、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裹朱颜瘦。——欧阳修《蝶恋花》50、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人长。

——李白《秋浦歌》51、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落万点愁如海。

——秦观《千秋岁》52、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留春住。

王观《卜算子》53、歌者歌未绝,愁人愁转增。空把琅玕枝,强挑无心灯。

——唐·施肩吾《夜愁曲》5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知章)。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