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漓的“如梦令”这首词如何赏析《全宋词》录入向滴作品四十三首。 这些词作几乎全是描写别情和孤独处境的。由此可见作者 长期为离愁所苦的生活,而这首《如梦令》中的情绪绝非无病呻吟或故作多情者所能比拟的。 羁旅当然是愁苦、寂寥的。不过向滴的孤独不仅仅因为背井离乡,同时包含了社会原因。 向滴 生活在南宋初期,正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的时候。小朝廷委曲求全导致平民诚惶诚 恐,民族自尊心受到重创,因而,要求驱逐金人、收复失地的呼声日渐高涨。 为了给投降路线扫平障 碍,统治阶级便大规模地镇压抗战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有抱负人士一方面为国家的沦陷痛心疾首,痛 感空有报国之志而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又为自己找不到出路而迷茫,因此多半处在矛盾与伤感之中。 词人在一首《临江仙》中说“治国无谋归去好,衡门犹可栖迟”,便正是这种报国无门、孤独凄凉情感的 真实写照。据此,我们以为这阕《如梦令》抒写的彷徨情绪中也是跟时代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的。 向滴此词写灯、影、人相伴,可能也是受到李白的诗的感染而作,但两者的情调有很大的区别。 李白生活在唐朝最强盛的时候,他的个性又豁达放荡、豪爽莽放,因而他的诗总是进取的、活泼的。 向滴生活的时代整个社会是压抑的,自己又长年同亲人隔绝,所以他不可能像李白那样即使在孤独 之中也积极向上。比如在这首词中就只有“灯”“我”和“影儿”,无月,无酒,自然也无歌,无舞。 同 样是写孤独,但向搞笔下却处处弥漫着绝望。 这首词构思新颖,作者写影子,是用来烘托自己的孤寂,这既避免了纯说愁苦的单调,也使词篇更具 形象性,大大提高了艺术效果。 词篇用“谁伴”二字开头,一上来就强调了作者孤苦无处倾诉的情绪,由 “谁”字发问,便把读者引向对形象的搜求。 果然在问了千万声“谁伴”之后,作者终于发现了只有“影儿” 相伴。 可是,就是这沉默的、同样孤寂的影儿,也并不能“伴”得持久:“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好不 容易把影儿当做伴,可以给自己寻求安慰,谁料灯灭后连“影儿”也不存在了,这也让词人更加寂寞凄凉, 于是便喊出“无那,无那,好个栖惶的我”(无那,艮P无奈)。 影儿的被运用,实体化了衰愁,活泼了语言。 自然,这阕词的新巧构思也体现在结构安排上。 词作从独坐开始,用唯影相伴表现孤单,这已 属诗文中的佳境。接着说“影也把人抛躲”,则将旧境翻新,把感情推向极致。 向滴的词以通俗、自然取胜。这首《如梦令》语言平易,读来朗朗上口。 从构思方面讲,它十分 新巧,又清新自然,毫不做作。静静地坐在窗下,相伴的当然只有影儿。 到了“灯烬欲眠时”,影儿当 然也就不见了。文章结尾直抒胸臆说出了问题的原委。 新巧与自然本是两种难以调和的风格,向 搞把它们完美糅合到一起,这是不容易的。 2.李清照收录《全宋词》的作品有多少首《全宋词》之李清照的词集 李清照 孤雁儿(并序?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满庭霜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柔。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玉楼春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 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 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 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 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转调满庭芳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 □□金锁,管是客来?。寂寞尊前席上,惟□、海角天涯。 能留否,酴?落尽,犹赖有□□。当年,曾胜赏,生香薰袖,活火分茶。 □□□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花。 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时。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多丽(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 □□已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色深。 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海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 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 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明朝,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 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 一翦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蝶恋花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 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临江仙 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客远安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3.兴尽晚回舟,误入( )深处.整首古诗是什么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简析】 红日西沉,晚霞映照着溪亭,玩了一天的游人渐渐归去,独有年少的词人依依不舍,流连忘返。是刚饮过美酒,还是酒意未消?是景色宜人,惹词人陶醉?她游玩兴尽方驾回舟。湖上娇艳的荷花向她绽开笑脸,轻柔的晚风推着她的船儿。她情不自禁的荡起双桨,往前划去。划呀,划呀,竟不知不觉误入荷花深处,进也不能,退也不能,怎么办?她用足力气,蓦然间响起一阵扑簌簌的声音,原来沙滩上的沙鸥和鹭被她惊飞了。 4.找一首宋词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另一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她因赵明诚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如《醉花阴》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体怨词所能相比的。 又如《一剪梅》下片抒发词人盼望丈夫来信的心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她的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 下片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语言明白、节奏急促,情调凄婉。另一首有名的《永遇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中州盛日」。 下片写到: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 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5.李清照的词主要作品有: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声声慢(寻寻觅觅)点绛唇(寂寞深闺)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忆秦娥(临高阁)南歌子(天上星河转)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满庭芳(小阁藏春)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长寿乐(南昌生日)行香子(天与秋光)念奴娇·春情(萧条庭院)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好事近(风定落花深)临江仙·梅(庭院深深深几许)多丽·咏白菊(小楼寒)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行香子·七夕(草际鸣蛩)点绛唇(蹴罢秋千)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永遇乐(落日熔金)里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