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香奁体诗歌“香奁体诗”,又名艳体,是唐 代韩惺《香奁集》所代表的一种诗风。 这类作品多写男女之情和妇女的服饰容 态,风格绮丽纤巧。宋代严羽《沧浪诗 话•诗体》说:“香奁体,韩惺之诗, 皆裾裙脂粉之语,有《香奁集》。” 韩 惺《香奁集序》中称:“遐思宫体,未 降称庾信攻文;却诮《玉台》,何必倩徐陵作序?初得捧心之态,幸无折齿之 惭。柳巷青楼,未尝糠粃;金闺绣户, 始预风流。 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 咽三危之瑞露,春动七情。”可见,香 奁体诗的写作渊源于六朝宫体,而描写范围则从宫廷贵族扩大到一般士大夫的 恋情、狎邪生活,笔致也更为酣畅。 香 奁体对后世诗歌有一定影响。宋人叶茵 《顺适堂吟稿》中有几首写闺情的七 绝,就题名《香奁体》。 2.有关芭蕉的诗句连雨 白居易 风雨暗萧萧,鸡鸣暮复朝。 碎声笼苦竹,冷翠落芭蕉。 水鸟投檐宿,泥蛙入户跳。 仍闻蕃客见,明日欲追朝。 夜雨 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山石 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度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逢归信偶寄 李益 无事将心寄柳条,等闲书字满芭蕉。 乡关若有东流信,遣送扬州近驿桥。 雨 杜牧 连云接塞添迢递,洒幕侵灯送寂寥。 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 芭蕉 杜牧 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 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 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 戏题草树 张说 忽惊石榴树,远出渡江来。 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 微霜拂宫桂,凄吹扫庭槐。 荣盛更如此,惭君独见哀。 闲居寄诸弟 韦应物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 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寻阳七郎中宅即事 岑参 万事信苍苍,机心久无忘。 无端来出守,不是厌为郎。 雨滴芭蕉赤,霜催橘子黄。 逢君开口笑,何处有他乡。 寻道者所隐不 窦巩 篱外涓涓涧水流,槿花半点夕阳收。 欲题名字知相访,又恐芭蕉不奈秋。 初夏睡起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宿洞霄宫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晶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忆秦娥 冯延巳 风淅淅,夜雨连云黑。 滴滴,窗下芭蕉灯下客。 除非魂梦到乡国,免被关山隔。 忆忆,一句枕前争忘得。 杨柳枝 顾夤 秋夜香闺思寂寥。漏迢迢。 鸳帏罗幌麝烟销。烛光摇。 正忆玉浪游荡去,无寻处。 更闻帘外雨潇潇。 滴芭蕉。 长相思 李煜 云一緺,玉一梭, 澹澹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 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 南乡子 欧阳炯 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 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添字采桑子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 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一剪梅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是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水仙子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蝶恋花 宋琬 月去疏帘才数尺, 鸟鹊惊飞,一片伤心白。 万里故人关塞隔, 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 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 墙角芭蕉风瑟瑟, 方伊遮掩窗儿黑。资料源自: 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 3.香奁集是谁著作的《香奁集》是晚唐著名诗人韩偓所作,但并非是其全部作品。韩偓,字致尧,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 历任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是唐昭宗的蒙难救驾、最为亲近的大臣。韩偓集以其号称作《玉山樵人集》,又因他曾任翰林学士,其集亦称为《韩内翰别集》。 今天所见《全唐诗》卷六八○至六八三收韩偓诗四卷,末一卷是《香奁集》,所以此集仅为韩诗的四分之一,而《香奁集》原收诗数百首,今之《香奁集》存诗只有一百多首。故清照当年所见到的韩诗,其数当在千首以上,所受影响之大亦可想而知。 韩偓之父韩瞻既是李商隐的连襟,二人又是同年进士,唱和往来交谊很深。李商隐看到冬郎十岁时脱口而出的诗作,称之为“雏凤清于老凤声”,可见韩偓是一位颖悟早慧的人物。 这样的人物及其作品受到清照的青睐,完全在情理之中。那种把受《香奁集》影响的作品视之为“浅薄”,并认为大家闺秀李清照不可能在其作品中隐括韩诗的看法,实际是对《香奁集》和李清照的陌生和误解。 本文拟大致检阅一下《香奁集》对《漱玉词》的影响,并以之为“窗口”,对待字少女李清照的心灵世界作一番窥探。 从题材内容的主导方面看,韩偓诗堪称唐末实录、诗史殿军,只是这类诗对清照的影响,不在本题探索范围之内,而韩偓的“得意”之作《香奁集》“所著歌诗不啻千首,其间以绮丽得意者亦数百篇,往往在士大夫口,或乐官配入声律,粉墙椒壁斜行小字窃咏者不可胜纪”(《全唐文·香奁集序》)。 所谓“绮丽得意者”指的是华美而有诗意的《香奁集》,而李清照亦当是其“不可胜纪”的“窃咏者”之一。所谓“窃咏”是指与“士大夫”和“乐官”相对的、椒房后妃的吟咏,它并不意味着《香奁集》是见不得人的,但也不能进而以为它是清一色的高雅之作。 不应否认,其中确有《咏手》、《咏浴》一类的等下品,称其为“鄙亵者”(李东阳《麓堂诗话》)亦有情可原,但这是其中的极少数。可以肯定地说,《香奁集》并不是那种令人读之脸红的“极鄙亵者”和“诲淫之言”(方回《瀛奎律髓》卷七),那它又为何有声名狼藉的一面呢?这怕得追溯到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中的这样一段话:“香奁体,韩偓之诗,皆裾裙脂粉之语,有《香奁集》。” 严羽虽把《香奁集》等同于“香奁体”,但并无甚贬义。后来有人既把“香奁体”与“艳体”、“香艳”相提并论,但又觉得韩偓其人“凛然有烈丈夫之风”,而“香奁体”“过于纤巧,淫靡特甚,不类其所为”(吴师道《吴礼部诗话》引语),于是便在《香奁集》的归属问题上加以杜撰,把它说成是年轻时专写浮艳小词的五代词人和凝的作品,并附会说:和凝是政府官员,为避议论,讳其名,又想使其作为人所知,便嫁名于韩偓。 对此沈括有所记载:“和鲁公凝有艳词一编,名《香奁集》。凝后贵,乃嫁其名为韩偓。 今世传韩偓《香奁集》,乃凝所为也。”(《梦溪笔谈·艺文》)但是范正敏和葛立方不信此说,他们分别在《遁斋闲览》和《韵语阳秋》(卷五)中有所辨证,以为《香奁集》确为韩偓所作。 范、葛二家其说有据,可从。 “香奁”是妇女梳妆用的镜匣,顾名思义,《香奁集》所收的主要是反映妇女生活的作品,而且风格绮丽。 据上引《香奁集序》所说,这类作品在当时极负声名。从其中主要作品看,韩偓恐怕不是无端自诩。 在现存《香奁集》的一百来首诗中,其主要篇目是摹写青春期的女子对异**的追求向往: 刺绣非无暇,幽窗自鲜欢。手香江橘嫩,齿软越梅酸。 密约临行怯,私书欲报难。无凭谙鹊语,犹得暂心宽。 (《幽窗》) 学梳蝉鬓试新裙,消息佳期在此春。为要好多心转惑,遍将宜称问傍人。 (《新上头》) 前一首说在针黹女红之余,主人公感到郁郁寡欢。她独自品尝爱情的滋味,就像那香嫩的江橘和南方的梅子,酸甜皆有。 赴约吧感到羞怯,写封信去吧又难以传递。在她心烦意乱的时候,听到喜鹊的叫声暂时得到宽慰。 后一首的“学梳”句,显然是化用萧纲的“婉娩新上头,湔裙出乐游”之意,以写待字少女心态。如果只写这位少女着意发式,学梳蝉鬓,试穿新裙,用意尚且一般。 有趣的是她竟然询问伴娘这样打扮好不好看。两首小诗活脱脱地写出了两种性格,前者深沉羞怯,后者意态娇憨可爱,形象都很生动传神。 现存《香奁集》中类似的小诗还有不少。 韩诗对清照颇多影响。 如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即是对韩偓《偶见》诗的隐括;她的其他一些描写早期生活的作品,亦不难见出“香奁”诗的明显印痕。而且这种影响不是消极的,而是前人对后人的一种有益的涵育。 在现存《香奁集》中,还有不少像《咏灯》和《五更》这样具有较高启迪意义的作品。《咏灯》是一首绝句:“高在酒楼明锦幕,远随渔艇泊烟江。 古来函怨皆销骨,休向长门背雨窗。”写的是被弃宫女的怅恨。 《五更》就其主旨看,很像白居易《新乐府》中的《井底引银瓶》一诗,韩诗虽然不是写的私奔,但也是一种背人的幽期密约,诗的最后两句“光景旋消惆怅在,一生赢得是凄凉”,亦与白诗结句的“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相类似,都是对“始乱终弃”者的鞭笞。其他像。 4.关于 香的诗句暗香疏影 宋林逋一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梅花 王安石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酒香亭 向阮贤 至今湖上亭,酒香渺何有? 春宵 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菊花 黄巢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醉花阴 李清照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左掖梨花 丘为 冷艳金歇雪,余香乍入衣. 春夜 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上元侍宴 苏轼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鄂州南楼书事 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山亭夏日 高骈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早梅 齐已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晓起闻雨 范成大 莫教西成便无虑,大须浓日晒香秔. 5.带芭蕉的诗句,越多越好芭蕉 高启 静遶绿阴行,闻听雨声卧。 还有感秋诗,窗前书叶破。 芭蕉 高启 静遶绿阴行,闻听雨声卧。 还有感秋诗,窗前书叶破。 山石 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病中美景颇阻追游因寄鲁望 皮日休 瘿床闲卧昼迢迢,唯把真如慰寂寥。 南国不须收薏苡,百年终竟是芭蕉。 药前美禄应难断,枕上芳辰岂易销。 看取病来多少日,早梅零落玉华焦。 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四岁知姓名,眼不视梨栗。交朋颇窥观,谓是丹穴物。 前朝尚器貌,流品方第一。不然神仙姿,不尔燕鹤骨。 安得此相谓?欲慰衰朽质。青春妍和月,朋戏浑甥侄。 绕堂复穿林,沸若金鼎溢。门有长者来,造次请先出。 客前问所须,含意不吐实。归来学客面,败秉爷笏。 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豪鹰毛崱屴,猛马气佶僳。 截得青筼筜,骑走恣唐突。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 又复纱灯旁,稽首礼夜佛。仰鞭罥蛛网,俯首饮花蜜。 欲争蛱蝶轻,未谢柳絮疾。阶前逢阿姊,六甲颇输失。 凝走弄香奁,拔脱金屈戍。抱持多反侧,威怒不可律。 曲躬牵窗网,衉唾拭琴漆。有时看临书,挺立不动膝。 古锦请裁衣,玉轴亦欲乞。请爷书春胜,春胜宜春日。 芭蕉斜卷笺,辛夷低过笔。爷昔好读书,恳苦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 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术。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 况今西与北,羌戎正狂悖。诛赦两未成,将养如痼疾。 儿当速长大,探雏入虎窟。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 宿洞霄宫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初夏睡起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即事二首 汪藻 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 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 双鹭能忙翻白雪,平畴许远涨青波。 钩帘百顷风烟上,卧看青云载雨过。 芭蕉 宋祁 逃腊藏深柢,乘春发故荄。 雨障单盖侧,风偃半旗开。 脆理缯争裂,斜规扇欲裁。 无坚喻浮世,金粟信多才。 6.带“芭蕉”的诗句都有哪些1. 芭蕉 ——高启 静遶绿阴行,闻听雨声卧。 还有感秋诗,窗前书叶破。 2. 宿洞霄宫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3.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4. 即事二首 ——汪藻 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 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 双鹭能忙翻白雪,平畴许远涨青波。 钩帘百顷风烟上,卧看青云载雨过。 5. 芭蕉 ——宋祁 逃腊藏深柢,乘春发故荄。 雨障单盖侧,风偃半旗开。 脆理缯争裂,斜规扇欲裁。 无坚喻浮世,金粟信多才。 7.带香的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 —— 宋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宋 · 陆游《卜算子·咏梅》 笑语盈盈暗香去 —— 宋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宝马雕车香满路 —— 宋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小园香径独徘徊 —— 宋 ·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唐 · 李白《望庐山瀑布》 红藕香残玉簟秋 —— 宋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宋 · 卢梅坡《雪梅·其一》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宋 · 郑思肖《寒菊 / 画菊》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宋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