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品格人格的诗句

1.关于品德人格的名言名句集锦

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林逋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荀子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

功莫大于去恶而好善,罪莫于去善而为恶。------贾谊

君子虽殒,美名不灭。------武则天

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愧衾。------刘昼

富润屋,德润身。------礼记

优良的品德是内心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行的良好的教养。------约翰•洛克

“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卡尔•马克思

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刘向

一个人如果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弗兰西斯•培根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孟德斯鸠

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狄德罗

丧失人格的诗人比没有诗才而硬要写诗的人更可鄙,更低劣,更有罪。------雨果

良好的品德是由对坏倾向作顽强斗争培养出来的。-------德克斯特

人而无德,生而何益。-------法国谚语

以德服人。-------拉丁谚语

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行。------奥维

品格可能在重大的时刻中表现出来,但它却是在无关重要的时刻形成的。----菲利普斯•布鲁克斯

丧失了财富,可以说没丧失什么;丧失了健康,等于丧失了某种东西;但当丧失品德时,就一切都丧失了。---------佚名

最有美德的人,是那些有美德而不从外表表现出来,仍然感到满足的人。--------柏拉图

有一种谦恭的、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们既无拿破仑的英名,也没有他那些丰功伟绩。可是把这种人的品德解析一番,连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也将显得黯然失色。-----------哈谢克

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亚里士多德

那些立身扬名出类拔萃的,他们凭借的力量是德行,而这也正是我的力量。------贝多芬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抑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难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培根

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可是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配的神明。--------莎士比亚

这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格”观念,一面使我们从头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同它有欠符合,并因些挫抑了我们的自负心,同时却使我们明白地看出了我们的天性的崇高;这个观念就是在极平常的人类理性方面也是自然发生、显而易见的。凡稍知廉耻的人不是有时会发现,他原来可以撒一次无伤大雅的谎,以便摆脱某种可厌之举。甚或为其可爱可敬的友人求得某种利益,可是他却仅仅因为害怕暗自鄙弃,而毕竟不曾撒谎吗?一个正直的人只要废弃职责,原可摆脱某种惨境,而其所以能够不辞辛苦,坚持下去,不是由于他自觉到这样才可以身作则,维护人的尊严,加以尊崇,才可以内省不疚,不怕良心谴责吗?--------康德



勤于德者,不求财便能自生。--------西乡隆盛

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财富的名誉不知大多少倍。岂不见多少人在钱财上一贫如洗,但在美德上却是富豪呢?-------达•芬奇

不要从特殊的行动中去估量一个人的美德,而应从日常的生活行为中去观察。------帕斯卡

德行之力,十倍于身体之力。-----拿破仑

不朽之名誉,独存于德。------彼得拉克

才能可以在独处中培养,品格最好还是在世界上的汹涌波涛中形成。--------歌德

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于行之美恶。-----庄子

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左传

凡建立功业者,又立品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提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徐世昌

2.描写高尚品格的诗句

古诗:竹石

竹 石

(清)郑 燮

yǎo dìng qīng shān bù fàng sōng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

lì gēn yuán zài pò yán zhōng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

qiān mó wàn jī hái jiān jìn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

rèn ěr dōng xī nán běi fēng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

作者背景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父亲郑立庵是县私孰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少年时在真州毛家湾读书。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京乡试中举人。干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礼部试,中进士。干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东范县令。干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县令。郑燮为官,爱民如子,任潍县县令时,正逢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贷粮,令老百姓写借条,救活一万多人;还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当年入秋又歉收,郑燮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火烧掉;潍县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为他建立生祠堂。郑燮对于民事处理公正,十二年没有一件冤案。干隆十三年1748年,干隆游山东,封郑燮为书画史,郑燮自刻印章一枚:《干隆东封书画史》。

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只有廖廖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其诗宗陶渊明、陆放翁,画竹似苏东坡。郑燮的书法揉合行书、草书,自成一体,自号“六分半书”,后人称为“板桥”体。

著作有《板桥诗钞》、《板桥词钞》、《板桥家书》、《板桥题画》、《板桥先生印册》等自刻本行世。

注词释义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

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古诗今译

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

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

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

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名句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佳。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风神;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她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3.有关品格的名人名言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 罗曼·罗兰

品格可能在重大的时刻中表现出来,但它却是在无关重要的时刻形成的。 ——雪莱【英】

品格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阴。我们常常考虑的是树阴,却不知树木才是根本。

——林肯【美】

●品格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的存在能直接发挥作用,而无需借助任何手段。

——爱默生【美】

●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陶行知【中】

●不同的品格导致不同的兴趣爱好。

——西塞罗【古罗马】

●对一切事情都喜欢做到准确、严格、正规,这些都不愧是高尚心灵所应有的品质。

——契诃夫【俄】

●凡建立功业,以立品德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

——徐世昌【中】

●假如你的品德十分高尚,莫为出身低微而悲伤,蔷薇常在荆棘中生长。

——萨迪【波斯】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刘禹锡

●你向大脑里灌输的是什么,输出的就是什么。

——谚语

●宁信其品格,勿信其誓言。

——无名氏

●品格换来品格。慷慨,尤其是还兼有谦虚,就会使人人赢得好感。

——歌德【德】

●品格可能在重大的时刻中表现出来,但它却是在无关重要的时刻形成的。

——雪莱【英】

●品格能决定人生,它比天资更重要。

——弗·桑德斯【英】

●其德薄者其志轻。

——礼记

●优良的品德是内心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行的是良好的教养。

——约翰·洛克【英】

●有比快乐、艺术、财富、权势、知识、天才更宝贵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这极为宝贵的东西就是优秀而纯洁的品德。

——塞缪尔·斯迈尔斯【英】

●有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利物;无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残身。

——胡宏【中】

●职业尽管不同,但天才的品德并无分别。

——巴尔扎克【法】

●名气,是世上所有男人跟女人对我的评价;品格是上帝跟天使对我们的认识与了解。

——潘恩【美】

●品性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

——莎士比亚【英】

●你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语言,要用你的本来面目。

——卢梭【法】

●教育家谓称童品格,决定于二岁至五岁之间,诚然不虚。

——罗德曼

●才能最好于孤独中培养;品格最好在世界的汹涌波涛中形成。

——歌德【德】

●人在品格修养上,必须从花朵学得教训。为什么栀子花普遍为人喜爱,只有一个理由,因为他绝不想玫瑰花般的香味。

——佚名

●我们要想涵养公正的品德,就应养成一种“不苟”的优良习惯。

——林肯【美】

请问足够了吗?我还可以再打的

4.描写性格的诗句

陆游的这首《卜算子.咏梅》,可是咏梅的经典作品: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照乾坤(元·王冕)。

石灰吟

[明] 于谦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陶渊明

《归园田居五首》

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复得返自然。

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秋瑾《满江红 平生肝胆》)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

李白:1.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3.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出自《红楼梦》:1.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2.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3.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5.关于品质的古诗词

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

【出处】宋·苏辙《盛南仲知衡州》

【讲解】正:使端正。意思是:从来没有过自身品德行为不端正却能使别人端正的人。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出处】《礼记·中庸》

【讲解】涂:同"途"。意思是:君子遵循待人处事不偏不倚、不过头也无不及的原则前行,如在半路上停止不前(就不能算是君子),我是不会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的。

去得一分己私,便是一分圣学。 【出处】明·高拱《本语》卷三

【讲解】去除一点利己的私心,就等于从圣人身上学得一点好品质。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出处】《论语·季氏》

【讲解】患:忧虑,害怕。寡:少。意思是: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出处】《国语·越语上》 【讲解】古代贤明的君主,不担心他统治的人民数量不多,而担心他们的心志行为缺少羞耻。说明统治者必须重视提高国人的思想品德素质。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讲解】摩:通"磨"。倜傥(ti tǎng):卓异。意思是:古时发财做官而名誉不著的人,不知多少,只有卓异才能的人才能被后人称颂

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根,学人言语。 【出处】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

【讲解】意谓人要有人格,要有独立性,要自我尊重,不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

【出处】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三回

【讲解】浊:浑浊,形容卑劣的手段。意思是:宁可一生清白贫穷,不可用卑劣的手段致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处】《论语·子路》

【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意谓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为人表率。

6.关于品格修养的名言

1、如果没有德行,人类就是一种忙碌、有害和可怜的生物,不会比任何一种渺小的害虫更优越。——培根

2、使自己快乐也使他人快乐,别伤害自己也别伤害他人,我以为这就是伦理学的全部意义。——尚福尔

3、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英国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行人。——刘备

5、德行的实际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6、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康德

7、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

8、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马克思

9、如果你的道德观念令你消沉,那它们就一定是错误的道德观念。——史蒂文生

10、德行啊,你是纯朴的灵魂的崇高科学。——卢梭

11、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郭沫若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3、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14、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培根

15、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16、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7、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18、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贝尔奈

19、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达尔文

20、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21、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里特

22、智慧和德行,有如一辆车的两个轮子。——日本

23、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24、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培根

2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塞涅卡

7.有哪些描写“性格”的诗句

1、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出自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释义: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描写了放荡不羁的性格。

2、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释义: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描写了豪爽的性格。

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释义: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描写了刚正不阿的性格。

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释义: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描写了开朗乐观的性格。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释义:怎么能够低三下四地去侍奉那些权贵之人,让我自己一点都不开心。描写了刚烈、高清的性格。

8.关于品德高尚 古诗词

墨梅 作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 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 疑难点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洗砚池】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频洗笔砚,池水竟为之黝黑。浙江会稽山下与江西临川均有洗砚池遗迹,传说均曾为王羲之洗砚处。

作者是著名画家,以淡墨清雅写梅,因与王羲之同姓,故称“我家”,并暗喻其功底。 注释: [墨梅]单用墨画的梅花。

[池头]池边。 [洗砚(y4n)池]洗毛笔、砚台的池塘。

[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迹,指花的颜色。[清气]清香的气味。

[乾(qi2n)坤(k&n)]指天地。 诗意: 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

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一“淡”一“满”尽显个性 ——《墨梅》赏析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

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

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

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这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正是作为诗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这种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精神的表现方法正是作为画家的王冕的巧夺天工之处。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

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

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

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作者简介] 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

明 于谦 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

明英。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