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福字的诗句有哪些欧阳詹 【蜀门与林蕴分路后屡有山川似闽中因寄林蕴蕴亦闽人也】 村步如延寿,川原似福平。 无人相共识,独自故乡情。 赵鸿 【泥功山】 立石泥功状,天然诡怪形。 未尝私祸福,终不费丹青。 吕岩 【赐齐州李希遇诗】 少饮欺心酒,休贪不义财。 福因慈善得,祸向巧奸来。 无名氏 【三御史咏】 韦子凝而密,任生直且狂。 可怜元福庆,也学坐凝床。 翁承赞 【句】 烟萝况逼神仙窟,丹灶还应许独寻。 (《赠黄璞》,见《福州志》) 慧宣 【句】 如蒙一被服,方堪称福田。(咏赐玄奘衲、袈裟,《三藏法师传》) 李昂 【上元日二首】 蓂生三五叶初齐,上元羽客出桃蹊。 不爱仙家登真诀,愿蒙四海福黔黎。 魏徵 【五郊乐章·舒和】 执龠持羽初终曲,朱干玉戚始分行。 七德九功咸已畅,明灵降福具穰穰。 褚亮 【祈谷乐章·舒和】 玉帛牺牲申敬享,金丝戚羽盛音容。 庶俾亿龄禔景福,长欣万宇洽时邕。 褚亮 【享先农乐章·舒和】 羽龠低昂文缀已,干戚蹈厉武行初。 望岁祈农神所听,延祥介福岂云虚。 张说 【唐封泰山乐章·豫和六首】 相百辟,贡八荒。 九歌叙,万舞翔。肃振振,铿皇皇。 帝欣欣,福穰穰。 张说 【唐封泰山乐章·豫和】 礼乐终,烟燎上。 怀灵惠,结皇想。归风疾,回风爽。 百福来,众神往。 张说 【唐享太庙乐章·永和三首】 律迓气,音入玄。 依玉几,御黼筵。聆忾息,僾周旋。 九韶遍,百福传。 刘商 【梨树阴】 福庭人静少攀援,雨露偏滋影易繁。 磊落紫香香亚树,清阴满地昼当轩。 权德舆 【冬至宿斋时郡君南内朝谒因寄】 清斋独向丘园拜,盛服想君兴庆朝。 明日一阳生百福,不辞相望阻寒宵。 韩愈 【题木居士二首】 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张籍 【华山庙】 金天庙下西京道,巫女纷纷走似烟。 手把纸钱迎过客,遣求恩福到神前。 白居易 【靖安北街赠李二十】 榆荚抛钱柳展眉,两人并马语行迟。 还似往年安福寺,共君私试却回时。 尹璞 【题杨收相公宅】 祸福从来路不遥,偶然平地上烟霄。 烟霄未稳还平地,门对孤峰占寂寥。 李商隐 【海上】 石桥东望海连天,徐福空来不得仙。 直遣麻姑与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 汪遵 【东海】 漾舟雪浪映花颜,徐福携将竟不还。 同作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 胡曾 【咏史诗·东海】 东巡玉辇委泉台,徐福楼船尚未回。 自是祖龙先下世,不关无路到蓬莱。 罗隐 【始皇陵】 荒堆无草树无枝,懒向行人问昔时。 六国英雄漫多事,到头徐福是男儿。 胡令能 【喜韩少府见访】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周昙 【前汉门·刘圣公】 不纳良谋刘演言,胡为衔璧向崇宣。 伤哉乱帝途穷处,何必当时谮福先。 熊皦 【祖龙词】 平吞六国更何求,童女童男问十洲。 沧海不回应怅望,始知徐福解风流。 无名氏 【改唱】 张公吃酒李公颠,盛六生儿郑九怜。 舍下雄鸡失一足,街头小福拉三拳。 白居易 【岁暮】 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 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膏明自爇缘多事,雁默先烹为不才。 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 李亨 【延英殿玉灵芝诗三章,章八句】 玉殿肃肃,灵芝煌煌。 重英发秀,连叶分房。宗庙之福,垂其耿光。 (此章缺二句)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苏源明 【秋夜小洞庭离宴诗】 浮涨湖兮莽迢遥,川后礼兮扈予桡。横增沃兮蓬仙延,川后福兮易予舷。 月澄凝兮明空波,星磊落兮耿秋河。夜既良兮酒且多,乐方作兮奈别何。 耿湋 【送大谷高少府】 县属并州北近胡,悠悠此别宦仍孤。应知史笔思循吏,莫料辕门笑鲁儒。 古塞草青宜牧马,春城月暗好啼乌。雕残贵有亲仁术,梅福何须去隐吴。 刘商 【同诸子哭张元易】 盛德高名总是空,神明福善大朦胧。游魂永永无归日,流水年年自向东。 素帷旅榇乡关远,丹旐孤灯客舍中。伯道共悲无后嗣,孀妻老母断根蓬。 白居易 【放言五首】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覆手藏钩。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白居易 【戊申岁暮咏怀三首】 七年囚闭作笼禽,但愿开笼便入林。幸得展张今日翅,不能辜负昔时心。 人间祸福愚难料,世上风波老不禁。万一差池似前事,又应追悔不抽簪。 白居易 【自咏】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春。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白居易 【咏史(九年十一月作)】 秦磨利刀斩李斯,齐烧沸鼎烹郦其。可怜黄绮入商洛,闲卧白云歌紫芝。 彼为菹醢机上尽,此为鸾皇天外飞。去者逍遥来者死,乃知祸福非天为。 白居易 【感兴二首】 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 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虽异匏瓜难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 白居易 【谕亲友】 适情处处皆安乐,大抵园林胜市朝。烦闹荣华犹易过,优闲福禄更难销。 自怜老大宜疏散,却被交亲叹寂寥。 2.关于欢度春节的诗句春节诗词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说明]这首诗说,宋代人的春节一定要喝屠苏酒,因为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二要及时在门两旁贴上新桃符,以驱鬼辟邪。可见过年的意义在于对新的一年寄于美好的希望。 屠苏酒 瞿佑 紫俯仙人授宝方, 新正先许少年尝。 八神奉命调金鼎, 一气回春满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 春风晓入九霞觞。 便将凤历从头数, 日日持杯访醉乡。 [说明]元日讲喝屠苏酒。这首诗告诉我们,酒是仙人的药方调制的,事前用红色囊袋装好,浸泡在井下。 元日这天清晨倾于杯中,由年最少者先开口品尝,然后按年龄递增依次喝下去。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说明]元日人人出外拜年,拜年者,并不求其与主人见面贺礼,只是姿态性地投张名帖,表示礼数已到罢了。 这一风俗始于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由于世俗把过年投送名帖作为奉承讨好的手段,所以受到诗人的讥讽,这种过年送的名帖,大概就是我国最早的贺年片吧。 迎春歌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说明]这首诗生动而形象地记载了人们的迎春活动。从内容上看,人们主要是祭神,为的是盼望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但从气氛上看实在是娱人,表演者尽兴狂欢,观者也耳目一新,处处体现了生活的欢乐。 凤城新年辞 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说明]在古代,民间妇女一年到头忙累只有到了新年才有闲空玩耍。 这首诗从侧面写出妇女过年的心情,为了年后能清闲一个月,年前却分外满碌。她们巧制首饰试做新衣,争相打扮,体现女子爱美天性。 1、《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4、《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6、《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7、《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8、《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9、《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0、《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1、《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12、《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13、《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红梅含苞傲冬雪 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 3.有关福字的古诗有关“福”字的古诗有下列几首 1.《鸳鸯》 先秦 佚名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君子万年,福禄宜之。译文:鸳鸯双双轻飞翔,遭遇大小罗与网。 祝福君子万年寿,福禄一同来安享。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君子万年,译文:鸳鸯相偎在鱼梁,喙儿插进左翅膀。祝福君子万年寿,一生幸福绵绵长。 宜其遐福。乘马在厩,摧之秣之。 君子万年,福禄艾之。译文:拉车辕马在马房,每天喂草喂杂粮。 祝福君子万年寿,福禄把他来滋养。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 君子万年,福禄绥之。译文:拉车辕马在马槽,每天喂粮喂饲草。 祝福君子万年寿,福禄齐享永相保。 2.《龟虽寿》 两汉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译文: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腾 一作:螣)译文: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译文: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译文: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译文: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译文: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3.《樛木》 先秦:佚名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译文: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葛藟爬上这根树枝,并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一位快乐的君子,他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安抚人或使人安定。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译文: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葛藟爬上这根树枝,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并且这根樛木都被葛藟覆盖了。一位快乐的君子,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扶助他人。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译文: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好几根葛藟爬上这根树枝,缠绕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一位快乐的君子,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成就他人。 4.关于欢度春节的诗句春节诗词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说明]这首诗说,宋代人的春节一定要喝屠苏酒,因为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二要及时在门两旁贴上新桃符,以驱鬼辟邪。可见过年的意义在于对新的一年寄于美好的希望。 屠苏酒 瞿佑 紫俯仙人授宝方, 新正先许少年尝。 八神奉命调金鼎, 一气回春满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 春风晓入九霞觞。 便将凤历从头数, 日日持杯访醉乡。 [说明]元日讲喝屠苏酒。这首诗告诉我们,酒是仙人的药方调制的,事前用红色囊袋装好,浸泡在井下。 元日这天清晨倾于杯中,由年最少者先开口品尝,然后按年龄递增依次喝下去。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说明]元日人人出外拜年,拜年者,并不求其与主人见面贺礼,只是姿态性地投张名帖,表示礼数已到罢了。 这一风俗始于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由于世俗把过年投送名帖作为奉承讨好的手段,所以受到诗人的讥讽,这种过年送的名帖,大概就是我国最早的贺年片吧。 迎春歌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说明]这首诗生动而形象地记载了人们的迎春活动。从内容上看,人们主要是祭神,为的是盼望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但从气氛上看实在是娱人,表演者尽兴狂欢,观者也耳目一新,处处体现了生活的欢乐。 凤城新年辞 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说明]在古代,民间妇女一年到头忙累只有到了新年才有闲空玩耍。 这首诗从侧面写出妇女过年的心情,为了年后能清闲一个月,年前却分外满碌。她们巧制首饰试做新衣,争相打扮,体现女子爱美天性。 1、《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4、《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6、《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7、《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8、《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9、《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0、《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1、《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12、《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13、《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红梅含苞傲冬雪 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日出江花红。 5.带福字的诗句有哪些1福兮良所伏,今也信难通 2未尝私祸福,终不费丹青 3参卿滞孙楚,隐市同梅福 4因慈善得,祸向巧奸来 5可怜元福庆,也学坐凝床 6如蒙一被服,方堪称福田 7村步如延寿,川原似福平福 8烟萝况逼神仙窟,丹灶还应许独寻 9不爱仙家登真诀,愿蒙四海福黔黎 10七德九功咸已畅,明灵降福具穰穰 11明日一阳生百福,不辞相望阻寒宵 12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13手把纸钱迎过客,遣求恩福到神前 14还似往年安福寺,共君私试却回时。 15祸福从来路不遥,偶然平地上烟霄 16石桥东望海连天,徐福空来不得仙 17东巡玉辇委泉台,徐福楼船尚未回 18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 19盛德高名总是空,神明福善大朦胧 20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 21陵阳百姓将何福,社舞村歌又一年 22李斯不向仓中悟,徐福应无物外游 23三衢正对福星时,喜得君侯妙抚绥 24住山因以福为庭,便向山中隐姓名 25成福僧留不拟归,猕猴菌嫩豆苗肌 26自是凡流福命薄,忍教微妙略轻传 6.描绘了新春依然家家户户迎新春天贴春联挂福字的喜庆的诗句过年贴福字含义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也有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贴春联 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喜庆的大红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们用以避邪,画门神像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旁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7.关于新春“福”文化的古诗词四行第一首: 元会 魏·曹植 初岁元祚,吉日维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衣裳鲜洁,黼黻元黄。珍膳杂还,充溢圆方。 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皇室荣贵,寿考无疆。 第二首: 守岁 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第三首: 除夜雪 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第四首: 丁卯元日 明·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第五首: 除夜诗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第六首: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8.描绘了新春依然家家户户迎新春天贴春联挂福字的喜庆的诗句过年贴福字含义"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 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也有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贴春联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中华传统民俗文化。 喜庆的大红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 最初人们用以避邪,画门神像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旁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9.关于春节诗句春节的诗句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____王安石《元日》 2、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____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3、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____高适《除夜作》 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____王安石《元日》 5、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____陆游《除夜雪》 6、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____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7、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____薛道衡《人日思归》 8、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____陆游《除夜雪》 9、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____戴复古《除夜》 10、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____文天祥《除夜》 春节祝福语 6.春节祝福不能忘,短信送你愿吉祥,祝你:大财小财处处发财,大事小事事事顺利,亲情友情情情如意,官运财运运运亨通,亲人爱人人人安康。猪年快乐! 7.鞭炮声响,锣鼓喧天,新年到来,祝福送上:愿您在新的一年里,事业飞黄腾达,家庭和和睦睦,爱情甜甜蜜蜜,钞票赚的多多。 新年快乐! 8.春节到拜年了:一拜全家好;二拜困难少;三拜烦恼消;四拜不变老;五拜儿女孝;六拜幸福绕;七拜忧愁抛;八拜收入高;九拜平安罩;十拜乐逍遥。春节快乐! 9.新春节日到,给您问个好,办事步步高,生活乐陶陶,好运天天交,越长越俊俏,家里出黄金,墙上长钞票。 愿你在2019年,天天开怀,时时快乐,分分精彩,秒秒幸福。 10.春节到,将一切的烦恼留在去年,把所有的忧伤丢在昨天;幸福的钟声带来好运,欢乐的爆竹带来财运,大红的春联粘住了幸运;祝你新年新气象,新春心欢乐。 10.关于春节的古诗和春联1.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拜年》(明)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3.、《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4.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5.春节看花市林伯渠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6.《卖痴呆词》(唐)范成大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7.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