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林 》古诗词翻译注千金:千两黄金,比喻价格高昂。 腰袅:古良马名。万折:万是虚数,比喻多,折是倒腾的意思。 万折就是很多车子来来回回地倒腾。流水车:车子像流水一样。 上林:上林苑,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园林,是汉武帝在秦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方圆三百多里。高盖:指显贵者。 古代的高官显贵出行皆乘车辇,兽拉的叫车,人拉的叫辇,上面都有一个遮阳挡雨的大伞,叫做盖。盖越高越大就说明其官职越高。 大意:价值千金的腰袅马,成千上万像流水一样的车子来来回回,大家都争着来上林苑里游玩,高达的车盖和春花比异斗艳。 2.“上林闻莺啭”出自哪一首诗词上林闻莺啭,巧舌如笙簧。 这是出自宋代王禹偁的《闻鴞》 全诗如下: 元精育万汇,羽族何茫茫。 为怪有鸱鴞,为瑞称凤皇。 凤皇不时出,未识五色章。 吾生在邹鲁,风土殊远方。 鸣鸠随乳燕,日夕巢我梁。 翩翾杂鸟雀,穿屋率为常。 又从筮仕来,五年居帝乡。 更直入承明,侍宴趋未央。 上林闻莺啭,巧舌如笙簧。 鸱鴞徒知名,闻见实未尝。 顷年谪商山,听之已悲凉。 今兹出内庭,罚郡来永阳。 谁知尔鸋鴂,营巢在城墙。 年加睡渐少,秋尽漏且长。 鸣啸殊不已,历历含微霜。 孺人泣我右,稚子啼我傍。 吾心非达士,讵免亦伥伥。 人生纵百岁,忽若石火光。 其间有穷通,幽昧难自量。 我爱臯与夔,峨冠虞舜堂。 箫韶闻九成,丹穴来锵锵。 又爱闳与散,陈力遇文王。 鸑鷟听岐山,多士周道昌。 嗟嗟汉贾谊,年少谪南荒。 故有鹏鸟赋,倚伏理甚详。 郇公暨邺侯,放逐同一邦。 夜深闻此鸟,韦公涕沾裳。 李侯举酒令,斯音非不祥。 坐客如不闻,罚之以巨觞。 遂使恶鸟声,听之靡所伤。 赞皇贬袁州,怀鴞义亦臧。 乃知昔贤哲,未免亦凄遑。 况予不肖者,冒宠登朝行。 报国惟直道,谋身昧周防。 四年两度黜,鬓发已苍苍。 虽得五品官,销尽百链钢。 何当解印绶,归田谢膏粱。 教儿勤稼穑,与妻甘糟糠。 凤来非我庆,号集非吾殃。 优游尽天年,身世俱可忘。 3.“若待上林花似锦”中的“上林”为何意“上林”即上林苑,诗中用来代指京城长安。 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已无存。上林苑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有霸、产、泾、渭、丰、镐、牢、橘八水出入其中。 据《关中记》载,上林苑中有三十六苑、十二宫、三十五观。三十六苑中有供游憩的宜春苑,供御人止宿的御宿苑,为太子设置招宾客的思贤苑、博望苑等。上林苑中有大型宫城建章宫,还有一些各有用途的宫、观建筑,如演奏音乐和唱曲的宣曲宫;观看赛狗、赛马和观赏鱼鸟的犬台宫、走狗观、走马观、鱼鸟观;饲养和观赏大象、白鹿的观象观、白鹿观;引种西域葡萄的葡萄宫和养南方奇花异木如菖蒲、山姜、桂、龙眼、荔枝、槟榔、橄榄、柑桔之类的扶荔宫;角抵表演场所平乐观;养蚕的茧观;还有承光宫、储元宫、阳禄观、阳德观、鼎郊观、三爵观等。 上林苑中还有许多池沼,见于记载的有昆明池、镐池、祀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积草池、东陂池、当路池、大一池、郎池等。其中昆明池是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所凿,在长安西南,周长40里,列观环之,又造楼船高十余丈,上插旗帜,十分壮观。据《史记·平准书》和《关中记》,修昆明池是用来训练水军。据《三辅故事》:“昆明池三百二十五顷,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又载:“昆明池中有龙首船,常令宫女泛舟池中,张凤盖,建华旗,作濯歌,杂以鼓吹。”在池的东西两岸立牵牛、织女的石像。上林苑中不仅天然植被丰富,初修时群臣还从远方各献名果异树2000余种。 上林苑既有优美的自然景物,又有华美的宫室组群分布其中,是包罗多种多样生活内容的园林总体,是秦汉时期建筑宫苑的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