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白族的诗歌

1.有关白族的现代诗

相关的一首诗,是个名人写的,名字忘记了。

三塔

三只大雁

三只大雁的化身

自北方飞来

自长安的小雁塔身边飞来

就一直站在洱海之滨

从没有离去

从没有动心

站成了三座白色的塔

站成了高原美丽的风光

以及中国的古典艺术

和今天旅游图纸上

大理的图腾

很难说 大理三塔

曾支撑了云岭的这片天空

还是分割了这片天空

总之

用庄严的东方线条

用震不倒的时间和高度

记载了古南诏的繁荣

繁荣里的智慧 智慧里的

不幸和痛苦

很像这块红土地

喷出的冲天玉柱

洒下的情思

滴落在洱海

滴落在蝴蝶犬

滴落在大理石

生出那么多的神话和传说

一直感动着不同的时代

不同的时代的

不同的人心

当然也像 佛寺里石鼎的三只足

承受着一个沉重的信仰

一千年来

坠落又没坠落

虔诚又不虔诚

2.白族照壁的诗

白族照壁上不是诗,是词。

照壁,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一部分,历史久远,久传不衰。照壁又称‘影壁’,‘影壁’二字由‘隐避’变换而来,在门内为‘隐’,门外为‘避’。

大理白族著名学者杜乙简题写的喜洲镇董家大院照壁”大理神韵“,现为旅游景点。

背苍山靠洱海照壁题书“苍洱毓秀”。

倪姓在照壁上书“邾封鲁绪”取“世承鲁绪、系衍邾封”之意。

白族人家根据院落的方位,院落之东的照壁一般题书“紫气东来”,南边的照壁题书“彩云南现”,背山靠海者题书“苍洱毓秀”, 仕宦人家多题书“科甲联芳”,“世人书香”等。

赵姓一般题书“琴鹤家风”,杨姓题书‘清白传家”(或“清白家声”),张姓题书“张公百忍”(或“百忍家声”),李姓题书“青莲遗风”(或“诗酒家声”“陇西世第”),王姓题书“三槐及第”,何姓题书“水部家声””(或“山高之亭”“瑞蔼卢江”),杜姓题书“工部家声”,施姓题书“文带家声”(或“石渠世泽”),高姓题书“龙翔凤裳”(或“龙凤呈祥”)。

苏姓题“赤壁家声”,姜姓题书“钓渭家风”,许姓题书“太岳寂声”,代姓题书“注礼家声”,尹姓题书“莘野遗风”(或“耕读传家”或”尹浴渊源“)。

董姓题书“南诏宰辅”(或“九隆后裔”),段姓题书“持苟家声”(或“京兆世第”)等。

李姓题书“青莲遗风”显然就是指陇西人号青莲居士的李白,杜姓题书“工部家声”指杜甫,张姓题书“张公百忍”(或“百忍家声”)指的是张公艺,后来也就有了成语‘百忍成金’;王姓题书“三槐及第”的典故来源于宋朝真宗时的兵部侍郎王祜;题书“邺架家声”的人家应该是唐代李泌的后裔,周姜姓的“钓渭家风”指的是姜子牙,董姓题“南诏宰辅”,段姓题“京兆世第”则挂的是南诏国的董国师和大理国的段白王,当然在这些姓氏题书的照壁文化中,更多的是这些人家真正的是这些古代名人的后裔。

3.白族经典的少数民族歌曲

白族经典的少数民族歌曲如下:

白族歌手(组诗) 苏金鸿〔白族〕

《知音者》

在遥远而古老的南诏部落

奉圣乐曾名动京城长安

而一千二百多年后的白乡

一个初夏凉风习习的夜晚

一只美丽的彩凤

在我的视线之上

鸣唱来自天堂的歌谣

谁给予我如此真诚的祝福

又是谁点亮我心灵深处的烛灯

来自南天瑰宝腹地的彩凤

在我的心空飘飞

哦 彩凤 彩凤

一个令人心旌摇动的传奇

歌唱着属于天空和大地的爱情

歌唱着属于历史和现实的故事

如果让我倾听一次歌谣

我能是一个寻寻觅觅的过客吗

如果一次让我沉醉

也不会留下任何遗撼

与其在寂寞中等待

不如在狂想中追寻

哦 彩凤 彩凤

我的诗歌也许是飘散的赞语

可我孕育许久的情感之雨

正飘落耀眼的珍珠

哦 彩凤 彩凤

哦 彩凤 彩凤

请不要带着歌谣远走他乡

在我春天永驻的心地

已经开遍鲜花与掌声

在我彩云飞扬的旅程

已经弹响三弦与心曲

当歌唱美丽的那一刻到来

拥有的人生必将灿烂辉煌

4.关于白族的自创诗歌,越快越好,今天就要

Cvl bif qiel vx(春风秋雨)

Cvl zid nox bif sif(春天的风)

qiel zid nox vx xi(秋天的雨)

bif sif bel hhex vx xi tel(风过后雨下)

vx xi xiaif tel bif sif yef(雨停了风来)

al daod lait sua maid baip dap(谁又能说得清楚)

zex dif xiux nox gut bet(有多少的故事)

def bif sif mel pel sap(被风吹散)

def vx xi mel mia hail(被雨淋湿)

-----百度白族吧段观音大理

5.白族大本曲

白族大本曲 大理白族大本曲是用汉文记录白族语言的唱本,因有一定人物、情节,所以又称为本子曲。它是大理白族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民间益艺,每逢节日,一人说唱,一人三弦伴奏,其唱词中大理白语、汉语混用,以大理白语为主,汉字白读,多为“三七一五”或“三五二七”、“七七一六”的格式。

《五代会要》中有《南诏上大唐皇帝舅书》附有转韵诗一章,诗3韵,共10联,类似“击筑词”。这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最早记录大理白族大本曲的史料。明代有杨黼《词记山花咏苍洱境》(俗称“山花碑”,现存大理古城杜文秀兵马大元帅府,即古城博物馆)。

大理白族大本曲其唱腔有3腔、9板、18调。3腔一般指大理南腔、北腔、海东腔3个艺术流派。9板是基本唱腔,南北两派有所不同,一般指平板、高腔、黑净、提水、阴阳、大哭、小哭、边板、路路板。“18调”(或13腔)是辅助唱腔,分别为螃蟹、老麻雀、新麻雀、花谱、家谱、起经大会、蜂采蜜、放羊、上坟、道情、祭奠、阴阳、琵琶、花子、拜佛、问魂、思乡岭、血湖池调等等。

资料来源:/link?url=2L8u2EhNsAqBEnuPgOUx68DhQgOd5d43_D70Lw9t94_Gyrumjla6fq2O8YJNt8nZuHjKZt-9MgLKv-C0jk_RIK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