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古人洗衣服诗句

1.描写“洗衣”的诗句有哪些

1. 《捣衣篇》

唐代:李白

闺里佳人年十馀,嚬蛾对影恨离居。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

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

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

有便凭将金剪刀,为君留下相思枕。

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

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2. 《南乡子·捣衣》

清代:纳兰性德

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梦里回时仔细量。

支枕怯空房,且拭清砧就月光。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月到西南更断肠。

3. 《子夜吴歌·秋歌》

唐代: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 《捣衣诗》

南北朝:柳恽

孤衾引思绪。独枕怆忧端。深庭秋草绿。高门白露寒。

思君起清夜。促柱奏幽兰。不怨飞蓬苦。徒伤蕙草残。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鹤鸣劳永欢。采菉伤时暮。念君方远游。望妾理纨素。

秋风吹绿潭。明月悬高树。佳人饰净容。招携从所务。

步栏杳不极。离堂肃已扃。轩高夕杵散。气爽夜碪鸣。

瑶华随步响。幽兰逐袂生。踟蹰理金翠。容与纳宵清。

泛艳回烟彩。渊旋龟鹤文。凄凄合欢袖。冉冉兰麝芬。

不怨杼轴苦。所悲千里分。垂泣送行李。倾首迟归云。

5. 《捣衣》

唐代:杜甫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6. 《捣衣》

唐代:吴大江

沙塞秋应晚,金闺恨已空。那堪裂纨素,时许出房栊。

杵影弄寒月,砧声调夜风。裁缝双泪尽,万里寄云中。

2.在没有洗衣机的古代,古人如何洗衣服的

古人洗衣最早的办法是利用清水的洗涤让衣物变得干净,在用清水清洗的同时,还要利用棍棒的击打来洗,然后再利用水冲洗干净,这也就是大家为什么都会去河边洗衣服。据悉在公元2000年前,有关洗衣服的壁画就出现在埃及的古墓上,上面描述着男人们人洗衣服的情景,两个人用力的搓洗,有的在折叠,还有的在使劲拧干,凭借着一双手费时又费力的体力劳动。

用木棒敲打洗衣是住在水边的人们为了洗衣服方便而发明的,后来离水较远的人们发明了搓衣板,只是这样简单的去除衣服里面的污垢。但是这样洗衣服还是不够干净的,人们又开始找寻新的东西,这时人们发现草木灰可以很容易的除油污。古人们时常举行祭祀或者烧烤活动,他们偶然发现一些沾上物质的器物很容易清洗,逐渐的发现了清洁衣物的奥秘,那就是神奇的草木灰,这也是古代第一种洗衣服的洗衣粉。

再到了魏晋的时候,人们已经开始用皂角和澡豆来洗衣物。皂角是豆皂菜树所结的果实,在水中能生成泡沫,有去污的性能,学名皂荚,十分坚韧,南宋时都城临安(今杭州)街市上有一种橘子大小、用皂荚粉做成的圆团,肥皂团放入水中浸泡衣物可以去污,也就是后来的肥皂了。在老一辈人里经常会说用胰子洗衣服,这个胰子其实是猪胰腺上的污血洗净后,撕除上面的脂肪肝磨成糊状,然后加入黄豆粉和香料,搅拌均匀,这样就做成了澡豆,又在制作澡豆的工艺基础上,加入吵糖,并以纯碱代替豆粉,再加入熔融后的猪油及香料等,均匀后,压制成球或块状,制成胰子。

在1677年有人发明了洗衣装置,就是现代洗衣机的雏形。这场发明来源于一次大海航行中,水手们把脏了的衣服放到一个包里,用绳子一端系在船上,包裹则扔进大海里,让海水的搅动,拍打衣服,去除衣物里的泥垢,通过这样的启发,才有了后来的洗衣机。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最先进的洗衣机以及去污留香的洛娃洗衣液,洗衣服再也不需要像古代那样费时费力。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